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他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你看,你又要嗤之以鼻了:當然了,他目擊之時,那人正在搬一堆裝著裝修材料的紙箱,不是裝修工是什麼?何況又有物業那一攤子爛事兒的鋪墊,他當然這麼判斷。不過,我之前用‘火眼金睛’來形容這位超級爺爺,你真的沒聽出裡面的反諷意味?他送孫女去特長班,他們往左走,那人在右邊搬,中間至少隔了一個樓門的距離;而他的工作地,離樓門就近了嗎?雖然你沒提供現場圖,”A探長委屈插話“提供給你你不看呀”,“但我可以自己推斷。律師夫婦走出樓門,與死前的范先生打了照面,說明他是在往樓門這邊走。這是紙箱,”我開始比劃,“過來兩步,是案發地;之後許多群眾聚攏過來看熱鬧,在圍觀圈外層的散步女,正好能被走出樓來的嫌疑人撞到。這距離,不近啦。相隔這麼遠,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害怕孫女遲到只是回眸匆匆一瞥,你覺得他能看清紙箱上的字樣嗎?那樣的條件,他可是連此人更多的特徵都沒看到呢。如果他不知道那人在搬的是什麼,他憑什麼認為他是個裝修工?很簡單,就是那心不在焉的隨便一眼,那人的大致輪廓、整體形態映入眼帘的感覺,結合他的社會經驗,那就是一個裝修工!他和那些物業派過來收拾殘局的人,一看就是同一類。
“神秘男子是個裝修工,我們有沒有更確鑿的證據?有。現在已經認定,他想不到去逃避警方追查,那些犯罪必需的紙箱子,必然是就近找,怎麼方便怎麼找。而他從身邊一搜羅,就弄來這麼多清一色的裝修材料專用紙箱,他是幹什麼的?裝修工!
“再回到助理小姐的目擊。什麼職業的人身上,最可能有明顯的非花紋污漬?裝修工!那些油漆和塗料,在褲腳和衣袖上,濺成一個個點,滴成一條條線,這可不像另類的裝飾。而證人之所以沒被職業病影響,堅持做出了正確判斷,也是因為她一眼看見那個人,就覺得那是個裝修工!而一個社會底層勞動人民,扎眼地出現在名流雲集的時裝發布會,還和衣香鬢影的檸檬小姐走得那麼近,自然是很不協調了。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樣物證,我剛才看過的,竹竿上取得的白線。那白線又糙又韌,拿它做衣服是一種自虐行為。而最貼近生活、最容易聯想到的,是手套,那種白色的粗線手套。他既不會反偵查,手套必不是為兇案準備,而是平時就隨身攜帶,比如工作時必須用到。哪些工種要戴這種白手套?木工,建築工,還有裝修工。那些水泥和沙子,還有其他腐蝕性的東西,沒這麼一層保護,是真的不行。”
“可是,如果他作案都沒想用手套,又為什麼在現場把它拿出來呢?還剮了條線在竹竿上?”
“這不是很顯然嗎?竹竿上既有清晰的指紋,那上面必然不會太髒。而它之前一直放在天台,風吹日曬的,一定骯髒得很。我們的嫌疑人首次攀上樓頂時,偶然發現它能為自己所用,就將它從那一捆中抽出來。一看這麼髒,身上又沒有備手絹,就順手掏出本來就是和弄泥沙的手套當抹布捋了一遍。經過竹竿粗礪處被剮掉一條線,也是情理中事。”
“哦,原來如此……等等,你剛才說什麼?掏出?”
“不錯,你也想到了,是嗎?我們都是這樣戴手套的,對嗎?需要時套在手上,不用了摘下來一邊一隻揣在衣兜里。如果我們手插著口袋走路,忽然把手拿出來時,也許會帶出裡面的東西。你那個堪稱電眼的同事看到的,耷拉在他兜口外的淺色物體,不正是手套嗎?”我閒適地靠上椅背,“你看,這都是些零碎的小線索,從它們每一個推出去,都有很多種可能。但它們同時存在,取個交集,限定就十分狹窄——沒錯,那人一定是個裝修工!”
