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這……」黃雲道:「大王怪罪下來,在下如何承擔?」
李靖微微一笑,道:「你立下一件大大的功勞,何罪之有。
擊退追兵,必要充分的準備,弓箭之一……」
黃雲接口道:「弓箭存量不足……」
「糧草呢?」
「足夠三萬人半年之用。」
「這就成了,布置去吧!」李靖道:「大軍交戰,不能退匹夫之勇,取敵數百人,無濟於事。一定要穩住陣角,挫其鋒銳,能擊退敵人三波攻勢,大概就可以保住陣地了。我傳你一字長蛇陣的克敵之妙,你要牢牢記在心中。」
李靖放低了聲音,解說陣勢變化,調度克敵的妙用。
黃雲聽得頻頻點頭,暗道:同樣一座一字長蛇陣,加上二爺的調度變化,不但能首尾相顧,而且能陣中有陣,兵力運用上,如增加三倍之眾,統兵才能二爺允當第一,為什麼大王竟然不知珍惜重用?
他轉頭又望了張出塵一眼,心中突然一酸,忖道:師父啊!……大王啊!紅顏禍水,為了出塵姑娘之美,你白白斷送了逐鹿皇位基業,划得來嗎?
想到了傷心之處,不禁黯然淚下。
李靖問道:「黃雲,還有什麼未解的事情嗎?」
「二爺還有一件……」
黃雲吞吞吐吐,竟然無法出口。
李靖微微一笑,道:「我明白,你耽心放我走,無法向大王交代。」
黃雲點點頭,道:「是的,一萬人馬無損無傷,留不住二爺夫婦。大王天威難測,一氣之下,會不分皂白的把我殺了。殺我一人,也就是了,只怕在怒火衝心之下,把我們八個師兄弟全都給宰了……」
李靖暗道:李世民對虬髯客的看法真是入木三分,這個人沒有惡行,也不陰險,就是剛愎自用,好強嗜殺,他本來已是過人的強者,一旦成為天下至尊,任性施為,就非常可怖可怕了。
李靖心中念轉,又道:「你的意思……我們之間非得有一場惡戰,你們才能有所交代。」
「不!黃雲無此存心,只要二爺給我們一個理由,求一個藉口。」
李靖笑一笑,道:「好一個求字。」
突然由身上摸出一個流星火炮,投入高空。
火炮在數十丈的高空中爆出一聲巨響,化成一片流星四射。
一刻工夫之後,三顆類似的流星火炮分由不同的方位射入空中,相作呼應。
李靖道:「三路人馬,在半個時辰之內,分由西、南、北三個方向殺入華陰。黃雲,你的一萬人馬經此一番衝殺,很難再振軍威,也無法接迎大王了,要不要試試看?」
「不用了!」黃雲道:「有這藉口,相信可以使大王心平氣和。
二爺,多謝了!」
八劍客分閃向兩側,欠身相讓。
李靖先讓袁天罡、李世民、如玉、聞香、張出塵等通過,自己走在最後。
他低聲道:「黃雲,世外有桃源,海外有地天,開疆異域,自成一國之主,有何不可?」
「領教了,二爺!」黃雲道:「那木筒之中有數百隻毒蛛,專為對付二爺之用的。」
李靖又問道:「蕭聲呢?來自何人?」
黃雲道:「聽說是七絕道長一位師妹,身具奇術,能布施各種毒物。她一直隱身在暗處,今日突然招回屬下,放了二爺一馬,不知是何原因?
也使我等有機會一聆二爺高論,但此事不可持,變屬意外。
二爺!以後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承教了!」
李靖一抱拳,快步行去。
追上李世民,結伴西行。
十里後,只見塵土飛揚,鐵蹄雷動,一處人馬迎面而來。
李世民心中一驚,道:「虬髯客還有埋伏?」
李靖微笑道:「迎接主公的人馬到了。」
只見尉遲恭全身披掛,跨下烏難馬,身佩雌雄鞭,手執點鋼槍,一騎當先,飛奔而至。
秦叔寶、程知節分由南、北兩方,縱騎而來。
三哨人馬會合一處,護擁著李世民上了健馬。
李靖才一抱拳,道:「主公請帶領諸位將軍迴轉太原,三千鐵甲兵亦將功行圓滿,此後戰鼓催征人,要有一番長期征戰,愚夫婦請主公准假十日,十日後必至太原候命。」
李世民心中急了,一下子躍下馬,道:「兄弟,你許我太原拜帥,難道又要延期不成?」
「李靖不敢,虬髯客可以無情,靖夫婦不能無義,我和出塵行趟長安,如有機緣,亦便稍盡兄弟情義。」
李世民嘆息一聲,道:「兄弟信人也,金蘭之情豈敢攔阻?
