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你究竟是誰的人?」 董之渙此刻心裡萬千悔意,頹然之下,只能問出這樣一句蒼白無力的話。
「以後先生會有機會知曉的。」 黃師古笑著,跟李承憲走出了天牢。
窗外愁雲慘澹,北風卷葉,董之渙匍匐於地,老淚縱橫,他大呼一聲:「天要亡我大周啊!」
寂靜的天牢石壁間迴蕩著他慘痛淒涼的聲音,篝火已息,寒冬將至。
第53章 皇城戰火
凌鷹坐于帥帳之中,手拿敕諭反覆讀了許多遍,悲痛之餘,仍是心生疑竇,他知道李淮景是如何依董之渙之計篡位奪權的,自然知道李承憲的登基必有蹊蹺。
李承憲已將自己的親信胡廣封為節度使,權利凌駕於凌鷹之上,提前來到西北,名為視察軍務,實為控制凌鷹,以防他犯上作亂。
看到凌鷹此刻猶疑的神情,胡廣冷笑一聲:「怎麼?凌樞密有什麼疑問?」
凌鷹怔了怔,掩飾道:「回大人,沒有。」
「那便儘快定下作戰計劃吧。」 胡廣笑了笑,「上次你丟了北營糧屯,先帝龍顏大怒,許是因為你辦事不力,聖上才龍體欠安,猝然離世。」
聽到胡廣反咬一口、倒打一耙,凌鷹一口怒氣憋在胸膛之中,臉色通紅,他自我平息好久,咬牙應道:「末將定當竭盡全力,滅掉方渡寒。」
胡廣見他還算識相,勸慰道:「凌樞密,識時務者為俊傑。胡某見你有幾分英雄膽識,說幾句不該說的。現下朝中缺乏像你這樣的武將,你若能殲滅方渡寒,平定西北,便是立了大功,待回到燕都,加官晉爵、侈恩席寵自不在話下!你若心生怠惰,甚至有不臣之心,別怪胡某卸了你的兵權。」
凌鷹沉默片刻,應道:「末將知道。」
此後的幾日,凌鷹不敢闔眼,晝夜在沙盤前思索著作戰對策。前些日子他原本想拖耗威戎軍實力,再一舉進攻,可那方渡寒先是煽動輿論、又是智取糧草,還有個突厥在旁邊攪和,朝廷大軍反而漸漸處於劣勢。
不過,兵部的新一批火炮已經運到,應該可以藉助大規模的火器來輔助步兵騎兵進攻。
凌鷹正在想著,一個牙將走進帳中,稟報導:「樞密,方渡寒又將駐兵營又前行幾十里,有主動進攻之跡象,但礙於朝廷大軍防守嚴密,只得在黃塚窪之處停歇。」
凌鷹緊鎖眉頭,「他這幾日不太安分啊!有沒有派探子去查涼州情況?」
牙將道:「他們糧草緊缺,因此才著急進攻。那批劫走的糧草好像被雨雪所浸,已沒法食用。但方渡寒還硬要求兵士吃下,威戎軍中也頗有微詞。」
凌鷹望著地圖上黃塚窪的位置,心裡有了主意,撫掌大笑:「就讓這黃塚窪,成為威戎軍的墳墓吧!」
夜靜更深,皚皚群山的積雪已快化盡,掩蓋了朝廷大軍的行進痕跡,凌鷹與胡廣率軍行於馬銜山之上,果然見到遠處的黃塚窪駐紮了方渡寒的大軍, 威戎軍此刻已經安歇,只有軍帳外的火壇燃著紅焰。
凌鷹大手一揮,「開炮!」
一排排的黃銅炮筒之中發出悶響,那些火炮徑直飛入威戎軍駐地,巨聲炸裂,照亮了沉寂的黃塚窪,也燒毀了那幾千頂營帳,凌鷹怕對方趁亂逃走,又領兵衝下馬銜山,打算生擒活捉方渡寒。
大軍衝殺吶喊之聲湮沒了窪地中的動靜,待到他們行至駐地前,才發現不對頭,這諾大的軍營之中,竟空無一人,僅有些廢棄的輜重胡亂堆在威戎軍大纛之下!
