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說到此,我認為,明、清兩代的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沒有必?要按現代帝國主義的“國際法則”說明“先占”釣魚群島。他們?肯定做夢也不會想到,在他們死後幾百年的20世紀,會有人利用?“先占法則”對他們的領土說三道四。正因為他們確信這裡是自?己的領土,才明確地留下了現代帝國主義的先占謬論所不能否定?的歷史事實。
第七章 琉球人和釣魚群島的關係淡漠?
前面的幾章已經表明,釣魚群島至少從明代起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一個不僅中國人,就連琉球人、日本人也都承認的事實。?但琉球人是怎麼看這個列島的呢?目前所知道的琉球人寫的書中?出現有釣魚群島名稱的僅有兩部,即向象賢的《琉球國中山世鑒》?和程順則的《指南廣義》。這兩部書都是用中國名稱來記載這些?島嶼的,把那裡看成是中國領土,這一點前面已經講過了。另外,?還有沒有不同文獻資料的、琉球人關於釣魚群島的口頭傳說呢??
《地學雜誌》第12輯第14~141卷(1900年8~9月)上刊載?的沖繩縣師範學校教師黑岩恆的論文“尖閣列島探險記事”中引?用了1885年(明治18年)9月14日沖繩縣美裡間切詰山方筆者大?城水常寫給縣廳的報告。報告中說,“魚釣島位於久米島的西南?偏南方,島長約一里七八合程,寬約八九合程。自久米島的距離?約百七八里程”。這個島從位置和地形來看明顯是釣魚島。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在當時的硫球是把中文的“釣魚島”改寫成了?日語的“魚釣島”,琉球語稱為“要控”(YOKON之音譯)。同?年9月22日,沖繩縣令西村舍三在給山縣有朋內務卿的呈報書①?中說:“久米赤嶼、久場島及魚釣島古來即為本縣所稱之?名……。”這個“久米赤嶼”就是中國文獻中的赤尾嶼,“久場?島”為黃尾嶼(本書後面還將用資料說明)。“魚釣島”就是釣?魚島。?
——————————————————————?
①見《日本外交文書》第十八卷“雜件”的“有關?
版圖雜件”,全文在本書第十一章。?
——————————————————————?
縣令的呈報書說“古來”就是這樣稱呼,但將“釣魚島”叫?作“魚釣島”,是在琉球王國滅亡後成立沖繩縣時,天皇政府的?官吏所想到的。而琉球人的叫法一直是“要控”(YOKON)——?與“友昆”(YUKUN)或“依棍”(YIGUN)三者意思相同。“尖?閣列島探險記事”中有如下記述,可作為證據之一:?
釣魚島,一作釣魚台,或稱和平山,海圖上所記Hoa-pin-su?是也。沖繩以為久場島。然就本島探險(沖繩人所為)而思考歷?史時,古來“要控”之名已為沖繩人所知。於當時,久場島的名?稱乃指本島東北之黃尾嶼也。但至近年,不知何故,互換彼我稱?呼,以至黃尾嶼稱為“要控”,本島稱為久場……。?
這裡是既沒說釣魚島在琉球被寫作“魚釣”島,也沒說被稱?作“魚釣”島。只是說琉球人原先把這個島叫“要控”,把黃尾?叫“姑巴”(“久場”之音譯),但最近不知為什麼,兩個島名?相互調換了。?
再者,於沖繩本島那霸出生的琉球學博學之士東恩納寬敦,?在他的《南島風土記》(1949年5月序)中寫的也是“釣魚島”?而不是“魚釣島”。該書寫道:“在沖繩漁民中早就流傳著‘友?昆、姑巴甚麻’的島名。據傳‘友昆’是魚島,‘姑巴甚麻’是?蒲葵島之義。因此,我不知道‘友昆’(或‘要控’)是原名,?還是‘姑巴甚麻’是原名。”?
石垣市的地方史學家牧野清的《尖閣列島小史》中寫道;?“八重山的遺老們,現在還把尖閣群島叫作‘依棍姑巴甚麻’,?這是把兩個島名連在一起了。依棍島是釣魚島,姑巴甚麻指的就?是久場島。但他們不一個個分開來叫,而習慣於用這種叫法表明?整個尖閣列島。” (總理府南方同胞援護會機關刊物《沖繩》?56號)?
