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遠在長安,與蘇相一起勤勤懇懇處置政事的李釋忽然打了個噴嚏。

  這下子李硯倒是順了意,原本好好收著的狼尾巴差點甩到天上去。

  不過他就算把狼尾巴甩到了天上,陳恨也看不見。

  「皇爺要是實在不放心他處事,就早些結束平叛,早些回去罷。」陳恨定定地看著他,「有點想回家了。」

  陳家早早的就把他趕出去了,也老早就沒了,所以這個家說的不會是陳家。

  封地莊子是封地莊子,就算這封地是他母家,也不能算是家。

  他說的是長安。

  就是不知道他說的,是忠義侯府,還是宮裡。

  李硯卻恨不能用狼尾巴把他掃過來,帶在身邊,抱在懷裡,片刻也不撒手。

  *

  才說到李釋,再過了五日,長安那邊派過來的人便到了。

  陳恨一走,李硯為保他,很快就重封了忠義侯,還重修了忠義侯府,以顯恩寵。來日他到了江南,旁的人才不敢輕慢他。

  後來雖有波折,他總算是到了江南,為了方便他辦事,忠義侯在江南的消息才放了出去。

  而李釋借著手頭上的一點便利,給他送了東西。

  倒不是別的什麼貴重東西,李釋給他送了一些名貴藥材。聽說原本還打算給他送太醫過來的,後來聽說章老太醫也在這兒,就沒送來。

  李釋托人給他帶信:「小傷雖小,亦須靜養。」

  這是應他摺子上的那一句「略有小傷,並無大礙」。

  陳恨打開一個錦盒看了一眼,也不知道是什麼藥材,就合上了,回頭看向李硯:「爺,我那兩封摺子,可能是送到世子爺手裡了。」

  李硯暗道,小兔崽子煩得很,人都到江南了還要纏上來。只是他全沒想到,這句話用來說他也是正好。

  陳恨道:「到底是他的一片心,得給他回個東西。」

  這時候已是九月近十月了,莊子後邊一片荷塘,葉枯花謝,只有農家人摘了蓮子,用竹篩子裝著,放在堂前曬乾。

  陳恨便隨手抓了一把,塞給送賞賜來的人:「回去對世子爺說,處事不要心急,這一把蓮子拿回去叫御膳房煲湯給他喝。」

  送走了長安來的人,陳恨轉頭,才看見李硯冷著臉。

  「皇爺既然給世子爺放了權,就該想到,他會用手邊權力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陳恨抓著他的手,扭糖似的黏他,「皇爺生氣了?這有什麼好生氣的?」

  「他也是個小狼崽子。」李硯低聲道,「你總招人惦記。」

  陳恨扶額,李硯這過剩的危機意識啊。

  「世子爺才十二歲。再說,他是喜歡忠義侯,又不是喜歡陳離亭。」陳恨抱抱他,把他帶著往堂後走,哄他道,「午後沒事,帶皇爺去划船兒。雖然不是花開的時候了,但是『留得殘荷聽雨聲』還是很有意思的。」

  木蘭船隱入層疊的殘荷時,陳恨正側著身子,枕著手,窩在船尾午睡。

  這日裡沒有下雨,但是李硯不小心濕了半片衣袖,原因是——

  「皇爺、李寄書!別過來了,翻船了……唔……」

  末了,李硯把陳恨抱在懷裡,親親他的唇角,狼尾巴搖得像狗尾巴,討賞似的對他說:「沒有翻船。」

  第121章 暫別(1)

  永嘉二年, 冬月。

  幾個月來, 長安那邊把江南事宜全權交付忠義侯處置, 江南州郡由他調度。

  倒不用凡事親力親為,外邊跑腿的事情有底下人去辦。陳恨窩在封地莊子裡,每日看看文書, 做做批覆就是。

  賀行大約是早有準備,也不知道究竟躲到哪兒去了。

  近來陳恨在做部署排查, 不等他自個兒冒頭了,預備主動抓他。

  今晨天氣格外冷些,陳恨怕冷,就算是在江南,也早早的就點起了炭盆子。腳邊放著一個, 懷裡還揣著一個——還是李硯從前送給他的那個小手爐。

  他在房裡看文書,李硯在院子裡練劍。

  陳恨抱著毯子坐在榻上,也不知道外邊傳來的聲音是風聲,還是李硯長劍破空的聲音。

  再有一會兒,日頭漸漸的起了, 不知道外邊的誰驅馬直入。

  大約是個送文書的,近來江南各地文書都往他這裡送。

  長劍破空的聲音停了, 李硯同送信人交談了一陣, 收劍入鞘, 拿著書信進了屋。

  不曾有冷風吹入,李硯走近,將書信放在陳恨面前:「蘇元均給你的信。」

  信不長, 陳恨草草看了一邊。

  蘇衡同他說了兩件事。

  第一件,發現了賀行的行蹤,在南邊沿海的倭寇營里。

  正因為賀行在倭寇那邊,蘇衡不懂排兵布陣,不便輕舉妄動,所以信上的第二件事,是請他去一趟。蘇衡就在離得不遠的江州等他。

  李硯坐在他身邊看信,很快就看完了,轉頭去看陳恨。

  陳恨將書信往案上一放,心道自己和賀行還真是有緣分。

  「你要走一趟?」李硯拿起案上的玉鎮紙,把紙張一角壓住。

  「總得有人去一趟,蘇元均一個人,哪裡應付得來?」陳恨嘆了口氣,「江南改制,他把該得罪的人都得罪了。若是沒有鎮得住場子的人在,沒抓住賀行,我們自個兒就先亂了。」

  李硯不答,陳恨便轉頭看他:「皇爺怎麼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