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我已經下旨封你的父親韋玄貞為豫州刺史。”李哲的身影出現在銅鏡中,冕服華貴,容貌英武,已頗有一國之君的風範。
韋香轉過身來,替他正了正衣襟,低聲提醒道:“您已經是聖上了,您應該自稱‘朕’。”
“咱們私底下,計較這些做什麼。”李哲笑道,“還有你母家裡的韋弘敏,我已經將他任命為太府卿,希望他能不辜負我的期望。”
韋香不由含笑道:“殿下想要培植自己的臣子,他們決計不會使您失望的。”
“如今宰相之中唯裴炎一人獨攬大權,而他又是母親的心腹,一定會事事與我針鋒相對。”李哲道,“其實,我已經提出,讓你的父親入相。”
“入相?”韋香不由神色一震,從一個小小的正九品下參軍提拔道從三品的刺史,這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再讓父親入相,勢必會遭到裴炎的反對……
勸諫的話還來不及說出口,已有一個小太監匆匆來報:“裴炎裴公請見皇上,正在殿外等著呢。”
李哲冷笑一聲:“宣。”
韋香忍不住叮囑一句:“陛下切不可與之發生爭端,他畢竟……”
“他始終是我的臣子!”李哲不耐煩地打斷她,“他應該懂得自己的分寸和禮數,而不是輪到他對我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韋香無可奈何地看他一眼,終歸只能牽著繁重華麗的禮服退出殿外。
迎面便撞上滿臉冷肅的裴炎。
“裴公辛苦了。”她卸下皇后高高在上的莊嚴,朝裴炎湛然一笑,希望能化解君臣之間隱隱燃動的戰火。
裴炎只是微一頷首,手指撫過長須,甚至沒有和她這個皇后見禮,就大闊步邁入殿中。
殿中,李哲橫眉冷對,正嚴陣以待。
裴炎笑了。
這位年輕的帝王還在因為他反駁韋玄貞入相的事情而生氣,這在他看來實在是太可笑了,就像一個孩子得不得心愛的玩具,就要和大人置氣似的——這只能說明真正的權威還掌握在自己這個大人的手裡,而皇位上的年輕人不過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小兒罷了。
裴炎的笑意惹怒了李哲,他眼中閃過一絲不耐之情:“裴公今日覲見,又是為了朕要封韋公為為侍中之事吧?朕告訴你,朕心意已決,你就不必再多說了。”
“那麼臣也有一言,此事已經被門下省反駁,您的旨意並不能算數。”裴炎不徐不緩道。
“門下省?”李哲冷哼一聲,眼神似一把銳利的刀,恨不能將眼前這個笑意從容的男人一剖為二,“就算把我整個天下送給韋公又如何?何況一個門下省!”
裴炎的神色終於一動:“您果真是這麼想的?”
話一出口,李哲便自悔失言,然而在裴炎的面前,他並不願意露出軟弱的一面。
“是,又如何?”
裴炎又笑了。
他不置一詞,帶著淡薄的笑意,緩緩退出了殿外:“那麼,臣告退。”
韋香在殿外徘徊片刻,便瞧見裴炎帶著淡淡的笑意走出殿外,心中頓時如踏破薄冰,從腳往上掠過一絲絲森寒的涼意。
嗣聖元年二月六日,才過了龍抬頭幾日,天空仿若一塊厚厚的冰,深藍的穹光下折出絢爛的霞光,浸染著整座洛陽行宮。
乾元殿中,一場特殊的朝會正在進行——逢單上朝,是高宗時候留下來的傳統,而今天,顯然是為了緊急的事態,才特意召集大臣,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舉行朝會。
韋香還不能像天后一般垂簾聽政,只能透過心腹的小太監打探朝中的情況。小太監就像湖中點過的蜻蜓一般,一隻接著一隻銜來幾分朝會的消息。
“不好了,娘娘,裴炎和劉煒之領著禁軍殺進來了,看樣子,是要逼位啊!”
“荒謬!”韋香不由一拍桌子,掌心划過一陣鈍痛,“陛下是天命之子,豈容他們如此放肆!”
“回娘娘,好像是太后下旨……下旨要廢除陛下了。”
韋香幾乎一怔,心中那股不安的漣漪接著擴大開來,趕緊催著小太監再去打探:“快,快去瞧瞧,這都是為什麼!”
那小太監連滾帶爬,一路奔逃般去了,緊接著便有數名禁軍魚貫而入,領頭的,就是禁軍將軍程務挺。
韋香五指收攏,面上猶自鎮定:“程將軍,這是要逼宮了?”
程務挺揮退了身後的禁軍,笑道:“不,娘娘,我只是奉太后之命,請您移駕出去,您現在已經不是中宮之尊,自然也不能忝居此處。”
“胡說,本宮乃是大唐的皇后,你們竟敢如此造次!”
“陛下……不,廬陵王已經被太后廢除,您現在是廬陵王妃。”程務挺依舊掛著笑容,做了個請的手勢,手中鋼刀閃過一絲精光,隱隱帶著脅迫之意。
韋香重重一擺長袖,反而鎮定下來:“陛下沒有過錯,憑什麼要廢黜他?”
程務挺仿佛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那野獸一般灰暗而狡黠的眼中閃過一絲陰冷:“他都要把天下給您的父親了,這還不算過錯嗎?”