十日之後,我在太原設宴候駕,兄弟一日不到,宴席一日不開,兄弟十日不到,世民就不進飲食。」
李靖拜伏於地,道:「主公保重,靖生是太原人,死為太原鬼,此生再無他投之處。」
「有此誓言,世民安心矣!袁先生,看看差遣哪員大將,隨同李靖入長安。」
李靖忙道:「不敢有勞諸位將軍,長安之行,只宜暗中活動,順便了解一下長安城的實力。主公久離太原,還請早日歸去,以安軍心。聞香知酒,亦能辨毒;如王善聽,可聞十丈外微物動靜。請留身側,以保平安。」
李世民點點頭,道:「袁紫煙非同小可,兄弟多加小心。」
翻身上馬,揚鞭而去。
聞香、如玉同時對李靖一禮,道:「拜辭師父!」
翻身上馬,緊追李世民身後而行。
秦瓊、敬德、程知節各帶五百精騎,護從隨行。
袁天罡目睹征塵遠去,才點點頭,道:「藥師!攻其不備,見好就收。不宜和袁紫煙正面為敵,一旦衝突到撤退不易時,請代老朽和李淳風和地訂下會晤之約,以定術法之尊。」
「多謝袁老,李靖告辭。」
張出塵對兩人的交談,似懂非懂。
李靖也不解釋,拉著張出塵上馬疾行,轉奔長安。
原來尉遲恭早已為他倆選了兩匹長程健馬,留在原地。
長安的宮廷中繁華依舊。
袁紫煙卻一襲青衣,獨坐在一座高台上,仰望著夜空的星象出神。
這是專門為她搭建一座高台,便於她觀察天象,取名為「觀星台」,是搭建在幽靜的花園中。
她對隋煬帝一味的肉慾追求,已開始厭倦。
她因而常常躲開皇上的糾纏。
更開始後悔投入長安宮廷中。
今夜月上柳梢頭——
袁紫煙就躲在觀星台上,一直靜靜地坐著。夜風輕拂,微帶寒意,但也給了她一份寧靜和安詳,讓她感覺到接近了自然。
「紫煙姐,天象可有變化?」
袁寶兒一身白衣,如同白衣天使般,輕巧地飛上觀星台。
這座高台足足有五丈多高。
是花園中最高的地方。
袁寶兒翩然飛來,有如一隻大白鶴,凌空而降。
「我沒有觀察天象。」袁紫煙道:「我心中好煩,好煩!過去生活在青山古洞中,那裡人跡罕至,只有寂寞,卻無煩惱。現在,食了人間煙火,卻變得煩惱重重了。」
李靖微微一笑,道:「你立下一件大大的功勞,何罪之有。
擊退追兵,必要充分的準備,弓箭之一……」
黃雲接口道:「弓箭存量不足……」
「糧草呢?」
「足夠三萬人半年之用。」
「這就成了,布置去吧!」李靖道:「大軍交戰,不能退匹夫之勇,取敵數百人,無濟於事。一定要穩住陣角,挫其鋒銳,能擊退敵人三波攻勢,大概就可以保住陣地了。我傳你一字長蛇陣的克敵之妙,你要牢牢記在心中。」
李靖放低了聲音,解說陣勢變化,調度克敵的妙用。
黃雲聽得頻頻點頭,暗道:同樣一座一字長蛇陣,加上二爺的調度變化,不但能首尾相顧,而且能陣中有陣,兵力運用上,如增加三倍之眾,統兵才能二爺允當第一,為什麼大王竟然不知珍惜重用?
他轉頭又望了張出塵一眼,心中突然一酸,忖道:師父啊!……大王啊!紅顏禍水,為了出塵姑娘之美,你白白斷送了逐鹿皇位基業,划得來嗎?
想到了傷心之處,不禁黯然淚下。
李靖問道:「黃雲,還有什麼未解的事情嗎?」
「二爺還有一件……」
黃雲吞吞吐吐,竟然無法出口。
李靖微微一笑,道:「我明白,你耽心放我走,無法向大王交代。」
黃雲點點頭,道:「是的,一萬人馬無損無傷,留不住二爺夫婦。大王天威難測,一氣之下,會不分皂白的把我殺了。殺我一人,也就是了,只怕在怒火衝心之下,把我們八個師兄弟全都給宰了……」
李靖暗道:李世民對虬髯客的看法真是入木三分,這個人沒有惡行,也不陰險,就是剛愎自用,好強嗜殺,他本來已是過人的強者,一旦成為天下至尊,任性施為,就非常可怖可怕了。
李靖心中念轉,又道:「你的意思……我們之間非得有一場惡戰,你們才能有所交代。」
「不!黃雲無此存心,只要二爺給我們一個理由,求一個藉口。」
李靖笑一笑,道:「好一個求字。」
突然由身上摸出一個流星火炮,投入高空。
火炮在數十丈的高空中爆出一聲巨響,化成一片流星四射。
一刻工夫之後,三顆類似的流星火炮分由不同的方位射入空中,相作呼應。
李靖道:「三路人馬,在半個時辰之內,分由西、南、北三個方向殺入華陰。黃雲,你的一萬人馬經此一番衝殺,很難再振軍威,也無法接迎大王了,要不要試試看?」
「不用了!」黃雲道:「有這藉口,相信可以使大王心平氣和。
二爺,多謝了!」
八劍客分閃向兩側,欠身相讓。
李靖先讓袁天罡、李世民、如玉、聞香、張出塵等通過,自己走在最後。
他低聲道:「黃雲,世外有桃源,海外有地天,開疆異域,自成一國之主,有何不可?」
「領教了,二爺!」黃雲道:「那木筒之中有數百隻毒蛛,專為對付二爺之用的。」
李靖又問道:「蕭聲呢?來自何人?」
黃雲道:「聽說是七絕道長一位師妹,身具奇術,能布施各種毒物。她一直隱身在暗處,今日突然招回屬下,放了二爺一馬,不知是何原因?
