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按照小巴頓的戰略設計,對中國本土入侵的第一步是先從中國的版圖上肢解東北三省,摧毀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和切斷俄羅斯對中國的武器、能源援助通道,以削減中國的戰爭動能。第二步把東北作為戰略前沿跳板,進一步入侵中國內地,與此同時部署在阿富汗、伊拉克等中亞國家的美軍用持續不斷的空中打擊猛烈轟炸中國的大後方,而占領江浙地區的日軍將作為一支重要的戰略同盟力量從中國的軟腹直插北京,以此來逼迫中國政府最終簽署戰敗協議。對這一代號為“震撼!”作戰方案,精通西方和東方軍事謀略的小巴頓簡明扼要概括為:斬首行動+兩面三刀。
不過,在整個戰略構想中,俄羅斯方面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美軍出兵中國東北,勢必會讓北極熊感到生存威脅,如果俄羅斯斷然宣布參戰支援中國,那對美國將是災難性的,會讓整個戰爭進程久拖不決,這也是最讓小巴頓擔心的一件事情。在開戰前,美國方面多次派秘密特使出訪俄羅斯,除了許諾未來各項經濟援助計劃外,還帶去了一份瓜分中國東北的方案,美國提出為了保障俄羅斯的地區安全利益,美軍對中國發動地面戰爭後,俄美可效法二戰前期蘇德簽署的秘密瓜分波蘭的協議,中國東北三省自大興安嶺、小興安嶺至齊齊哈爾之間的廣大地區,由俄羅斯出兵託管,作為未來美俄之間的軍事緩衝區。面對美國人提出的這個“誘人”方案,俄羅斯政府高層內部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後態度鮮明地拒絕了這個“燙手”的分贓提議,同時總統梅金也委婉地表明不希望看到美中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進一步升級,俄羅斯不會參與到兩國之間的戰爭中。當得知俄羅斯方面這個最終的“模稜兩可”外交答覆時,小巴頓內心暗暗鬆了一口氣,他知道美軍大舉入侵中國本土的最後一扇門被打開了……
4月15日9時,由美國本土起飛的美軍遠程轟炸機群分12個梯隊突然出現在中國的上空,持續不斷地對東北、華北空投大批的電子干擾發射箱,這些裝置所發射出的強大電子干擾全頻道阻塞了中國東北、華北的大部地區,使這些戰略要地的地面通信設施幾乎陷於全面癱瘓。
4月15日10時,錦州市落下了第一批聲波彈,5000多枚聲波彈發出聲音仿佛來自地獄的鬼嘯,在強烈的噪音刺激100多萬痛苦萬狀的錦州守軍和市民紛紛外逃,一瞬間錦州城為之一空。美軍不僅在市區內使用了聲波彈,也對郊區的一些戰略要地投擲了聲波彈,用來迫使隱蔽在錦州外圍的野戰軍不得不轉移陣地,隨後美軍轟炸機對暴露的中國軍隊實施了殘忍的地毯式轟炸,這是一場不對稱的血腥屠殺,一方高高在上,只需看看屏幕,按按電鈕,向地面傾瀉所有的炸彈,而另一方則在無形的聲波鞭撻下捂著耳朵紛紛衝出掩體,在裸露的曠野中四散奔逃,被隱身於高空的敵機驅趕殺戮。
在這場血腥的殺戮中,美軍大量使用了重達1000磅,殺傷力超強的 “CBU-105” 型精確制導集束炸彈聚束炸彈。集束炸彈是一種通過擴大殺傷面積來提高殺傷效能的航空子母炸彈。這種炸彈當降至預定的高度或到達設定的時間時會自動打開,射出數十甚至數百個子炸彈。子炸彈在碰擊地面目標時爆炸。較先進的雙用途集束炸彈,其子炸彈不僅有擊穿125毫米裝甲的破壞力,而且爆炸後形成的碎片可以在足球場大小的範圍內產生巨大的殺傷力。此外,有的集束炸彈還具有燃燒功能。“CBU-105” 型集束炸彈聚束炸彈曾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被廣泛使用,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飽受其摧殘,稱它為惡魔之雨,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下,錦州軍民傷亡慘重,不僅大批平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軍隊也美軍第一輪的空襲中損失過半,整個防禦體系都被打亂了。
