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然後,蔣又私下向張群表示,願張做副總統候選人。張群最知蔣氏之心,趕快推說年事已高,建議以七十歲以下的人任副總統最適宜。但蔣仍分發張群、孫科、何應欽、嚴家淦四張照片備用。

  最後,蔣在三中全會提名嚴家淦為副總統候選人。並對與會者說:“嚴家淦同志的長處,正是我的短處;我的短處,也正是嚴家淦同志長處”。這兩句話,很有意思,這正是蔣所要求的。投票開始後,嚴以七十三比七十二被推為國民黨候選人。

  但國民大會對嚴家淦卻不客氣,不少代表要嚴答覆福利條件,否則揚言選舉將出現“難產”。投票結果,發票一千四百一十七張,收回一千四百一十六張,嚴得票七百八十二張。這說明國民大會和國民黨內暗中有反對蔣介石的反對派,只是不敢公開。但不管如何,嚴已當選副總統。蔣死嚴繼後,天下就是蔣經國的了。這時,蔣已為蔣經國的接班準備就緒。

  台灣的經濟建設

  蔣到台灣後,接受了在大陸失敗的教訓,一要改革政治;二要建設台灣,發展台灣經濟,以便有立足之地。

  1953年以前,他把重點放到農業方面和幣制改革方面。幣制改革和農業的“三七五”減租以及農業技術改進同時並舉。而幣制的改革尤為一切經濟建設的中心環節。因為通貨膨脹不解除,一切建設都談不上。

  蔣在1949年6月15日頒布了台灣省的《幣制改革方案》。

  方案規定:新台幣由台灣銀行發行,總數二億元,以美金為計算標準。對美金匯率為:新台幣五元折合美金一元,舊台幣則以四萬元折合新台幣一元。

  新台幣以黃金白銀外匯和可換外匯之物資為準備金。同時設“新台幣準備監理委員會”,監督執行和保管。新台幣在省內可以通過黃金儲蓄辦法兌換黃金;在省外,可以通過進出口貿易,兌換外匯。

  其具體實施辦法中,重點是穩定物價,即“為使幣值穩定起見,必須增加生產,節省消費,促進進出口貿易,俾省內經濟得以穩定,對外貿易收支得以平衡”。

  其次是充分配合企業,以促進企業發展。由“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對於外銷物資,要促進其增產和提高質量,降低成本。並對外銷生產事業,予以充分貸款。

  新台幣面額分一元、五元、十元、百元四種。輔幣為一分、五分、一角、五角四種。

  舊台幣於1949年12月31日以前無限制兌換。新台幣於1949年6月15日正式使用。

  同時,農業於1949年4月開始推行“三七五”減租政策。到1953年開始制訂第一個四年計劃。

  蔣在台灣組織各行業的專家們,具體提出了台灣經濟建設的總體設想,制定了一系列相應政策。

  這些經濟政策,主要體現在台省的各個四年計劃中。而這些計劃的總規劃是:

  以農業培養工業,再以工業資助和推動農業的發展。先發展容易積累資金和運轉快的輕工業和進口替代品,再重點發展出口工業。待積累足量資金後,再適當發展重工業。

  以低利率貸款給民營企業,對出口企業則更加優惠。在稅收方面,採取稅率增長低於生產增長,或不高於生產值的增長率的政策,使企業有利可圖。

  在自力更生基礎上,吸引外資和華僑資本,到台投資。吸引外資的同時,堅持不妨害或保護民族工業的經濟政策的貫徹。

  採用沿海與內地均衡發展,互相配合促進的措施。

  從1953年到1972年,台灣的經濟發展分兩大階段。第一階段,從1953年至1960年,為工農平衡發展時期。按照蔣的“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方針進行。其具體目標是:增加農業生產,實現自給自足保證島內市場繁榮。同時增加農、工投資,達到國際收支平衡。工業方面的重點為生產進口替代品,故以紡織、食品、合板為主要工業品類。這個時期,台省物價趨於穩定。

  自1953年到1960年,經過兩個四年計劃時期,台省工業基礎已經建立;工業產品已能滿足島內需要。台省工業便在以上基礎上,進一步開闢和拓展市場。

  從1961年到1972年,為第二階段。

  這個階段可稱之為擴大出口和高速增長、高度穩定時期。其平均增長速度,自1964年以後,為11%,屬當時世界首位。當時世界最高增長率為7.18%。

  1960年,政府制定了《獎勵投資條例》,1961年開始實施,有效期為十年。到1970年,政府認為有繼續實施之必要,經修訂,再實施十年。

  存第二個時期中,推動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措施,有金融和出口兩個方面。金融方面,主要是當局於1960年核准中國銀行,中央銀行、交通銀行、中同農民銀行復業。1961年6月,將美元匯率調整為一美元兌換新台幣四十元。1963年又取消外匯結算證制度,簡化手續。1965年,核准外商銀行在台設立分行。其中有美國花旗銀行、美國商業銀行、美國運通銀行、泰國盤谷銀行等。同年9月,將進口關稅稅率降低,並逐步放寬進口限制,以推動發展外銷中對外國原料和設備的順利進口。1966年,又在高雄設立加工出口區,直接由外國運進原料,經加工後,又直接將成品自加工區輸出外國市場,以減少通關手續。以後又於高雄的楠梓、台中的潭子,成立了加工出口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