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裡面有兩個人快要死了。”馬克斯補充道。
“請你不要生氣,”哈瓦斯說,“激進分子死了我才不在乎呢。”
“萬一那兩人手裡有我們可以用的情報呢?”
“那個小頭目肯定活不了,如果第二個人也死了,那英國納稅人就可以少花兩次審判的錢。我更關心的是這次襲擊背後的人。”
阿什福德看著哈瓦斯。“那我們為什麼不拿下清真寺,審問這些傢伙呢?”
“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失去優勢了。”哈瓦斯解釋道。
“我們有什麼優勢?”
“我們的人滲透進去了,但目前還沒有人知道。”
“是激進分子不知道。”馬克斯補充道。
“對。我們目前已經切斷了他們和上線的聯繫。不管控制他們的上線是誰,我們要抓的就是那個人。”
“查一下發簡訊的手機號碼不就行了嘛。”
“我敢保證你查到的是一次性手機。如果不能很快收到正確的回覆簡訊,發那條簡訊的人馬上就會扔掉手機。”
“那我們查一下炸彈上的手機引爆器。選手機的人事先肯定試著打過電話,看看有沒有線索。”
“我可以讓凱西撕掉膠帶,拆下電路板,看看手機里有沒有通話記錄。”哈瓦斯說,“但如果我是他們的話,我肯定會刪除所有記錄。”
阿什福德思考了一會兒,點點頭。“你很可能是對的。”
“那兒的六個人怎麼處理?”馬克斯問,“除了審問他們,我們是不是該查一下他們的手機,看看有沒有共同的號碼?”
“我可以請凱西做這件事,但我覺得這樣做也不會有太多收穫。”
“那你說怎麼辦?”
“我想逼他們出手。”
“怎麼逼?”
“我希望指揮這個分支組織的人覺得這次行動遇到了危險。我希望此人能夠自我暴露。如果我們做得好,只要他一露頭,我們就可以逮住他了。”
49
倫敦東區發生天然氣重大泄漏的消息傳開了。實際上,那只是往空氣中排放了一些硫醇,這種氣里,讓它聞起來有一股臭雞蛋的味道。以達魯爾烏魯姆清真寺為中心,周圍四個街區範圍內的居民全部要撤離。撤離行動開始後不久,記者就趕到了現場。
危險區域周圍拉起了警戒線,新聞記者和看熱鬧的人都被攔在線外,待在安全的地方。
得到阿什福德的同意之後,哈瓦斯決定讓BBC獲得這條“獨家新聞”。
他們選擇了一個恰當的時機,讓正在煤氣泄漏現場的BBC記者得到一條小道消息:在距離他們一個街區遠的地方出現了某種不正常的活動。BBC記者急於搶到新聞,連忙帶著攝影師奔跑而去。他們到了那裡之後,恰好看見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反恐警察上了天然氣公司的四輛麵包車。攝影師把這一切都拍了下來。
BBC記者跑回他們自己的麵包車,將剛才拍攝的視頻上傳到總部,BBC立即中斷了早間新聞節目,因為倫敦東區的天然氣泄漏事件有了“奇怪的發展”。視頻收到後的數秒鐘之內,BBC的直升機就被派到倫敦東區的上空,於是,一個個完全可以預測到的猜想開始了:這次天然氣泄漏是不是恐怖襲擊?它是不是為了一次反恐襲擊而製造出來的幌子?為什麼英國政府不讓自己的人們知道真相?難道人民沒有權利知道嗎?首相是不是應該辭職?一切都按照哈瓦斯預料的方向發展。很快,其他的新聞網也開始轉載這篇報導。
現在,任何一個看電視的人都知道倫敦東區的事絕對不是天然氣泄漏那麼簡單。如果是公用設施出了問題,通常不會派反恐警察去處理。哈瓦斯希望指揮這個分支組織的人也在看電視。
任何一個人類組織,無論其目的是為了收集情報還是實施恐怖行徑,其結構都很好理解。隨著食物鏈的上移,每一層的設計都是為了保護它上面一層的安全。這一層一層都是由人組成的,這些人被稱為“中間人”。
最底層是分支組織。分支組織的人數根據他們的具體任務以及大組織的總體目標而定。
分支組織有一名頭目,其任務是保證該分支高效運轉,上情下達。接著,比分支組織高一層的是“控制者”。他或她可能只控制一個分支組織,也可能控制許多分支組織,但此人的主要工作是居間協調,保護“地區控制者”的身份不暴露。
“地區控制者”可能只控制大組織在某一地區、某一國家甚至幾個國家的所有活動。在他的上面是“全面控制者”,“地區控制者”向他匯報工作。
“全面控制者”掌管著整個大組織在世界範圍內的活動。儘管”沒有一個是C國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這些“控制者”是一些宗教極端分子,他們篤信自己是世界恐怖網絡的一員。這正是這個項目的高明之處。
