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烏托並不同意都布對方渡寒的幫助,因此方渡寒無法帶大軍過去,只能調些精銳兵士與之同行,破釜沉舟;而剩下的大軍,留在甘涼一帶,等候與朝廷軍隊的絕殺。
周振邦在方渡寒身旁,被皇城的雄偉氣勢深深撼動,他激動道:「侯爺,這便是燕都嗎?」
「是。」方渡寒已經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有回來了,這是他出生的地方,對他而言,卻很陌生。
身後威戎軍士氣高漲,振臂高呼,這場勝利近在咫尺,眾人都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他們呼喊夠了,又漸漸歸於安靜,等待著方渡寒最後的命令。
這場仗,方渡寒盼了太多年。
可是他現在的內心卻十分平靜,曾經野心勃勃、恣肆妄為的少年心氣,與他漸行漸遠,他已經可以足夠冷靜地去面對一切。除了……那個此刻生死未卜的人。
其實他很想直奔杭州,但跨越萬水千山,阻隔實在太多,方渡寒只能蛇打七寸,攻下燕都,穩住局勢,再南下解黃海之亂,和……那人之難。
秦邦不著痕跡地看了方渡寒一眼,也為他此刻的淡然沉著默默讚嘆,他望向南邊,是薊州清靜觀的方向。秦邦的心難以遏制地起了波瀾。
二十年了。他也已垂垂老矣了吧。
秦邦苦笑一聲,摘下腰間酒壺,狠狠喝了一大口。
華昭城正門整個成「凹」型,兩側廡廊又極高,易守難攻,絕不能從此攻入,而通過這些天的塘報,李承憲應該知道他們從北而來,恐怕早做好了防備。
這場仗必須狠辣穩准,西邊的朝廷軍隊正疾行趕回京城,不知道方銘那邊順不順利,能拖延多久,況且用兵需及鋒而試,保險起見,還是要快。
方渡寒與眾將研究之後,決定繞道至東、南兩側宮門攻入,為防落石暗箭,先以遠射程火炮豁開宮門,再一舉衝殺進入。
到了燕都,方渡寒發現此役的艱難程度,超乎了自己的想像,皇城城門極為堅固,火炮只能轟開一部分,剩下的只能靠攻城錘配以弩炮、投石車硬攻。原本想五天之內解決,現下戰火卻連燒七個日夜。
莊穆森嚴的華昭城上方,濃煙滾滾而起,宮內一片混亂,禁衛如潮水一般湧上牆樓,卻仍抵不住攻勢。
威戎軍常年與吐蕃作戰,是從亂石飛沙、苦寒風刃中磨練出來的,如同頑石縫中存活的勁草,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而朝廷禁衛鳴玉曳履,操練都是在一方風平浪靜的校場之上……兩者相逢,高下立現。
東側宮門最先被破,那扇朱門之後,是白雪覆蓋著的重檐廡殿,方渡寒策馬衝殺進去,寒龍刀斸玉如泥,如臨無人之境,城樓上的禁衛見其威猛,自知大勢已去,忙向其他宮門撤離,落荒而逃。
方家威戎軍一向行動乾脆利落,衝進宮內便已控制整個局勢,大纛在角樓之上立起,未來得及逃走的禁衛也盡數被縲紲囚於戰俘,周振邦從南門策馬奔至太和殿廣場處,稟報導:「侯爺!李承憲帶著殘兵敗將,已出華昭城,往南逃竄了!」
「派人去追,也不用帶回來了,就地斬殺。」方渡寒下了馬,緩緩沿丹陛旁的石階上行,站在了太和殿前。
第54章 對峙群臣
階墀上儘是敵軍鮮血,那些半化的殷紅雪水被方渡寒戰靴踏過,又被冷風一掠,迅速凝結成冰。長寒烈風從西北方呼嘯而來,將金鑾頂上的層層浮雪吹落到方渡寒大帥玄甲之上,胄甲幾乎化為片片冰瓦,確實寒意湮骨。
方渡寒想起李羿陵說的,在燕都冬晨練武,也能冷到骨子裡。他仿佛看到那清瘦的少年,只穿一層薄衣,在這宮牆之中揮舞著長劍,身型如流雲乘風,空舟逐水,矯健輕逸。
大約已快日入時分,金霞從西灑映,更顯午門磅礴恢弘,城下是已經攻入的威戎軍主力,這片來自西域涼州的黑色濃雲,終於牢牢籠罩在了燕都上方。
方渡寒走至大殿東側,那銅鶴銅龜口中的煙霧早歇,寂然立於須彌座之上,一旁的日晷也被雪覆蓋,稀薄日光在晷針東側投下淡影。
他站在這天下之巔時,心裡在想什麼?
