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對。”
“我想以小組的形式去偵察。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我們分批上場。你和我先去吃點東西,然後輪到我們的時候就過去。等所有人都上過場之後,我們回到這裡,把情報集中討論一下。這樣行不行?”
“行,”哈瓦斯回答說。他面帶微笑,看著雅典娜特工隊,準備朝過道走,這時,他又補充了一句:“還有一件事。”
“什麼事?”凱西問。
“給我的臥室可千萬不能沒有鎖。”
特工隊的隊員們都哼了一聲,朝他翻白眼。
“你的鎖在這裡。”庫珀說著,朝哈瓦斯打了個響指。
埃里克森做了個曖昧的手勢,羅德茲朝他來了個飛吻。
二
哈瓦斯和凱西坐在攝政街附近的一家泰國小餐館裡,一邊吃飯,一邊商量行動的細節。兩人吃完後,朝皮卡迪利廣場走去,開始搜集情報。整個區域熙熙攘攘,有英國人,也有外國遊客,有的在拍閃爍的霓虹燈,有的在沙夫茨伯里紀念噴泉前攝影留念。
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是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無疑,他們並不知道巴黎和羅馬發生了爆炸案。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知道那兩座城市的事,只是內心的擔憂沒有表露出來而已。哈瓦斯和凱西的周圍全是歡聲笑語。
哈瓦斯想起了他的朋友戴夫·格羅斯曼上校的口頭禪:“羊只有兩種速度:吃糙的速度和逃跑的速度。”作為羊群的保護者,哈瓦斯希望自己能做到萬無一失,保護羊群的安全。但是,這座始建於羅馬時代、當時用作交通轉盤的廣場,其體量之大讓他不由得懷疑起自己的能力。即使他們在廣場上安排了眾多特工,也無法核查每一張面孔,無法跟蹤每一個嫌疑人。人太多了,面積也太大了。
凱西利用隨身攜帶的那台數碼攝像機,混雜在其他遊客中。她每到一處都儘可能多地拍攝錄像,而這時的哈瓦斯則儘量把自己假想成試圖製造爆炸事件的極端分子,揣摩他們的心思。
羅馬爆炸案中只發生一次爆炸,而巴黎爆炸案有了巨大的飛躍,爆炸數量不止一次,爆炸地點也不止一處。極端分子製造每一起爆炸事件時都希望能夠產生最大的影響,但又希望和上一次有所不同。從旅遊大巴爆炸案到一座城市的多起爆炸案,再到兩座城市同時發生爆炸案,恐怖分子希望製造一種人心惶惶的效果,希望市民和執法機構亂了陣腳,這樣,他們就有機會繼續實施更加恐怖的行為。
他們一邊走,一邊錄下路上的所見所聞,同時,哈瓦斯不停地問自己,如果他是那些人,將如何採取行動呢。先在地鐵站引爆一顆炸彈,等沒死的人擁到街上之後,再引爆第二顆炸彈?或者,在沙夫茨伯里紀念噴泉旁安放一顆炸彈或安排一個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在與廣場相連的每一條街道上都安排一個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等逃跑的人群到了這些分流的街道上進行第二次引爆?
他希望自己能考慮到各種可能性。他觀察人行道上的固定隔離欄,這些隔離欄在畫了標誌的路口才有缺口。他觀察周圍的建築,一旦發生爆炸,人們會往哪座樓里跑,以求逃生。他觀察行人和車輛進入廣場、在廣場逗留以及離開廣場的情況。他強迫自己研究每一個細節,等到他們離開廣場的時候,他已經精疲力竭了。
回到別墅之後,他和凱西比對了一下各自的筆記,討論了恐怖分子在哪裡行動才會達到最大的傷亡效果。他們探討了一顆炸彈和多顆炸彈的優劣。根據巴黎爆炸案發生的地點,他們提出了倫敦的幾個較有可能安放炸彈的地點。接著,兩人又商量了哈瓦斯最擔心的問題:如果這次不是背包炸彈或自殺式炸彈背心,怎麼辦?