「糟了!此處定有埋伏!」凌鷹掉轉馬頭,想要趕快率軍撤離,周遭卻鼓聲喧闐,大山深處衝出數千人馬,將他們團團圍住,拉弓搭箭,直對朝廷大軍,為首之人手持火把,笑道:「凌樞密,中計了吧!」
胡廣已嚇得魂不附體,他戰戰兢兢地問凌鷹道:「這……這就是方渡寒?」
凌鷹眯眼瞧了瞧,「不是。」他咬碎銀牙,大聲罵道:「你是誰?把方渡寒叫出來!老子今天就是死在這裡,也要他墊背!」
「在下威戎軍步兵校尉方銘,恭候凌樞密多時了!」方銘坐在馬上,慢條斯理地說道:「還有幾名將領現下帶兵往凌樞密大營中去了,也不知道……戰況如何呀!」
「你們!他媽的!」凌鷹叱道:「方渡寒呢?把他叫出來!」
胡廣小聲罵他:「你真是個死腦筋,別忘了,三十萬朝廷大軍已經在過來的路上!還是趕快想辦法保命,等待援軍!」
「你問我堂哥啊,這會子順利的話,應該早到燕都了吧!」方銘輕描淡寫地說。
「什麼?!」凌鷹和胡廣異口同聲,瞠目結舌。
方銘不及他們反應,便揮起手中寶刀,下令道:「放箭!」
霰雪密布孤雲凝,朔風怒號萬山素。方渡寒騎馬立於燕都西山之上,睥睨著腳下的皇城,他身上氣魄尖銳凜然,仿佛一塊歷經風剜浪雕的嶙峋硬石,要去與那最華貴精美的琉璃黃瓦拼一拼,誰更堅不可摧。
身下通體雪白的照夜玉獅與層疊千岩融為一體,它許久沒有踏過如此之深的積雪,忍不住打了個響鼻。
前些天朝廷援軍從雲、代、勝三州集結,向涼州西去,而方渡寒帶六萬精兵,取道突厥向東,巧妙繞過了朝廷軍馬,直到行至幽州北端,才果斷南下,此前所謂的糧草不足、軍心動搖,只是為了迷惑凌鷹,虎豹不外其爪的計策而已。
「以後先生會有機會知曉的。」 黃師古笑著,跟李承憲走出了天牢。
窗外愁雲慘澹,北風卷葉,董之渙匍匐於地,老淚縱橫,他大呼一聲:「天要亡我大周啊!」
寂靜的天牢石壁間迴蕩著他慘痛淒涼的聲音,篝火已息,寒冬將至。
第53章 皇城戰火
凌鷹坐于帥帳之中,手拿敕諭反覆讀了許多遍,悲痛之餘,仍是心生疑竇,他知道李淮景是如何依董之渙之計篡位奪權的,自然知道李承憲的登基必有蹊蹺。
李承憲已將自己的親信胡廣封為節度使,權利凌駕於凌鷹之上,提前來到西北,名為視察軍務,實為控制凌鷹,以防他犯上作亂。
看到凌鷹此刻猶疑的神情,胡廣冷笑一聲:「怎麼?凌樞密有什麼疑問?」
凌鷹怔了怔,掩飾道:「回大人,沒有。」
「那便儘快定下作戰計劃吧。」 胡廣笑了笑,「上次你丟了北營糧屯,先帝龍顏大怒,許是因為你辦事不力,聖上才龍體欠安,猝然離世。」
聽到胡廣反咬一口、倒打一耙,凌鷹一口怒氣憋在胸膛之中,臉色通紅,他自我平息好久,咬牙應道:「末將定當竭盡全力,滅掉方渡寒。」
胡廣見他還算識相,勸慰道:「凌樞密,識時務者為俊傑。胡某見你有幾分英雄膽識,說幾句不該說的。現下朝中缺乏像你這樣的武將,你若能殲滅方渡寒,平定西北,便是立了大功,待回到燕都,加官晉爵、侈恩席寵自不在話下!你若心生怠惰,甚至有不臣之心,別怪胡某卸了你的兵權。」
凌鷹沉默片刻,應道:「末將知道。」
