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莫齊克”號到達已經五天了。就在這一天,八月十六日的上午,人們發現最後一艘輪船出現在烏貝尼維克海面上。這是一條汽船,它駛過群島的大小島嶼,前來泊岸停靠,那船尾四角帆的角上飄揚著一面美利堅合眾國的五十一顆星的國旗。
毋庸置疑,這艘輪船把又一批好事者帶到了這個天文大事發生的場所。他們姍姍來遲,不過,既然那個金球還在大氣中因引力而旋轉,那這批人就不算遲到。
上午十一點光景,輪船“俄勒岡”號在這一片小艦隊中央拋了錨。一隻小艇立即駛離大船,並把一位乘客送上了岸,無疑,此人比他的旅伴們要匆忙一些。
正如馬上傳開的風聲一樣,他果然是波士頓天文台的一位天文學家,叫什麼華爾夫先生。他要到政府首腦家去。此人沒稍事耽擱,很快就知照德·施奈克先生。於是這位代表便到那座屋頂上飄揚著國旗的屋子裡去。
可急死人了,火流星萬一偷偷地躲開大家呢?它會不會像弗郎西斯·戈登所祝願的那樣不告而別,溜到附近別的天域去呢?
對這一點,不久大家就放心了。J·B·K·洛文賽通過計算得出了準確的結論,華爾夫先生萬里迢迢跑了來僅僅是作為他上司的代表前來觀光火流星的墜落。
那天是八月十六日,因此,還得等三乘以二十四小時,火流星才會安歇在格陵蘭的大地上。
“除非它沉到海底去!……”弗郎西斯·戈登嘟噥著,他是獨自在那兒轉著這個念頭,並自言自語地表達著這個希望的。
但是,這件大事會不會落得這麼個下場,這得等三天之後才能見分曉。三天,這沒什麼,但有時卻是長而又長的,特別是在格陵蘭這種地方。如果有人認為這兒是花天酒地的話,那簡直太過分了。因此,大家都感到無聊,傳染性的呵欠使這些無所事事的遊客的頜骨都脫臼了。
對於其中的一位遊客來說,時間似乎並不那麼長,此人肯定是塞思·斯坦福先生,因為他已決心做“跑地球者”。哪裡有什麼特別的玩藝兒可看,他就心甘情願奔向哪裡。他習慣於孤獨和寂寞,並且,正如人們所說的,善於“自己給自己作伴兒”。
這最後幾天的等待,單調得令人厭煩,而斯坦福先生卻從中得到唯他獨享的好處——世上的事本身就存在著這種不公平之處。
塞思·斯坦福先生在海灘上漫步,看著“俄勒岡”號的乘客下船上岸。正在這時,一隻小船把一位夫人送到沙灘上,他一眼瞥見這位夫人,不覺陡地停了步。
塞思·斯坦福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便走向前去,用一種表示驚訝而並無半點不快的口吻說道:
“阿卡狄婭·沃克太太,要是我沒弄錯的話?”
“斯坦福先生!”那位女乘客回答。
“我可沒料到在這個遙遠的島上再見到您,阿卡狄婭太太。”
“我也是一樣,斯坦福先生。”
“您身體好嗎?阿卡狄婭太太?”
“很好,好極了!”
他們再也沒有別的客套了,於是便開始聊天,就像兩個剛剛邂逅相遇的老相識似的。
阿卡狄婭·沃克太太邊舉手指向太空,邊問:
“它還沒掉下來?”
“沒有,您放心吧!還沒有,不過不會再拖了。”
“那麼,我將上那兒去!”阿卡狄婭·沃克太太得意洋洋地說。
“和我一樣。”塞思·斯坦福先生回答。
不容置疑,這兩位貴人,兩個上流社會人士(就不說兩個老朋友了),是在同樣的好奇心驅使下,在這烏貝尼維克的海灘上聚在一起的。
為何不然呢?的確,阿卡狄婭·沃克太太在塞思·斯坦福先生身上連她的理想的影子都找不到,也許她的理想人物壓根兒就不存在。小說中描寫的“觸電般”一見鍾情的那種情感連一點火星兒也從未在她身上迸射過。正因為沒有這種傳奇式的火星兒。因此誰都沒有以其汗馬功勞來激起她的感恩之情,並因而攫住她的心。
她已親身體驗過了,結婚對她並不適宜,對塞思·斯坦福先生也是如此。但是,她對一個不肯做她丈夫的男人倒是頗有好感,而這個男人則牢牢記住他的前妻是個聰明、別致、在離婚後變得完美無瑕的女人。
當初他們毫無怨尤地分手了,他,塞思·斯坦福先生,旅行他的。她,阿卡狄婭太太,旅行她的。他們出於獵奇的念頭,兩個人都來到了這個格陵蘭島上。他們幹嗎假裝不相識呢?還有什麼比甘受成見和陳規陋習的束縛更庸俗的呢?交談了開頭的那幾句話以後,斯坦福先生便奉阿卡狄婭·沃克太太之命行事,而她也十分樂意地讓塞思·斯坦福先生幫忙。現在他們之間只談那快要見分曉的天文學現象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那些聚集在這遙遠的海岸上的好奇者的緊張、激動的情緒也與日俱增,個個心神不定,特別是那幾個主要的當事人,其中除了格陵蘭國之外,就要數迪安·福賽思和西德尼·赫德爾森博士,因為他們硬要以當事人的身分自居。
毋庸置疑,這艘輪船把又一批好事者帶到了這個天文大事發生的場所。他們姍姍來遲,不過,既然那個金球還在大氣中因引力而旋轉,那這批人就不算遲到。
上午十一點光景,輪船“俄勒岡”號在這一片小艦隊中央拋了錨。一隻小艇立即駛離大船,並把一位乘客送上了岸,無疑,此人比他的旅伴們要匆忙一些。
正如馬上傳開的風聲一樣,他果然是波士頓天文台的一位天文學家,叫什麼華爾夫先生。他要到政府首腦家去。此人沒稍事耽擱,很快就知照德·施奈克先生。於是這位代表便到那座屋頂上飄揚著國旗的屋子裡去。
可急死人了,火流星萬一偷偷地躲開大家呢?它會不會像弗郎西斯·戈登所祝願的那樣不告而別,溜到附近別的天域去呢?
