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打仗,有勝必有敗,這是千古常理。如何對待戰鬥失利的幹部?我還是舉一個我老爹的例子。有一次戰鬥,剛進入敵前沿,被敵兩側的暗火力點將我一個突擊排完整地打倒在一處。戰後,我老爹叫不准動戰場,組織大家來看。他大罵團長:“你他媽為什麼不事先偵察清楚?”還罵了一些難聽的——我老爹這方面缺點嚴重哩。團長請求處分,我老爹說:“不是為處分你叫你來看,是要你接受教訓。看看,你的突擊排,有一個頭朝後的沒有?他們多勇敢!怪就怪你這個指揮員,你不是怕死,不是打滑頭仗,你他媽是個瞎子!”說完,我老爹脫下帽,向烈士深深行躬身禮,又和大家一起抬烈士。那個團長挨了罵,但沒受處分,接下來幾仗,都打得很好。我老爹見了他只說了一句話:“你狗日的總算把眼睛睜開了!”幾十年後,這個團長還牢記著當了那回瞎子的教訓,並以陳司令員後來的表揚引為終身榮譽。
最寶貴的是指揮幹部的實戰經驗,光靠書本課堂培養不出真正的將軍。打過敗仗的幹部,也比沒打過仗的幹部強!這也是我老爹的觀點。
打老山,仗不算大,但地形複雜,打得確實殘酷。二十六個山頭同時攻擊,哪能不在某一點受點挫折?我們有的領導不加分析,究竟是幹部怕死還是某個環節上困難太大或措施不當,尤其不應當的是:明明自己決策不當,該罪已,卻以罰人來推卸責任,撤了一大些幹部,非常可惜!如像主攻團副團長向崑山,自1979年以來一直打得不錯,被撤職後還帶領部隊衝鋒陷陣,打了一個很漂亮的仗,炸了敵人一座軍火庫。怎麼能把“怕死鬼”的名字安在這樣幹部的頭上?在這種情況下處理人家轉業,叫人家怎麼抬頭?因為你不公正,傷害的不是他一個,而是傷了更多幹部的心。
愛護部隊,愛護幹部,關鍵是危難中替他們擔擔子。我們不少幹部不安心,想法很多,主要是一個:我不管怎麼賣命,一仗打不好,徹底完蛋!實事求是說,不能完全怪罪某位領導,還有互相攻擊。連師里的領導XXX也差點中箭落馬。告狀信一大堆,其實就是兩個幹部炮製的!還有一批幹部損失在文憑上,他能打,但文化低了點,上頭給你分來了一大批,他只好走。我們軍作戰最多,出的幹部最少,是各種原因造成的,這個損失太大太可惜,再這樣搞,今後誰跟你“玩命”,弄不好最後垮台。
我們老爹的“魅力”就在戰時信任幹部,戰後保護幹部。劉帥更不用說,他不但指揮高明,對幹部是“老媽媽、老奶奶”!所以他們有那麼大吸引力、凝聚力,不管在哪裡留下傷員,他傷好了,千山萬水也找回來。
領導的威信不是靠行政命令、靠處分、靠官職,而是靠同生共死的同志情、靠知心、靠危難中見真情!
布瓊尼,老腦筋,指揮上並無新招,但在衛國戰爭初期蘇軍大潰退時,他來了:我是布瓊尼!大家就跟他上!靠的就是危難中挺身而出。
我們有的連長,愛發火,氣頭上也罵人,甚至踢人一腳,但沒人告狀,沒人記仇,戰士說:他平時好。
好在哪?過年了,沒錢買鞭炮。連長說:“咱們放炸藥!”領導知道了,一頓臭罵!你這領導怎麼就不懂戰士的心,你多掃戰士的興!
一個偵察參謀抓了一個俘虜,半路上槍走火把俘虜打死了。回來,我們的幹部對他比對戰俘還凶。他好傷心呀!他經歷好大的艱險,是豁出命把俘虜逮到的,他何嘗不想帶回個活的。你安慰他幾句多好,何必顯示你的威風?這個偵察參謀叫杜邊生,“文革”中父親被關起來了,他帶弟妹沿街揀爛菜葉過活,入伍後多次戰場立功,是個“亡命徒”。從那後,他傷透了心,只有和老婆說。老婆原來一直支持他好好干,這回變了:“回家吧,你司令員拿錢不比我多,你在那幹啥?”他轉業了,給他作什麼工作也頂不上那頓罵!
部隊改革,有千頭萬緒的工作,核心問題是從體制上保證選賢用能,提高指戰員素質,最關鍵最首要的又在選好掌舵人!
