第90頁
“我不會相信你,除非我自己親眼看見,”希爾說,“如果你以為能夠劫持我並勒索贖金,你可就想錯了。”
“不,不,我向你保證,”烏爾溫說,“決不可能發生那樣的事情,到那裡的只有你和我。”
查理·希爾還是半信半疑。無論如何,烏爾溫是那麼一個可悲的傢伙,只會連累自己的同夥,如果真有什麼人會跳出來襲擊希爾,在發生任何事之前,烏爾溫會第一個驚慌失措。
但是希爾繼續裝出煩惱的樣子。
“停下車。”他發出命令。
他緊張地掃視著公路,想看看有沒有人跟蹤。過了幾分鐘,他示意烏爾溫重新開車。
“我不是擔心你,”希爾對烏爾溫說,“我是擔心當我們到達那裡的時候,會有多少人跳出來對付我們。”
開了沒有多遠,希爾就再次讓烏爾溫靠邊停車,又一次對來往的車輛進行了觀察。
他們抵達了阿斯加德斯特蘭德鎮,烏爾溫的消夏小屋就在這個鎮子上。蒙克曾經居住在這個海灣小村莊的某個消夏屋裡,進行繪畫創作。趁此機會,希爾談了幾分鐘藝術。蒙克曾經畫過一系列畫,反映三個女孩兒在一個碼頭上的場景,莫非這些畫作都是在描繪阿斯加德斯特蘭德的生活?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
《碼頭上的年輕女孩兒》(The young girl on the dock)
烏爾溫一下子來了精神。是的,那就是阿斯加德斯特蘭德,而且畫面背景上的白色建築物就是鎮上的一家旅館,它現在還矗立在那裡,而且烏爾溫還擁有這家旅館一部分股權。烏爾溫的消夏小屋、這家旅館以及蒙克的消夏屋都相隔不遠,互相之間的距離不過幾百碼。
烏爾溫把車開到一所小房子前面,在車庫的門前停下車。烏爾溫的小屋看上去很不錯,位置也很好,就位於一片波光粼粼的海灣上方,依偎著幾棵白樺樹。希爾很欣賞眼前的這一切,到處都生長著白色的花朵,它們看上去很像雪蓮花,
“這些莫非是某種斯堪地那維亞火絨草嗎?”希爾問道。
此時剛到5月初,挪威的春天來得很晚,烏爾溫的消夏小屋還是關閉著的。
“你確定裡面是安全的嗎?”希爾再次發問。
“絕對安全。”烏爾溫回答,隨手打開了前門。
還沒進屋,兩個男人就都注意到玻璃的閃光。
“那是什麼?”希爾問。
是一大塊鏡子碎在門廳里的地板上,玻璃碎片到處都是。
希爾轉向烏爾溫:“你昨天晚上到這兒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嗎?”
“不是。”
“那它是怎麼到那兒的?”
“我也不知道,這間房子從去年夏天就一直關著。”
希爾思考片刻,然後走了進去。房子裡又黑又冷,家具都用床單蒙著。
在烏爾溫的尾隨之下,查理·希爾悄悄地走到了最近的一扇門前,輕輕地推開它。裡面什麼人也沒有。然後是下一個房間,依然是空空的。短短几分鐘內,希爾就查遍了整套小房子。
“它在哪兒呢?”查理·希爾問道,也沒心思聊那些花花草草了。
烏爾溫前面帶路,走進了廚房。地上鋪的是木地板,除了一小塊被地毯蓋著,其他都是裸露的。烏爾溫把地毯挪到一邊,露出了一個暗門,他往旁邊挪了一步,給希爾讓開了路。
“我跟著你。”烏爾溫說。
希爾笑了,“我可不打算下到裡面去。你指望我怎麼辦?在你的地下室里度過未來的三個月嗎?”
“好吧,我自己下去。”
烏爾溫下到地下室里,他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摸索了一會兒,他找到了燈的開關,然後在樓梯附近一陣亂翻,接下來他關了燈,裡面又是一團漆黑。拿著一個用藍色床單包裹著的長方形的東西,烏爾溫沿著樓梯爬了上來,希爾心中一陣狂喜。
烏爾溫把藍色床單遞到了希爾手中,然後把暗門關上。希爾看了看手中的東西,外形似乎是那麼回事,然後他又用手掂了掂分量,感覺輕飄飄的。不錯。
兩個人來到了餐廳。餐桌上蓋著白床單。希爾把藍布包放在桌子的正中間。烏爾溫把手伸進兜里,掏出了兩小塊黃銅標牌,希爾看了其中一個,上面寫著“愛德華·蒙克,1893年”。另一個上面寫著“skrik”,是挪威語裡的“吶喊”。肯定是從畫框上拆下來的,希爾心想。
查理·希爾把注意力轉回到餐桌上,烏爾溫就站在他旁邊。希爾用左手拿起那個藍色包裹,右手開始把床單打開,雖然心裡充滿渴望,希爾手上的動作還是小心翼翼,非常輕柔,即便如此,整個過程也只持續了幾秒鐘。
那一瞬間希爾突然感覺到了驚恐,他呆呆地看著眼前的這張紙板。問題不在於紙板本身,希爾知道蒙克是把《吶喊》畫在紙板上的,而不是在畫布上。問題是眼前的那幅畫面。《吶喊》的畫面任何人都會非常熟悉。
然而眼前的這一幅不是。
《吶喊》的畫風已經很粗糙,但是眼前這一幅則是非常粗糙。希爾看到《吶喊》中主人公的形象,其輪廓是用炭條勾勒出來的,還看到了前景裡面勾畫出的欄杆的痕跡,畫面上方是污濁的天空。