對這一點,不久大家就放心了。J·B·K·洛文賽通過計算得出了準確的結論,華爾夫先生萬里迢迢跑了來僅僅是作為他上司的代表前來觀光火流星的墜落。
那天是八月十六日,因此,還得等三乘以二十四小時,火流星才會安歇在格陵蘭的大地上。
“除非它沉到海底去!……”弗郎西斯·戈登嘟噥著,他是獨自在那兒轉著這個念頭,並自言自語地表達著這個希望的。
但是,這件大事會不會落得這麼個下場,這得等三天之後才能見分曉。三天,這沒什麼,但有時卻是長而又長的,特別是在格陵蘭這種地方。如果有人認為這兒是花天酒地的話,那簡直太過分了。因此,大家都感到無聊,傳染性的呵欠使這些無所事事的遊客的頜骨都脫臼了。
對於其中的一位遊客來說,時間似乎並不那麼長,此人肯定是塞思·斯坦福先生,因為他已決心做“跑地球者”。哪裡有什麼特別的玩藝兒可看,他就心甘情願奔向哪裡。他習慣於孤獨和寂寞,並且,正如人們所說的,善於“自己給自己作伴兒”。
這最後幾天的等待,單調得令人厭煩,而斯坦福先生卻從中得到唯他獨享的好處——世上的事本身就存在著這種不公平之處。
塞思·斯坦福先生在海灘上漫步,看著“俄勒岡”號的乘客下船上岸。正在這時,一隻小船把一位夫人送到沙灘上,他一眼瞥見這位夫人,不覺陡地停了步。
塞思·斯坦福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便走向前去,用一種表示驚訝而並無半點不快的口吻說道:
“阿卡狄婭·沃克太太,要是我沒弄錯的話?”
“斯坦福先生!”那位女乘客回答。
“我可沒料到在這個遙遠的島上再見到您,阿卡狄婭太太。”
“我也是一樣,斯坦福先生。”
“您身體好嗎?阿卡狄婭太太?”
“很好,好極了!”
他們再也沒有別的客套了,於是便開始聊天,就像兩個剛剛邂逅相遇的老相識似的。
阿卡狄婭·沃克太太邊舉手指向太空,邊問:
“它還沒掉下來?”
“沒有,您放心吧!還沒有,不過不會再拖了。”
“那麼,我將上那兒去!”阿卡狄婭·沃克太太得意洋洋地說。
“和我一樣。”塞思·斯坦福先生回答。
不容置疑,這兩位貴人,兩個上流社會人士(就不說兩個老朋友了),是在同樣的好奇心驅使下,在這烏貝尼維克的海灘上聚在一起的。
為何不然呢?的確,阿卡狄婭·沃克太太在塞思·斯坦福先生身上連她的理想的影子都找不到,也許她的理想人物壓根兒就不存在。小說中描寫的“觸電般”一見鍾情的那種情感連一點火星兒也從未在她身上迸射過。正因為沒有這種傳奇式的火星兒。因此誰都沒有以其汗馬功勞來激起她的感恩之情,並因而攫住她的心。
她已親身體驗過了,結婚對她並不適宜,對塞思·斯坦福先生也是如此。但是,她對一個不肯做她丈夫的男人倒是頗有好感,而這個男人則牢牢記住他的前妻是個聰明、別致、在離婚後變得完美無瑕的女人。
當初他們毫無怨尤地分手了,他,塞思·斯坦福先生,旅行他的。她,阿卡狄婭太太,旅行她的。他們出於獵奇的念頭,兩個人都來到了這個格陵蘭島上。他們幹嗎假裝不相識呢?還有什麼比甘受成見和陳規陋習的束縛更庸俗的呢?交談了開頭的那幾句話以後,斯坦福先生便奉阿卡狄婭·沃克太太之命行事,而她也十分樂意地讓塞思·斯坦福先生幫忙。現在他們之間只談那快要見分曉的天文學現象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那些聚集在這遙遠的海岸上的好奇者的緊張、激動的情緒也與日俱增,個個心神不定,特別是那幾個主要的當事人,其中除了格陵蘭國之外,就要數迪安·福賽思和西德尼·赫德爾森博士,因為他們硬要以當事人的身分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