方渡寒突然覺得,即使兩人相處過不短的時間,甚至有過幾次肌膚之親,可他仍窺不真切李羿陵的內心。
那人的神情淡然自若、心思穩重深沉,許是被這高牆重宇困得久了,才難以表露心跡。
方渡寒心裡一澀,他本來以為塞北沙場已是苦寒殘酷至極,卻不想這皇城根根盤龍楹柱、條條飛天梁脊更造就了不動聲色、悄無聲息的桎梏。
吳樾在階下勒馬,看自家侯爺傲然站在皇城之巔,欣喜之餘,不敢走上前去,只在台下喊著,「侯爺!宮內李承憲餘黨已清剿完畢!」
方渡寒見他扯著脖子喊得費力,忍俊不禁道:「上來說話。沒那麼多講究。」
吳樾小心翼翼地邁步上來,再回身一看,被此處景致所震撼,情不自禁感嘆出聲:「怪不得都要做皇帝,這萬人之上的感覺,也太爽了!」
方渡寒笑了笑,「那讓你做皇帝,你願意麼?」
吳樾撓了撓頭,「小的不願意。」
方渡寒挑眉,「為什麼?你不想要萬人之上的感覺?」
吳樾笑道:「太累,也太不自由了。我還是願意跟著侯爺,在西北曠野上拼殺馳騁,保家衛國!」
方渡寒拍拍他肩頭,贊道:「好孩子。」
周振邦在方渡寒身旁,被皇城的雄偉氣勢深深撼動,他激動道:「侯爺,這便是燕都嗎?」
「是。」方渡寒已經記不清自己有多久沒有回來了,這是他出生的地方,對他而言,卻很陌生。
身後威戎軍士氣高漲,振臂高呼,這場勝利近在咫尺,眾人都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他們呼喊夠了,又漸漸歸於安靜,等待著方渡寒最後的命令。
這場仗,方渡寒盼了太多年。
可是他現在的內心卻十分平靜,曾經野心勃勃、恣肆妄為的少年心氣,與他漸行漸遠,他已經可以足夠冷靜地去面對一切。除了……那個此刻生死未卜的人。
其實他很想直奔杭州,但跨越萬水千山,阻隔實在太多,方渡寒只能蛇打七寸,攻下燕都,穩住局勢,再南下解黃海之亂,和……那人之難。
秦邦不著痕跡地看了方渡寒一眼,也為他此刻的淡然沉著默默讚嘆,他望向南邊,是薊州清靜觀的方向。秦邦的心難以遏制地起了波瀾。
二十年了。他也已垂垂老矣了吧。
秦邦苦笑一聲,摘下腰間酒壺,狠狠喝了一大口。
華昭城正門整個成「凹」型,兩側廡廊又極高,易守難攻,絕不能從此攻入,而通過這些天的塘報,李承憲應該知道他們從北而來,恐怕早做好了防備。
這場仗必須狠辣穩准,西邊的朝廷軍隊正疾行趕回京城,不知道方銘那邊順不順利,能拖延多久,況且用兵需及鋒而試,保險起見,還是要快。
方渡寒與眾將研究之後,決定繞道至東、南兩側宮門攻入,為防落石暗箭,先以遠射程火炮豁開宮門,再一舉衝殺進入。
到了燕都,方渡寒發現此役的艱難程度,超乎了自己的想像,皇城城門極為堅固,火炮只能轟開一部分,剩下的只能靠攻城錘配以弩炮、投石車硬攻。原本想五天之內解決,現下戰火卻連燒七個日夜。
莊穆森嚴的華昭城上方,濃煙滾滾而起,宮內一片混亂,禁衛如潮水一般湧上牆樓,卻仍抵不住攻勢。
