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他搖搖頭,“不知道,或許是見過了吧。那時我們都以為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豈料有一天太子忽然傳他去問話,太子面色如霜,將一件衣物扔在他的面前,他變了臉,那一件真是他不小心弄髒,偷偷帶回去洗的那一件,只見,太子又命人展開一幅畫,畫上疏疏落雪,煢煢鶴立。”
“難道就是這一幅?”李雪來望著手裡的那副畫。
李忠英表示默認,“當時的李三寶馬上明白,那畫正是謝皎偷偷裹挾進一堆衣物中的,他那時候不能夠想明白謝皎要做什麼,所以咬死了牙關,也不肯說出作畫之人的名字,他接受杖刑的時候,眼前還是那個被他叫做小餃子的少年,笑起來很好看的小餃子,很愛吃餃子的小餃子。”
“後來,謝皎來到他的面前,李三寶疼得起不了床,卻還是笑著,‘看,我夠義氣吧,不要緊,我不疼的呀。’謝皎卻根本沒有表情,李三寶忽然覺得心沉到了極點,咯噔一下,笑得倒抽了一口氣,‘你是故意的……你算計我。’謝皎沒有否認,第二天,李三寶就把謝皎帶到了太子面前。”
李三寶即使知道謝皎瞞著他一些事情,甚至騙了他,也想要看著他稱心如意,之後的一些年歲里,太子頻繁的召見謝皎,李三寶就候在一牆之隔的門外,細細的說話,夾雜著風雪聲,他就站在屋檐下,見證了一個亮如永晝的冬天。
後來的李三寶一直想,永熙十二年的冬天,就是他和謝皎徹底走上不同的路的關鍵的一年,謝皎依然沉默什麼不肯說,他似乎在幫太子謀劃著名什麼,那時候,李三寶生著他的氣,在等著謝皎主動對自己低頭,可是這樣一賭氣,就是一個冬天的不說話。
他開始接觸到宮裡一些隱藏著東西,權利和榮華,能夠帶給他那麼多新奇的寶貝,他窮盡此生都沒有見過的,開始的時候,他總是想著,把這個珍珠,毫筆拿給謝皎,他一定會很高興的吧。他自小困頓,沒有吃上一頓飽飯,可是等到他真的發達,別說是一個包子,一個餃子,就是山珍海味,都能夠請謝皎吃了。
可是當年許下飯粥之約的少年,卻不在原地等他了。
十、長宵
那麼後來謝皎去哪裡了?李雪來懂事起,就從來沒有聽說一個謝皎的名號,可是謝皎這樣的少年泯於眾人,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是因為永熙十三年的那場叛亂嗎?那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李雪來心中疑竇叢生,卻還是耐心等李總管將謎題解開。
“是的,是的,謝皎死於那一年。”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仿佛萬般悲苦都經歷了,完整的一杯感情,就這樣被稀釋成了一杯清水。
短短的幾個月里,李三寶八面玲瓏,辦事利落,已經連升了好幾級,朝中眼尖的人自然不少,紛紛瞄準了這個未來的紅人,大獻殷勤。李三寶看著那一盒盒的珍寶,忽然落到了一副毫筆身上,他想謝皎應該是喜歡的,這些日子裡,他被眾人捧到了天上,渾身輕飄飄的,第一次放下姿態,也只為了那一個人。
就在他滿心歡喜的將珍寶都捧到了那個人的面前,那個人卻冷了臉色,“哪裡來?”李三寶不說話,只是想著為什麼不喜歡呢?謝皎的臉色是從來沒有的難看,“我是不會要的,中飽私囊,收受賄賂,那群賣國求榮的東西,你也收得下嗎?”
