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到1970年12月26日,尼克森在對訪美之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談話時,第一次叫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與此同時聯合國第二十五次大會表決阿爾巴尼亞提案時,出現五十一票對四十九票之多數,同意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尼克森於6月21日宣布解除歷時二十一年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禁運。尼克森特別助理基辛格則突然於7月9臼至11日間在巴基斯坦秘密轉赴北京訪問。基辛格於北京會見周恩來,進行了震動世界的協商,議定尼克森來華訪問。16日,尼克森又發表訪華公告,公開表示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席位。
蔣介石見大勢已去,則於6日15日提前發表“荘敬自強”文告。文告曰:“古人常言:‘天下之事,在乎人為,決不可以一時之波瀾,遂自毀其壯志。’……
“只要大家都能夠任敬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堅持國家及國民獨立不撓之精神,那就沒有經不起的考驗。……”
聯合國第二十六次大會開幕後(1971年9月21日),阿爾巴尼亞等國又提出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案。
美國則提出了排除“中華民國”議席應視為重要事項的議案,希望大會通過。日本參加了美國此一議案的提出。但10月25日大會中,美國的這一議案以五十九票贊成,五十五票反對,十五票棄權,未得通過。這無疑提前排除了台灣當局代表中國的資格。台灣代表周書楷被迫於25日下午11時9分(台北26日上午11時9分)聲明退出聯合國,並當即率代表團退出會場。大會隨即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七十六票贊成,三十五票反對,美、日均投了反對票)。
1971年以來,美國輿論界又流行兩個中國的理論。蔣介石對此自是堅決反對,並予大力駁斥;大陸也同樣堅決反對。對此,國共兩黨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同是炎黃子孫,誰也不能出賣中華國土。同時台獨分子也在美國公開活動,咄咄逼人。同年9月,美國又在聯合國提出“雙重代表權”問題。這一切均使蔣深感震驚和痛苦,沉重的精神負擔,壓得他開始鬱鬱寡歡。
10月10日“國慶日”蔣又發表《告全國同胞書》。他痛苦地說:“今日世界處於一個慘痛的時代。在這時代中,正義與強權、善與惡、黑與白之分辯,日漸消失,貪婪、虛偽與混亂籠罩一切,……。”
“我禱告上蒼並滿懷信心,這個世界能很快回到正義、自由與和平的境地。人類的天性不能長期受壓迫,……。”
1971年10月27日晨2時30分,蔣得美國大安克志通知,得知聯大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台灣代表退出聯大一事,於7時半後,召開中評會,下令三軍戒備。10時,發表聲明,譴責美國。蔣在極度痛苦之中,又發表《告全國同胞書》,表示了他的憤慨和繼續奮鬥,決不屈服的決心。同時理智地表示仍然遵守聯合國憲章。他說:“我們已鄭重聲明,無論中華民國政府或中國人民,決不承認一個在嚴重違反聯合國規定下所作非法決議的效力……。雖然我們已退出聯合國,但我們在國際團體中仍將繼續以聯合國的宗旨與原則,作為我們行動的準繩,並繼續鼓起勇氣,為國際正義、世界和平與安全而努力。”
台灣的國際前景越來越暗淡了。毫無疑問,這個戎馬一生的軍人,已有些疲勞了。
1972年蔣再次當選總統。本年2月蔣在國民大會中說他因年事已高,不再參加總統競選;但語句之中,仍透露出他願繼續效力,如果大家不嫌他老的話。他說:“本人雖極願未來仍為國盡忠,但本人已多年厝任此職,深感欠疚,謹鄭重懇請諸位代表另選賢能,繼承本人擔任總統職位。”3月21日“代表”們仍然以一千三百一十六總票中之一千三百零八票選蔣連任總統。蔣立即提出其長子經國任行政院長。
當選之後,蔣又發表文告,重申其反共決心。他說:“惟有我們的政府與人民勵精圖治,亦即光復失去的領土與拯救大陸億萬同胞,我們才能共同在三民主義旗幟下,獲享自由與權利的恩澤。”
“基於此種理由,本人才鼓起勇氣與下定決心,並不顧高齡及面對艱巨之使命與重大之責任,而膺受此職,……致力於反抗叛國之毛共,矢志完成第二次誓師北伐,統一中華民國大業。……本人誓言,……不負全民族厚望,克盡職責……。
“只要毛共及其叛國同黨一日尚存,我們革命的任務不會終止,縱使我們必須遭受千百挫折與打擊,亦在所不辭,決不氣餒。”
第60章 建設台灣(4)
