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將手放進那寬大的手掌里,冰涼的沒有溫度,燕惟如緊緊握了握,小聲道:“手怎麼這樣涼,是身子不舒服麼?”
她輕微地搖了搖頭,道了聲無礙,然後他拉她站在丹墀上,承制官將皇后冊寶托上來,她聽見承制官高呼道:“冊妃蓮氏為皇后,命卿等持節展禮。”
之後便是百官朝拜,高呼萬歲千歲。
她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可手上的金印是真的,他拉她站在這九五之巔上是真的,整個大郢的百姓都會認為她就是大郢的皇后,一切忽然不真實起來。
下意識的縮回手,緊緊攥在寬大的襴袖之中,臉色有些難看,燕惟如扶住她,柔聲道:“身子還沒好利索麼?”
她咽了下喉頭,沒有說話,自顧自別過頭不去看他的眼睛,這樣的情景,會讓她有種背叛的錯覺。
禮成之後,原本還有謁陵的環節,因衛辭不舒服,燕惟如就將事情延後了,牽著衛辭就回了坤寧宮。
長長的宮道,帝後同坐一座轎攆,一路無言,悠悠一直抬到坤寧宮的門口。坤寧宮是歷朝皇后居所,因為大行皇帝沒有立過皇后,所以這裡空了很久,早在登極大典之前,燕惟如就派人打掃過了。
衛辭踏腳準備下轎,誰知一個踉蹌,身子被人攔腰抱起,重心不穩倒在他的懷裡,她驚呼道:“你快放我下來!”
她有些惱,他這是什麼意思,明目張胆的在眾人面前來這麼一出,他難道不知道她過幾日就要走了麼?這樣將她置於風尖浪口之上,實非明智之舉。
她掙扎著跳下來,狠狠地剜了他一眼,獨自跑進殿裡。燕惟如抬腳也邁進來,罩房裡沒有人,宮娥太監都被遣散了。
“我不要住在這裡,這裡是留給你以後真正的皇后的,我還回我的重華殿去,那裡我住慣了。”說著就要開門出去。
燕惟如一把拉住她的手,她驚駭得連忙甩開。
她在緊張!
“你怕我麼?”他薄涼的唇微微開啟,怔了半晌才道:“你如今已然受了大印,是必須要住在坤寧宮的,若是回去了,會惹人猜忌。”
她伶仃地站在門上,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瘦削的肩頭有些輕顫,低眉唔了聲,她沒去看他的眼神,也沒有同他反駁。空氣里突然變得安靜,氣氛也變得讓人捉摸不定,她總覺得哪裡似乎出錯了,可是一時又心慌地不知該怎麼辦。
門外孫啟壽敲了下門,壓著尖聲道:“陛下,張大人來了。”
衛辭一怔,乜了一眼又低頭道:“陛下國事繁忙,我就不在這兒杵著了。”掀起簾幔退回了裡間。
燕惟如淡淡看了她一眼,伸手開門,望見立在門上的鄭安。聽見開門聲,鄭安立馬回過身來,焦急道:“陛下托臣辦的事臣都辦妥了,此刻人已然被捉住。臣想帶著臣妹離開,再也不回郢都了。”
鄭安滿面風塵僕僕,大約是剛辦完事就趕緊趕回來了,鄭則盈逃過了一場殉葬,接下來按照規制是要送往泰陵守陵,可司馬翊畢竟是她下的藥,只要她留在郢都一天,就永遠是燕惟如的眼中釘肉中刺,天底下最不想讓人知道大行皇帝的死因就是他了。他若再不帶她走,就永遠也走不了。
“你確定你沒抓錯人麼?他們倆長得可是一樣。”燕惟如又確認的問了一遍。
鄭安俯首道:“臣自小和他們兄弟倆就認識,錯不了,此刻關在牢里的是哥哥陸璣。”
燕惟如踱步至檐廊外,望著天幕上流雲四散,只淡淡嗯了一聲,又道:“傳朕旨意,東廠成立以來,擅權專政,朝中大事奏摺皆由掌印太監逕自內批,其罪一也;殘害朝中賢良忠臣其罪二也;民間百姓苦不堪言,私設刑堂濫用私刑,其罪三也!著禮部擬旨罷黜東輯事廠,將罪臣陸淵收監關押大牢,等候處置!”