“裝修工!這就是你說的職業?裝修工,是的,從事這一行的,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這也與檸檬小姐聽到的外地口音相符合。”A探長眼中射出絕處逢生的狂喜,卻在一分鐘後黯淡下來,“等等,裝修工?要知道,本市的裝修隊就有幾千支!每隊幾個人到幾十人不等。範圍一點也沒有縮小,職業推斷根本沒用嘛。”
“那我只好追加款項——第二彈,他和范先生之間的聯繫。”A探長聞言,眼睛一亮,精神抖擻,“這要從一個顯而易見的不合理現象說起。我們的兩個證人,都是在服裝秀上見到了嫌疑人。當時他接近檸檬小姐,後者以為是粉絲,請注意這裡,她並沒有呼救!而神秘男低眉順眼的,也從未做出什麼騷擾的舉動。這兩位站在角落裡關係如此和諧,卻還是引來了保安的盤問。為什麼?他們只是覺得此人不該出現在這裡,於是就要過去問一下。這說明什麼?會場戒備森嚴。另外還有一事,檸檬小姐及其律師,錦衣華服金童玉女呀,結果怎麼樣?沒有請柬一樣攔在外面,最後還得組織方的工作人員出去接,才能領進來。可見這門禁也不是鬧著玩的。那就有問題了:一個一看就不該進來的人,又是怎麼混進來的呢?”
“哎,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
“此節咱們先按下不表,接著往後看。服裝秀出了事故,蘋果小姐摔死了。此事目前已有定論,對了,我得問一句:你相信法院的判決吧?好,點頭就好,不然還真沒依據往下說了。讓我們看看法院是怎麼判的,經調查認定,事故起因是‘T台設計不合理’,范先生‘擔負全部責任’。好好琢磨琢磨這句話,什麼叫‘T台設計不合理’?如果這個T台早建好了,之前有百八十個模特在上面走秀都沒事,就蘋果小姐到那兒掉下去了,那不叫設計不合理,那叫她點兒背、自己不長眼、倒霉催的!既是這麼判,就說明場地本身存在缺陷,不要說是Apple小姐,換個Banana小姐,一樣掉下去!而且,只要曾有一個人安全走下來過,就可以成為范先生脫罪的理由,怎麼也不會扛上個‘全部責任’。所以,根據判詞大膽推測,蘋果小姐一定是第一個在該T台走秀的人,而那是為了這次表演全新設計的!新的設計怎麼實現?重新裝修。裝修需要什麼?裝修隊。裝修隊裡有什麼?裝修工。OK,聯繫上了!”
“神秘男子是個裝修工,我們有沒有更確鑿的證據?有。現在已經認定,他想不到去逃避警方追查,那些犯罪必需的紙箱子,必然是就近找,怎麼方便怎麼找。而他從身邊一搜羅,就弄來這麼多清一色的裝修材料專用紙箱,他是幹什麼的?裝修工!
“再回到助理小姐的目擊。什麼職業的人身上,最可能有明顯的非花紋污漬?裝修工!那些油漆和塗料,在褲腳和衣袖上,濺成一個個點,滴成一條條線,這可不像另類的裝飾。而證人之所以沒被職業病影響,堅持做出了正確判斷,也是因為她一眼看見那個人,就覺得那是個裝修工!而一個社會底層勞動人民,扎眼地出現在名流雲集的時裝發布會,還和衣香鬢影的檸檬小姐走得那麼近,自然是很不協調了。
“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一樣物證,我剛才看過的,竹竿上取得的白線。那白線又糙又韌,拿它做衣服是一種自虐行為。而最貼近生活、最容易聯想到的,是手套,那種白色的粗線手套。他既不會反偵查,手套必不是為兇案準備,而是平時就隨身攜帶,比如工作時必須用到。哪些工種要戴這種白手套?木工,建築工,還有裝修工。那些水泥和沙子,還有其他腐蝕性的東西,沒這麼一層保護,是真的不行。”
“可是,如果他作案都沒想用手套,又為什麼在現場把它拿出來呢?還剮了條線在竹竿上?”
