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3月底,越南軍隊在越南南方戰場發起全面進攻後,尼克森政府一方面採取報復行動,大規模恢復對越南北方的空中轟炸和海上布雷,一方面向蘇聯和中國施加外交壓力,希望蘇中兩國能迫使河內回到談判桌前。面對美國的壓力和越南的離異傾向,中國方面繼續表明了支持越南抗戰,同時不介入和談問題的立場。4月3日,基辛格秘密緻函中國,指出美國採取軍事行動以促進和平解決越戰對於尼克森政府的極端重要性,並提醒說,美國在印支受辱,並不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對此,中國除了以外交部名義公開批評美國對越南北方的空襲,還在4月12日通過秘密渠道復函美國,對越南表示聲援,於重申中國願意同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同時,警告美國不要在越南問題上“越陷越深”。[45]同日,周恩來接見越南駐華使館臨時代辦阮進,表態說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支持越南政府聲明的嚴正立場,全力支援越南人民把抗美救國戰爭進行到底。[46]

  與此同時,中國開始了大規模援越行動。5月13日和14日,周恩來與越南外交部部長、出席巴黎和談越南代表團團長春水會談時答應在鐵路修復、開闢海上隱蔽航線、增加武器裝備援助、搶運糧食和汽油,以及掃除水雷等問題上,統統給越南以幫助。隨後,余秋里即在國家計委、軍委工辦18-25日召開的全國援越任務動員會上指出:增加援越物資生產,大力支持越南抗美救國鬥爭,是一項緊急任務,“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地充分滿足他們的需要”。援越任務是“光榮的、重大的、長期的”,“不能討價還價”,必須認真研究,安排落實。中越雙方在5月至8月的幾個月中頻繁進行會談,商議和解決了一系列援越的具體問題。[47]中國政府並決定再次派出支援部隊進入越南北方。根據中越兩軍總參謀部達成的協議,中國人民解放軍於5月開始派出汽車運輸部隊、海上掃雷部隊等,入越執行援助任務。[48]正是在中國的幫助下,1972年進入越南的援助物資以及從越南北方運往南方的物資比1971年增加了近一倍。越方與中方談判援助問題的代表、越南外貿部副部長李班即曾表示:中國這次向越南提供的補充援助,“對一些主要物資可以說百分之百地滿足了要求”,越南黨和政府“都感到非常高興”。[49]

  不過,中美雙方對共同利益的確定和重視,使得中國在越南問題上強硬的政治立場和軍事行為已不會再破壞大門已開的兩國關係。尼克森4月18日在白宮接見訪美的中國桌球隊時即表示:儘管河內發動攻勢,美國以轟炸北越進行還擊,但是,美中關係仍在沿著恢復邦交的軌道前進。[50]

  第二階段,1972年6月至1973年5月。此階段在越南問題上的軍事行動及和平談判都進入到最激烈、最關鍵的時刻。由於美蘇於5月份簽署了限制戰略武器的協定,使中國認為,美蘇有接近的趨向,其將威脅到中國發展對美關係的外交戰略;另外,中美關係完全正常化的關鍵是台灣問題,而解決之的先決條件是越南問題,這已是北京和華盛頓雙方都堅持的一個基點,因此,中國希望美軍及早撤出越南,以推動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進一步實現中國聯美抗蘇的既定戰略目標。而且,在中國領導人看來,戰爭的結束實際將更有利于越南以後統一南北兩方的軍事行動。這樣,中國對越南的外交方針,特別是對巴黎和談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中國一方面抗議美國在越南北方的野蠻軍事行為,儘量滿足越南的一切物質要求,為越南以後的統一戰爭奠定基礎,一方面積極勸告越南和壓美國適時結束戰爭,同時繼續保持中美之間的接觸。

  1972年6月19-23日基辛格再度訪問北京時,雖然在尋求中國對解決越南問題的幫助上面依然沒有取得什麼新的實質性進展,卻感覺到中國方面對實現越美停火的興趣更大了。[51]基辛格的感覺是不錯的。儘管周恩來在同基辛格的會談中沒有改變對越南問題的原則立場,但在與越南方面接觸時,態度已有所不同。美蘇5月最高級會談之前,周恩來還向河內表示不過問巴黎和談,支持越南把戰爭進行到底,並贊成搞掉阮文紹政府。[52]此後,中國則開始示意越南應回到談判桌前。7月6日,周恩來在會見春水和李班時指出:越南戰爭是繼續打下去,還是美國有所鬆動,談判解決,今後4個月是關鍵時刻。幾天後,他即建議巴黎和談越南代表團團長春水的特別顧問黎德壽直接與阮文紹及其代表談,認為既然阮還是右派的代表人物,那就還沒有其他任何人可以取代他。[53]當范文同8月份來中國雲南昆明休假時,周恩來專程前往探望,就越美談判問題交換看法,隨即又派人去向范文同轉達毛澤東的意見:“關于越美談判,軍事和政治問題不能分開解決,在南方成立左、中、右三派聯合政府是對的。先讓美國將軍隊全部撤走,交換戰俘。成立聯合政府可直接與阮文紹談判,需要時間,談不成再打,估計美軍不可能再回來。關於聯合政府的談判,是爭取一個過渡時間,休整後再打,最後取勝。”周恩來並於8月18日在京會見了黎德壽。[54]在河內放棄談判而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時,中國對越南領導人強調談判的正確性,明顯具有提醒越方恢復談判的意思。鑑於越南始終堅持以美國撤換阮文紹為停戰的條件之一,周恩來的建議和毛澤東的意見,實際已表明北京不贊成河內繼續在這一政治主張上僵持下去。毛澤東還進而明確了這種提議的策略性理由,即先“送神”,再休整軍隊,然後於無外來干涉的情況下一舉完成統一大業。[55]此後,8月下旬,黎德壽在巴黎提交了關於談判問題的新的建議,主張聯合政府的建立將既包括越南南方共和臨時革命政府,也包括阮文紹政權。這是河內首次表示接受西貢政權。越南領導人並對此做出解釋說,美國人一撤走,阮文紹將更容易對付。[56]越南方面的這種轉變,顯然表明中國方面的影響是起了作用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