我們的幹部制度亟待改革
——趙中奇(團長)
我1970年15歲時入伍,當了八年戰士才提干,但其後五六年我“一路順風”,從排長當到團長,是戰爭把我推上來的。
(他如今當了三年團長了,但還是集團軍里最年輕的團長之一。)
15歲時我和別人干一樣多的活,二百斤的打穀機我扛了就跑。18歲我參加偵察技術集訓,獲全隊總分第一,結業時教員不敢和我對打。回連後我當偵察班長,代理排長,我們班是尖子班,八個兵號稱“八大金剛”。我能砍三塊磚頭,射擊比賽,軍區專業射擊運動員敗在我的槍下……滿了十八,我就開始申請入黨,十一次黨員大會通過,十一次批不下來,到後來四個排黨小組一致提出:一班長(我)不入黨,我們就再不討論別人入黨問題。
但我還是入不了黨,當不成幹部,我堅決要求走,指導員同意,連長不放。
關鍵是指導員認為我“驕傲”!這兩個字壓了我幾年,什麼才叫不驕傲呢?把牙膏擠到他牙刷上,他坐下你就得把他茶缸端來,他家屬來了你去給他挑水掃地,這樣的人不驕傲,入黨提干都好辦。
最寶貴的是指揮幹部的實戰經驗,光靠書本課堂培養不出真正的將軍。打過敗仗的幹部,也比沒打過仗的幹部強!這也是我老爹的觀點。
打老山,仗不算大,但地形複雜,打得確實殘酷。二十六個山頭同時攻擊,哪能不在某一點受點挫折?我們有的領導不加分析,究竟是幹部怕死還是某個環節上困難太大或措施不當,尤其不應當的是:明明自己決策不當,該罪已,卻以罰人來推卸責任,撤了一大些幹部,非常可惜!如像主攻團副團長向崑山,自1979年以來一直打得不錯,被撤職後還帶領部隊衝鋒陷陣,打了一個很漂亮的仗,炸了敵人一座軍火庫。怎麼能把“怕死鬼”的名字安在這樣幹部的頭上?在這種情況下處理人家轉業,叫人家怎麼抬頭?因為你不公正,傷害的不是他一個,而是傷了更多幹部的心。
愛護部隊,愛護幹部,關鍵是危難中替他們擔擔子。我們不少幹部不安心,想法很多,主要是一個:我不管怎麼賣命,一仗打不好,徹底完蛋!實事求是說,不能完全怪罪某位領導,還有互相攻擊。連師里的領導XXX也差點中箭落馬。告狀信一大堆,其實就是兩個幹部炮製的!還有一批幹部損失在文憑上,他能打,但文化低了點,上頭給你分來了一大批,他只好走。我們軍作戰最多,出的幹部最少,是各種原因造成的,這個損失太大太可惜,再這樣搞,今後誰跟你“玩命”,弄不好最後垮台。
我們老爹的“魅力”就在戰時信任幹部,戰後保護幹部。劉帥更不用說,他不但指揮高明,對幹部是“老媽媽、老奶奶”!所以他們有那麼大吸引力、凝聚力,不管在哪裡留下傷員,他傷好了,千山萬水也找回來。
領導的威信不是靠行政命令、靠處分、靠官職,而是靠同生共死的同志情、靠知心、靠危難中見真情!
布瓊尼,老腦筋,指揮上並無新招,但在衛國戰爭初期蘇軍大潰退時,他來了:我是布瓊尼!大家就跟他上!靠的就是危難中挺身而出。
我們有的連長,愛發火,氣頭上也罵人,甚至踢人一腳,但沒人告狀,沒人記仇,戰士說:他平時好。
好在哪?過年了,沒錢買鞭炮。連長說:“咱們放炸藥!”領導知道了,一頓臭罵!你這領導怎麼就不懂戰士的心,你多掃戰士的興!
一個偵察參謀抓了一個俘虜,半路上槍走火把俘虜打死了。回來,我們的幹部對他比對戰俘還凶。他好傷心呀!他經歷好大的艱險,是豁出命把俘虜逮到的,他何嘗不想帶回個活的。你安慰他幾句多好,何必顯示你的威風?這個偵察參謀叫杜邊生,“文革”中父親被關起來了,他帶弟妹沿街揀爛菜葉過活,入伍後多次戰場立功,是個“亡命徒”。從那後,他傷透了心,只有和老婆說。老婆原來一直支持他好好干,這回變了:“回家吧,你司令員拿錢不比我多,你在那幹啥?”他轉業了,給他作什麼工作也頂不上那頓罵!
部隊改革,有千頭萬緒的工作,核心問題是從體制上保證選賢用能,提高指戰員素質,最關鍵最首要的又在選好掌舵人!
我們的幹部制度亟待改革
——趙中奇(團長)
我1970年15歲時入伍,當了八年戰士才提干,但其後五六年我“一路順風”,從排長當到團長,是戰爭把我推上來的。
(他如今當了三年團長了,但還是集團軍里最年輕的團長之一。)
15歲時我和別人干一樣多的活,二百斤的打穀機我扛了就跑。18歲我參加偵察技術集訓,獲全隊總分第一,結業時教員不敢和我對打。回連後我當偵察班長,代理排長,我們班是尖子班,八個兵號稱“八大金剛”。我能砍三塊磚頭,射擊比賽,軍區專業射擊運動員敗在我的槍下……滿了十八,我就開始申請入黨,十一次黨員大會通過,十一次批不下來,到後來四個排黨小組一致提出:一班長(我)不入黨,我們就再不討論別人入黨問題。
但我還是入不了黨,當不成幹部,我堅決要求走,指導員同意,連長不放。
關鍵是指導員認為我“驕傲”!這兩個字壓了我幾年,什麼才叫不驕傲呢?把牙膏擠到他牙刷上,他坐下你就得把他茶缸端來,他家屬來了你去給他挑水掃地,這樣的人不驕傲,入黨提干都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