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一番如數家珍地走下來,讓臣子們聽到皇上的親口誇獎,本就感動得不行。皇上又讓小皇孫再替自己替江山給他們行個禮,以茶代酒敬上一杯,把好些老臣子的眼淚都招下來了,一個個感動得涕淚橫流。

  距離的接近,讓臣子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高在上的小皇孫其實也不過是個才到他們腰間的小屁孩,這麼點大的年紀就成了沒爹的孤兒,日後還得擔起九五之尊的風風雨雨,不免心中或多或少都對李弘生出些憐惜之情,原本有些心中不服的,也漸漸有些搖擺之意了。

  潘雲龍心中暗暗長出了一口氣,要是皇上就這麼個意思,那他還真不太在乎。

  在老爹的計劃里,本來就沒有加害這麼個小孩子的意思,一切都只是旁人的附會穿鑿而已。潘大帥真正的用心,連親生兒子都沒告訴,只讓他們聽命行事。而潘雲龍絕對相信自家老爹不是野心勃勃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更不會起兵造反另立山頭,所以他很信任地去完成老爹交待的每一項任務,因為他知道,老爹最終只想保住的是社稷安穩和家人平安。這也是他爹,也是他,為人臣子的責任。

  說話間,皇上就帶著李弘來到了潘秉忠這桌面前。雖然兒子有功,但潘秉忠卻只是個小小的七品武將,故此老人家很低調的怎麼也不肯坐到那些王侯中間,而是在擺尾的地方尋個几案坐下,潘雲龍當然要隨侍在爺爺身邊。爺兒倆一直都埋頭吃喝,絕無二話。

  可是皇上走到面前來了,就由不得他們再裝聾作啞,潘雲龍扶著爺爺跪下先給皇上行禮,老人家不用皇上表彰,一開口就先自我批評,“老臣才疏學淺,官卑位低,一生也沒有為朝廷效過大力。只靠著祖蔭才忝顏在軍中襲了世職,今日沒想到一把年紀了還得以覲見天顏,實在是祖上積德。便是兒孫們在軍中效力,也是他們的本分。陛下平日早已恩寵有加,若是再勞聖上謬讚,那可真是生生折煞老臣了!”

  有人暗贊這老頭倒是乖覺,知道自己沒立下啥功績,估計皇上也贊不出什麼東西,更怕皇上忌憚著他們家的功勞,索性自我批評,先把自家功勞貶到最低,這樣皇上就算有心想挑些話來講,也沒啥道理了。

  不過皇上之所以成為皇上,自然有他的本事。潘秉忠這輩子是沒立下啥大功勞,但他還是能找到值得嘉獎的地方。

  “愛卿休要妄自菲薄,你可給南康王朝養育了一群好兒孫啊!潘千戶,啊不,現在應該是潘參領了,自是少年英雄,就是雲豹那孩子也是很了不得啊!初上戰場就立下這麼大的功勞,日後雛鳳清於老鳳聲,可又是國之棟樑,軍中的一員猛將。”

  李弘乖覺,立即接話道:“皇爺爺,聽聞這次出征中,潘家有位長孫在護衛二皇叔的戰役中犧牲了,不管是於國於私,孫兒是否都應該向潘老爺爺行個大禮呢?”

  這是當然!皇上略一點頭,皇太孫的大禮就行下去,慌得潘秉忠趕緊又要叩頭謝禮,卻被皇上扶著,不讓他跪下去,潘秉忠不敢掙脫皇上,只得側身,略受了半禮,著實讓老人家心虛不已。

  本以為這就了了,皇上忽地關心起潘家的家事,“府上幾位公子都成親沒有?都娶的是哪家的小姐?”

  潘秉忠再老糊塗也聽得心中一緊,皇上不會想給他們賜婚吧?幸好都娶妻了,唯一沒娶的那個,估計皇上也看不上眼。

  把幾個孫兒和孫媳婦的情況向皇上作了匯報,皇上聽到別人時尚好,唯有聽到原太僕寺卿章致知家的三小姐時略皺了皺眉,問了一句,“是嫡出還是庶出?”

  這個潘秉忠不敢隱瞞,如實答了是庶出。皇上意味深長的哦了一聲,便不置一詞了。

  潘雲龍聽得心中不安,章府的事情早就傳遍京中了,雖說皇上現在以證據不足為由,放了林夫人等家眷,但章府的名聲卻著實是給敗壞得不行。外人都傳林夫人是如何地在家中橫行霸道,欺壓庶出子女。

  而作為一個嫡母,她的教養若是不好,那她的子女,尤其是女兒又能好得到哪裡去?再結合著上回張蜻蜓去邊關前,為了董少泉放下的“豪言壯語”,一時之間,對她的負面評價就更多了些。

  雖說現在她是大帥府上少夫人,潘雲豹也在沙場上立下汗馬功勞,算是熬到了夫榮妻貴,但想想潘雲豹之前的名聲,再想想她當年在斗jú會上和蔣八小姐置氣時所說的話,明擺著就是一個不讀詩書,不知琴畫的粗俗女子。虧她從前還有才女名聲,多半是不知從哪兒抄了些東西,憑空捏造出來的。

  當然這些話明面上沒人會說,但私底下,在京城的貴婦圈子裡,張蜻蜓的名聲實在是不怎麼好聽。所謂眾口鑠金,潘雲龍不由得不替弟妹擔心,皇上難道想對她幹些什麼麼?

