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說到關鍵時,拖拉機一個急剎,順勢停在了旮沓屯下的一處盆路上,車斗里的人往前一衝,話題被自然終止。

  「旮沓屯到了,下車!」王崗村的拖拉機手冷著臉喊人下車,那態度更像是趕。

  同是一個地方上的人,本就要比同外人親近些,也見不得別人說自己人的壞話。

  非常厲害的,他們旮沓屯知青又成功引起了王崗屯人的不愉。

  一路走回旮沓屯,傍晚天邊還亮著光亮,家家黃泥搭的土屋上煙囪里裊裊升起炊煙,到時間吃晚飯了。

  住處都不在一道,兩個男知青在村口向陶湘道別,陶湘點了點頭。

  其他三個女知青並沒有說什麼,陶湘也只當沒看見她們,冷著臉徑直率先往村尾四合院走去。

  什麼狗屁知青陣營,就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中二,她也是傻了,才會想著去站。

  從村頭到村尾要經過不少人家,只是像聽說了下午時的事件,有大隊長的態度為風向標,原本還稱得上和睦的旮沓屯民湧起了排外的情緒。

  一路上並沒有幾個人給陶湘好臉,陶湘見狀心裡漸漸沉了下去。

  餘暉滿地,背山的陌生屯裡飛快昏黑了下來,風也開始起來了,破舊的窗戶與門落下暗影,一個個渾像是吃人的孔洞。

  陶湘難得感受到了自心底湧起的不知名恐懼,她忍不住伸手環住自己,卻忽地摸到了之前順手放進兜里的小錢袋。

  還好,她有錢,有空間,日子肯定能過下去的,陶湘努力給自己打氣道。

  眼看離四合院近了,陶湘剛準備放鬆下身體,又忽得被牆角處某道黑影嚇了大跳。

  她忍不住定睛一看,這才發現是一個男人彎腰在避風暗角處生火,好像是在煮什麼東西吃。

  陶湘沒敢多呆,也沒繼續細看,飛快地跑回院裡去了,一驚一乍的背影像是只兔子。

  作者有話要說:

  那個煮東西的男人就是男主,不知道你們接不接受有殘疾的男主角呀?

  然後關於知青安家費,我要來解釋一下。

  這個費用是下發到落戶村裡的,大部分大隊會把知青的安家費拿在手裡,然後有支出的時候就從裡面扣。

  像是旮沓屯和王崗屯都這種規矩,只是因為旮沓屯為了省錢,給知青們準備的東西是二手的破舊的,所以引起了強烈不滿。

  而王崗屯準備的全部都是嶄新的,也比較會做人,所以他們那邊的知青沒有鬧起來。

  歸根結底,旮沓屯窮,很窮,非常窮,以後也會很窮很窮……

  第九章

  「咯咯咯」旮沓屯的雞鳴兩聲,側邊屋裡漸漸傳來陳阿婆起身去開四合院大門的動靜,老年人都覺少,農村裡的尤其勤快。

  早秋微涼的晨風從窗眼裡瀰瀰透進,就著不甚明亮的光線,被吵醒的陶湘看了眼手錶,方才五點過半,她就這麼度過了第一個夜晚。

  鄉下農村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更是捨不得浪費一丁點蠟燭煤油,昨夜陶湘吃過晚飯與陳家祖孫倆閒聊過兩句後,早早地就摸黑上了床,不知不覺間一覺睡到現在,睡得還算踏實。

  眼見時間還早,睡意猶存的陶湘縮在自己狹小卻軟和的被窩裡,蒙著耳朵剛想著再睡個回籠覺,卻只聽得與床一牆之隔的後牆外隱隱出現老人咳嗽與走動的聲音。

  那聲音清晰,仿佛近在咫尺,陶湘嚇了一跳,連忙裹著被子坐起來,探頭往小窗外看去,但並沒有看見什麼,視線被低矮雜亂的茅草遮掩住了。

  那是一座位於四合院後頭的廢棄牛棚,毗鄰著陶湘的小隔間,因著位置關係,白日裡並沒有被發現,現在一看裡頭儼然似是住了人。

  如此一嚇,陶湘的瞌睡蟲頓時跑了個乾淨,她坐擁著被子懵了會兒,決定起來先上趟廁所壓壓驚。

  從昨天到現在,這是她下了火車第一次方便。

  如今農村流行集體經濟,旮沓屯裡私養家禽的人家極少,因此作為肥自留地的免費物料,人糞是家家戶戶不可多得的寶貝。

  四合院裡陳家與趙家的茅房是分開的,陳阿婆家的在進四合院門口旁的小角落,用一塊半灰不黑的油布圍著,裡頭挖了一個小坑,半埋著一隻糞桶。

  糞桶里半滿不滿地積累著大半穢物,看上去有幾天沒倒的樣子,稠稠的黃水讓人直面驚恐。

  捏著兩張草紙的陶湘見狀臉色開始難以言狀地發綠,但條件就是如此,總得要習慣,好在天氣已經轉涼,起碼沒什麼臭味,不然還要糟糕。

  好不容易解決完人生大事,陶湘憋著一口氣從裡面跑出來,睡了一宿沒解的兩條□□花垂在耳側,像極了兔子的耳朵。

  先起的陳阿婆還在擺弄著西廂門前土製的灶台,見陶湘起了,她連忙問道:「陶知青,今天早上想吃啥?」

  來旮沓屯的六位知青姓氏都不一樣,因此屯裡人索性統一用姓加知青的形式來稱呼這些城鎮出身的青年。

  「都行,阿婆你看著做吧。」只穿著一身襯衣與寬褲的陶湘想了想又說道,「對了阿婆,那些火車上帶下來的吃食時間都有些長了,你今天要不多熱一點,咱們儘快作幾頓吃掉,省的壞了吃得肚子疼……」

  初次相處,陳阿婆小心到幾乎稱得上嚴苛,陶湘帶來的稍微稱得上體面的吃食,她是不允許自己與果果吃上一口的,鎖在柜子里,每頓只拿出一點熱著給陶湘吃,就怕被人說占知青便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