此後的幾日,凌鷹不敢闔眼,晝夜在沙盤前思索著作戰對策。前些日子他原本想拖耗威戎軍實力,再一舉進攻,可那方渡寒先是煽動輿論、又是智取糧草,還有個突厥在旁邊攪和,朝廷大軍反而漸漸處於劣勢。
不過,兵部的新一批火炮已經運到,應該可以藉助大規模的火器來輔助步兵騎兵進攻。
凌鷹正在想著,一個牙將走進帳中,稟報導:「樞密,方渡寒又將駐兵營又前行幾十里,有主動進攻之跡象,但礙於朝廷大軍防守嚴密,只得在黃塚窪之處停歇。」
凌鷹緊鎖眉頭,「他這幾日不太安分啊!有沒有派探子去查涼州情況?」
牙將道:「他們糧草緊缺,因此才著急進攻。那批劫走的糧草好像被雨雪所浸,已沒法食用。但方渡寒還硬要求兵士吃下,威戎軍中也頗有微詞。」
凌鷹望著地圖上黃塚窪的位置,心裡有了主意,撫掌大笑:「就讓這黃塚窪,成為威戎軍的墳墓吧!」
夜靜更深,皚皚群山的積雪已快化盡,掩蓋了朝廷大軍的行進痕跡,凌鷹與胡廣率軍行於馬銜山之上,果然見到遠處的黃塚窪駐紮了方渡寒的大軍, 威戎軍此刻已經安歇,只有軍帳外的火壇燃著紅焰。
凌鷹大手一揮,「開炮!」
一排排的黃銅炮筒之中發出悶響,那些火炮徑直飛入威戎軍駐地,巨聲炸裂,照亮了沉寂的黃塚窪,也燒毀了那幾千頂營帳,凌鷹怕對方趁亂逃走,又領兵衝下馬銜山,打算生擒活捉方渡寒。
大軍衝殺吶喊之聲湮沒了窪地中的動靜,待到他們行至駐地前,才發現不對頭,這諾大的軍營之中,竟空無一人,僅有些廢棄的輜重胡亂堆在威戎軍大纛之下!
「糟了!此處定有埋伏!」凌鷹掉轉馬頭,想要趕快率軍撤離,周遭卻鼓聲喧闐,大山深處衝出數千人馬,將他們團團圍住,拉弓搭箭,直對朝廷大軍,為首之人手持火把,笑道:「凌樞密,中計了吧!」
胡廣已嚇得魂不附體,他戰戰兢兢地問凌鷹道:「這……這就是方渡寒?」
凌鷹眯眼瞧了瞧,「不是。」他咬碎銀牙,大聲罵道:「你是誰?把方渡寒叫出來!老子今天就是死在這裡,也要他墊背!」
「在下威戎軍步兵校尉方銘,恭候凌樞密多時了!」方銘坐在馬上,慢條斯理地說道:「還有幾名將領現下帶兵往凌樞密大營中去了,也不知道……戰況如何呀!」
「你們!他媽的!」凌鷹叱道:「方渡寒呢?把他叫出來!」
胡廣小聲罵他:「你真是個死腦筋,別忘了,三十萬朝廷大軍已經在過來的路上!還是趕快想辦法保命,等待援軍!」
「你問我堂哥啊,這會子順利的話,應該早到燕都了吧!」方銘輕描淡寫地說。
「什麼?!」凌鷹和胡廣異口同聲,瞠目結舌。
方銘不及他們反應,便揮起手中寶刀,下令道:「放箭!」
霰雪密布孤雲凝,朔風怒號萬山素。方渡寒騎馬立於燕都西山之上,睥睨著腳下的皇城,他身上氣魄尖銳凜然,仿佛一塊歷經風剜浪雕的嶙峋硬石,要去與那最華貴精美的琉璃黃瓦拼一拼,誰更堅不可摧。
身下通體雪白的照夜玉獅與層疊千岩融為一體,它許久沒有踏過如此之深的積雪,忍不住打了個響鼻。
前些天朝廷援軍從雲、代、勝三州集結,向涼州西去,而方渡寒帶六萬精兵,取道突厥向東,巧妙繞過了朝廷軍馬,直到行至幽州北端,才果斷南下,此前所謂的糧草不足、軍心動搖,只是為了迷惑凌鷹,虎豹不外其爪的計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