“皇上!”鄭安驚呼道,他本以為燕惟如只要陸璣,誰知他下了絆子,要將兄弟倆一起置於死地,“皇上曾答應過臣,只要陸璣,為何現如今卻言而無信?”
燕惟如不以為意,長長地哦了一聲負手道:“難道不是麼?牢里關押的不是掌印太監陸淵麼?陸璣是何人?朕認識他麼?”
鄭安知道燕惟如是何意,他和陸璣有仇,當初大行皇帝讓他跪在乾清宮一夜,致使右腿傷殘不良於行,這主意是陸璣向皇帝提的,當時陸淵消失了一段時間,在宮裡當差的人是陸璣。恰巧皇帝那會要削藩,陸璣為了借刀殺人才像司馬翊提了這麼一句。
如今他成了皇帝,這筆仇怎能不報,可偏偏為何掛的是陸淵的名?
他不願他們兄弟倆公諸於世,又趁機想根除以前東廠留下的勢力,這一來二去既報了私仇又排除了異己,也不損他皇帝的英名,真可謂是一石三鳥。
新官上任尚且都有三把火,又何況他這九五之尊,鄭安頷首道:“皇上的意思臣知曉了,臣會帶著臣妹永遠離開,再不踏足郢都一步。”
說來也可笑,兄弟倆謀劃了一輩子,又將則盈搭進去,臨到頭來卻被一個燕王占足了先機。可不管怎樣,最初的目的是達成了,只要推翻司馬家的天下,就一切都結束了。也許是上天註定,冥冥之中要讓燕惟如來接管這天下,憑著他的能力和野心,何愁開創不了一個盛世。
她輕微地搖了搖頭,道了聲無礙,然後他拉她站在丹墀上,承制官將皇后冊寶托上來,她聽見承制官高呼道:“冊妃蓮氏為皇后,命卿等持節展禮。”
之後便是百官朝拜,高呼萬歲千歲。
她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可手上的金印是真的,他拉她站在這九五之巔上是真的,整個大郢的百姓都會認為她就是大郢的皇后,一切忽然不真實起來。
下意識的縮回手,緊緊攥在寬大的襴袖之中,臉色有些難看,燕惟如扶住她,柔聲道:“身子還沒好利索麼?”
她咽了下喉頭,沒有說話,自顧自別過頭不去看他的眼睛,這樣的情景,會讓她有種背叛的錯覺。
禮成之後,原本還有謁陵的環節,因衛辭不舒服,燕惟如就將事情延後了,牽著衛辭就回了坤寧宮。
長長的宮道,帝後同坐一座轎攆,一路無言,悠悠一直抬到坤寧宮的門口。坤寧宮是歷朝皇后居所,因為大行皇帝沒有立過皇后,所以這裡空了很久,早在登極大典之前,燕惟如就派人打掃過了。
衛辭踏腳準備下轎,誰知一個踉蹌,身子被人攔腰抱起,重心不穩倒在他的懷裡,她驚呼道:“你快放我下來!”
她有些惱,他這是什麼意思,明目張胆的在眾人面前來這麼一出,他難道不知道她過幾日就要走了麼?這樣將她置於風尖浪口之上,實非明智之舉。
她掙扎著跳下來,狠狠地剜了他一眼,獨自跑進殿裡。燕惟如抬腳也邁進來,罩房裡沒有人,宮娥太監都被遣散了。
“我不要住在這裡,這裡是留給你以後真正的皇后的,我還回我的重華殿去,那裡我住慣了。”說著就要開門出去。
燕惟如一把拉住她的手,她驚駭得連忙甩開。
她在緊張!