那時候李三寶也是火大了,他心心念念將他眼中的珍寶碰到他面前,那人卻不要,他的心,扔在腳底下,還要被補上幾腳,“是,你乾淨,每天在太子宮中唧唧喳喳,不過是以色侍主的玩意罷了。”
謝皎氣得發抖,半天說不話來,“我瞞著你的,想知道,我就會告訴你。”
“不想知道!”李三寶當時氣瘋了,摔了東西就走了,這樣一走就是徹底決裂,徹底錯過了知道的機會。
李忠英想,他和謝皎一步一步,走得這樣認真,這樣辛苦,努力的活著,努力的想要活得好,努力不辜負時光,卻不知道哪裡走錯了,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謝皎和杜荀正,以及太子一黨究竟在謀劃什麼,他也是有所耳聞的,可是他夠聰明,他從來不站隊,無論是太子,還是六皇子,還是蕭相,他在從中遊刃有餘,他不對誰中心,誰也缺不了他,他在利益中周全,權衡掣肘,對於這一點,甚至連皇帝是欣賞他的。
可是即使這樣小心翼翼的維持著平衡,這樣千鈞一髮的局面還是被打破了。
永熙十三年,東闕淪陷,屠城三日。
那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甚至連見慣了死亡和戰禍的李三寶也嚇壞了,第一個念頭就是趁亂卷些財物出宮,他收拾著珠寶,可是他馬上想到謝皎還在宮裡呢,要不也帶走吧。
“說來也是冤孽,謝皎這個小畜生這麼對他,他第一個念頭,還是放不下他的生死,真是賤透了。”
他在漆黑的夜裡奔跑了一路,他生來膽小又自私,是個十足的小人,可是卻把那個少年放在心尖尖上,疼著寵著,可是那人卻不要。
他在亂成一團的宮裡找到謝皎時,也顧不上賭氣,拉了他的胳膊就要走。
“我是不會走的。”謝皎說。
“為什麼?”李三寶看著孱弱卻固執的像頭牛的少年。
“我是琅琊謝氏的後人,”謝皎說,現今,謝氏凋零,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可是在當年,六朝風流,莫如一謝,單單一個謝庭知,便是家喻戶曉。遲了那麼多天,他終於還是說了。
李三寶咯噔一下,想起之前那個龍子鳳胎的玩笑,“可是我的祖輩見識過當年華朝淪陷的情景,想不到今天會重新見到。國破家仇到了我們這一代已經很淡了,即使我身經百般困苦,仍然對這個國家恨不起來,況且,士為知己者死,太子殿下他……我也守下去。”
“那時候,他的眼裡是灼灼星光,那天晚上,我看到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謝皎,可是,仍然不能否認,他是一個蠢蛋。”說道這裡,李忠英竟然泣不成聲。
之後,李三寶隨皇帝出城避難,所以謝皎是怎麼死的,其實李三寶是沒有親眼見到的,風雨過後,他在宮中橫亂的屍首里找到謝皎的那一具,那蜷縮的姿態,緊皺的眉目,和當年橫臥街頭的小乞丐一模一樣。
只是,這一次,他沒有陪著他,挨過漫長的黑夜。
臨去前,謝皎對他說,“謝謝你,把我放著這麼重要的位置,可是還是比不過你的前程。”
他用金玉給謝皎打造了一口華麗的棺材,把他的屍首放在裡面,之後就是……無欲則剛。
之後的事情,就是史書上記載的一樣,誅鍾氏,廢太子,李三寶護主有功,上欽賜姓名曰“李忠英”。說來也是諷刺,最自私的人卻以“忠”命名,而那個真正忠心的笨蛋,卻躺在冰冷的棺材裡。
只是,這個世上,真的徹底沒有李三寶了。
李雪來心裡一冷,忽然想起白日那個被他處置的喚作皎皎的宮女,其實說起來那個宮女也不過犯了一點錯,遠遠沒有到打死的境地,可是他這樣生氣,大概是因為在那個叫做李三寶的少年眼中,皎這個字眼永遠屬於他記憶里的那個純白少年,不容任何人玷污。
“難道就是這一幅?”李雪來望著手裡的那副畫。
李忠英表示默認,“當時的李三寶馬上明白,那畫正是謝皎偷偷裹挾進一堆衣物中的,他那時候不能夠想明白謝皎要做什麼,所以咬死了牙關,也不肯說出作畫之人的名字,他接受杖刑的時候,眼前還是那個被他叫做小餃子的少年,笑起來很好看的小餃子,很愛吃餃子的小餃子。”
“後來,謝皎來到他的面前,李三寶疼得起不了床,卻還是笑著,‘看,我夠義氣吧,不要緊,我不疼的呀。’謝皎卻根本沒有表情,李三寶忽然覺得心沉到了極點,咯噔一下,笑得倒抽了一口氣,‘你是故意的……你算計我。’謝皎沒有否認,第二天,李三寶就把謝皎帶到了太子面前。”
李三寶即使知道謝皎瞞著他一些事情,甚至騙了他,也想要看著他稱心如意,之後的一些年歲里,太子頻繁的召見謝皎,李三寶就候在一牆之隔的門外,細細的說話,夾雜著風雪聲,他就站在屋檐下,見證了一個亮如永晝的冬天。
後來的李三寶一直想,永熙十二年的冬天,就是他和謝皎徹底走上不同的路的關鍵的一年,謝皎依然沉默什麼不肯說,他似乎在幫太子謀劃著名什麼,那時候,李三寶生著他的氣,在等著謝皎主動對自己低頭,可是這樣一賭氣,就是一個冬天的不說話。
他開始接觸到宮裡一些隱藏著東西,權利和榮華,能夠帶給他那麼多新奇的寶貝,他窮盡此生都沒有見過的,開始的時候,他總是想著,把這個珍珠,毫筆拿給謝皎,他一定會很高興的吧。他自小困頓,沒有吃上一頓飽飯,可是等到他真的發達,別說是一個包子,一個餃子,就是山珍海味,都能夠請謝皎吃了。
可是當年許下飯粥之約的少年,卻不在原地等他了。
十、長宵
那麼後來謝皎去哪裡了?李雪來懂事起,就從來沒有聽說一個謝皎的名號,可是謝皎這樣的少年泯於眾人,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是因為永熙十三年的那場叛亂嗎?那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李雪來心中疑竇叢生,卻還是耐心等李總管將謎題解開。
“是的,是的,謝皎死於那一年。”
他的聲音有些顫抖,仿佛萬般悲苦都經歷了,完整的一杯感情,就這樣被稀釋成了一杯清水。
短短的幾個月里,李三寶八面玲瓏,辦事利落,已經連升了好幾級,朝中眼尖的人自然不少,紛紛瞄準了這個未來的紅人,大獻殷勤。李三寶看著那一盒盒的珍寶,忽然落到了一副毫筆身上,他想謝皎應該是喜歡的,這些日子裡,他被眾人捧到了天上,渾身輕飄飄的,第一次放下姿態,也只為了那一個人。
就在他滿心歡喜的將珍寶都捧到了那個人的面前,那個人卻冷了臉色,“哪裡來?”李三寶不說話,只是想著為什麼不喜歡呢?謝皎的臉色是從來沒有的難看,“我是不會要的,中飽私囊,收受賄賂,那群賣國求榮的東西,你也收得下嗎?”