不管活在C國附近的任何地方。他很可能像“9·11”之前的拉登那樣,客居在一個同情他們事業的友好國家,通過密碼通信來指揮行動。此人可能以為自己直接為“基地”組織服務,儘管他可能從來沒有見過該組織的成員。
這真是一項完美的外包工程。如果可以劫持C國,把它當槍使,為什麼要自己費事建立一個恐怖組織呢?但是,哈瓦斯沒有想明白的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發動一次大屠殺?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他們必須找到“全面控制者”,而要抓住他,他們就必須沿著“食物鏈”,—步一‘步地來。
他們一致認為,收到簡訊的那名激進分子很可能是個小頭目,發送信息的人是這個分支的控制者。雖然哈瓦斯很想在這個小頭目身上再施加一點“壓力”,但小頭目已經命懸一線,根本無力承受任何形式的審訊。
更重要的是,要想撤銷分支組織的行動是一件頗為棘手的事情。在行動開始前,組織成員之間即已約定了暗號,事情一旦敗露,他們可以很方便地把這個消息告訴分支的控制者。他們甚至都用不著自己發送消息。他們常常通過某種手段,讓抓住他們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替他們送信。這個暗號很簡單,它可能是一根粉筆畫的線條,但它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地方;也可能是窗戶後面的一致;還可能是某個網站聊天室里的字體,但它的顏色和大小出了問題。
哈瓦斯十分清楚其中的種種陷阱,於是他覺得最好還是把控制者從暗處逼出來比較好。但要實現上述目標,羅伯特·阿什福德和麗塔·馬克斯必須動用以前積累的幾乎所有的資源。英國國內所有的電子監控設備將為了一個目標而工作,那就是確定一部手機的具體位置。這在英國現代史上還是第一次。
所有的人都到位之後,阿什福德通過對講機命令特警隊向清真寺方向集結。晨禱的人在這個時候已經離開了。
電視台的航拍直播直升機在天空中盤旋,對地面上的情況進行實時報導。大家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同時希望這個分支的控制者會暴露自己的蹤跡。
天然氣公司的麵包車也從街道的兩端向清真寺開去。車停好後,反恐警察個個手持盾牌,戴著防毒面具,全副武裝地跳下車。
警察朝清真寺內發射了數顆催淚彈,然後沖了過去。英國各地的觀眾通過電視、網絡觀看著這一現場報導。如果分支的控制者也在看的話——這是哈瓦斯夢寐以求的事,此情此景只會讓他得出一個結論:這座被他的人用作行動基地的清真寺目前已經受到了全面進攻。
而他卻聯繫不上手下任何一名成員。這只會增加他的焦慮。他頭腦中會首先出現一個疑問:我這個組織是怎麼被發現的呢?但是,比這個疑問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我的人怎麼還沒有引爆炸彈呢?我已經訓練過他們,遇到這種情況就該引爆炸彈啊。
手下人遲遲不引爆,分支控制者的解釋可能是,他的人想吸引更多的警察過來之後再動手。
但這種非常規的做法無疑違反了原則,因為他們的任務是引爆炸彈,不是和敵人決戰,也不是和更多的警察同歸於盡。
分支控制者還必須考慮另外一種可能。他將不得不斟酌:是不是他的人害怕了?
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是不能接受的。分支控制者別無選擇,只有啟動最後的保險了。
特警隊衝到清真寺大門口的時候,哈瓦斯的耳機里傳來了馬克斯的聲音。“手機引爆器的燈亮了。”
“快告訴我打電話的那個手機的位置。”
“我們正在搜索。”馬克斯回答道,“稍候。”寶貴的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特警隊擁進了清真寺。哈瓦斯注視著他身邊雅典娜特工隊隊員的臉。在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看來,隊員們神色冷靜,甚至有點面無表情的意味,但哈瓦斯知道,這是快要進入作戰狀態的士兵特有的表情。這些女人是專業特工的生動寫照。
“請你不要生氣,”哈瓦斯說,“激進分子死了我才不在乎呢。”
“萬一那兩人手裡有我們可以用的情報呢?”