“你怕我麼?”他薄涼的唇微微開啟,怔了半晌才道:“你如今已然受了大印,是必須要住在坤寧宮的,若是回去了,會惹人猜忌。”
她伶仃地站在門上,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瘦削的肩頭有些輕顫,低眉唔了聲,她沒去看他的眼神,也沒有同他反駁。空氣里突然變得安靜,氣氛也變得讓人捉摸不定,她總覺得哪裡似乎出錯了,可是一時又心慌地不知該怎麼辦。
門外孫啟壽敲了下門,壓著尖聲道:“陛下,張大人來了。”
衛辭一怔,乜了一眼又低頭道:“陛下國事繁忙,我就不在這兒杵著了。”掀起簾幔退回了裡間。
燕惟如淡淡看了她一眼,伸手開門,望見立在門上的鄭安。聽見開門聲,鄭安立馬回過身來,焦急道:“陛下托臣辦的事臣都辦妥了,此刻人已然被捉住。臣想帶著臣妹離開,再也不回郢都了。”
鄭安滿面風塵僕僕,大約是剛辦完事就趕緊趕回來了,鄭則盈逃過了一場殉葬,接下來按照規制是要送往泰陵守陵,可司馬翊畢竟是她下的藥,只要她留在郢都一天,就永遠是燕惟如的眼中釘肉中刺,天底下最不想讓人知道大行皇帝的死因就是他了。他若再不帶她走,就永遠也走不了。
“你確定你沒抓錯人麼?他們倆長得可是一樣。”燕惟如又確認的問了一遍。
鄭安俯首道:“臣自小和他們兄弟倆就認識,錯不了,此刻關在牢里的是哥哥陸璣。”
燕惟如踱步至檐廊外,望著天幕上流雲四散,只淡淡嗯了一聲,又道:“傳朕旨意,東廠成立以來,擅權專政,朝中大事奏摺皆由掌印太監逕自內批,其罪一也;殘害朝中賢良忠臣其罪二也;民間百姓苦不堪言,私設刑堂濫用私刑,其罪三也!著禮部擬旨罷黜東輯事廠,將罪臣陸淵收監關押大牢,等候處置!”
“皇上!”鄭安驚呼道,他本以為燕惟如只要陸璣,誰知他下了絆子,要將兄弟倆一起置於死地,“皇上曾答應過臣,只要陸璣,為何現如今卻言而無信?”
燕惟如不以為意,長長地哦了一聲負手道:“難道不是麼?牢里關押的不是掌印太監陸淵麼?陸璣是何人?朕認識他麼?”
鄭安知道燕惟如是何意,他和陸璣有仇,當初大行皇帝讓他跪在乾清宮一夜,致使右腿傷殘不良於行,這主意是陸璣向皇帝提的,當時陸淵消失了一段時間,在宮裡當差的人是陸璣。恰巧皇帝那會要削藩,陸璣為了借刀殺人才像司馬翊提了這麼一句。
如今他成了皇帝,這筆仇怎能不報,可偏偏為何掛的是陸淵的名?
他不願他們兄弟倆公諸於世,又趁機想根除以前東廠留下的勢力,這一來二去既報了私仇又排除了異己,也不損他皇帝的英名,真可謂是一石三鳥。
新官上任尚且都有三把火,又何況他這九五之尊,鄭安頷首道:“皇上的意思臣知曉了,臣會帶著臣妹永遠離開,再不踏足郢都一步。”
說來也可笑,兄弟倆謀劃了一輩子,又將則盈搭進去,臨到頭來卻被一個燕王占足了先機。可不管怎樣,最初的目的是達成了,只要推翻司馬家的天下,就一切都結束了。也許是上天註定,冥冥之中要讓燕惟如來接管這天下,憑著他的能力和野心,何愁開創不了一個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