如果他們再次使用羅馬爆炸案中在汽車上安裝炸彈的手法,怎麼辦?如果他們有不止一個汽車炸彈怎麼辦?如果他們同時匯集到皮卡迪利廣場、同時引爆,怎麼辦?屆時所有的建築都將被夷為平地,傷亡人數將超乎想像。哈瓦斯最擔心的是,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自己就在現場,卻無能為力。
羅伯特?阿什福德調集他的人和他們共同處理這次危機,實在是太正確了。由於可能發生的情況太多,單憑哈瓦斯和凱西他們的力量根本無法應付這次行動。
雅典娜特工隊的其他隊員陸續回到別墅之後,他們將餐廳用作臨時指揮中心,大家坐在餐桌旁,每組匯報他們的發現,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大家一致認為,對進出皮卡迪利廣場的人和車進行甄別和疏導,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這應該是英國人做的事。但如果恐怖分子像在巴黎那次一樣步行進入廣場,那將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
廣場遊客最多的地方是沙夫茨伯里紀念噴泉旁。大部分人都喜歡在那裡拍照留念,而且那裡有一座地鐵站。如果恐怖分子將背包炸彈或自殺式炸彈背心在那裡引爆,將會起到最佳效果。
這一點幾乎是再明顯不過的了,而正是這一點讓哈瓦斯感到不安。儘管在噴泉附近實施襲擊是最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恐怖分子也不是傻子。巴黎發生爆炸案之後,歐洲各地的旅遊景點都加強了安保措施。他和凱西在偵察皮卡迪利廣場時就看到了大量身著制服的警察,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便衣警察在活動。
哈瓦斯和凱西偵察的範圍不僅僅限於皮卡迪利廣場。他們一離開那家泰國餐館,走到攝政大街上的時候,就注意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安保人員以廣場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外擴散。越接近廣場,警察就越多。恐怖分子來踩點的時候肯定會明白是怎麼回事。
那麼,恐怖分子的計劃是什麼呢?他們怎麼才能繞過警察的重重防線,接近人群,實施襲擊呢?哈瓦斯和卡爾頓聯繫過兩次,希望聽到阿達?施特克招供出更多情報的消息,但是,每次都是失望。他還問卡爾頓,荷蘭當局對即將發生在阿姆斯特丹的恐怖襲擊的調查有無進展,審訊人員有沒有獲得施特克僱主的信息,但是,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沒有結果。
街上到處都安裝了攝像頭,他們知道英國人肯定會仔細查看進出廣場的每一張面孔。他們還知道,攝像頭並不能阻止那些鐵了心的恐怖分子實施行動。雞鳴狗盜之徒可能擔心警察會按圖索驥抓到他們,但恐怖分子沒有這樣的憂慮。
如果恐怖分子把一顆或多顆炸彈安裝在汽車上,梅根·羅德茲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點。根據施特克的說法,襲擊倫敦和阿姆斯特丹應該是同時進行,這意味著一輛或多輛汽車應該在一個精確的時間到達廣場,而這就意味著恐怖分子必須找到數名幹這個活的司機。他們不可能像上次在羅馬那樣僅僅安放一顆炸彈,然後希望放了炸彈的車輛準時到達廣場,不發生交通阻塞或改道的情況。
這個觀點很有說服力。哈瓦斯記錄下來,以便交給阿什福德。英國人需要確保任何通過廣場的固定車輛(如公交車)或有組織的團隊(如導遊帶隊、有確定路線、有固定上車和下車時間的旅行團)都處於監控之下。
如果恐怖分子真的想開車進入廣場,那麼倫敦警察應該能夠發現他們,並在他們到達廣場或者在他們引爆炸彈之前將之制伏。
哈瓦斯一貫不喜歡盲目樂觀。他喜歡占據戰場主動,讓對手毫無機會。但這一次的情況和以往完全不同。
他們掌握的情況太少,這讓他憂心忡忡。恐怖分子比他們更有優勢。也許像目前這樣保持較低的警戒級別是個錯誤。也許,人們有權知道真相。
此時,哈瓦斯的認知能力已經接近於零,頭腦中疑慮重重,於是,他走上樓去,在阿什福德來接他之前睡上幾個小時。
他考慮要給卡爾頓再打個電話,但又想如果有什麼新的消息,“老傢伙”肯定會打電話給他,了這個想法。
上床之後,哈瓦斯強迫自己放鬆神經,慢慢進入了深度睡眠狀態。
三個小時之後,耳邊的蜂鳴聲將他從睡眠的深淵拽了回來。他覺得比睡覺前還要累。他好像只睡了幾分鐘。他揉揉耳朵,伸手去拿手錶看看時間,這時,他看到床頭柜上的手機有燈在閃,同時還在振動。
哈瓦斯拿起手機。“餵?”
“我是阿什福德。蘇格蘭場剛剛得到一個消息。他們將在一小時內接近目標。”
哈瓦斯連忙下床,站了起來。“什麼目標?什麼消息?”
“十分鐘後有一輛小車到你那裡,等你來我這裡之後再向你解釋。”說完,阿什福德掛了電話。
44
星期二
哈瓦斯走到外面的時候,來接他的車已經在等著他了。那是一輛比較舊的藍色廂式貨車,車身上寫著“24小時疏通管道戴維為您提供皇家式服務”。駕駛員身上有許多文身,看上去像個二十幾歲的小混子。
“我想以小組的形式去偵察。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我們分批上場。你和我先去吃點東西,然後輪到我們的時候就過去。等所有人都上過場之後,我們回到這裡,把情報集中討論一下。這樣行不行?”