同年3月,蔣做了前列腺手術,後轉為慢性前列腺炎。4月,患重感冒,進住榮民醫院療養,又轉成急性肺炎。7月份,又於陽明山發生一次車禍,健康更形惡化。實際上,這時台灣已在悄悄地進入蔣經國的時代。本年5月,蔣經國在出任行政院長後提出救亡圖存的“十大革新”政綱。主要是廉能政治,革除貪賄,經濟發展自由、平衡、平等公開等原則。同時宣布十大工業建設計劃。
9月,中日建交,日本終止了對台的外交關係。10月10日,蔣介石指責田中角榮背棄正義與法律以及理性。這又是對蔣一個沉重打擊。
蔣介石見大勢已去,則於6日15日提前發表“荘敬自強”文告。文告曰:“古人常言:‘天下之事,在乎人為,決不可以一時之波瀾,遂自毀其壯志。’……
“只要大家都能夠任敬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堅持國家及國民獨立不撓之精神,那就沒有經不起的考驗。……”
聯合國第二十六次大會開幕後(1971年9月21日),阿爾巴尼亞等國又提出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提案。
美國則提出了排除“中華民國”議席應視為重要事項的議案,希望大會通過。日本參加了美國此一議案的提出。但10月25日大會中,美國的這一議案以五十九票贊成,五十五票反對,十五票棄權,未得通過。這無疑提前排除了台灣當局代表中國的資格。台灣代表周書楷被迫於25日下午11時9分(台北26日上午11時9分)聲明退出聯合國,並當即率代表團退出會場。大會隨即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七十六票贊成,三十五票反對,美、日均投了反對票)。
1971年以來,美國輿論界又流行兩個中國的理論。蔣介石對此自是堅決反對,並予大力駁斥;大陸也同樣堅決反對。對此,國共兩黨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同是炎黃子孫,誰也不能出賣中華國土。同時台獨分子也在美國公開活動,咄咄逼人。同年9月,美國又在聯合國提出“雙重代表權”問題。這一切均使蔣深感震驚和痛苦,沉重的精神負擔,壓得他開始鬱鬱寡歡。
10月10日“國慶日”蔣又發表《告全國同胞書》。他痛苦地說:“今日世界處於一個慘痛的時代。在這時代中,正義與強權、善與惡、黑與白之分辯,日漸消失,貪婪、虛偽與混亂籠罩一切,……。”
“我禱告上蒼並滿懷信心,這個世界能很快回到正義、自由與和平的境地。人類的天性不能長期受壓迫,……。”
1971年10月27日晨2時30分,蔣得美國大安克志通知,得知聯大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合法席位,台灣代表退出聯大一事,於7時半後,召開中評會,下令三軍戒備。10時,發表聲明,譴責美國。蔣在極度痛苦之中,又發表《告全國同胞書》,表示了他的憤慨和繼續奮鬥,決不屈服的決心。同時理智地表示仍然遵守聯合國憲章。他說:“我們已鄭重聲明,無論中華民國政府或中國人民,決不承認一個在嚴重違反聯合國規定下所作非法決議的效力……。雖然我們已退出聯合國,但我們在國際團體中仍將繼續以聯合國的宗旨與原則,作為我們行動的準繩,並繼續鼓起勇氣,為國際正義、世界和平與安全而努力。”
台灣的國際前景越來越暗淡了。毫無疑問,這個戎馬一生的軍人,已有些疲勞了。
1972年蔣再次當選總統。本年2月蔣在國民大會中說他因年事已高,不再參加總統競選;但語句之中,仍透露出他願繼續效力,如果大家不嫌他老的話。他說:“本人雖極願未來仍為國盡忠,但本人已多年厝任此職,深感欠疚,謹鄭重懇請諸位代表另選賢能,繼承本人擔任總統職位。”3月21日“代表”們仍然以一千三百一十六總票中之一千三百零八票選蔣連任總統。蔣立即提出其長子經國任行政院長。
當選之後,蔣又發表文告,重申其反共決心。他說:“惟有我們的政府與人民勵精圖治,亦即光復失去的領土與拯救大陸億萬同胞,我們才能共同在三民主義旗幟下,獲享自由與權利的恩澤。”
“基於此種理由,本人才鼓起勇氣與下定決心,並不顧高齡及面對艱巨之使命與重大之責任,而膺受此職,……致力於反抗叛國之毛共,矢志完成第二次誓師北伐,統一中華民國大業。……本人誓言,……不負全民族厚望,克盡職責……。
“只要毛共及其叛國同黨一日尚存,我們革命的任務不會終止,縱使我們必須遭受千百挫折與打擊,亦在所不辭,決不氣餒。”
第60章 建設台灣(4)
同年3月,蔣做了前列腺手術,後轉為慢性前列腺炎。4月,患重感冒,進住榮民醫院療養,又轉成急性肺炎。7月份,又於陽明山發生一次車禍,健康更形惡化。實際上,這時台灣已在悄悄地進入蔣經國的時代。本年5月,蔣經國在出任行政院長後提出救亡圖存的“十大革新”政綱。主要是廉能政治,革除貪賄,經濟發展自由、平衡、平等公開等原則。同時宣布十大工業建設計劃。
9月,中日建交,日本終止了對台的外交關係。10月10日,蔣介石指責田中角榮背棄正義與法律以及理性。這又是對蔣一個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