4月15日12時,當第一批美國特種兵空降到錦州市時,諾大一個城市如死一般寂靜,空無一人。以至於美軍士兵都懷疑中國人是否有什麼詭計,經過反覆偵察他們才確信沒有傳說中的埋伏,也沒有想像中的巷戰,靠高科技的力量,他們兵不血刃,輕而易舉的占領了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美軍第一打擊點選在了錦州,完全出乎中國統帥部的意料之外,但錦州失守的後果和嚴重性是每個人都明白的。所以,在第一時間,程光就指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錦州,否則,失去了錦州就等於失去了對東北的控制權。按照軍委指示,錦州野戰軍組織了殘餘的部隊分成無數個戰鬥小組晝夜不停地向市區和錦州港滲透,竭力阻止美軍向錦州運兵,同時華北和東北兩大軍區也抽調精銳部隊迅速增援錦州。
美軍則以錦州為餌,利用其海上和空中優勢,在少數特種部隊的配合下對兩路援軍實施了戰略圍殲。雖然美軍的太空軍事衛星被中國二炮集團軍的核彈全部摧毀了,但是小巴頓早已備有後招,前期為了麻痹中國軍方,他組織新聞媒體大力渲染美軍失去了衛星信息平台後開展地面作戰是如何的困難,給人造成假象如果不恢復太空控制權,美軍是不可能入侵中國本土,打一場地面常規戰的。這一計謀也確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評估美軍地面作戰能力時,中國統帥部許多高級將領都不自覺地誇大了美軍高科技作戰模式對衛星信息平台的依賴性,認為只要能夠打掉美國的外太空軍事衛星,美軍的精確制導武器就失去了眼睛,美軍的數位化作戰系統就失去了信息網絡的支撐。到那個時候,中國軍隊有能力將美軍拖回到韓戰時期的機械化對機械化較量格局,再一次重現當年志願軍的輝煌。為此,統帥部還專門組建了一個研究小組,以當年一本轟動一時的軍事科幻小說《全頻道阻塞》為藍本,設計了一套“雙盲”條件下的防守反擊戰略方案,以期出其不意,在特殊情況下突出奇兵,打美軍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在整個戰略構想中,俄羅斯方面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美軍出兵中國東北,勢必會讓北極熊感到生存威脅,如果俄羅斯斷然宣布參戰支援中國,那對美國將是災難性的,會讓整個戰爭進程久拖不決,這也是最讓小巴頓擔心的一件事情。在開戰前,美國方面多次派秘密特使出訪俄羅斯,除了許諾未來各項經濟援助計劃外,還帶去了一份瓜分中國東北的方案,美國提出為了保障俄羅斯的地區安全利益,美軍對中國發動地面戰爭後,俄美可效法二戰前期蘇德簽署的秘密瓜分波蘭的協議,中國東北三省自大興安嶺、小興安嶺至齊齊哈爾之間的廣大地區,由俄羅斯出兵託管,作為未來美俄之間的軍事緩衝區。面對美國人提出的這個“誘人”方案,俄羅斯政府高層內部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最後態度鮮明地拒絕了這個“燙手”的分贓提議,同時總統梅金也委婉地表明不希望看到美中兩個大國之間的戰爭進一步升級,俄羅斯不會參與到兩國之間的戰爭中。當得知俄羅斯方面這個最終的“模稜兩可”外交答覆時,小巴頓內心暗暗鬆了一口氣,他知道美軍大舉入侵中國本土的最後一扇門被打開了……
4月15日9時,由美國本土起飛的美軍遠程轟炸機群分12個梯隊突然出現在中國的上空,持續不斷地對東北、華北空投大批的電子干擾發射箱,這些裝置所發射出的強大電子干擾全頻道阻塞了中國東北、華北的大部地區,使這些戰略要地的地面通信設施幾乎陷於全面癱瘓。
