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上這麼有錢,難道還在乎這一點麼?他這麼做分明就是衝著自己來的。若是那樣的話他還客氣什麼?你現就給我搬回家去,看我不掐著你玩兒!

  於是他也做起了好人,“皇上,浩然說的很是。此事本該我們做長輩的來提,但這皇恩浩蕩,給的是他們這一對孤兒兄妹,因怕落了外人口實,故此我們做叔嬸的也不好多說。難得浩然現有這個心,還請皇上開恩,收回這筆銀兩。而我這叔叔的就斗膽替侄兒開個口,若是皇上不嫌我們家第寒微,願意給他指門好親事,侯府滿門必是感激不盡的。”

  他知道胡浩然對董少泉極是用心,平常就為了他推三阻四的,什麼姑娘也看不上眼。現在他故意把他的親事擺到皇上面前,這小子十九會為了婚事和皇上交惡,他也算是出了一口惡氣了。

  對於皇上來說,不管他們各自出於什麼目的,替他省錢總是好事。龍心大悅道:“難得愛卿你們如此明理。好,那從今年起,胡府的這項恤銀就免了吧。日後撥往邊關,以備不時之需。”

  胡浩然和叔叔一起叩謝皇恩後,不等皇上又來說他的親事,先提起一事,“皇上,臣還有一事相求,望皇上恩准。”

  “准奏。”

  “臣與妹子自幼蒙叔叔嬸嬸照顧,勞心費神了十幾年,現今叔嬸說年後就要與弟妹們一起回到老家,頤養天年。臣身無長物,便想斗膽請求皇上御筆親提一匾,讓老人家回到鄉間掛在廳堂之上,也有個榮耀。不知可否,還請皇上不要見怪。”

  胡世南頓時就懵了,他什麼說要走了?可胡浩然一臉的誠懇,說得煞有其事,這讓他如何辯駁?

  還沒等他想好應對之策,九五之尊已經在龍椅笑呵呵地應承了,“這有何難?取紙筆來!”

  略加思忖,皇上唰唰幾筆,就提了斗大的“九如堂”三字。

  皇太孫李弘一看就明白了,朗聲道:“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這是詩經里的一首祝福詩,祝福此人和他的家族如山川河流,日月松柏一般,奔流不息,永恆存在。

  胡浩然一看這架勢,心中就有了幾分底。皇上可不是糊塗人,他既然這麼慡快地順水推舟,幫自己把叔嬸送走,就不可能沒有聽說過他們家裡的矛盾。若是皇上會知道他們家裡的矛盾,那怎麼會不知道自己和少泉之事?

  恐怕皇上這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故意挑起這個話題,要賣自己一個人情吧?當然,也有可能是真的想替他物色一門親事,既籠絡了他,又監視了他。

  畢竟,他和潘雲豹好得都快穿一條褲子的交情,是京城裡人盡皆知的事情。現在胡惜容又嫁給了李思靖,不管皇上出於什麼目的,特意挑在這個時候說起他的親事,他都不能接受。

  於是,在叩謝了御筆親賜的皇恩浩蕩,皇上再一次提起他的親事之時,胡浩然很乾脆地一口回絕,“臣非是不願娶妻,實在是無法娶妻。”

  這話聽得所有人都愣了,就見年紀輕輕的武烈侯,身強力壯的武烈侯,居然大大咧咧,老神在在地說出一句讓所有人都驚掉下巴的話。

  “臣——有難言之隱。”

  噗!忠順王府的郞世子頭一個噴了,連潘雲龍差點都快繃不住麵皮。

  他有難言之隱?他要真有難言之隱,早挖個坑把自己埋了,還跑到這地方來人五人六地裝模作樣?嘁!

  可不管胡浩然是不是真的有隱疾,但他當眾說了這樣的話,皇上要是還執意把哪家的女孩許配給他,那就真是無道昏君了。

  皇上估計也沒想到他這麼直接,臉上也有些不太好看,皺眉道:“年紀輕輕的,怎麼會有此毛病?回頭朕讓太醫去給你好好瞧瞧!”

  不用了,胡浩然接著厚顏無恥地道:“臣這個毛病,已經私下找了不少大夫了。都說臣的身體沒毛病,可就是看見女人不行,故此才納了一位侍君。相處多年,感情頗深,可礙於彼此身份,始終不能給他一個光明正大的主妻之位,還請皇上替我們作主。”

  轟!

  這下子連皇上也忍不住抽起了嘴角,而底下的許多大臣一個個想笑不敢笑的,都快憋出內傷了。

  胡家這小子到底長了幾層臉皮?居然連這樣的話也說得出口!本來弄個侍君就夠讓人詬病的,現在居然還想讓皇上賜個名正言順,這簡直是聳人聽聞了!