“這不是很顯然嗎?竹竿上既有清晰的指紋,那上面必然不會太髒。而它之前一直放在天台,風吹日曬的,一定骯髒得很。我們的嫌疑人首次攀上樓頂時,偶然發現它能為自己所用,就將它從那一捆中抽出來。一看這麼髒,身上又沒有備手絹,就順手掏出本來就是和弄泥沙的手套當抹布捋了一遍。經過竹竿粗礪處被剮掉一條線,也是情理中事。”
“哦,原來如此……等等,你剛才說什麼?掏出?”
“不錯,你也想到了,是嗎?我們都是這樣戴手套的,對嗎?需要時套在手上,不用了摘下來一邊一隻揣在衣兜里。如果我們手插著口袋走路,忽然把手拿出來時,也許會帶出裡面的東西。你那個堪稱電眼的同事看到的,耷拉在他兜口外的淺色物體,不正是手套嗎?”我閒適地靠上椅背,“你看,這都是些零碎的小線索,從它們每一個推出去,都有很多種可能。但它們同時存在,取個交集,限定就十分狹窄——沒錯,那人一定是個裝修工!”
“裝修工!這就是你說的職業?裝修工,是的,從事這一行的,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這也與檸檬小姐聽到的外地口音相符合。”A探長眼中射出絕處逢生的狂喜,卻在一分鐘後黯淡下來,“等等,裝修工?要知道,本市的裝修隊就有幾千支!每隊幾個人到幾十人不等。範圍一點也沒有縮小,職業推斷根本沒用嘛。”
“那我只好追加款項——第二彈,他和范先生之間的聯繫。”A探長聞言,眼睛一亮,精神抖擻,“這要從一個顯而易見的不合理現象說起。我們的兩個證人,都是在服裝秀上見到了嫌疑人。當時他接近檸檬小姐,後者以為是粉絲,請注意這裡,她並沒有呼救!而神秘男低眉順眼的,也從未做出什麼騷擾的舉動。這兩位站在角落裡關係如此和諧,卻還是引來了保安的盤問。為什麼?他們只是覺得此人不該出現在這裡,於是就要過去問一下。這說明什麼?會場戒備森嚴。另外還有一事,檸檬小姐及其律師,錦衣華服金童玉女呀,結果怎麼樣?沒有請柬一樣攔在外面,最後還得組織方的工作人員出去接,才能領進來。可見這門禁也不是鬧著玩的。那就有問題了:一個一看就不該進來的人,又是怎麼混進來的呢?”
“哎,對呀,我怎麼沒想到呢?”
“此節咱們先按下不表,接著往後看。服裝秀出了事故,蘋果小姐摔死了。此事目前已有定論,對了,我得問一句:你相信法院的判決吧?好,點頭就好,不然還真沒依據往下說了。讓我們看看法院是怎麼判的,經調查認定,事故起因是‘T台設計不合理’,范先生‘擔負全部責任’。好好琢磨琢磨這句話,什麼叫‘T台設計不合理’?如果這個T台早建好了,之前有百八十個模特在上面走秀都沒事,就蘋果小姐到那兒掉下去了,那不叫設計不合理,那叫她點兒背、自己不長眼、倒霉催的!既是這麼判,就說明場地本身存在缺陷,不要說是Apple小姐,換個Banana小姐,一樣掉下去!而且,只要曾有一個人安全走下來過,就可以成為范先生脫罪的理由,怎麼也不會扛上個‘全部責任’。所以,根據判詞大膽推測,蘋果小姐一定是第一個在該T台走秀的人,而那是為了這次表演全新設計的!新的設計怎麼實現?重新裝修。裝修需要什麼?裝修隊。裝修隊裡有什麼?裝修工。OK,聯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