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甚至比潘雲豹更加心急,潘府起碼還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可他親娘都不知道他回來了。也不知皇上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作為九五之尊,有時候可能一個小小的舉動就會決定一個臣子的命運。

  看著窗外黑而朦朧的寒冷夜色,在酒宴結束前,恐怕這京城裡的許多人家都不得安枕了。

  皇宮,武英殿。

  雖說是給武將們的封賞酒宴,但頭頭腦腦的文官們也來得不少。還有一些年高德劭的老臣子們,比如謝長德也給請了來。

  他到得比潘秉忠還早一步,潘雲龍見著外公,急忙起身過去見禮。謝長德在扶起他的時候,用只有兩個人才能聽到的聲音,囑咐一句,“萬事少安毋躁。”

  潘雲龍是聰明人,一聽就明白了,他也覺得今日宴無好宴,早打定了主意裝聾作啞。在場的不少老狐狸,心中存著可都是一樣的主意,如此交待自家兒孫。

  可皇上會不會這麼容易地放過他們呢?誰也不知道。

  等邀請的人都到齊了,皇上也準備好,要牽著孫兒上場了,“弘兒,你知道皇爺爺今兒為什麼要請這麼多人來麼?”

  李弘懂事地點了點頭,“皇爺爺這麼做一定是為了孫兒。”

  皇上微嘆,“你能明白皇爺爺的一番苦心就好,那你說,萬一有人問起吳德,你那舅公究竟該如何處置,你要怎麼說?”

  小男孩微垂下了眼,小臉上有些黯然,“錯了就是錯了,皇爺爺也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舅公既然犯了這樣的大錯,就應該依律處置。”

  “你能這麼想,自然是好的。可若真是依律處置的話,吳德就要被殺頭了。你的心裡,真是願意殺他麼?”

  李弘心中很是不忍,到底還是誠實地搖了搖頭。

  “那你為什麼不願意殺他?是因為他平常對你很好?”

  李弘想了想,略有些負氣地道:“也不完全是這樣,舅公雖然有錯,是該處罰,可是潘府既然知道,為什麼不遞奏摺上來回報,反而要在全京城百姓的面前把事情鬧得這麼大?舅公是丟了臉,但東宮也跟著丟了臉。現在父王屍骨未寒,就鬧出這樣事來,他們潘家是不是也太不把孫兒放在眼裡了?”

  “說得好!”皇上讚許地點了點頭,“那潘家既然不把孫兒你放在眼裡,你又待如何?”

  李弘小大人般嘆了口氣,頗有些無奈地道:“孫兒沒辦法。現在孫兒還太小了,不說潘大帥沒把孫兒放在眼裡,朝中肯定還有許多人沒把孫兒放在眼裡。潘大帥執掌天下兵馬,又為國盡忠,孫兒不能治他的罪。再說此事,確實是舅公的不對,該罰的還是他。不過皇爺爺,舅公一定要死嗎?那潘家的二少夫人,她應該是知道舅公要抓她的把柄吧?卻故意設了圈套讓舅公來鑽,讓他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了皇家的顏面,若是舅公該死的話,她這個婦人難道就不該罰?再有,既然潘家執掌天下兵馬,又不服孫兒,那能不能想法削弱他的兵權?”

  “你想得都對,但又都不對。吳德該死,卻不是因為他犯的錯,更重要的是,他害得東宮失去了天下士子的心。潘家該罰,也不是因為他們設計丟了東宮的臉,而是他們把讓天下士子的心捧到另一個皇室子孫的手裡。”

  皇上幽幽嘆了口氣,眉頭緊鎖,“若你和那李思差不多的年紀,皇爺爺何至於憂心至此?怕只怕,有人想要絕了咱們紅龍一脈,將這寶座另奉他人。”

  “那咱們該怎麼辦?”

  “所以你現在就要和爺爺出去,挽回那些臣子們的心。君臣之道,就如舟水,咱們想讓臣子們心服,就得首先拿出誠意去打動他們。你年紀還小,爺爺又不能陪你長大,所以這些臣子就是以後你前進的水,你一定要學會隱忍,讓他們覺得你將來會做一個有道明君,他們才會心甘情願地輔佐你。”

  李弘沉吟片刻,舉一反三地道:“那孫兒還應該特別給潘家一些賞賜,對吧?”

  皇上欣慰地頷首,“潘家這次雖然做得有些不給東宮面子,追根溯源也是吳德可惡。殺他一個雖是死不足惜,但他死了也未必就能挽回人心。所以你要學著如何利用這些事情,一點一點地收服臣子的心。當然,適當的教訓也是必不可少的,天威不容侵犯,對誰都如此!”

  李弘似懂非懂地蹙著眉頭,皇上也不強求,“走吧,你現在就跟著皇爺爺一塊兒出去,看皇爺爺教你怎麼做。”

  第310章親事

  建福宮是三殿下李念的居所,緊挨著二殿下李志所居的毓華宮,排在宮城西邊皇子住所的第二處,離那武英殿並不算太遠。尤其是天黑了之後,可以不太費力地就聽到那裡傳來的絲竹喧笑。

  聲聲刺心!