  可胡浩然似是全沒留意到皇上的臉色,自顧自地還要爭取下去,“臣的侍君原本是皇商之子,當年他爹因丟失了御用珠寶而入罪,一盡家財盡數充公。但他前不久卻去到邊關,不僅找回了丟失的那批珠寶,還協助我們在西戎立下大功。此事潘參領、郎世子等人都可作證。”

  一聽點到自己名字了,潘雲龍和郎世明都站出來作證。

  潘雲龍還特別提到,“當日要不是多虧了他的機智善變,我們也沒這麼容易從西戎平安歸來。”

  胡浩然打鐵趁熱,“所有丟失的珠寶已經交給大內庫房校驗了,請皇上開恩,取消董家的罪籍,將少泉賜與微臣為妻,臣將感激涕零,永世不忘皇恩!”

  這死小子,還越說越來勁了!皇上心中暗惱,但明面上卻和顏悅色地道:“既然如此,待朕查清始末後,必將還他家一個清白。至於浩然你暫時不願娶妻,那就容後再議吧。對了,蔣卿家,你家的十一郎此次在邊關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啊,有訂親麼?”

  蔣守正是修煉多年的老狐狸了,一聽這話,當即笑呵呵地回道:“回陛下,我家那個不成器的東西成日裡朝三暮四,拈花惹糙的,年紀不大,桃花債卻是欠了一屁股。這次他人雖沒回,但帶了封信回,居然狗膽包天地說看上了祝貴妃的外甥女。臣知道這親事肯定是成不了的,回頭找個端莊穩重的小家碧玉,給他成個親,定個性也就是了。”

  他這話說得有水平,明著是貶低自己,但暗地裡,也試探起了祝家的口風。

  祝心遠也在殿下,心想那傢伙怎麼看上自家妹子了呢?可姑姑就在帘子後頭,這些事可輪不到他一個晚輩說話。

  皇上聽著有趣,轉頭問祝貴妃,“愛妃你意下如何啊?”

  祝貴妃笑道:“臣妾那個侄女的秉性,皇上也是知道的,既蒙昌平王府不棄,倒是我們高攀了,皇上您覺得呢?”

  “那好啊!”皇上很高興地促成了這門親事,“那朕就保了這個媒了,給你們兩家賜婚了!”

  蔣祝兩家都很滿意,皇上也很滿意。

  蔣孝才是庶子,日後不會承襲爵位,而祝心辰的表哥是二殿下,遠離皇權紛爭,這樣的兩個孩子配成親,既能相互扶持,卻也不會太過顯山露水,屬於最中庸也最穩妥的搭配。

  尤其二人曾經在邊關相處過一段時日,彼此都有些了解了。蔣孝才心思機敏,祝貴妃覺得把侄女嫁給他,日後倒是可以少操好些心。

  郎老王爺估摸著皇上應該也惦記上他們家了,此時不待點名,主動站出來湊趣,“只可惜我們家世明到底小了幾歲,否則祝家這麼好的姑娘,也非出來爭上一爭不可。”

  皇上似乎做媒做上了癮,“世明雖然小了些,但卻也有小的好處。郎卿家,咱們兩家本就是姻親,索性不如親上加親,就讓世明日後做個駙馬如何?”

  小公主雖不是皇后親生,卻因是么女,自幼在坤寧宮裡教養長大,和皇上皇后及東宮都素來親厚,皇上要將她許配給郎世明,用意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忠順王府雖不理政事,但在朝野上下卻有著自己獨特的一股勢力,任誰也不敢小覷。郎老王爺也清楚,皇上定是知道自己的身子骨快不行了,孫子又小,想趁自己神智清明的時候,把幼女的婚事先安排下來。一來免了女兒將來無人作主而受人擺布,二來也可給東宮添個臂膀,就算郎世明跟潘雲豹的私交再好,但也不能不顧忌到妻子的娘家了。

  皇上都開了金口,這讓郎老王爺還能說什麼?除了謹遵聖喻,也就只剩下謝主隆恩了。

  這一時,似是事情了了,可最初提的那個麗嫦姑娘還沒解決。皇上也不問群臣的意見了,別搞得他們宮中的女孩兒好似沒人要似的,轉頭便跟祝貴妃吩咐,“你進去問問敬安太妃,要是高興的話,讓這些年輕人都去給她老人家瞧瞧,相中哪個就留下哪個,豈不是好?”

  祝貴妃笑道:“老太妃一向都愛湊熱鬧,說不好就要親自過來相看的,臣妾這就去請。”

  她含笑去了,不多時果真請了老太妃過來。老人家年紀大了,不必隔著帘子避諱,皇上親自攙扶著出來,讓她仔細相看。

  潘雲龍自以為早就娶了妻,怎麼也不關他的事了,可誰曾想,老太妃一眼就瞅中他了,“那是誰家子弟?倒生得儀表堂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