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雲錦忙跪下來,擺手道:“不是的,娘,孩子不是燕王的!”

  “那到底是誰的?那日你拼了命的逼我,說要嫁給燕王,不是他的孩子,那是誰的?”

  她跌下去,知道再也瞞不住了,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紙包不住火,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再也不能生事了,她咬牙道:“是張良卿,張良卿的!”

  太后一怔,“是張太師的嫡子?”她一早知道錦兒在宮外和他有來往,只是一直以為是小時候的玩伴,更何況錦兒自小小打小鬧慣了,她也就沒放在心上,誰知兩人竟做出了這種事。

  是她的過錯,她一直縱容她,根本不懂什麼是事情的利害,將她養成了這副單純的心思,如今竟做出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事情,是她這個做娘不是!

  太后恨鐵不成鋼,甩手將她跌出去,“我沒有你這個女兒,你走!你走!”

  雲錦驚駭,爬至腳踏上,拉住太后的衣袖哭道:“娘,娘你不能不要錦兒,錦兒真的知錯了,娘——”

  青榕忙扶住雲錦,駭道:“娘娘,公主畢竟是您親生女兒啊!更何況她此刻肚子裡還是孩子,要是萬一出了什麼事……”

  太后滿臉淚水縱橫,仰天無奈道:“我此生只兩個孩子,可沒有一個讓我省心,翊兒才剛走,你又出了這種事,我上輩子到底是做了什麼孽,你們叫我怎麼活!”

  “娘,錦兒真的不知道事情這樣嚴重,是錦兒的錯,一切都是錦兒的錯,是錦兒丟了大郢的臉,娘,我去陪皇兄。”

  太后一把拉住她,吼道:“你這是要娘的命麼!你皇兄前腳剛走,剩咱們孤兒寡母,娘只有你一個貼心的女兒,縱然心裡再有氣,也不會將你往火坑裡推。”

  太后將她抱在懷裡,想了半晌,捋了捋她的髮髻,閉著眼哀嘆道:“娘答應你,明兒就宣懿旨,將你許給張良卿。”

  “娘,”她抬頭,眼淚掛在睫毛上,不解問著,“明兒就是登極大典了,按著規制,我還算是大郢的長公主,燕惟如豈能甘心將我嫁給旁人,屆時戎狄王要來郢都,他會不會……”

  “不會。”太后怔怔道:“明兒,母后會替你鋪好一切的路,娘這一生沒未你做些什麼,此前將你許給阿卓爾八汗,是為了大郢的江山考慮,可如今坐上那位子的是燕王,母后是不會如他的願的。”

  雲錦聽了心裡不知是什麼滋味,無論何時何地,娘總這樣護著她,將頭埋在她懷裡,“娘,我一輩子也不想和你分開,你要永遠陪著錦兒。”

  太后用了用力,將她圈在懷裡,有些顫抖道:“好,娘會陪著你一輩子。”

  青榕在一旁看著重歸於好的母女,心裡欣慰笑著,母女間哪裡有隔夜仇呢,過了明兒,太陽依舊升起來,希望日子能越來越好罷。

  正月二十二,欽天監算的好日子,也是燕王登極大典的日子。

  鑼鼓齊鳴,登極大殿的儀式極為正式。燕惟如身穿暗紅龍紋冕服,頭戴十二旒珠玉石冕冠,系以朱纓,佩大帶大綬,紅羅蔽膝上鏽行龍下繡三火,傲然站在奉天殿的丹墀之上接受百官朝拜。

  他站在那兒,自有一股渾然天成的帝王之氣,旭日陽光從奉天殿上空灑下,落在文武百官的頭頂上。

  禮成之後,奉天殿送走了大行皇帝,迎來新君,自此年號是為宏嘉。

  按規制四拜禮之後,便是遣官冊拜皇后,冊立皇太子,以繼位詔告天下。因皇帝是藩王繼位,禮儀比之太祖成祖要簡易了些,燕惟如膝下無子嗣,因此皇太子一環節便就省去。

  先前大行皇帝下旨將衛辭公主許配給他做正室王妃,按照禮制,衛辭今日也應當受大印,冊立皇后。

  燕惟如朝著身後的孫啟壽道:“衛辭公主可曾來了沒有?”

  孫啟壽低身,恭敬道:“回皇上,已經派人去請了。”

  重華殿裡,因尚未冊封,暫且還沒有住到坤寧宮中,先前內務府送了九龍四鳳冠和濯衣來,衛辭心裡狐疑,這是皇后冊封的冠服,他沒說過今日還要她去奉天殿參加大典。

  小太監焦急道:“公主您快去吧,大典馬上就要開始了,陛下說自有主張,讓您先去就知道了。”

  冊封大典之後必定要冊立皇后,她嫁給燕惟如是司馬翊親自下的旨,若是不去,百官自然懷疑,可是心裡總歸不安定,咬了咬唇問道:“你知道陸掌印此刻在哪裡?”

  “因登基大典的事務多,陛下好像派他在東廠當差,等大禮一成,估摸著就能上乾清宮復命了。”

  衛辭定了定心,以為燕惟如和陸淵早已商量好,遂穿戴好冠服就急忙趕往奉天殿。

  侍儀司在奉天殿御座前設冊寶案,在丹陛設女樂。燕惟如遠遠地望見身穿冠服的衛辭,起身御座伸出手來接她,往日只見過她穿襦裙的模樣,有種小家碧玉的感覺,可如今身穿冠服的她,是他的宏嘉皇后。

  衛辭沒見過這種場面,底下文武百官,內官內監各司各局全都立在奉天門內外,這樣高高在上的感覺讓她覺得不真實,甚至是有些顫畏。

  看見他朝她伸出手,骨骼分明的修長手指,指甲修剪的十分齊整,透著健康色澤的月牙白,她猶豫了一下,轉過頭去尋陸淵的身影,可環顧四周也沒看見,小太監說他在東廠,待會就到乾清宮,等禮成之後,她就能見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