  偌大的宮室里異常安靜,訓練有素的宮女太監們都安守在各自應該待的位置上,幾乎和背景融為一體。若不是淺淺起伏的胸口尚透著幾分人氣,直如廟裡木雕泥塑的菩薩一般,幾欲讓人疑心會否只是個道具。

  門前巨大的香爐里正裊裊泛著進貢的香料,更添了幾分華貴莊嚴。只是莊嚴得太過,就分外透出一股子不食人間煙火的冰冷肅穆之氣,讓人莫名的心驚。

  急促而輕巧的腳步聲由遠而近,一個矮小瘦弱的小太監無須通報,就奔進了內室。跪在斜倚在軟榻上的那個年輕男子面前,低聲回稟,“萬歲爺已經帶著小皇孫過去了,還召了祝貴妃和宮中幾位貴人娘娘作陪。”

  二皇兄殘了一臂,便是請了祝貴妃去,也只是表示撫恤之意,而帶著那個辱臭未乾的小娃娃,才是真正的用意所在。

  父皇啊父皇,為了那孩子,您還真是用心良苦!可是在您的眼中,難道就只有一個孫子。其餘的人,全都不再放在您眼裡麼?

  李念心中譏誚地一笑,眼中的寒意更深,“那……他們,情形如何?”

  小太監微一思忖,便知他問的是什麼人了。聲音壓得更低,“那二位在擷芳齋里都頗為安分,聽在那兒侍候的小順子說,連話也從不多說一句。便是皇上開恩,讓之前入宮的那兩位過去跟他們見了一面,也沒說什麼,就客套了幾句,胡家那位小姐送了份禮物給陸家姨娘,便算完了。”

  “送的什麼禮?”

  “是一套金鑲玉的首飾、錦緞四端,鞋四雙。他們似不知道那位唐先生也在宮中,故此沒有預備下賀禮,那一位李公子就把皇上賞賜的一方玉佩送了唐先生。還說會啟奏皇上,看能不能讓他姨娘和唐先生出宮完婚。”小太監搜腸刮肚說了個仔細,實在是覺得沒什麼特別之處。

  李念半晌沒有作聲,李思靖既然亮明身份回到宮中,應該知道此生是斷難出去的。他想保唯一的姨娘離開,這也是人之常情,沒什麼好奇怪的。只是他既然知道走進來會是個困局,為什麼那日還要在全京城百姓面前大大地露一把臉。就算他不知道會遭人忌恨,難道潘茂廣就不知道嗎?

  現在在宮中,他還如此篤定,是真的懵然無知的甘當傀儡,還是說他們早就布置好了一切,成竹在胸?

  不行,他不能就這麼坐以待斃!成事在天,但謀事卻是在人。起身走到書桌前,剛要提筆,心思流轉間,卻是又將筆輕輕擱下。

  “去,請沂王到孤這兒來下棋。若是有人問起,就說我有些心緒不寧。再換個機靈點的繼續到前面打聽,有什麼消息,即刻回來報我!”

  諾。小太監應了,又忙忙地轉身離開了。李念背負著兩手,已經漸漸下定了決心。

  武英殿。

  原本一切都很正常,皇上好像真的只想組織一場平常的接風酒宴,政事一概不提,放下帝王威儀,跟一眾臣子們敘起了家常。撫今追昔,漸漸的,倒是勾起了不少老臣們的崢嶸回憶。再看看他們輔佐了大半輩子的皇上,現如今也是兩鬢蒼蒼,不由得心中勾起對年華逝去的嗟嘆之心,對高高在上的帝王也生出了幾分親近之心。

  皇上一直仔細觀察著臣子們的反應,趁著大家酒酣耳熱之際,忽地掩面悲泣,指著皇太孫李弘道:“此子生來太過命薄!如此年紀卻無父兄扶持,待朕百年之後,留他一個在世間又有何益?不如隨汝父一併去了,倒省得朕到了地下,還為你不得安生!”

  群臣一聽大驚,急忙伏地勸解,“聖上春秋正盛,如何作此哀辭?小殿下賢明聰慧,日後必當光耀社稷,還請陛下寬心。”

  不過大伙兒心裡也明白大半了,怪不得皇上沒事召他們來吃飯,原來是託孤來了。這個時候,就需要他們賭咒發誓,定會肝腦塗地的效忠云云。

  皇上一看戲演得差不多了,便收了眼淚,轉而便牽著李弘的手,走下龍椅,到眾臣面前,一個個給他介紹。這位大人,當年曾經幹過什麼值得表彰的事情,立下什麼功勞;那位大人,現在還在朝中效力,主持什麼工作,幹得很不錯。若是家中有子侄這回在前線效力的,那就更要好好地表揚表揚了,這是滿門忠烈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