4月15日10時,錦州市落下了第一批聲波彈,5000多枚聲波彈發出聲音仿佛來自地獄的鬼嘯,在強烈的噪音刺激100多萬痛苦萬狀的錦州守軍和市民紛紛外逃,一瞬間錦州城為之一空。美軍不僅在市區內使用了聲波彈,也對郊區的一些戰略要地投擲了聲波彈,用來迫使隱蔽在錦州外圍的野戰軍不得不轉移陣地,隨後美軍轟炸機對暴露的中國軍隊實施了殘忍的地毯式轟炸,這是一場不對稱的血腥屠殺,一方高高在上,只需看看屏幕,按按電鈕,向地面傾瀉所有的炸彈,而另一方則在無形的聲波鞭撻下捂著耳朵紛紛衝出掩體,在裸露的曠野中四散奔逃,被隱身於高空的敵機驅趕殺戮。
在這場血腥的殺戮中,美軍大量使用了重達1000磅,殺傷力超強的 “CBU-105” 型精確制導集束炸彈聚束炸彈。集束炸彈是一種通過擴大殺傷面積來提高殺傷效能的航空子母炸彈。這種炸彈當降至預定的高度或到達設定的時間時會自動打開,射出數十甚至數百個子炸彈。子炸彈在碰擊地面目標時爆炸。較先進的雙用途集束炸彈,其子炸彈不僅有擊穿125毫米裝甲的破壞力,而且爆炸後形成的碎片可以在足球場大小的範圍內產生巨大的殺傷力。此外,有的集束炸彈還具有燃燒功能。“CBU-105” 型集束炸彈聚束炸彈曾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被廣泛使用,伊拉克共和國衛隊飽受其摧殘,稱它為惡魔之雨,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在美軍的狂轟濫炸下,錦州軍民傷亡慘重,不僅大批平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軍隊也美軍第一輪的空襲中損失過半,整個防禦體系都被打亂了。
4月15日12時,當第一批美國特種兵空降到錦州市時,諾大一個城市如死一般寂靜,空無一人。以至於美軍士兵都懷疑中國人是否有什麼詭計,經過反覆偵察他們才確信沒有傳說中的埋伏,也沒有想像中的巷戰,靠高科技的力量,他們兵不血刃,輕而易舉的占領了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美軍第一打擊點選在了錦州,完全出乎中國統帥部的意料之外,但錦州失守的後果和嚴重性是每個人都明白的。所以,在第一時間,程光就指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奪回錦州,否則,失去了錦州就等於失去了對東北的控制權。按照軍委指示,錦州野戰軍組織了殘餘的部隊分成無數個戰鬥小組晝夜不停地向市區和錦州港滲透,竭力阻止美軍向錦州運兵,同時華北和東北兩大軍區也抽調精銳部隊迅速增援錦州。
美軍則以錦州為餌,利用其海上和空中優勢,在少數特種部隊的配合下對兩路援軍實施了戰略圍殲。雖然美軍的太空軍事衛星被中國二炮集團軍的核彈全部摧毀了,但是小巴頓早已備有後招,前期為了麻痹中國軍方,他組織新聞媒體大力渲染美軍失去了衛星信息平台後開展地面作戰是如何的困難,給人造成假象如果不恢復太空控制權,美軍是不可能入侵中國本土,打一場地面常規戰的。這一計謀也確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評估美軍地面作戰能力時,中國統帥部許多高級將領都不自覺地誇大了美軍高科技作戰模式對衛星信息平台的依賴性,認為只要能夠打掉美國的外太空軍事衛星,美軍的精確制導武器就失去了眼睛,美軍的數位化作戰系統就失去了信息網絡的支撐。到那個時候,中國軍隊有能力將美軍拖回到韓戰時期的機械化對機械化較量格局,再一次重現當年志願軍的輝煌。為此,統帥部還專門組建了一個研究小組,以當年一本轟動一時的軍事科幻小說《全頻道阻塞》為藍本,設計了一套“雙盲”條件下的防守反擊戰略方案,以期出其不意,在特殊情況下突出奇兵,打美軍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