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更滑稽的是日本社會黨國際局的“關於尖閣列島主權問題的?社會黨統一見解案”。它不加分辨地接受了琉球政府的上述聲明,?並沒有去查閱研究那張地圖,而是站在把“尖閣群島”(尖頭諸?嶼)與黑岩恆命名的“尖閣列島”混同的立場上,說什麼“所謂?尖閣列島於1881年(明治14年)由當時政府內務省地理局之手,?劃歸沖繩縣下等,通過一連串舉動表示了領有的意思”。在那張?地圖的什麼地方有領有“尖閣列島”的意思呢?!?
那麼黑岩恆的那個尖閣列島的範圍有多大呢?按他的註明應?該是釣魚島、尖頭諸嶼及黃尾嶼的總稱,不包括赤尾嶼,這在地?理學上是符合邏輯的。赤尾嶼距黃尾嶼48海里,和釣魚島等不構?成一島群。黑岩恆在他的報告中對赤尾嶼也隻字末提。並且琉球?政府在1970年9月10日發表的“關於尖閣列島的主權及大陸架資?源開發權的主張”中說:“尖閣列島散布在北緯25度40分至26度、?東經123度20分至123度45分的範圍內。”這個範圍與黑岩恆所講?的尖閣列島的範圍相同。赤尾嶼(北緯25度55分、東經124度24?分)不包括在內。?
但是,琉球政府在上述主張拋出一個星期後,又發表了文中?屢次引用的那篇“關於尖閣列島主權的聲明”。聲明中說:“明?治28年(1895年)1月,內閣會議的決定只談到了魚釣島(釣魚?島——井上注)和久場島(黃尾嶼——井上注),而尖閣列島除?這個島外還由南小島及北小島和沖北岩、沖南岩以及稱為飛瀨的?礁石(從南小島至飛瀨都屬於尖頭諸嶼),還有久米赤島(赤尾?嶼——井上注)組成。”琉球政府對赤尾嶼是否屬於尖閣列島一?直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
我想以前的海軍水路部一定清楚此事,然而非也。1908年前?的水路志上,既沒有記載包括釣魚、黃尾及兩者之間的尖頭諸嶼?在內的名稱,也沒有記載著其中加上赤尾嶼的總稱。1918年的水?路志中使用了“尖閣諸嶼”的名稱,說:“尖閣諸嶼位於沖繩群?島與支那福州的略中央……,由黃尾嶼、魚釣島、北小島、南小?島及沖北岩、沖南岩組成。魚釣島為其最大者。”?
上面說的北小島至沖南岩間的島礁為尖頭諸嶼,同樣的水路?志,1908年9月記為“尖頭諸嶼(PINNNACLE?ISLANDS)”,1894?年7月為“ピンナクル諸嶼”,1886年記為“尖閣群島”。1919?年的水路志才明確了其區域與黑岩恆命名的“尖閣列島”相同,並做了說明:“此等諸嶼在位置關係上古來為琉球人所知,有尖?頭諸嶼、尖閣列島,或PINNACLE?ISLANDS等名稱。”這裡將黑岩?恆命名的尖閣列島、英國海軍所稱的PINNACLE?ISLANDS及日本海?軍水路部用的“尖頭諸嶼”混雜在一起了。?
1941年的《台灣南西諸島水路志》與1919年的水路志一樣,?寫上了“尖頭諸嶼”,其範圍也與1919年版的相同。並且還寫道:?“尖閣諸嶼在位置關係上,古來為琉球人所知,有時也稱為尖閣?列島,外國人稱之為PINNACLE?ISLANDS。”這種寫法好像是在說?“尖閣列島”琉球人“古來”就這麼叫,是這一地區的舊名,而?現在叫“尖頭諸嶼”。?
日本外務省今年(1972年)3月9日發表的“關於尖閣列島主?權的統一見解”說:“尖閣列島……明治28年(1895年)1月14?日,內閣會議決定在當地建設標樁,正式將其編入我國的領土。”?所以,明治28年(1895年)內閣會議決定建標樁的島只有魚釣島?(釣魚島)和久場島(黃尾嶼),連尖頭諸嶼也不包括在內。本?來尖頭諸嶼就在釣魚與黃尾之間,所以也可以認為即使不專門提?到它,也應該包括在“尖閣”之內,但赤尾嶼是不可能包括在內?的。然而,現實是政府企圖把赤尾嶼也納入“尖閣列島”之內,?一併從中國那裡竊取來。?
日本共產黨的“見解”也與外務省相同,沒有明確表示出?“尖閣列島”的範圍,但它說“1895年1月,日本政府決定魚釣?島、久場島為沖繩縣所轄。1896年4月將尖閣列島編入八重山?郡……”。那麼只能解釋為“尖閣列島”是指魚釣島(釣魚島)?和久場島(黃尾嶼)。如果兩島中間的尖頭諸嶼也自然包括在內?的話,它所說的尖閣列島的範圍也與黑岩恆所說的一致。可是,?聲明的後半部分又說:“1945年以來,尖閣列島作為沖繩的一部?分,被置於美帝國主義的政治、軍事統治之下,列島中的大正島?(赤尾礁或久米赤島)及久場島兩島被當做了美軍的射擊場……”?在這裡甚至把赤層嶼也算進了“尖閣列島”。日共的宮本(顯治)?委員長先生,你說說看,尖閣列島的範圍究竟有多大?你能用確?鑿的證據來明確表示嗎??
琉球政府、日本外務省、日本共產黨都妄圖把黑岩恆以地理?學為依據確定的尖閣列島和黑岩恆從尖閣列島中分列出來的赤尾?嶼同時當做日本的國土,但他們內心也知道,這個包括赤尾嶼的?尖閣列島的名稱,從未存在過。所以,不能明確地說明尖閣列島的範圍,只好先舉出了黑岩恆的名稱,而後又悄悄地把赤尾嶼加?了進去。?
