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說不定,某個商家從此和你交上了朋友,他要捎帶什麼也就更方便了,他對你的報酬也會接踵而來。
……
在我們去老山這條路上,好幾個大街成了十里洋場,什麼人都有,什麼貨都有。
我們國家需要發展商品經濟,大家都靠吃國家的“大鍋飯”是不行的,這十年的成就已經證明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是對的。在講清這一條的前提下,我們也大講不是商品經濟市場上一切現象都是好的,更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搞改革。我們更多的是講我們部隊不是商業部門,我們只能“一切為前線,一切為勝利”!你來服兵役,盡義務,只能奉獻,不許索取,用任何方式賺一分錢也是犯紀律的,一經發現,輕者處分,重者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老山模範運輸連”模範就在於,十年來她經受了前方炮火的考驗,也沒有一個人被後方這類沒有聲光的炮彈擊中,這方面沒人寫過。
現在的麻煩在於,我們教育了這個連這個營,可是我們的車,我們的兵天天在外面跑,他們什麼不知道?我們不敢幹的,別人照干不誤!我們推掉的生意,別人攬上了!確實,別的部隊的汽車兵成隊成批往外拉土特產,往回拉洋貨“慰問品”,我們知道!這些慰問品是什麼,分到兵們手裡是什麼,我們也知道!於是我們部隊也就有了反映:只有我們領導土、傻、保守、死板!……(分部張副政委:“是呵,這方面我們的壓力大呵!老是說人家洋我們土,人家解放,我們保守。過去我們不敢擺酒,下面擺酒,趕快叫撤,怕告狀,當典型,規規矩矩。後來人家對我們一個助理員也大擺宴席。這個助理員回來說了,人家不是對我一個人,是對我們部隊表示熱情呵!人家來了,我們也不能太寒酸了呵!找到我這紀委書記,我說:擺吧,第一不要過頭,第二不能揣荷包……於是你來我往,大家都擺,越擺越大,招待費大幅度上升。”)
部隊如何在新時期過好幾“關”,不但靠教育,還在全軍要有統一的法規,並作到令行禁止,不是紙上談兵。
(插話:不能只要下面講奉獻,上面還得作好調查研究,給部隊解決實際困難。前幾年老山打得最激烈,傷員後運理最大的時候,我們用大解放運傷員,為防震防顛,我們想了先在車上裝上沙,鋪上麻袋的辦法。可是路況不好,還要時開時停,時快時慢防炮。等把傷員運到地方,連人帶擔架都滾到沙里去了。傷員、醫生、汽車兵誰不哭?誰不說大街上跑了那麼多外國車,怎就沒人想著給前線進口一些高級的傷員運送車呢?後來,這種車來了,有外國的,我們自己設計製造的,汽車兵從心裡高呼萬歲!)
是的,要搞好部隊思想教育,關鍵還在於我們整個黨風軍風的轉變!
--------------------------------------------------------------------------------
有個戰士叫梅德文,貴州納雍農村人。戰場上負傷,按傷殘級應給他安排個工作,但一直得不到落實。他一級級找,最後找到縣。縣裡一位領導問:“誰叫你去當兵的?”
“我志願去的。”
“那你找我們?”
“我是為了保衛國家呀!”
“那你去找國家!”
這個戰士無奈,又重返部隊,見人取下他的假腿,“梆梆”敲打著:“打仗是最可愛的人,負了傷是最可憐的人,回去是沒人管的人呀!……”把新戰士嚇壞了。
能怪這個戰士麼?
還有個排長楊盛碧,負傷後高位截肢。他要求在某市安置。部隊派人聯繫多次,不得要領,後來一個負責安置單位提出要一台北京吉普作為交換條件,部隊照辦了,但到現在還沒安置下去。
局部戰爭有很大的特殊性,它不是舉國動員,全民參戰,敵人對我們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只在極小的區域,你怎麼宣傳戰爭的意義與戰士的英雄艱苦,大多數人的理解僅僅是理論上的,有的人甚至不以為然,漠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幾機”,哪管你前方流血犧牲。加上我們一些幹部的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形成了前後方極大的反差,加大了我們部隊,尤其是面臨生死選擇的戰區部隊各項工作的艱巨性。
傷殘戰士、轉業幹部的安置,每每發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你到每個團去都會看到至今無法安置的傷殘軍人,不少人生活確實困難,好多問題無法解決,有的情緒悲觀,滿腹怨言。這對於活著的人,未來還將投入戰鬥的人心理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可小視的。上面那位縣領導的話,則是對我們部隊戰鬥力的一種瓦解,是把我們戰士火熱的愛國心塞進了冰箱。我們有多少轉業幹部為謀得一份職業費盡心,跑斷腿,花完幾個轉業費,最後還得不到合理安置。我們還有多少幹部在前方出生入死,他們妻子在後方沒房子住。一些地方分房時把軍隊幹部列入“另冊”,她們只能看著別人喬遷,自己望房興嘆!至於幹部戰士的子女弟妹招工上學,被別人頂替掉,他們的未婚妻“吹燈”的就不是個別的了,我希望作家們拿出勇氣,反映部隊真實情況,干戰的內心思想,不要只報喜,不報憂。
這些人要槍斃!!!!!!!!
