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王建: 從歐亞大陸的歷史看,惟一統一過它的就是成吉思汗,在他之外,沒有一個國家曾經打通過歐亞大陸,但成吉思汗維持歐亞統一的時間非常短。在古代社會,文明程度高的農業民族卻屢遭文明程度低的遊牧民族侵略,這是什麼原因?我看就是軍事原因,騎馬的民族和只會守家在地種田的農耕民族比,它的戰鬥力更強,更容易形成軍事組織,戰爭的成本也最低,因為他是平戰結合的,而農耕民族就得建常備軍,沒事的時候也得養著,所以在古代社會,農業文明反而不可能形成更強的軍事實力,經常被遊牧民族戰勝。但是資本主義創造出工業文明,船堅炮利,就沒有對手了,它就征服別的國家。
李曉寧:資本出現以後,資本可以進行調用和配置,現在虛擬經濟按一下鍵子,經網絡都過去了,這樣資本主義得以實現,沒有新航路的開通,沒有資本運作,複試記帳法的出現,沒有貨幣統一,沒有科學技術的普及。資本主義不存在,都是幾個必要因素。
王湘穗: 蒙古的騎兵厲害,漢族也想學,但漢族的馬是什麼馬?是耕地拉車的馬,你的騎兵與生產聯繫不起來,不像蒙古騎兵是由生存狀態直接轉成軍事力量,所以就沒有人家那麼〖FJF〗ND452〖FJ〗悍;現在的美國,也把軍事技術和民用技術打通了,信息通訊、GPS導航,還包括把企業的採購和管理方式也引入軍隊,它的軍事能力與社會生產模式是連在一起,有種內在的力量。
王建:軍事先進,經濟上軟也能夠打勝仗。
喬良: 後起民族也是新興民族,年輕,有活力,不像先化民族那樣自負,不思進取,有包袱,更重要的是先化民族化到一定程度就腐敗,直到腐敗到不能打仗,不願打仗,不敢打仗。蠻族身強力壯,為了生存它需要擴張,所以進取心也強。現在的美國雖然在文明進化的譜系上已居於高端,但它仍算是一個年輕國家,所以仍具備後起國家的特點。
王建:歷史上遊牧民族殺人不當回事,跟宰大牲口一樣。
王湘穗: 現代西方文明是技術文明,它能夠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消解蠻族的血性,但是現在蠻族也在學習技術,像本·拉登不僅有宗教狂熱,也學習了現代科學技術,所以又讓西方頭疼了。
李曉寧: 早在1914年以前,烏茲別克的一位民族主義領袖就對他的民眾說過:“科學是一個政府欣欣向榮的原因。科學是一個民族進步的起因。科學是那種非常強有力的手段;科學的存在使野蠻的美洲人上升到他們現在所居的很高的地位、擁有力量,科學的缺乏使波斯人淪於他們現在所處的低下地位、蒙受恥辱。科學是使英國人成為印度、埃及、俾路支和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的主人的手段,也是使俄國人當上韃靼人、吉爾吉斯、突厥斯坦和高加索穆斯林的統治者的手段。最後,正是由於科學,土耳其遼闊的領土給移交到外國人手中,法國的三色旗在非斯的伊斯蘭教徒頭上招展……”“如果你們學習當代科學,你們將能夠製造電報機,鋪設鐵路,在20天內把幾十萬名士兵從地球的一端運送到另一端……將能夠領會《古蘭經》的秘密含義,為捍衛伊斯蘭教製造步槍和大炮,把祖國從外國人手中解放出來……將能夠使我們民族擺脫異教徒的枷鎖,使伊斯蘭教恢復其早先的崇高地位。”這是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上的一段話。這是落後文明國家的人對西方工業文明國家之所以強盛的理解。
文明衝突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宗教衝突(3)
王湘穗: 應該自覺打破軍事力量和民用技術之間界限,你不打破,就始終處在弱勢。
李曉寧:蒙古人占領了歐亞大陸很大一塊地方。那麼我們會想,蒙古人靠什麼戰無不勝的呢?有人說是蒙古騎兵的作用。其實,俄羅斯很早就有了騎兵,馬就是從南俄草原最先馴化出來的。俄羅斯騎兵非常厲害,歐洲的騎兵也非常多,所以騎兵不是蒙古人克敵制勝的關鍵法寶。蒙古人只有一樣東西是當時別人都沒有的。這就是炸藥。野戰容易,攻城最難。蒙古人有了炸藥,轟開城門,炸倒城牆,無堅不摧。再加上悍的騎兵,所向披靡,誰都擋不住。蒙古人教會了歐洲人使用火藥,也就是因為火藥進入了歐洲,隨之也就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近代西方的殖民史就是使用火藥的歷史。火藥在西方歷史中影響很大,以至於西方影響最大的學術獎項是用一個研究炸藥的人命名的,這個人就是諾貝爾。
新視角:虛擬經濟文明對實物經濟文明的顛覆
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文明衝突,就是把虛擬經濟看做是一種新的經濟文明。
因此,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顛覆舊的文明的工具。
以往的文明都是實物經濟文明,不論是農耕、遊牧、漁獵、商業、貿易、工業甚至海盜經濟,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實物經濟,而現在的美國文明可以說是最早期的虛擬經濟文明,這
