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而,就像火槍的出現對冷兵器時代的終結一樣,現代空軍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早已經宣判了陸軍集團化作戰模式的死刑,只是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美軍的作戰思想悄悄發生質的變化,為了適應新軍事變革的需求,美軍對陸軍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減肥瘦身”,使陸軍變得輕型化、小型化,這不僅是為了方便戰略空運,更重要的也是為了實施戰役和戰術的機動。在美軍眾多的新理論中,非線性作戰可以很好的解釋減肥後的陸軍的作戰方式。在信息優勢下,利用空中通道遠距離快速投放火力和兵力,能對對方前方、側翼、後方的薄弱點進行任意的打擊。這種打擊是猛烈和迅速的,快速的進入戰場、快速的打擊、快速的退出,對方甚至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同時各個軍種的火力能夠充當預備隊,填補戰場上因為戰爭之霧而出現的空隙。也就是說任意一支部隊都可能被數據鏈引導的全球其他美軍火力的打擊。而傳統的大兵團就會像一塊笨重的豬肉那樣被很多把鋒利的小刀分割切碎。美軍可以通過前沿部隊和空間來震盪、吸收對方的大兵團攻勢,利用空中通道打擊對方的後續梯隊和補給,而高度機動的部隊就可以按一個個戰鬥群的方式快速突入對方的各個薄弱環節,無論這些環節是在前沿、側翼還是後方,予以迅猛打擊後就迅速的退出,尋找下一個打擊點。而行動遲緩的重裝甲大兵團只能像深陷泥塘的水牛,被兀鷲們分割啄食,慢慢流盡最後一滴血。

  就在中國將軍們還在夢想如何通過計謀製造“雙盲”的情境,來一場堂堂正正的陸軍決鬥時,小巴頓毫不留情地給他的中國同行上了一堂經典的新軍事戰術課。

  戰爭一開始,小巴頓首先用全頻道阻塞製造了宏大的戰場盲區,然後將空中預警機和一批無人飛機、飛艇投放到戰區的上空,替代太空衛星搭建起了動靜結合的高、中、低三層信息網絡體系。與此同時,小巴頓還空投了大批特種部隊,在他們的指導下,來自海上、空中的遠程打擊力量構成了一張巨大的矩陣火力網,以錦州為中心,覆蓋了整個戰區。

  接下來的戰爭,毫無懸念,來自華北和東北的精銳部隊冒著一路的狂轟濫炸奮勇向前,沿途的公路、鐵路、橋樑、隧道被美軍炸得七零八落,部隊走走停停,還沒等看到錦州的影子就被全殲了,而向錦州守軍向市區和港口的滲透部隊,又被美軍用聲波器布置的“無形死亡”阻隔在警戒線以外,為了彌補兵力的不足,美軍研製開發了定向聲波器,這些聲波器像地雷一樣被布置在美軍的占領區外圍,一枚定向聲波器能有效地封鎖大面積的戰區空間,任何衝進聲波區的人都會被超聲波殺傷致昏迷,在沒有找到有效的克制辦法之前,為了避免無謂的犧牲,錦州部隊被迫停止向市區和港口的滲透進攻。

  4月18日,當一萬多美軍利用海空優勢在錦州港登陸,並錦州市區組建了三個直武軍團基地後,統帥部才不得不承認失敗的結局,放棄了奪回錦州的幻想,下令東北地區各自為戰,嚴防死守。

  慘痛的失敗讓中國軍人又一次體會到落後就要挨打的苦澀和無奈。

  第二十一章 敗軍之將

  黃昏時刻,蜿蜒的公路上到處是坦克和裝甲車的殘骸,座艙里的炮彈和機槍子彈不時發出劇烈的爆炸聲響,長長的火舌從每一個彈著點噴向外面,熔化了的裝甲金屬合金象眼淚一般從炮塔上向外流淌,在公路兩旁的沙子上凝結成堅硬無比的金屬河流。燃燒的橡膠輪胎製造著一股股濃黑的煙柱,宛如哀曲的音符在暮色中螺旋上升……

  公路兩旁屍橫遍野的場景讓人慘不忍睹,讓人宛如置身於地獄修羅場一般,空氣中散發著濃郁的血腥氣息,士兵們的遺體或是已被燒得焦黑,或是沒有頭,沒有四肢。佩戴著紅十字袖標的軍醫和護士們疲憊地從一個殘骸走到另一個殘骸,尋找可能的生還者,照料傷員以減輕死亡的痛苦。

  東北戰區總司令員趙慶明頭上裹著血跡斑斑的繃帶,坐在路邊的一個小山崗的樹林裡,在高處他痛苦地望著遠處悽慘的戰場,默然無語。沒想到開戰才幾天的工夫,幾十萬大軍就一敗塗地,以為固若金湯的東北防線頃刻之間就被美軍空降機動部隊穿插的千瘡百孔,而自己這個堂堂的東北戰區最高指揮官更是淪落到光杆司令的地步,不僅與下屬部隊失去了聯繫,而且對戰場局勢更是兩眼一抹黑,一無所知。

  戰爭爆發的第一時間美軍就用全頻道阻塞戰術製造了整個戰場盲區,隨後又迅速攻占錦州切斷了京哈光纜,讓東北三省與內地失去了通訊聯繫。接下來的幾天美軍對東北120多個主要城市投擲了聲波彈,近千萬守軍和市民被驅趕出城市淪為難民,而美軍則不停的對從城市中潰敗外逃的中國軍隊實施24小時不間斷跟蹤轟炸,期間也傷及平民無數,一開始美軍還表示是“誤傷”,可後來當中美兩國開始用核戰術飛彈相互攻擊報復時,美軍也打紅了眼,只要是覺得可疑的目標,不管是軍隊還是平民一律寧可錯殺,不可放過。在躲避戰火的逃亡途中,因恐慌核戰而追隨逃難的人越聚越多,最後形成一場波及東北全境的難民狂潮。

  面對這種混亂的局面小巴頓迅速派出了他的空軍陸戰隊,這是美軍一個新組建的兵種,他不同於以往的傘兵,也不同於被空運的陸軍,而是以空軍為平台組建的輕裝、中裝、重裝三級陸戰梯隊,他們直屬於空軍編制,其武器裝備和人員數量完全是按照空軍作戰需求和能力來組織的。一般輕裝空軍陸戰隊是由特種兵為主陸戰人員,主要負責偷襲敵方指揮部、指引空中火力打擊地面目標,搶占油庫、發電廠、通訊大樓、水庫、機場、鐵路、橋樑、隧道等重要戰略要點。中裝空軍陸戰隊的主要任務是占領被“清理”後的敵方大中城市、在敵軍防禦體系內部戰略飛地等,至於重裝空軍陸戰隊是在空軍掩護下的地面重裝機械化兵團,主要是用來戰略突擊的,陸軍後續部隊進攻打開戰役通道。在這次美軍入侵中國的地面戰爭中,小巴頓精心打造的兩支重裝空軍陸戰隊,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剛踏上中國的領土就被二炮集團軍用戰術核飛彈一筆勾銷了,結局悽慘。另一支則在錦州順利登陸,在東北與內地之間牢牢打入了一個楔子,讓東北戰局形勢急轉直下,岌岌可危,總算為小巴頓挽回了一點面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