也使我等有機會一聆二爺高論,但此事不可持,變屬意外。
二爺!以後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承教了!」
李靖一抱拳,快步行去。
追上李世民,結伴西行。
十里後,只見塵土飛揚,鐵蹄雷動,一處人馬迎面而來。
李世民心中一驚,道:「虬髯客還有埋伏?」
李靖微笑道:「迎接主公的人馬到了。」
只見尉遲恭全身披掛,跨下烏難馬,身佩雌雄鞭,手執點鋼槍,一騎當先,飛奔而至。
秦叔寶、程知節分由南、北兩方,縱騎而來。
三哨人馬會合一處,護擁著李世民上了健馬。
李靖才一抱拳,道:「主公請帶領諸位將軍迴轉太原,三千鐵甲兵亦將功行圓滿,此後戰鼓催征人,要有一番長期征戰,愚夫婦請主公准假十日,十日後必至太原候命。」
李世民心中急了,一下子躍下馬,道:「兄弟,你許我太原拜帥,難道又要延期不成?」
「李靖不敢,虬髯客可以無情,靖夫婦不能無義,我和出塵行趟長安,如有機緣,亦便稍盡兄弟情義。」
李世民嘆息一聲,道:「兄弟信人也,金蘭之情豈敢攔阻?
十日之後,我在太原設宴候駕,兄弟一日不到,宴席一日不開,兄弟十日不到,世民就不進飲食。」
李靖拜伏於地,道:「主公保重,靖生是太原人,死為太原鬼,此生再無他投之處。」
「有此誓言,世民安心矣!袁先生,看看差遣哪員大將,隨同李靖入長安。」
李靖忙道:「不敢有勞諸位將軍,長安之行,只宜暗中活動,順便了解一下長安城的實力。主公久離太原,還請早日歸去,以安軍心。聞香知酒,亦能辨毒;如王善聽,可聞十丈外微物動靜。請留身側,以保平安。」
李世民點點頭,道:「袁紫煙非同小可,兄弟多加小心。」
翻身上馬,揚鞭而去。
聞香、如玉同時對李靖一禮,道:「拜辭師父!」
翻身上馬,緊追李世民身後而行。
秦瓊、敬德、程知節各帶五百精騎,護從隨行。
袁天罡目睹征塵遠去,才點點頭,道:「藥師!攻其不備,見好就收。不宜和袁紫煙正面為敵,一旦衝突到撤退不易時,請代老朽和李淳風和地訂下會晤之約,以定術法之尊。」
「多謝袁老,李靖告辭。」
張出塵對兩人的交談,似懂非懂。
李靖也不解釋,拉著張出塵上馬疾行,轉奔長安。
原來尉遲恭早已為他倆選了兩匹長程健馬,留在原地。
長安的宮廷中繁華依舊。
袁紫煙卻一襲青衣,獨坐在一座高台上,仰望著夜空的星象出神。
這是專門為她搭建一座高台,便於她觀察天象,取名為「觀星台」,是搭建在幽靜的花園中。
她對隋煬帝一味的肉慾追求,已開始厭倦。
她因而常常躲開皇上的糾纏。
更開始後悔投入長安宮廷中。
今夜月上柳梢頭——
袁紫煙就躲在觀星台上,一直靜靜地坐著。夜風輕拂,微帶寒意,但也給了她一份寧靜和安詳,讓她感覺到接近了自然。
「紫煙姐,天象可有變化?」
袁寶兒一身白衣,如同白衣天使般,輕巧地飛上觀星台。
這座高台足足有五丈多高。
是花園中最高的地方。
袁寶兒翩然飛來,有如一隻大白鶴,凌空而降。
「我沒有觀察天象。」袁紫煙道:「我心中好煩,好煩!過去生活在青山古洞中,那裡人跡罕至,只有寂寞,卻無煩惱。現在,食了人間煙火,卻變得煩惱重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