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就把他找出來呀!這麼棒的證據擺在這兒,往後的事情毫無難度呀。這案子越來越簡單了。”

  在我積威之下,A探長咽下了“說得輕巧”之類的詞彙,轉而謙卑地求教:

  “那你說怎麼辦呢?”

  “這太容易了。我們的優勢相當大,前前後後,一共有四個證人看到了他,”A探長插話“就是一個有用的都沒有”,“這你可錯了。只要把四份證詞放在一起稍加對比,真相就在其中。我想,作為頭期款,我可以先付給你——神秘人的職業。”

  “職業?”A探長莫名驚詫,“不是……你破案到底什麼路數?先是觸類旁通的偽炫學,再是忽略一切的純邏輯,現在怎麼又變成老派風格的鐵口直斷了?”

  “別著急,一會兒還有黃金時代呢。”

  “可是……職業,拜託!就是福爾摩斯,也要見到這個人,或者拿到他用過的東西,才能判斷的呀。”

  “但水爾摩斯不需要!”我目空一切,睥睨眾生,“不廢話了。首先,讓我們列出四位證人:散步、老者、助理、檸檬。我建議把三位女士編成一組,看看她們證詞的異同。很明顯,女性更愛乾淨,注意個人衛生,她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他的衣服很髒。這就不對了。”

  “怎麼就不對了呢?說得一樣還不對,那要怎樣才對?”

  “問題就在她們條件不一樣,口徑不該如此統一。散步女與他擦身而過,檸檬小姐和他面面相觀,她們目擊嫌疑人時,幾乎近到呼吸之聲相聞,能夠發現他衣服的問題,完全合理。可助理情況不同,她只是遠遠地望見他,雖然不斷走近,但尚未走到近前,就轉去處理蘋果意外事件了。她從未有機會接近他,而相隔一段距離之下,她何以判斷他衣服的髒淨?那衣服得髒成什麼樣子,才能老遠就看出來?”

  “這……你說呢?”跟推理迷相處了這些日子,A探長終於學會把問題都丟回來了。

  “我認為,引發她這種認知的,絕不是長期積累、把白衣服穿成灰衣服的那種髒,那樣遠遠看去,只會認為本來就是那種顏色。我覺得應該表現更突兀,比如明顯得絕對無法錯認成裝飾花樣的污漬?事實定是如此,但我們要知道,產生這種想法對證人來說並不容易。助理小姐就職於模特公司,平時接觸的都是前衛到簡直不明所以的服裝:最匪夷所思的設計,最稀奇古怪的材料,最天外飛仙的風格,她見得多了;那種走殘破路線刻意做舊的,更是不會陌生。那麼,在輝煌的表演大廳里,她看到那個人,為什麼她沒有按照職業習慣,認為他穿的是新潮的奇裝異服,而能客觀地把污跡就看成污跡,並精準判定此人與全場風格不搭呢?”

  “好,我記下來。”A探長很受教。

  “對比完這一組,我發現了信息的遞減性。目前所知的嫌疑人主要特徵有四:年齡、頭髮、衣著、身高。檸檬目擊條件最優,四項都有反映,尤其是年齡,讓我們獲得了一個錄像資料里沒有的重點;散步無緣見到正臉,所以第一項缺失;助理因未曾靠近,只注意了後兩項,細節點的東西就沒有;而老者更少,只說了身高一樣。我可以想像,你們多半想當然地去重視證詞內容豐富、提供了較多情況的證人,而說辭相對模糊的,就感覺沒什麼幫助。你們對四位證人的信任關注度,按照我說的順序依次減淡,沒錯吧?”

  “是啊,我們當然會更偏向觀察細緻的證人,何況三位女士措辭嚴謹,感覺對自己的言論很負責。像老頭那樣的,一共說出一條,還糊裡糊塗妄加揣測,基本可以當他沒說。”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這些女士思想有局限,條目雖多,卻大而無當。老者的證詞看似無用,卻最有價值。一切真相,盡在他的口中。”

  “啊?!這怎麼說?”還是錘鍊得少,A探長依然大驚小怪。

  “她們被你們誤導了!你站在范先生的屍體邊,尋找走出案發樓的‘可疑人’,由此邂逅了散步;而後,你拿著收集整理的神秘男子特徵,去問助理和檸檬,有沒有看到這樣的‘嫌疑人’。看這個反覆出現的‘疑’字,她們被你暗示了,直接將此人劃為危險份子,產生了認識偏差;那人身上一些很鮮明的個人特徵,很遺憾地被妖魔化了。別忘了我之前指出的輿論導向,他不會反偵查!他想不到為了犯罪去偽飾自己,他所展現的,一直就是他的本色!如果你能讓證人們不要管兇案,只是放縱自己的感覺,大膽說出對此人的直感,‘你覺得他是個什麼’,也許真相早就顯現了。”

  “我可以立刻這麼做。”說著就要掏電話。

  “晚了。你說過她們談吐非常謹慎,這未必是她們的本性,只是事關謀殺,一句說錯惹禍上身,她們不能也不敢多說。這根本就是三台人肉錄影機,把自己看到的東西不做任何加工,完全客觀地照搬給你,卻只比那劣質的攝像頭更不清晰。這才是徹底的沒用呢。相比之下,老者受你們干擾較少,只是一堆無主紙箱的招領,想一想,不會一下扯到那個死人身上,所以,他的感覺更真實。他是唯一一個做出了自己判斷的人,而全案最關鍵的地方,正是他這個妄加揣測。他說,那是一個物業雇來的裝修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