威戎軍常年與吐蕃作戰,是從亂石飛沙、苦寒風刃中磨練出來的,如同頑石縫中存活的勁草,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而朝廷禁衛鳴玉曳履,操練都是在一方風平浪靜的校場之上……兩者相逢,高下立現。
東側宮門最先被破,那扇朱門之後,是白雪覆蓋著的重檐廡殿,方渡寒策馬衝殺進去,寒龍刀斸玉如泥,如臨無人之境,城樓上的禁衛見其威猛,自知大勢已去,忙向其他宮門撤離,落荒而逃。
方家威戎軍一向行動乾脆利落,衝進宮內便已控制整個局勢,大纛在角樓之上立起,未來得及逃走的禁衛也盡數被縲紲囚於戰俘,周振邦從南門策馬奔至太和殿廣場處,稟報導:「侯爺!李承憲帶著殘兵敗將,已出華昭城,往南逃竄了!」
「派人去追,也不用帶回來了,就地斬殺。」方渡寒下了馬,緩緩沿丹陛旁的石階上行,站在了太和殿前。
第54章 對峙群臣
階墀上儘是敵軍鮮血,那些半化的殷紅雪水被方渡寒戰靴踏過,又被冷風一掠,迅速凝結成冰。長寒烈風從西北方呼嘯而來,將金鑾頂上的層層浮雪吹落到方渡寒大帥玄甲之上,胄甲幾乎化為片片冰瓦,確實寒意湮骨。
方渡寒想起李羿陵說的,在燕都冬晨練武,也能冷到骨子裡。他仿佛看到那清瘦的少年,只穿一層薄衣,在這宮牆之中揮舞著長劍,身型如流雲乘風,空舟逐水,矯健輕逸。
大約已快日入時分,金霞從西灑映,更顯午門磅礴恢弘,城下是已經攻入的威戎軍主力,這片來自西域涼州的黑色濃雲,終於牢牢籠罩在了燕都上方。
方渡寒走至大殿東側,那銅鶴銅龜口中的煙霧早歇,寂然立於須彌座之上,一旁的日晷也被雪覆蓋,稀薄日光在晷針東側投下淡影。
他站在這天下之巔時,心裡在想什麼?
方渡寒突然覺得,即使兩人相處過不短的時間,甚至有過幾次肌膚之親,可他仍窺不真切李羿陵的內心。
那人的神情淡然自若、心思穩重深沉,許是被這高牆重宇困得久了,才難以表露心跡。
方渡寒心裡一澀,他本來以為塞北沙場已是苦寒殘酷至極,卻不想這皇城根根盤龍楹柱、條條飛天梁脊更造就了不動聲色、悄無聲息的桎梏。
吳樾在階下勒馬,看自家侯爺傲然站在皇城之巔,欣喜之餘,不敢走上前去,只在台下喊著,「侯爺!宮內李承憲餘黨已清剿完畢!」
方渡寒見他扯著脖子喊得費力,忍俊不禁道:「上來說話。沒那麼多講究。」
吳樾小心翼翼地邁步上來,再回身一看,被此處景致所震撼,情不自禁感嘆出聲:「怪不得都要做皇帝,這萬人之上的感覺,也太爽了!」
方渡寒笑了笑,「那讓你做皇帝,你願意麼?」
吳樾撓了撓頭,「小的不願意。」
方渡寒挑眉,「為什麼?你不想要萬人之上的感覺?」
吳樾笑道:「太累,也太不自由了。我還是願意跟著侯爺,在西北曠野上拼殺馳騁,保家衛國!」
方渡寒拍拍他肩頭,贊道:「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