……
在我們去老山這條路上,好幾個大街成了十里洋場,什麼人都有,什麼貨都有。
我們國家需要發展商品經濟,大家都靠吃國家的“大鍋飯”是不行的,這十年的成就已經證明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是對的。在講清這一條的前提下,我們也大講不是商品經濟市場上一切現象都是好的,更不是所有的人都在搞改革。我們更多的是講我們部隊不是商業部門,我們只能“一切為前線,一切為勝利”!你來服兵役,盡義務,只能奉獻,不許索取,用任何方式賺一分錢也是犯紀律的,一經發現,輕者處分,重者追究法律責任!
我們“老山模範運輸連”模範就在於,十年來她經受了前方炮火的考驗,也沒有一個人被後方這類沒有聲光的炮彈擊中,這方面沒人寫過。
現在的麻煩在於,我們教育了這個連這個營,可是我們的車,我們的兵天天在外面跑,他們什麼不知道?我們不敢幹的,別人照干不誤!我們推掉的生意,別人攬上了!確實,別的部隊的汽車兵成隊成批往外拉土特產,往回拉洋貨“慰問品”,我們知道!這些慰問品是什麼,分到兵們手裡是什麼,我們也知道!於是我們部隊也就有了反映:只有我們領導土、傻、保守、死板!……(分部張副政委:“是呵,這方面我們的壓力大呵!老是說人家洋我們土,人家解放,我們保守。過去我們不敢擺酒,下面擺酒,趕快叫撤,怕告狀,當典型,規規矩矩。後來人家對我們一個助理員也大擺宴席。這個助理員回來說了,人家不是對我一個人,是對我們部隊表示熱情呵!人家來了,我們也不能太寒酸了呵!找到我這紀委書記,我說:擺吧,第一不要過頭,第二不能揣荷包……於是你來我往,大家都擺,越擺越大,招待費大幅度上升。”)
部隊如何在新時期過好幾“關”,不但靠教育,還在全軍要有統一的法規,並作到令行禁止,不是紙上談兵。
(插話:不能只要下面講奉獻,上面還得作好調查研究,給部隊解決實際困難。前幾年老山打得最激烈,傷員後運理最大的時候,我們用大解放運傷員,為防震防顛,我們想了先在車上裝上沙,鋪上麻袋的辦法。可是路況不好,還要時開時停,時快時慢防炮。等把傷員運到地方,連人帶擔架都滾到沙里去了。傷員、醫生、汽車兵誰不哭?誰不說大街上跑了那麼多外國車,怎就沒人想著給前線進口一些高級的傷員運送車呢?後來,這種車來了,有外國的,我們自己設計製造的,汽車兵從心裡高呼萬歲!)
是的,要搞好部隊思想教育,關鍵還在於我們整個黨風軍風的轉變!
--------------------------------------------------------------------------------
有個戰士叫梅德文,貴州納雍農村人。戰場上負傷,按傷殘級應給他安排個工作,但一直得不到落實。他一級級找,最後找到縣。縣裡一位領導問:“誰叫你去當兵的?”
“我志願去的。”
“那你找我們?”
“我是為了保衛國家呀!”
“那你去找國家!”
這個戰士無奈,又重返部隊,見人取下他的假腿,“梆梆”敲打著:“打仗是最可愛的人,負了傷是最可憐的人,回去是沒人管的人呀!……”把新戰士嚇壞了。
能怪這個戰士麼?
還有個排長楊盛碧,負傷後高位截肢。他要求在某市安置。部隊派人聯繫多次,不得要領,後來一個負責安置單位提出要一台北京吉普作為交換條件,部隊照辦了,但到現在還沒安置下去。
局部戰爭有很大的特殊性,它不是舉國動員,全民參戰,敵人對我們人民生命財產的威脅只在極小的區域,你怎麼宣傳戰爭的意義與戰士的英雄艱苦,大多數人的理解僅僅是理論上的,有的人甚至不以為然,漠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幾機”,哪管你前方流血犧牲。加上我們一些幹部的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形成了前後方極大的反差,加大了我們部隊,尤其是面臨生死選擇的戰區部隊各項工作的艱巨性。
傷殘戰士、轉業幹部的安置,每每發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你到每個團去都會看到至今無法安置的傷殘軍人,不少人生活確實困難,好多問題無法解決,有的情緒悲觀,滿腹怨言。這對於活著的人,未來還將投入戰鬥的人心理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不可小視的。上面那位縣領導的話,則是對我們部隊戰鬥力的一種瓦解,是把我們戰士火熱的愛國心塞進了冰箱。我們有多少轉業幹部為謀得一份職業費盡心,跑斷腿,花完幾個轉業費,最後還得不到合理安置。我們還有多少幹部在前方出生入死,他們妻子在後方沒房子住。一些地方分房時把軍隊幹部列入“另冊”,她們只能看著別人喬遷,自己望房興嘆!至於幹部戰士的子女弟妹招工上學,被別人頂替掉,他們的未婚妻“吹燈”的就不是個別的了,我希望作家們拿出勇氣,反映部隊真實情況,干戰的內心思想,不要只報喜,不報憂。
這些人要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