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聞言,天后不由怒斥道:“荒唐,開顱劈骨,這是謀害聖上!”
胡志林不徐不緩地反詰一句:“當初曹操拒絕神醫華佗的時候,應該用的也是同樣的理由吧。”
他一針見血地反駁回去,竟叫天后一時駁斥不得,唯有扶著心口大嘆一口:“既然太子已經來了,此事就由太子決定吧。”
李哲沒想到這個燙手的山芋一下子扔在了自己手中,這點頭,可能就要背上一個弒君殺父的下場,而搖頭,則也可能落得不孝懦弱的名號,不管他答不答應,都未必有什麼好果子吃。
他有些猶豫地望著自己的母親,而天后只是閉目養神,神色無一絲漏洞,只好又求助似的望著自己的妻子韋香,希望她聰明智慧的頭腦能想出解決此事的辦法。
韋香自然明白其中要害,在心中剖析一番,才盈盈一叩首道:“臣妾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胡志林難免不服氣,幾乎把一把鬍子吹起來:“太子妃又有什麼見解?”
“若在博士面前說什麼見解,實在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韋香不焦不躁,聲音緩如一泓清泉淌過,“我只是以為,世人都偏信華佗,是因為知道他是神醫,所以覺得這是曹公貪生怕死。但這畢竟只是假設的事情,如果華佗真的行了開顱術,結果怎樣還未可知,既然是未知的事情,就不可輕易斷論。”
說罷,朝胡志林莞然一笑:“胡博士若自信能醫治好陛下的病情,就當本宮從來沒說過這些話。”
這是把皮球又重新踢給了太醫署的這些老頭子——治不治還是請諸位博士自己看著辦,生死有命,陛下的性命與眾博士的性命休戚與共,就在諸位自己手中。
眼瞧著天后和太子妃都不願意擔這個責任,誰還敢貿然出手?就連胡志林這樣的爽利人也知道此時絕不是冒頭的時候,只好道:“臣不比華佗,實在沒有十分的把握,只是冒險一試,或許還有轉圜之路,放之任之,恐怕就無力回天了。”
天后這才悠然睜開眼睛,目光如炬:“既然胡博士自己都沒有把握,又怎麼能拿陛下作為試驗的對象呢?陛下的病情,還請諸位另外想些安全的法子。”
此言一出,太醫博士們臉上均掠過惶惶之色,倘若有安全的法子,還能等到今天嗎?看來天后是鐵了心,不願意他們冒險救治聖上了。
上面的神仙打架,底下的凡人遭殃,都是太常寺里混了幾十年的人精,焉有不知道這個的道理,唯有齊聲道:“臣無能。”
“朕司命所屬,又豈是凡人能所救的。”良久,殿內才傳來縹緲如孤鴻的一抹低沉的聲音,“不用為難他們了,朕還是照舊吃丹藥補養吧。”
天后臉上這才盈上一絲笑意:“是,臣妾遵旨。”
第121章 番外——李唐的末路(四)
然而神仙煉製的丹藥也無法挽回李治那漸漸頹敗的健康, 他被數年來的爭鬥、繁忙、疲倦所蛀空的心似乎再也不能迸發出一滴充滿活力的血液,他的生命仿佛就在一夜之中凋敝得草木不生, 滑過眼前的,唯有半個世紀的塵世雲煙和數不盡的遺憾與悔恨。
他木僵的眼珠子一轉,望向遙不可及的長安, 眸光回溯, 仿佛又瞧見了自己祖父英武的身子,和父親深沉的面容。
雖然比不上高祖的開天闢地, 太宗的文治武功,但朕也不算一個昏聵的庸君,不至於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了吧?
“朕前幾日大赦天下, 百姓都還高興吧?”他問。
天后道:“百姓都很高興,正要到新春了, 舉國上下都在準備著好好地過春節呢, 他們都很感激陛下的德行。”
是了, 即便是一代君王的隕落, 即便是一個時代的寂滅, 原來也都改變不了什麼。百姓依舊會過他們樸素而平淡的生活, 而時間依然會像不腐的流水一般一去不回頭。
“那就好。”他悵然道, “但願上蒼還能再給朕一兩個月的時間, 讓朕能歸得故鄉。”
然而他最後的希冀還是破滅了。
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四, 天皇李治駕崩於東都洛陽貞觀殿。
留下的,只有一份《大帝遺詔》——
“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他賦予了天后最後的至高無上的榮耀, 也企圖用著一紙詔書將她束縛在一個輔弼的、忠良的太后的位置上,他太清楚妻子和兒子之間懸殊的實力差距了,唯有這個以退為進的辦法,才可以扼住天后那顆充滿了欲望的心。
能成功嗎?