那時候李三寶也是火大了,他心心念念將他眼中的珍寶碰到他面前,那人卻不要,他的心,扔在腳底下,還要被補上幾腳,“是,你乾淨,每天在太子宮中唧唧喳喳,不過是以色侍主的玩意罷了。”
謝皎氣得發抖,半天說不話來,“我瞞著你的,想知道,我就會告訴你。”
“不想知道!”李三寶當時氣瘋了,摔了東西就走了,這樣一走就是徹底決裂,徹底錯過了知道的機會。
李忠英想,他和謝皎一步一步,走得這樣認真,這樣辛苦,努力的活著,努力的想要活得好,努力不辜負時光,卻不知道哪裡走錯了,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謝皎和杜荀正,以及太子一黨究竟在謀劃什麼,他也是有所耳聞的,可是他夠聰明,他從來不站隊,無論是太子,還是六皇子,還是蕭相,他在從中遊刃有餘,他不對誰中心,誰也缺不了他,他在利益中周全,權衡掣肘,對於這一點,甚至連皇帝是欣賞他的。
可是即使這樣小心翼翼的維持著平衡,這樣千鈞一髮的局面還是被打破了。
永熙十三年,東闕淪陷,屠城三日。
那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甚至連見慣了死亡和戰禍的李三寶也嚇壞了,第一個念頭就是趁亂卷些財物出宮,他收拾著珠寶,可是他馬上想到謝皎還在宮裡呢,要不也帶走吧。
“說來也是冤孽,謝皎這個小畜生這麼對他,他第一個念頭,還是放不下他的生死,真是賤透了。”
他在漆黑的夜裡奔跑了一路,他生來膽小又自私,是個十足的小人,可是卻把那個少年放在心尖尖上,疼著寵著,可是那人卻不要。
他在亂成一團的宮裡找到謝皎時,也顧不上賭氣,拉了他的胳膊就要走。
“我是不會走的。”謝皎說。
“為什麼?”李三寶看著孱弱卻固執的像頭牛的少年。
“我是琅琊謝氏的後人,”謝皎說,現今,謝氏凋零,已經很少有人知道,可是在當年,六朝風流,莫如一謝,單單一個謝庭知,便是家喻戶曉。遲了那麼多天,他終於還是說了。
李三寶咯噔一下,想起之前那個龍子鳳胎的玩笑,“可是我的祖輩見識過當年華朝淪陷的情景,想不到今天會重新見到。國破家仇到了我們這一代已經很淡了,即使我身經百般困苦,仍然對這個國家恨不起來,況且,士為知己者死,太子殿下他……我也守下去。”
“那時候,他的眼裡是灼灼星光,那天晚上,我看到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謝皎,可是,仍然不能否認,他是一個蠢蛋。”說道這裡,李忠英竟然泣不成聲。
之後,李三寶隨皇帝出城避難,所以謝皎是怎麼死的,其實李三寶是沒有親眼見到的,風雨過後,他在宮中橫亂的屍首里找到謝皎的那一具,那蜷縮的姿態,緊皺的眉目,和當年橫臥街頭的小乞丐一模一樣。
只是,這一次,他沒有陪著他,挨過漫長的黑夜。
臨去前,謝皎對他說,“謝謝你,把我放著這麼重要的位置,可是還是比不過你的前程。”
他用金玉給謝皎打造了一口華麗的棺材,把他的屍首放在裡面,之後就是……無欲則剛。
之後的事情,就是史書上記載的一樣,誅鍾氏,廢太子,李三寶護主有功,上欽賜姓名曰“李忠英”。說來也是諷刺,最自私的人卻以“忠”命名,而那個真正忠心的笨蛋,卻躺在冰冷的棺材裡。
只是,這個世上,真的徹底沒有李三寶了。
李雪來心裡一冷,忽然想起白日那個被他處置的喚作皎皎的宮女,其實說起來那個宮女也不過犯了一點錯,遠遠沒有到打死的境地,可是他這樣生氣,大概是因為在那個叫做李三寶的少年眼中,皎這個字眼永遠屬於他記憶里的那個純白少年,不容任何人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