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很沒有出息吧?”李忠英苦笑著。“很多年後,李三寶做了伴讀,聽著那些文縐縐的詩詞,雄才大略的詩詞,什麼苟富貴,莫相忘,都是屁話,他聽過最好聽的許諾就是那天晚上的話。”
“驚心動魄的一夜過去後,敵軍沒有馬上攻進城來,他們得以逃出升天,又順理成章的相伴出逃,小半年的出逃生涯,每一天提心掉膽,到最後他們都發現身上的衣服都小了圈,原來是躥個了,他們講得那麼多,唯一不敢提起將來,縈繞不開的是貧窮,疾病和死亡……”
“後來,為什麼又會到宮裡來?”
李忠英笑道,“也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人走到東闕就不走了,後來碰上了宮裡甄選,就去了報了名,那時都是十幾歲,根本就沒有細想,這意味著什麼,或許那時候,謝皎心裡也知道什麼,對著李三寶說,你比我壯,要不去應徵個侍衛什麼的,沒準能入選。那時李三寶可真傻,打量了一眼謝皎瘦骨嶙峋的小胳膊小腿,就咬牙切齒道,‘小餃子,不就是不能娶媳婦了,我可煩了婆子了,斷子絕孫什麼的,老子陪著你!’那時,謝皎盯著他,看了他好一會兒,‘但願你不會後悔。’”
“那麼……老太監,你現在後悔了?”小道士嬉笑著問他。李雪來碰了碰他的胳膊,示意他閉嘴。
李忠英卻沒有惱,“也不是。每一樣東西,都要另一樣東西去交換,倒是公平的很。至少不用每一日都面對死亡,這樣也好。”
“入了宮,李三寶被分去了浣衣局,謝皎卻進入了畫社,那時他才發現,自己並不了解謝皎,以前,他總覺謝皎實在是一個瘦骨嶙峋的孩子,總是睜著一雙純白沒有任何雜質的眼睛,他幾乎不能想像,這樣一個人,怎麼在亂世中怎麼生存下來的,可是進入了翰林畫院後,人們漸漸發現發現了謝皎的不尋常來,他會書會畫,讀過很多書的模樣,他偷偷在廢紙上臨摹的畫,甚至連最好的畫師都連聲稱道,尋找著這畫出自何人之手,當然,謝皎不會承認。”
“李三寶卻知道。所以,在一個有月亮的夜晚,他和謝皎偷吃著御膳房裡做壞了的點心時,他不經意的問他,‘喂,小餃子,你不會是好人家的公子吧。’謝皎無所謂,撇了撇嘴,‘對呀,我是龍子鳳胎,你信不信?’就在李三寶發愣的時候,謝皎馬上笑了,‘騙你的,你還真信,就算真是龍子鳳胎,不還是陪著你這個老鼠的兒子在打洞?’李三寶心裡平衡了,‘對呀,過去的事情想他做什麼,以後好好過,沒準以後會更加發達呢?然後比今天更多的好吃的。’謝皎嘟囔了一聲,‘沒出息的。’”
其實真的算不上沒出息的,也許真的不算是沒出息的,也許年少的時候過慣了太多飢餓的日子,食物,那時在李三寶眼裡就是富貴,就是榮華,就是好日子,所以他提著偷偷攢下來的點心往謝皎跑的時候,其實食盒裡提著的,不止是食物,還有當年的承諾。
可是那時候,李三寶不知道,那時候,兩個少年的路就已經出了分支,李三寶追求的,謝皎心裡想要的,其實是不一樣的,他們以為這樣一點分歧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卻不知道,在時間的催化作用下,會變成什麼模樣。
然後……命運轉身。
九、歧道
燈燭又燃盡了一根,室內忽然又暗了一些,可是夜依舊很長,而故事也不過走到了一個拐角處。
“那一年是永熙十三年,是了,全大晁都會記得的年份,北靖的鐵蹄破城發生在這一年,東闕三屠發生在這一年,那一年,東宮易主,太傅自裁,朝中勢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這個故事裡,卻是由李三寶調到太子身邊侍候太子開始的。”
李忠英笑,“其實那些新入宮的小黃門之中,比李三寶乖巧的,會辦事的,會看主子的臉色,又何止一個,為什麼會選中,甚至連那時的李三寶也不知道,連李三寶也覺得,太子身邊的人,起碼應該是像謝皎一樣的少年。”
“那段時間李三寶不知道內情,所以李三寶還是很開心的,他想這大概是有了前程吧,所以他跟每一日一樣,帶著那些小食盒望著謝皎的書畫院跑,他想著,這樣下去,他和謝皎都能過上很好的日子吧。忽有一日,他在殷荷處討得了一些核桃蘇,就想往謝皎處跑,殷荷忽然拉住了他,說,‘別去了。’李三寶一愣,問著‘殷荷姐姐,為什麼?’殷荷接著便說出了李三寶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你是真不知道嗎?當今陛下不喜太子的事情,你應該聽說過的吧,陛下是馬上得江山,他尤其不喜歡太子耽於書畫,你大概不清楚上一個內侍是怎麼死的,聽說便是被陛下活活打死的,和謝皎走得太近,牽扯到太子,對你,對他都有害無益。’”