“行,”哈瓦斯回答說。他面帶微笑,看著雅典娜特工隊,準備朝過道走,這時,他又補充了一句:“還有一件事。”
“什麼事?”凱西問。
“給我的臥室可千萬不能沒有鎖。”
特工隊的隊員們都哼了一聲,朝他翻白眼。
“你的鎖在這裡。”庫珀說著,朝哈瓦斯打了個響指。
埃里克森做了個曖昧的手勢,羅德茲朝他來了個飛吻。
二
哈瓦斯和凱西坐在攝政街附近的一家泰國小餐館裡,一邊吃飯,一邊商量行動的細節。兩人吃完後,朝皮卡迪利廣場走去,開始搜集情報。整個區域熙熙攘攘,有英國人,也有外國遊客,有的在拍閃爍的霓虹燈,有的在沙夫茨伯里紀念噴泉前攝影留念。
大部分人看上去都是一副無憂無慮的樣子。無疑,他們並不知道巴黎和羅馬發生了爆炸案。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知道那兩座城市的事,只是內心的擔憂沒有表露出來而已。哈瓦斯和凱西的周圍全是歡聲笑語。
哈瓦斯想起了他的朋友戴夫·格羅斯曼上校的口頭禪:“羊只有兩種速度:吃糙的速度和逃跑的速度。”作為羊群的保護者,哈瓦斯希望自己能做到萬無一失,保護羊群的安全。但是,這座始建於羅馬時代、當時用作交通轉盤的廣場,其體量之大讓他不由得懷疑起自己的能力。即使他們在廣場上安排了眾多特工,也無法核查每一張面孔,無法跟蹤每一個嫌疑人。人太多了,面積也太大了。
凱西利用隨身攜帶的那台數碼攝像機,混雜在其他遊客中。她每到一處都儘可能多地拍攝錄像,而這時的哈瓦斯則儘量把自己假想成試圖製造爆炸事件的極端分子,揣摩他們的心思。
羅馬爆炸案中只發生一次爆炸,而巴黎爆炸案有了巨大的飛躍,爆炸數量不止一次,爆炸地點也不止一處。極端分子製造每一起爆炸事件時都希望能夠產生最大的影響,但又希望和上一次有所不同。從旅遊大巴爆炸案到一座城市的多起爆炸案,再到兩座城市同時發生爆炸案,恐怖分子希望製造一種人心惶惶的效果,希望市民和執法機構亂了陣腳,這樣,他們就有機會繼續實施更加恐怖的行為。
他們一邊走,一邊錄下路上的所見所聞,同時,哈瓦斯不停地問自己,如果他是那些人,將如何採取行動呢。先在地鐵站引爆一顆炸彈,等沒死的人擁到街上之後,再引爆第二顆炸彈?或者,在沙夫茨伯里紀念噴泉旁安放一顆炸彈或安排一個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在與廣場相連的每一條街道上都安排一個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等逃跑的人群到了這些分流的街道上進行第二次引爆?
他希望自己能考慮到各種可能性。他觀察人行道上的固定隔離欄,這些隔離欄在畫了標誌的路口才有缺口。他觀察周圍的建築,一旦發生爆炸,人們會往哪座樓里跑,以求逃生。他觀察行人和車輛進入廣場、在廣場逗留以及離開廣場的情況。他強迫自己研究每一個細節,等到他們離開廣場的時候,他已經精疲力竭了。
回到別墅之後,他和凱西比對了一下各自的筆記,討論了恐怖分子在哪裡行動才會達到最大的傷亡效果。他們探討了一顆炸彈和多顆炸彈的優劣。根據巴黎爆炸案發生的地點,他們提出了倫敦的幾個較有可能安放炸彈的地點。接著,兩人又商量了哈瓦斯最擔心的問題:如果這次不是背包炸彈或自殺式炸彈背心,怎麼辦?