“不,不,我向你保證,”烏爾溫說,“決不可能發生那樣的事情,到那裡的只有你和我。”
查理·希爾還是半信半疑。無論如何,烏爾溫是那麼一個可悲的傢伙,只會連累自己的同夥,如果真有什麼人會跳出來襲擊希爾,在發生任何事之前,烏爾溫會第一個驚慌失措。
但是希爾繼續裝出煩惱的樣子。
“停下車。”他發出命令。
他緊張地掃視著公路,想看看有沒有人跟蹤。過了幾分鐘,他示意烏爾溫重新開車。
“我不是擔心你,”希爾對烏爾溫說,“我是擔心當我們到達那裡的時候,會有多少人跳出來對付我們。”
開了沒有多遠,希爾就再次讓烏爾溫靠邊停車,又一次對來往的車輛進行了觀察。
他們抵達了阿斯加德斯特蘭德鎮,烏爾溫的消夏小屋就在這個鎮子上。蒙克曾經居住在這個海灣小村莊的某個消夏屋裡,進行繪畫創作。趁此機會,希爾談了幾分鐘藝術。蒙克曾經畫過一系列畫,反映三個女孩兒在一個碼頭上的場景,莫非這些畫作都是在描繪阿斯加德斯特蘭德的生活?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
《碼頭上的年輕女孩兒》(The young girl on the dock)
烏爾溫一下子來了精神。是的,那就是阿斯加德斯特蘭德,而且畫面背景上的白色建築物就是鎮上的一家旅館,它現在還矗立在那裡,而且烏爾溫還擁有這家旅館一部分股權。烏爾溫的消夏小屋、這家旅館以及蒙克的消夏屋都相隔不遠,互相之間的距離不過幾百碼。
烏爾溫把車開到一所小房子前面,在車庫的門前停下車。烏爾溫的小屋看上去很不錯,位置也很好,就位於一片波光粼粼的海灣上方,依偎著幾棵白樺樹。希爾很欣賞眼前的這一切,到處都生長著白色的花朵,它們看上去很像雪蓮花,
“這些莫非是某種斯堪地那維亞火絨草嗎?”希爾問道。
此時剛到5月初,挪威的春天來得很晚,烏爾溫的消夏小屋還是關閉著的。
“你確定裡面是安全的嗎?”希爾再次發問。
“絕對安全。”烏爾溫回答,隨手打開了前門。
還沒進屋,兩個男人就都注意到玻璃的閃光。
“那是什麼?”希爾問。
是一大塊鏡子碎在門廳里的地板上,玻璃碎片到處都是。
希爾轉向烏爾溫:“你昨天晚上到這兒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嗎?”
“不是。”
“那它是怎麼到那兒的?”
“我也不知道,這間房子從去年夏天就一直關著。”
希爾思考片刻,然後走了進去。房子裡又黑又冷,家具都用床單蒙著。
在烏爾溫的尾隨之下,查理·希爾悄悄地走到了最近的一扇門前,輕輕地推開它。裡面什麼人也沒有。然後是下一個房間,依然是空空的。短短几分鐘內,希爾就查遍了整套小房子。
“它在哪兒呢?”查理·希爾問道,也沒心思聊那些花花草草了。
烏爾溫前面帶路,走進了廚房。地上鋪的是木地板,除了一小塊被地毯蓋著,其他都是裸露的。烏爾溫把地毯挪到一邊,露出了一個暗門,他往旁邊挪了一步,給希爾讓開了路。
“我跟著你。”烏爾溫說。
希爾笑了,“我可不打算下到裡面去。你指望我怎麼辦?在你的地下室里度過未來的三個月嗎?”
“好吧,我自己下去。”
烏爾溫下到地下室里,他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摸索了一會兒,他找到了燈的開關,然後在樓梯附近一陣亂翻,接下來他關了燈,裡面又是一團漆黑。拿著一個用藍色床單包裹著的長方形的東西,烏爾溫沿著樓梯爬了上來,希爾心中一陣狂喜。
烏爾溫把藍色床單遞到了希爾手中,然後把暗門關上。希爾看了看手中的東西,外形似乎是那麼回事,然後他又用手掂了掂分量,感覺輕飄飄的。不錯。
兩個人來到了餐廳。餐桌上蓋著白床單。希爾把藍布包放在桌子的正中間。烏爾溫把手伸進兜里,掏出了兩小塊黃銅標牌,希爾看了其中一個,上面寫著“愛德華·蒙克,1893年”。另一個上面寫著“skrik”,是挪威語裡的“吶喊”。肯定是從畫框上拆下來的,希爾心想。
查理·希爾把注意力轉回到餐桌上,烏爾溫就站在他旁邊。希爾用左手拿起那個藍色包裹,右手開始把床單打開,雖然心裡充滿渴望,希爾手上的動作還是小心翼翼,非常輕柔,即便如此,整個過程也只持續了幾秒鐘。
那一瞬間希爾突然感覺到了驚恐,他呆呆地看著眼前的這張紙板。問題不在於紙板本身,希爾知道蒙克是把《吶喊》畫在紙板上的,而不是在畫布上。問題是眼前的那幅畫面。《吶喊》的畫面任何人都會非常熟悉。
然而眼前的這一幅不是。
《吶喊》的畫風已經很粗糙,但是眼前這一幅則是非常粗糙。希爾看到《吶喊》中主人公的形象,其輪廓是用炭條勾勒出來的,還看到了前景裡面勾畫出的欄杆的痕跡,畫面上方是污濁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