“那個小頭目肯定活不了,如果第二個人也死了,那英國納稅人就可以少花兩次審判的錢。我更關心的是這次襲擊背後的人。”
阿什福德看著哈瓦斯。“那我們為什麼不拿下清真寺,審問這些傢伙呢?”
“因為這樣一來,我們就失去優勢了。”哈瓦斯解釋道。
“我們有什麼優勢?”
“我們的人滲透進去了,但目前還沒有人知道。”
“是激進分子不知道。”馬克斯補充道。
“對。我們目前已經切斷了他們和上線的聯繫。不管控制他們的上線是誰,我們要抓的就是那個人。”
“查一下發簡訊的手機號碼不就行了嘛。”
“我敢保證你查到的是一次性手機。如果不能很快收到正確的回覆簡訊,發那條簡訊的人馬上就會扔掉手機。”
“那我們查一下炸彈上的手機引爆器。選手機的人事先肯定試著打過電話,看看有沒有線索。”
“我可以讓凱西撕掉膠帶,拆下電路板,看看手機里有沒有通話記錄。”哈瓦斯說,“但如果我是他們的話,我肯定會刪除所有記錄。”
阿什福德思考了一會兒,點點頭。“你很可能是對的。”
“那兒的六個人怎麼處理?”馬克斯問,“除了審問他們,我們是不是該查一下他們的手機,看看有沒有共同的號碼?”
“我可以請凱西做這件事,但我覺得這樣做也不會有太多收穫。”
“那你說怎麼辦?”
“我想逼他們出手。”
“怎麼逼?”
“我希望指揮這個分支組織的人覺得這次行動遇到了危險。我希望此人能夠自我暴露。如果我們做得好,只要他一露頭,我們就可以逮住他了。”
49
倫敦東區發生天然氣重大泄漏的消息傳開了。實際上,那只是往空氣中排放了一些硫醇,這種氣里,讓它聞起來有一股臭雞蛋的味道。以達魯爾烏魯姆清真寺為中心,周圍四個街區範圍內的居民全部要撤離。撤離行動開始後不久,記者就趕到了現場。
危險區域周圍拉起了警戒線,新聞記者和看熱鬧的人都被攔在線外,待在安全的地方。
得到阿什福德的同意之後,哈瓦斯決定讓BBC獲得這條“獨家新聞”。
他們選擇了一個恰當的時機,讓正在煤氣泄漏現場的BBC記者得到一條小道消息:在距離他們一個街區遠的地方出現了某種不正常的活動。BBC記者急於搶到新聞,連忙帶著攝影師奔跑而去。他們到了那裡之後,恰好看見一隊隊全副武裝的反恐警察上了天然氣公司的四輛麵包車。攝影師把這一切都拍了下來。
BBC記者跑回他們自己的麵包車,將剛才拍攝的視頻上傳到總部,BBC立即中斷了早間新聞節目,因為倫敦東區的天然氣泄漏事件有了“奇怪的發展”。視頻收到後的數秒鐘之內,BBC的直升機就被派到倫敦東區的上空,於是,一個個完全可以預測到的猜想開始了:這次天然氣泄漏是不是恐怖襲擊?它是不是為了一次反恐襲擊而製造出來的幌子?為什麼英國政府不讓自己的人們知道真相?難道人民沒有權利知道嗎?首相是不是應該辭職?一切都按照哈瓦斯預料的方向發展。很快,其他的新聞網也開始轉載這篇報導。
現在,任何一個看電視的人都知道倫敦東區的事絕對不是天然氣泄漏那麼簡單。如果是公用設施出了問題,通常不會派反恐警察去處理。哈瓦斯希望指揮這個分支組織的人也在看電視。
任何一個人類組織,無論其目的是為了收集情報還是實施恐怖行徑,其結構都很好理解。隨著食物鏈的上移,每一層的設計都是為了保護它上面一層的安全。這一層一層都是由人組成的,這些人被稱為“中間人”。
最底層是分支組織。分支組織的人數根據他們的具體任務以及大組織的總體目標而定。
分支組織有一名頭目,其任務是保證該分支高效運轉,上情下達。接著,比分支組織高一層的是“控制者”。他或她可能只控制一個分支組織,也可能控制許多分支組織,但此人的主要工作是居間協調,保護“地區控制者”的身份不暴露。
“地區控制者”可能只控制大組織在某一地區、某一國家甚至幾個國家的所有活動。在他的上面是“全面控制者”,“地區控制者”向他匯報工作。
“全面控制者”掌管著整個大組織在世界範圍內的活動。儘管”沒有一個是C國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這些“控制者”是一些宗教極端分子,他們篤信自己是世界恐怖網絡的一員。這正是這個項目的高明之處。