“李三寶那時候才真正明白一些宮中的道理,以後就收斂了一些。可是終究是少年心性,不過三五日就跑去找了謝皎,還順了一盒點心。謝皎本來是一個陰鬱的少年,自從李三寶調了職,他的話就逐漸多了起來,可是問的話,無非是太子今日做了什麼,太子喜歡什麼之類的畫,李三寶覺得奇怪,這和他有什麼關係?可是,還是認真的,事無巨細的將他眼中的懷昭太子說給他聽。”
關於懷昭太子,李三寶之前就聽說過很多傳言,比如太子顏如好女,比如太子優柔窩囊,可是,李三寶親眼見過了,卻不是這樣一回事。他覺得太子也挺可憐的,就像……他想了想,斟酌了語句,才開口,“就像……囚鶴。”……明明不應該囚在這高牆黃瓦之中。
那時候謝皎不說話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忽然開口道,“能不能帶我去看看太子,來宮裡這麼長的日子,我還沒有見過太子。”他說的這樣輕描淡寫,仿佛真的只是好奇罷了,可是這樣一句話,他卻已經在心裡默念了千百遍。關於謝皎的的請求,李三寶從來是不怎會拒絕的,於是答應著,找機會帶著他去。
“李三寶等著機會,卻不知道機會來的這樣快,那一日是臘八,雪下得很兇,拋珠滾玉一般席捲了東闕的每一條街道,那一日的早朝,主戰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開交,很少主動參與政見的懷昭太子也不知怎麼,堅決站在他的老師杜荀正的身後,皇帝勃然大怒,罰他閉門思過。”
“李三寶帶著謝皎進入東宮的範圍時,已經是黃昏,雪還是陸陸續續的下著,路很難走,兩個少年就這樣沿著宮牆,繞過門禁,仿佛只要一直走,就能夠走到生命的最深處。”
“那一日不知道怎麼回事,謝皎和李三寶這樣平白的走著,也能夠失散,他急壞了,他知道,這樣帶進來一個人,被發現了,他和謝皎都只有死。”
“索性,李三寶最後還是找到了謝皎,當時的謝皎面如蠟紙,失魂落魄,問他發生了什麼,他也不肯說,只是後來大病了一場。”
“謝皎究竟有沒有見到太子?”李雪來問。
“驚心動魄的一夜過去後,敵軍沒有馬上攻進城來,他們得以逃出升天,又順理成章的相伴出逃,小半年的出逃生涯,每一天提心掉膽,到最後他們都發現身上的衣服都小了圈,原來是躥個了,他們講得那麼多,唯一不敢提起將來,縈繞不開的是貧窮,疾病和死亡……”
“後來,為什麼又會到宮裡來?”
李忠英笑道,“也不知道為什麼,兩個人走到東闕就不走了,後來碰上了宮裡甄選,就去了報了名,那時都是十幾歲,根本就沒有細想,這意味著什麼,或許那時候,謝皎心裡也知道什麼,對著李三寶說,你比我壯,要不去應徵個侍衛什麼的,沒準能入選。那時李三寶可真傻,打量了一眼謝皎瘦骨嶙峋的小胳膊小腿,就咬牙切齒道,‘小餃子,不就是不能娶媳婦了,我可煩了婆子了,斷子絕孫什麼的,老子陪著你!’那時,謝皎盯著他,看了他好一會兒,‘但願你不會後悔。’”
“那麼……老太監,你現在後悔了?”小道士嬉笑著問他。李雪來碰了碰他的胳膊,示意他閉嘴。
李忠英卻沒有惱,“也不是。每一樣東西,都要另一樣東西去交換,倒是公平的很。至少不用每一日都面對死亡,這樣也好。”
“入了宮,李三寶被分去了浣衣局,謝皎卻進入了畫社,那時他才發現,自己並不了解謝皎,以前,他總覺謝皎實在是一個瘦骨嶙峋的孩子,總是睜著一雙純白沒有任何雜質的眼睛,他幾乎不能想像,這樣一個人,怎麼在亂世中怎麼生存下來的,可是進入了翰林畫院後,人們漸漸發現發現了謝皎的不尋常來,他會書會畫,讀過很多書的模樣,他偷偷在廢紙上臨摹的畫,甚至連最好的畫師都連聲稱道,尋找著這畫出自何人之手,當然,謝皎不會承認。”
“李三寶卻知道。所以,在一個有月亮的夜晚,他和謝皎偷吃著御膳房裡做壞了的點心時,他不經意的問他,‘喂,小餃子,你不會是好人家的公子吧。’謝皎無所謂,撇了撇嘴,‘對呀,我是龍子鳳胎,你信不信?’就在李三寶發愣的時候,謝皎馬上笑了,‘騙你的,你還真信,就算真是龍子鳳胎,不還是陪著你這個老鼠的兒子在打洞?’李三寶心裡平衡了,‘對呀,過去的事情想他做什麼,以後好好過,沒準以後會更加發達呢?然後比今天更多的好吃的。’謝皎嘟囔了一聲,‘沒出息的。’”