種文明與實物經濟文明在根上就不同,如果講文明衝突,講實物經濟文明和虛擬經濟文明這兩種文明的衝突才更有前瞻性。
喬良: 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文明衝突,就是把虛擬經濟看做是一種新的經濟文明。因此,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顛覆舊的文明的工具。
李曉寧:資本出現以後,資本可以進行調用和配置,現在虛擬經濟按一下鍵子,經網絡都過去了,這樣資本主義得以實現,沒有新航路的開通,沒有資本運作,複試記帳法的出現,沒有貨幣統一,沒有科學技術的普及。資本主義不存在,都是幾個必要因素。
王湘穗: 蒙古的騎兵厲害,漢族也想學,但漢族的馬是什麼馬?是耕地拉車的馬,你的騎兵與生產聯繫不起來,不像蒙古騎兵是由生存狀態直接轉成軍事力量,所以就沒有人家那麼〖FJF〗ND452〖FJ〗悍;現在的美國,也把軍事技術和民用技術打通了,信息通訊、GPS導航,還包括把企業的採購和管理方式也引入軍隊,它的軍事能力與社會生產模式是連在一起,有種內在的力量。
王建:軍事先進,經濟上軟也能夠打勝仗。
喬良: 後起民族也是新興民族,年輕,有活力,不像先化民族那樣自負,不思進取,有包袱,更重要的是先化民族化到一定程度就腐敗,直到腐敗到不能打仗,不願打仗,不敢打仗。蠻族身強力壯,為了生存它需要擴張,所以進取心也強。現在的美國雖然在文明進化的譜系上已居於高端,但它仍算是一個年輕國家,所以仍具備後起國家的特點。
王建:歷史上遊牧民族殺人不當回事,跟宰大牲口一樣。
王湘穗: 現代西方文明是技術文明,它能夠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消解蠻族的血性,但是現在蠻族也在學習技術,像本·拉登不僅有宗教狂熱,也學習了現代科學技術,所以又讓西方頭疼了。
李曉寧: 早在1914年以前,烏茲別克的一位民族主義領袖就對他的民眾說過:“科學是一個政府欣欣向榮的原因。科學是一個民族進步的起因。科學是那種非常強有力的手段;科學的存在使野蠻的美洲人上升到他們現在所居的很高的地位、擁有力量,科學的缺乏使波斯人淪於他們現在所處的低下地位、蒙受恥辱。科學是使英國人成為印度、埃及、俾路支和阿拉伯半島部分地區的主人的手段,也是使俄國人當上韃靼人、吉爾吉斯、突厥斯坦和高加索穆斯林的統治者的手段。最後,正是由於科學,土耳其遼闊的領土給移交到外國人手中,法國的三色旗在非斯的伊斯蘭教徒頭上招展……”“如果你們學習當代科學,你們將能夠製造電報機,鋪設鐵路,在20天內把幾十萬名士兵從地球的一端運送到另一端……將能夠領會《古蘭經》的秘密含義,為捍衛伊斯蘭教製造步槍和大炮,把祖國從外國人手中解放出來……將能夠使我們民族擺脫異教徒的枷鎖,使伊斯蘭教恢復其早先的崇高地位。”這是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上的一段話。這是落後文明國家的人對西方工業文明國家之所以強盛的理解。
文明衝突不能狹隘地理解為宗教衝突(3)
王湘穗: 應該自覺打破軍事力量和民用技術之間界限,你不打破,就始終處在弱勢。
李曉寧:蒙古人占領了歐亞大陸很大一塊地方。那麼我們會想,蒙古人靠什麼戰無不勝的呢?有人說是蒙古騎兵的作用。其實,俄羅斯很早就有了騎兵,馬就是從南俄草原最先馴化出來的。俄羅斯騎兵非常厲害,歐洲的騎兵也非常多,所以騎兵不是蒙古人克敵制勝的關鍵法寶。蒙古人只有一樣東西是當時別人都沒有的。這就是炸藥。野戰容易,攻城最難。蒙古人有了炸藥,轟開城門,炸倒城牆,無堅不摧。再加上悍的騎兵,所向披靡,誰都擋不住。蒙古人教會了歐洲人使用火藥,也就是因為火藥進入了歐洲,隨之也就改變了整個世界歷史。近代西方的殖民史就是使用火藥的歷史。火藥在西方歷史中影響很大,以至於西方影響最大的學術獎項是用一個研究炸藥的人命名的,這個人就是諾貝爾。
新視角:虛擬經濟文明對實物經濟文明的顛覆
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文明衝突,就是把虛擬經濟看做是一種新的經濟文明。
因此,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顛覆舊的文明的工具。
以往的文明都是實物經濟文明,不論是農耕、遊牧、漁獵、商業、貿易、工業甚至海盜經濟,都是直接或間接的實物經濟,而現在的美國文明可以說是最早期的虛擬經濟文明,這
種文明與實物經濟文明在根上就不同,如果講文明衝突,講實物經濟文明和虛擬經濟文明這兩種文明的衝突才更有前瞻性。
喬良: 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文明衝突,就是把虛擬經濟看做是一種新的經濟文明。因此,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種顛覆舊的文明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