如果他們再次使用羅馬爆炸案中在汽車上安裝炸彈的手法,怎麼辦?如果他們有不止一個汽車炸彈怎麼辦?如果他們同時匯集到皮卡迪利廣場、同時引爆,怎麼辦?屆時所有的建築都將被夷為平地,傷亡人數將超乎想像。哈瓦斯最擔心的是,當這一切發生的時候自己就在現場,卻無能為力。
羅伯特?阿什福德調集他的人和他們共同處理這次危機,實在是太正確了。由於可能發生的情況太多,單憑哈瓦斯和凱西他們的力量根本無法應付這次行動。
雅典娜特工隊的其他隊員陸續回到別墅之後,他們將餐廳用作臨時指揮中心,大家坐在餐桌旁,每組匯報他們的發現,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大家一致認為,對進出皮卡迪利廣場的人和車進行甄別和疏導,遠遠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這應該是英國人做的事。但如果恐怖分子像在巴黎那次一樣步行進入廣場,那將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
廣場遊客最多的地方是沙夫茨伯里紀念噴泉旁。大部分人都喜歡在那裡拍照留念,而且那裡有一座地鐵站。如果恐怖分子將背包炸彈或自殺式炸彈背心在那裡引爆,將會起到最佳效果。
這一點幾乎是再明顯不過的了,而正是這一點讓哈瓦斯感到不安。儘管在噴泉附近實施襲擊是最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恐怖分子也不是傻子。巴黎發生爆炸案之後,歐洲各地的旅遊景點都加強了安保措施。他和凱西在偵察皮卡迪利廣場時就看到了大量身著制服的警察,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便衣警察在活動。
哈瓦斯和凱西偵察的範圍不僅僅限於皮卡迪利廣場。他們一離開那家泰國餐館,走到攝政大街上的時候,就注意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安保人員以廣場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外擴散。越接近廣場,警察就越多。恐怖分子來踩點的時候肯定會明白是怎麼回事。
那麼,恐怖分子的計劃是什麼呢?他們怎麼才能繞過警察的重重防線,接近人群,實施襲擊呢?哈瓦斯和卡爾頓聯繫過兩次,希望聽到阿達?施特克招供出更多情報的消息,但是,每次都是失望。他還問卡爾頓,荷蘭當局對即將發生在阿姆斯特丹的恐怖襲擊的調查有無進展,審訊人員有沒有獲得施特克僱主的信息,但是,到目前為止,一切都沒有結果。
街上到處都安裝了攝像頭,他們知道英國人肯定會仔細查看進出廣場的每一張面孔。他們還知道,攝像頭並不能阻止那些鐵了心的恐怖分子實施行動。雞鳴狗盜之徒可能擔心警察會按圖索驥抓到他們,但恐怖分子沒有這樣的憂慮。
如果恐怖分子把一顆或多顆炸彈安裝在汽車上,梅根·羅德茲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觀點。根據施特克的說法,襲擊倫敦和阿姆斯特丹應該是同時進行,這意味著一輛或多輛汽車應該在一個精確的時間到達廣場,而這就意味著恐怖分子必須找到數名幹這個活的司機。他們不可能像上次在羅馬那樣僅僅安放一顆炸彈,然後希望放了炸彈的車輛準時到達廣場,不發生交通阻塞或改道的情況。
這個觀點很有說服力。哈瓦斯記錄下來,以便交給阿什福德。英國人需要確保任何通過廣場的固定車輛(如公交車)或有組織的團隊(如導遊帶隊、有確定路線、有固定上車和下車時間的旅行團)都處於監控之下。
如果恐怖分子真的想開車進入廣場,那麼倫敦警察應該能夠發現他們,並在他們到達廣場或者在他們引爆炸彈之前將之制伏。
哈瓦斯一貫不喜歡盲目樂觀。他喜歡占據戰場主動,讓對手毫無機會。但這一次的情況和以往完全不同。
他們掌握的情況太少,這讓他憂心忡忡。恐怖分子比他們更有優勢。也許像目前這樣保持較低的警戒級別是個錯誤。也許,人們有權知道真相。
此時,哈瓦斯的認知能力已經接近於零,頭腦中疑慮重重,於是,他走上樓去,在阿什福德來接他之前睡上幾個小時。
他考慮要給卡爾頓再打個電話,但又想如果有什麼新的消息,“老傢伙”肯定會打電話給他,了這個想法。
上床之後,哈瓦斯強迫自己放鬆神經,慢慢進入了深度睡眠狀態。
三個小時之後,耳邊的蜂鳴聲將他從睡眠的深淵拽了回來。他覺得比睡覺前還要累。他好像只睡了幾分鐘。他揉揉耳朵,伸手去拿手錶看看時間,這時,他看到床頭柜上的手機有燈在閃,同時還在振動。
哈瓦斯拿起手機。“餵?”
“我是阿什福德。蘇格蘭場剛剛得到一個消息。他們將在一小時內接近目標。”
哈瓦斯連忙下床,站了起來。“什麼目標?什麼消息?”
“十分鐘後有一輛小車到你那裡,等你來我這裡之後再向你解釋。”說完,阿什福德掛了電話。
44
星期二
哈瓦斯走到外面的時候,來接他的車已經在等著他了。那是一輛比較舊的藍色廂式貨車,車身上寫著“24小時疏通管道戴維為您提供皇家式服務”。駕駛員身上有許多文身,看上去像個二十幾歲的小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