其實真的算不上沒出息的,也許真的不算是沒出息的,也許年少的時候過慣了太多飢餓的日子,食物,那時在李三寶眼裡就是富貴,就是榮華,就是好日子,所以他提著偷偷攢下來的點心往謝皎跑的時候,其實食盒裡提著的,不止是食物,還有當年的承諾。
可是那時候,李三寶不知道,那時候,兩個少年的路就已經出了分支,李三寶追求的,謝皎心裡想要的,其實是不一樣的,他們以為這樣一點分歧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卻不知道,在時間的催化作用下,會變成什麼模樣。
然後……命運轉身。
九、歧道
燈燭又燃盡了一根,室內忽然又暗了一些,可是夜依舊很長,而故事也不過走到了一個拐角處。
“那一年是永熙十三年,是了,全大晁都會記得的年份,北靖的鐵蹄破城發生在這一年,東闕三屠發生在這一年,那一年,東宮易主,太傅自裁,朝中勢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這個故事裡,卻是由李三寶調到太子身邊侍候太子開始的。”
李忠英笑,“其實那些新入宮的小黃門之中,比李三寶乖巧的,會辦事的,會看主子的臉色,又何止一個,為什麼會選中,甚至連那時的李三寶也不知道,連李三寶也覺得,太子身邊的人,起碼應該是像謝皎一樣的少年。”
“那段時間李三寶不知道內情,所以李三寶還是很開心的,他想這大概是有了前程吧,所以他跟每一日一樣,帶著那些小食盒望著謝皎的書畫院跑,他想著,這樣下去,他和謝皎都能過上很好的日子吧。忽有一日,他在殷荷處討得了一些核桃蘇,就想往謝皎處跑,殷荷忽然拉住了他,說,‘別去了。’李三寶一愣,問著‘殷荷姐姐,為什麼?’殷荷接著便說出了李三寶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你是真不知道嗎?當今陛下不喜太子的事情,你應該聽說過的吧,陛下是馬上得江山,他尤其不喜歡太子耽於書畫,你大概不清楚上一個內侍是怎麼死的,聽說便是被陛下活活打死的,和謝皎走得太近,牽扯到太子,對你,對他都有害無益。’”
“李三寶那時候才真正明白一些宮中的道理,以後就收斂了一些。可是終究是少年心性,不過三五日就跑去找了謝皎,還順了一盒點心。謝皎本來是一個陰鬱的少年,自從李三寶調了職,他的話就逐漸多了起來,可是問的話,無非是太子今日做了什麼,太子喜歡什麼之類的畫,李三寶覺得奇怪,這和他有什麼關係?可是,還是認真的,事無巨細的將他眼中的懷昭太子說給他聽。”
關於懷昭太子,李三寶之前就聽說過很多傳言,比如太子顏如好女,比如太子優柔窩囊,可是,李三寶親眼見過了,卻不是這樣一回事。他覺得太子也挺可憐的,就像……他想了想,斟酌了語句,才開口,“就像……囚鶴。”……明明不應該囚在這高牆黃瓦之中。
那時候謝皎不說話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忽然開口道,“能不能帶我去看看太子,來宮裡這麼長的日子,我還沒有見過太子。”他說的這樣輕描淡寫,仿佛真的只是好奇罷了,可是這樣一句話,他卻已經在心裡默念了千百遍。關於謝皎的的請求,李三寶從來是不怎會拒絕的,於是答應著,找機會帶著他去。
“李三寶等著機會,卻不知道機會來的這樣快,那一日是臘八,雪下得很兇,拋珠滾玉一般席捲了東闕的每一條街道,那一日的早朝,主戰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開交,很少主動參與政見的懷昭太子也不知怎麼,堅決站在他的老師杜荀正的身後,皇帝勃然大怒,罰他閉門思過。”
“李三寶帶著謝皎進入東宮的範圍時,已經是黃昏,雪還是陸陸續續的下著,路很難走,兩個少年就這樣沿著宮牆,繞過門禁,仿佛只要一直走,就能夠走到生命的最深處。”
“那一日不知道怎麼回事,謝皎和李三寶這樣平白的走著,也能夠失散,他急壞了,他知道,這樣帶進來一個人,被發現了,他和謝皎都只有死。”
“索性,李三寶最後還是找到了謝皎,當時的謝皎面如蠟紙,失魂落魄,問他發生了什麼,他也不肯說,只是後來大病了一場。”
“謝皎究竟有沒有見到太子?”李雪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