不管活在C國附近的任何地方。他很可能像“9·11”之前的拉登那樣,客居在一個同情他們事業的友好國家,通過密碼通信來指揮行動。此人可能以為自己直接為“基地”組織服務,儘管他可能從來沒有見過該組織的成員。
這真是一項完美的外包工程。如果可以劫持C國,把它當槍使,為什麼要自己費事建立一個恐怖組織呢?但是,哈瓦斯沒有想明白的是,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發動一次大屠殺?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他們必須找到“全面控制者”,而要抓住他,他們就必須沿著“食物鏈”,—步一‘步地來。
他們一致認為,收到簡訊的那名激進分子很可能是個小頭目,發送信息的人是這個分支的控制者。雖然哈瓦斯很想在這個小頭目身上再施加一點“壓力”,但小頭目已經命懸一線,根本無力承受任何形式的審訊。
更重要的是,要想撤銷分支組織的行動是一件頗為棘手的事情。在行動開始前,組織成員之間即已約定了暗號,事情一旦敗露,他們可以很方便地把這個消息告訴分支的控制者。他們甚至都用不著自己發送消息。他們常常通過某種手段,讓抓住他們的人在不知不覺中替他們送信。這個暗號很簡單,它可能是一根粉筆畫的線條,但它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地方;也可能是窗戶後面的一致;還可能是某個網站聊天室里的字體,但它的顏色和大小出了問題。
哈瓦斯十分清楚其中的種種陷阱,於是他覺得最好還是把控制者從暗處逼出來比較好。但要實現上述目標,羅伯特·阿什福德和麗塔·馬克斯必須動用以前積累的幾乎所有的資源。英國國內所有的電子監控設備將為了一個目標而工作,那就是確定一部手機的具體位置。這在英國現代史上還是第一次。
所有的人都到位之後,阿什福德通過對講機命令特警隊向清真寺方向集結。晨禱的人在這個時候已經離開了。
電視台的航拍直播直升機在天空中盤旋,對地面上的情況進行實時報導。大家能做的就只有等待,同時希望這個分支的控制者會暴露自己的蹤跡。
天然氣公司的麵包車也從街道的兩端向清真寺開去。車停好後,反恐警察個個手持盾牌,戴著防毒面具,全副武裝地跳下車。
警察朝清真寺內發射了數顆催淚彈,然後沖了過去。英國各地的觀眾通過電視、網絡觀看著這一現場報導。如果分支的控制者也在看的話——這是哈瓦斯夢寐以求的事,此情此景只會讓他得出一個結論:這座被他的人用作行動基地的清真寺目前已經受到了全面進攻。
而他卻聯繫不上手下任何一名成員。這只會增加他的焦慮。他頭腦中會首先出現一個疑問:我這個組織是怎麼被發現的呢?但是,比這個疑問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我的人怎麼還沒有引爆炸彈呢?我已經訓練過他們,遇到這種情況就該引爆炸彈啊。
手下人遲遲不引爆,分支控制者的解釋可能是,他的人想吸引更多的警察過來之後再動手。
但這種非常規的做法無疑違反了原則,因為他們的任務是引爆炸彈,不是和敵人決戰,也不是和更多的警察同歸於盡。
分支控制者還必須考慮另外一種可能。他將不得不斟酌:是不是他的人害怕了?
無論哪一種情況都是不能接受的。分支控制者別無選擇,只有啟動最後的保險了。
特警隊衝到清真寺大門口的時候,哈瓦斯的耳機里傳來了馬克斯的聲音。“手機引爆器的燈亮了。”
“快告訴我打電話的那個手機的位置。”
“我們正在搜索。”馬克斯回答道,“稍候。”寶貴的時間一秒一秒地流逝。特警隊擁進了清真寺。哈瓦斯注視著他身邊雅典娜特工隊隊員的臉。在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看來,隊員們神色冷靜,甚至有點面無表情的意味,但哈瓦斯知道,這是快要進入作戰狀態的士兵特有的表情。這些女人是專業特工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