  幸好還有幾桌要敬,皇上揭過此節,帶著皇太孫過去了。

  潘雲龍才略略鬆了口氣,卻見皇上轉回座位上之後,突然笑著提到,“朕膝下子嗣不多,女兒也只有兩個。老大呢,愛卿們都知道,早就嫁人了。老二倒是尚在宮中,可惜今年才得十二,否則在場這麼多的青年才俊,朕可得好好挑一位駙馬才是。”

  李弘會意,在一旁故作天真地道:“孫兒記得前些時,敬安太妃還曾提起要給麗嫦姑姑說門好親事的,皇爺爺怎麼忘了?”

  敬安太妃是皇上的親姨母,在皇上生母過世後,以韶華之齡入宮,隨侍君王,護養外甥,終身未有子嗣,一直深得皇上的尊敬。

  而皇太孫口中的麗嫦姑姑本是太妃本家的一個遠房的外侄孫女,因父親早亡,小小年紀就給母親帶回娘家居住。弄得個半仆半主,不上不下的,但卻練就了小丫頭善知進退,極為識趣的眼力勁兒。

  數年前,太妃回家省親時,就看中了小丫頭的伶俐可愛,便帶回宮中,假充半個女兒養在跟前解悶逗趣。原先也想過,若是太子的身子養好了,日後就給他作個妃嬪,也不枉教養一場了。可太子末了到底是去了,這姑娘的終身大事就得另謀出路了。

  雖說她的出身不高,但畢竟經過了敬安太妃的一番調教,總不能太過屈就。於是敬安太妃也在皇上跟前提過,若是朝中有什麼合適的子弟,倒是替她也留個心。

  皇太孫此時提起,皇上就笑呵呵地把目光放了下去,“麗嫦那丫頭雖門第淺了些,可是太妃的心頭好。要給她找婆家,朕可不能不仔細著些!”

  眾臣聽得無不心驚,皇上都金口玉言說這樣話了,那誰家還敢小瞧?可是皇家的親是那麼好結的麼?乖覺的都趕緊把頭低下,也有些想攀龍附鳳地把背挺得筆直,生怕人瞧不見。

  潘雲龍暗自擦擦手心裡的冷汗,總算是放下了心。既然如此,那就不關他們家的事了。皇上就算再不喜歡張蜻蜓,可那也是潘家的媳婦。只要公婆相公沒有表示反對,誰也休不了她。

  只是皇上既然開了金口,方才又在下頭轉了一圈,心裡應該早就有主意了,現在就看他到底是想把花落誰家了。

  “浩然,”皇上笑呵呵將目光落到了胡浩然的身上,“你也早到該娶妻的年紀了吧?你叔叔嬸嬸怎麼都不替你張羅張羅的?”

  第311章賜妾

  見皇上似有意將那麗嫦姑娘許配給自己,胡浩然心中一凜,正想上前回話,旁邊卻有人搶了先。

  “皇上明鑑!”胡家二叔胡世南伏地推脫,倒打一耙,“非是我們不張羅,實在是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主意,由不得我們了。”

  胡浩然鄙夷地瞥了他一眼,冠冕堂皇地道:“回陛下,非是浩然不聽長輩教誨,實在是叔叔嬸嬸年紀漸大,精神漸差,而弟妹們也到適婚之齡,需要父母操心之處頗多。浩然身為長房長子,非但不能為叔嬸分憂,難道還要累得他們為我操心麼?故此才加以推脫,卻不料反遭叔嬸誤會,實在是浩然的不是。”

  說到此處,他故意略頓了一頓,看向身邊的二叔。

  胡世南既不能說他對,也不能說他不對,不過瞧胡浩然還是在儘量維持侯府的體面,他既然落得實際的好處,那便只能嘿嘿乾笑著,保持沉默。

  胡浩然心中譏笑,轉上正題,“自先父過世之後,胡府蒙皇恩浩蕩,厚待有加。現在浩然既已成人,妹子終身也有了依靠。故此浩然肯請皇上,收回從前加賜予胡府的撫恤。天恩浩蕩,胡府滿門豈敢相忘?只是連年征戰,國庫想必耗損良多,浩然不才,不能為國分憂,但也想為了朝廷省儉一些,聊表寸心。望皇上開恩,成全浩然的一點心意。”

  胡世南聽著鼻子差點沒氣歪了,去年胡浩然他們搬離侯府,當時用以賄賂他的條件就是這筆一千兩的撫恤金。可現在倒好,眼看著年關就要到了,正是領錢的時候,這小子卻要做好人,把這條財道給徹底斷了,這讓他如何不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