作為帝國主義者,只能以小偷的方式來處理領土問題,豈不?是有傷大雅??
那麼黑岩恆的那個尖閣列島的範圍有多大呢?按他的註明應?該是釣魚島、尖頭諸嶼及黃尾嶼的總稱,不包括赤尾嶼,這在地?理學上是符合邏輯的。赤尾嶼距黃尾嶼48海里,和釣魚島等不構?成一島群。黑岩恆在他的報告中對赤尾嶼也隻字末提。並且琉球?政府在1970年9月10日發表的“關於尖閣列島的主權及大陸架資?源開發權的主張”中說:“尖閣列島散布在北緯25度40分至26度、?東經123度20分至123度45分的範圍內。”這個範圍與黑岩恆所講?的尖閣列島的範圍相同。赤尾嶼(北緯25度55分、東經124度24?分)不包括在內。?
但是,琉球政府在上述主張拋出一個星期後,又發表了文中?屢次引用的那篇“關於尖閣列島主權的聲明”。聲明中說:“明?治28年(1895年)1月,內閣會議的決定只談到了魚釣島(釣魚?島——井上注)和久場島(黃尾嶼——井上注),而尖閣列島除?這個島外還由南小島及北小島和沖北岩、沖南岩以及稱為飛瀨的?礁石(從南小島至飛瀨都屬於尖頭諸嶼),還有久米赤島(赤尾?嶼——井上注)組成。”琉球政府對赤尾嶼是否屬於尖閣列島一?直沒有一個固定的說法。?
我想以前的海軍水路部一定清楚此事,然而非也。1908年前?的水路志上,既沒有記載包括釣魚、黃尾及兩者之間的尖頭諸嶼?在內的名稱,也沒有記載著其中加上赤尾嶼的總稱。1918年的水?路志中使用了“尖閣諸嶼”的名稱,說:“尖閣諸嶼位於沖繩群?島與支那福州的略中央……,由黃尾嶼、魚釣島、北小島、南小?島及沖北岩、沖南岩組成。魚釣島為其最大者。”?
上面說的北小島至沖南岩間的島礁為尖頭諸嶼,同樣的水路?志,1908年9月記為“尖頭諸嶼(PINNNACLE?ISLANDS)”,1894?年7月為“ピンナクル諸嶼”,1886年記為“尖閣群島”。1919?年的水路志才明確了其區域與黑岩恆命名的“尖閣列島”相同,並做了說明:“此等諸嶼在位置關係上古來為琉球人所知,有尖?頭諸嶼、尖閣列島,或PINNACLE?ISLANDS等名稱。”這裡將黑岩?恆命名的尖閣列島、英國海軍所稱的PINNACLE?ISLANDS及日本海?軍水路部用的“尖頭諸嶼”混雜在一起了。?
1941年的《台灣南西諸島水路志》與1919年的水路志一樣,?寫上了“尖頭諸嶼”,其範圍也與1919年版的相同。並且還寫道:?“尖閣諸嶼在位置關係上,古來為琉球人所知,有時也稱為尖閣?列島,外國人稱之為PINNACLE?ISLANDS。”這種寫法好像是在說?“尖閣列島”琉球人“古來”就這麼叫,是這一地區的舊名,而?現在叫“尖頭諸嶼”。?
日本外務省今年(1972年)3月9日發表的“關於尖閣列島主?權的統一見解”說:“尖閣列島……明治28年(1895年)1月14?日,內閣會議決定在當地建設標樁,正式將其編入我國的領土。”?所以,明治28年(1895年)內閣會議決定建標樁的島只有魚釣島?(釣魚島)和久場島(黃尾嶼),連尖頭諸嶼也不包括在內。本?來尖頭諸嶼就在釣魚與黃尾之間,所以也可以認為即使不專門提?到它,也應該包括在“尖閣”之內,但赤尾嶼是不可能包括在內?的。然而,現實是政府企圖把赤尾嶼也納入“尖閣列島”之內,?一併從中國那裡竊取來。?
日本共產黨的“見解”也與外務省相同,沒有明確表示出?“尖閣列島”的範圍,但它說“1895年1月,日本政府決定魚釣?島、久場島為沖繩縣所轄。1896年4月將尖閣列島編入八重山?郡……”。那麼只能解釋為“尖閣列島”是指魚釣島(釣魚島)?和久場島(黃尾嶼)。如果兩島中間的尖頭諸嶼也自然包括在內?的話,它所說的尖閣列島的範圍也與黑岩恆所說的一致。可是,?聲明的後半部分又說:“1945年以來,尖閣列島作為沖繩的一部?分,被置於美帝國主義的政治、軍事統治之下,列島中的大正島?(赤尾礁或久米赤島)及久場島兩島被當做了美軍的射擊場……”?在這裡甚至把赤層嶼也算進了“尖閣列島”。日共的宮本(顯治)?委員長先生,你說說看,尖閣列島的範圍究竟有多大?你能用確?鑿的證據來明確表示嗎??
琉球政府、日本外務省、日本共產黨都妄圖把黑岩恆以地理?學為依據確定的尖閣列島和黑岩恆從尖閣列島中分列出來的赤尾?嶼同時當做日本的國土,但他們內心也知道,這個包括赤尾嶼的?尖閣列島的名稱,從未存在過。所以,不能明確地說明尖閣列島的範圍,只好先舉出了黑岩恆的名稱,而後又悄悄地把赤尾嶼加?了進去。?
作為帝國主義者,只能以小偷的方式來處理領土問題,豈不?是有傷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