他不知道,後來的事情,就讓後來的人來煩憂吧,他已經在疾病和喪失親人的痛苦中被折磨了數十年,如今終於可以放下手中搖搖欲墜的硃筆,為自己的人生劃下一個殷紅的句點。
十二月十一日,在李治頭七的日子,太子李哲終於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為了大唐開國以來的第四位君王。
而他的妻子韋香,也一躍成為一國之後,母儀天下。
韋香輕輕撫摸著身上華貴的褘衣,望著銅鏡之中雍容華貴的婦人,感覺熟悉而又陌生,她終於沒有辜負母親的希望,成了全天下女子最欽羨的人,從此之後,再無人敢輕看她,薄待她,她的家族因為她而成為貴族,而她的嫡母也得跪在她面前向她請安。
胡志林不徐不緩地反詰一句:“當初曹操拒絕神醫華佗的時候,應該用的也是同樣的理由吧。”
他一針見血地反駁回去,竟叫天后一時駁斥不得,唯有扶著心口大嘆一口:“既然太子已經來了,此事就由太子決定吧。”
李哲沒想到這個燙手的山芋一下子扔在了自己手中,這點頭,可能就要背上一個弒君殺父的下場,而搖頭,則也可能落得不孝懦弱的名號,不管他答不答應,都未必有什麼好果子吃。
他有些猶豫地望著自己的母親,而天后只是閉目養神,神色無一絲漏洞,只好又求助似的望著自己的妻子韋香,希望她聰明智慧的頭腦能想出解決此事的辦法。
韋香自然明白其中要害,在心中剖析一番,才盈盈一叩首道:“臣妾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胡志林難免不服氣,幾乎把一把鬍子吹起來:“太子妃又有什麼見解?”
“若在博士面前說什麼見解,實在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韋香不焦不躁,聲音緩如一泓清泉淌過,“我只是以為,世人都偏信華佗,是因為知道他是神醫,所以覺得這是曹公貪生怕死。但這畢竟只是假設的事情,如果華佗真的行了開顱術,結果怎樣還未可知,既然是未知的事情,就不可輕易斷論。”
說罷,朝胡志林莞然一笑:“胡博士若自信能醫治好陛下的病情,就當本宮從來沒說過這些話。”
這是把皮球又重新踢給了太醫署的這些老頭子——治不治還是請諸位博士自己看著辦,生死有命,陛下的性命與眾博士的性命休戚與共,就在諸位自己手中。
眼瞧著天后和太子妃都不願意擔這個責任,誰還敢貿然出手?就連胡志林這樣的爽利人也知道此時絕不是冒頭的時候,只好道:“臣不比華佗,實在沒有十分的把握,只是冒險一試,或許還有轉圜之路,放之任之,恐怕就無力回天了。”
天后這才悠然睜開眼睛,目光如炬:“既然胡博士自己都沒有把握,又怎麼能拿陛下作為試驗的對象呢?陛下的病情,還請諸位另外想些安全的法子。”
此言一出,太醫博士們臉上均掠過惶惶之色,倘若有安全的法子,還能等到今天嗎?看來天后是鐵了心,不願意他們冒險救治聖上了。
上面的神仙打架,底下的凡人遭殃,都是太常寺里混了幾十年的人精,焉有不知道這個的道理,唯有齊聲道:“臣無能。”
“朕司命所屬,又豈是凡人能所救的。”良久,殿內才傳來縹緲如孤鴻的一抹低沉的聲音,“不用為難他們了,朕還是照舊吃丹藥補養吧。”
天后臉上這才盈上一絲笑意:“是,臣妾遵旨。”
第121章 番外——李唐的末路(四)
然而神仙煉製的丹藥也無法挽回李治那漸漸頹敗的健康, 他被數年來的爭鬥、繁忙、疲倦所蛀空的心似乎再也不能迸發出一滴充滿活力的血液,他的生命仿佛就在一夜之中凋敝得草木不生, 滑過眼前的,唯有半個世紀的塵世雲煙和數不盡的遺憾與悔恨。
他木僵的眼珠子一轉,望向遙不可及的長安, 眸光回溯, 仿佛又瞧見了自己祖父英武的身子,和父親深沉的面容。
雖然比不上高祖的開天闢地, 太宗的文治武功,但朕也不算一個昏聵的庸君,不至於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了吧?
“朕前幾日大赦天下, 百姓都還高興吧?”他問。
天后道:“百姓都很高興,正要到新春了, 舉國上下都在準備著好好地過春節呢, 他們都很感激陛下的德行。”
是了, 即便是一代君王的隕落, 即便是一個時代的寂滅, 原來也都改變不了什麼。百姓依舊會過他們樸素而平淡的生活, 而時間依然會像不腐的流水一般一去不回頭。
“那就好。”他悵然道, “但願上蒼還能再給朕一兩個月的時間, 讓朕能歸得故鄉。”
然而他最後的希冀還是破滅了。
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四, 天皇李治駕崩於東都洛陽貞觀殿。
留下的,只有一份《大帝遺詔》——
“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后進止。”
他賦予了天后最後的至高無上的榮耀, 也企圖用著一紙詔書將她束縛在一個輔弼的、忠良的太后的位置上,他太清楚妻子和兒子之間懸殊的實力差距了,唯有這個以退為進的辦法,才可以扼住天后那顆充滿了欲望的心。
能成功嗎?
他不知道,後來的事情,就讓後來的人來煩憂吧,他已經在疾病和喪失親人的痛苦中被折磨了數十年,如今終於可以放下手中搖搖欲墜的硃筆,為自己的人生劃下一個殷紅的句點。
十二月十一日,在李治頭七的日子,太子李哲終於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為了大唐開國以來的第四位君王。
而他的妻子韋香,也一躍成為一國之後,母儀天下。
韋香輕輕撫摸著身上華貴的褘衣,望著銅鏡之中雍容華貴的婦人,感覺熟悉而又陌生,她終於沒有辜負母親的希望,成了全天下女子最欽羨的人,從此之後,再無人敢輕看她,薄待她,她的家族因為她而成為貴族,而她的嫡母也得跪在她面前向她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