韋香頓時如踏空一步,整個人沉墜下來,椅木堅硬地支撐著她的身體,才使她勉強維持著一個貴婦人的儀態。
韋香轉過身來,替他正了正衣襟,低聲提醒道:“您已經是聖上了,您應該自稱‘朕’。”
“咱們私底下,計較這些做什麼。”李哲笑道,“還有你母家裡的韋弘敏,我已經將他任命為太府卿,希望他能不辜負我的期望。”
韋香不由含笑道:“殿下想要培植自己的臣子,他們決計不會使您失望的。”
“如今宰相之中唯裴炎一人獨攬大權,而他又是母親的心腹,一定會事事與我針鋒相對。”李哲道,“其實,我已經提出,讓你的父親入相。”
“入相?”韋香不由神色一震,從一個小小的正九品下參軍提拔道從三品的刺史,這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再讓父親入相,勢必會遭到裴炎的反對……
勸諫的話還來不及說出口,已有一個小太監匆匆來報:“裴炎裴公請見皇上,正在殿外等著呢。”
李哲冷笑一聲:“宣。”
韋香忍不住叮囑一句:“陛下切不可與之發生爭端,他畢竟……”
“他始終是我的臣子!”李哲不耐煩地打斷她,“他應該懂得自己的分寸和禮數,而不是輪到他對我指手畫腳,說三道四。”
韋香無可奈何地看他一眼,終歸只能牽著繁重華麗的禮服退出殿外。
迎面便撞上滿臉冷肅的裴炎。
“裴公辛苦了。”她卸下皇后高高在上的莊嚴,朝裴炎湛然一笑,希望能化解君臣之間隱隱燃動的戰火。
裴炎只是微一頷首,手指撫過長須,甚至沒有和她這個皇后見禮,就大闊步邁入殿中。
殿中,李哲橫眉冷對,正嚴陣以待。
裴炎笑了。
這位年輕的帝王還在因為他反駁韋玄貞入相的事情而生氣,這在他看來實在是太可笑了,就像一個孩子得不得心愛的玩具,就要和大人置氣似的——這只能說明真正的權威還掌握在自己這個大人的手裡,而皇位上的年輕人不過是一個任人擺布的小兒罷了。
裴炎的笑意惹怒了李哲,他眼中閃過一絲不耐之情:“裴公今日覲見,又是為了朕要封韋公為為侍中之事吧?朕告訴你,朕心意已決,你就不必再多說了。”
“那麼臣也有一言,此事已經被門下省反駁,您的旨意並不能算數。”裴炎不徐不緩道。
“門下省?”李哲冷哼一聲,眼神似一把銳利的刀,恨不能將眼前這個笑意從容的男人一剖為二,“就算把我整個天下送給韋公又如何?何況一個門下省!”
裴炎的神色終於一動:“您果真是這麼想的?”
話一出口,李哲便自悔失言,然而在裴炎的面前,他並不願意露出軟弱的一面。
“是,又如何?”
裴炎又笑了。
他不置一詞,帶著淡薄的笑意,緩緩退出了殿外:“那麼,臣告退。”
韋香在殿外徘徊片刻,便瞧見裴炎帶著淡淡的笑意走出殿外,心中頓時如踏破薄冰,從腳往上掠過一絲絲森寒的涼意。
嗣聖元年二月六日,才過了龍抬頭幾日,天空仿若一塊厚厚的冰,深藍的穹光下折出絢爛的霞光,浸染著整座洛陽行宮。
乾元殿中,一場特殊的朝會正在進行——逢單上朝,是高宗時候留下來的傳統,而今天,顯然是為了緊急的事態,才特意召集大臣,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舉行朝會。
韋香還不能像天后一般垂簾聽政,只能透過心腹的小太監打探朝中的情況。小太監就像湖中點過的蜻蜓一般,一隻接著一隻銜來幾分朝會的消息。
“不好了,娘娘,裴炎和劉煒之領著禁軍殺進來了,看樣子,是要逼位啊!”
“荒謬!”韋香不由一拍桌子,掌心划過一陣鈍痛,“陛下是天命之子,豈容他們如此放肆!”
“回娘娘,好像是太后下旨……下旨要廢除陛下了。”
韋香幾乎一怔,心中那股不安的漣漪接著擴大開來,趕緊催著小太監再去打探:“快,快去瞧瞧,這都是為什麼!”
那小太監連滾帶爬,一路奔逃般去了,緊接著便有數名禁軍魚貫而入,領頭的,就是禁軍將軍程務挺。
韋香五指收攏,面上猶自鎮定:“程將軍,這是要逼宮了?”
程務挺揮退了身後的禁軍,笑道:“不,娘娘,我只是奉太后之命,請您移駕出去,您現在已經不是中宮之尊,自然也不能忝居此處。”
“胡說,本宮乃是大唐的皇后,你們竟敢如此造次!”
“陛下……不,廬陵王已經被太后廢除,您現在是廬陵王妃。”程務挺依舊掛著笑容,做了個請的手勢,手中鋼刀閃過一絲精光,隱隱帶著脅迫之意。
韋香重重一擺長袖,反而鎮定下來:“陛下沒有過錯,憑什麼要廢黜他?”
程務挺仿佛聽到了一個天大的笑話,那野獸一般灰暗而狡黠的眼中閃過一絲陰冷:“他都要把天下給您的父親了,這還不算過錯嗎?”
韋香頓時如踏空一步,整個人沉墜下來,椅木堅硬地支撐著她的身體,才使她勉強維持著一個貴婦人的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