牧野說,“依棍姑巴甚麻”不是釣魚一島之名,而是釣魚、?黃尾兩島的琉球名,也是所謂“尖閣列島”的總稱。我推測這種?說法是正確的。琉球列島中距釣魚群島最近的是八重山群島的西?表島,它位於釣魚群島南方約90海里處。從沖繩本島到釣魚島有?230海里。有機會去釣魚島附近的,只有那些從中國福州返回那?霸的琉球王國的官吏以及船上的船員,再有就是一些在琉球的漁?民。從地理關係上看,我認為八重山群島的漁民比沖繩群島的漁?民更有可能接近釣魚群島,並知曉它的形狀。所以,我採用了在?八重山生活的研究學者的說法。?
倘若牧野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東恩納把“要控姑巴甚麻”?當做是釣魚島一島之名,就是錯誤的了。並且在1970年的今天,?八重山的遺老們還把“魚釣島”(釣魚島)叫作‘依棍”,把?“久場島”(黃尾嶼)叫作“姑巴甚麻”。這種說法與1900年黑?岩恆所說的,原來釣魚島叫作要控——要控、友昆或依棍,三者?意思相同——黃尾嶼叫姑巴甚麻,但“至近年”,島名互換了。?在情況上有些出入,這個矛盾如何能解釋清呢?看來只有解釋成:?在19世紀的某個時期之前,“釣魚”是“要控”,“黃尾”是?“姑巴”。1900年左右,“釣魚”成了“姑巴”,“黃尾”被叫?
第七章 琉球人和釣魚群島的關係淡漠?
前面的幾章已經表明,釣魚群島至少從明代起就是中國的領?土。這是一個不僅中國人,就連琉球人、日本人也都承認的事實。?但琉球人是怎麼看這個列島的呢?目前所知道的琉球人寫的書中?出現有釣魚群島名稱的僅有兩部,即向象賢的《琉球國中山世鑒》?和程順則的《指南廣義》。這兩部書都是用中國名稱來記載這些?島嶼的,把那裡看成是中國領土,這一點前面已經講過了。另外,?還有沒有不同文獻資料的、琉球人關於釣魚群島的口頭傳說呢??
《地學雜誌》第12輯第14~141卷(1900年8~9月)上刊載?的沖繩縣師範學校教師黑岩恆的論文“尖閣列島探險記事”中引?用了1885年(明治18年)9月14日沖繩縣美裡間切詰山方筆者大?城水常寫給縣廳的報告。報告中說,“魚釣島位於久米島的西南?偏南方,島長約一里七八合程,寬約八九合程。自久米島的距離?約百七八里程”。這個島從位置和地形來看明顯是釣魚島。如果?是這樣的話,說明在當時的硫球是把中文的“釣魚島”改寫成了?日語的“魚釣島”,琉球語稱為“要控”(YOKON之音譯)。同?年9月22日,沖繩縣令西村舍三在給山縣有朋內務卿的呈報書①?中說:“久米赤嶼、久場島及魚釣島古來即為本縣所稱之?名……。”這個“久米赤嶼”就是中國文獻中的赤尾嶼,“久場?島”為黃尾嶼(本書後面還將用資料說明)。“魚釣島”就是釣?魚島。?
——————————————————————?
①見《日本外交文書》第十八卷“雜件”的“有關?
版圖雜件”,全文在本書第十一章。?
——————————————————————?
縣令的呈報書說“古來”就是這樣稱呼,但將“釣魚島”叫?作“魚釣島”,是在琉球王國滅亡後成立沖繩縣時,天皇政府的?官吏所想到的。而琉球人的叫法一直是“要控”(YOKON)——?與“友昆”(YUKUN)或“依棍”(YIGUN)三者意思相同。“尖?閣列島探險記事”中有如下記述,可作為證據之一:?
釣魚島,一作釣魚台,或稱和平山,海圖上所記Hoa-pin-su?是也。沖繩以為久場島。然就本島探險(沖繩人所為)而思考歷?史時,古來“要控”之名已為沖繩人所知。於當時,久場島的名?稱乃指本島東北之黃尾嶼也。但至近年,不知何故,互換彼我稱?呼,以至黃尾嶼稱為“要控”,本島稱為久場……。?
這裡是既沒說釣魚島在琉球被寫作“魚釣”島,也沒說被稱?作“魚釣”島。只是說琉球人原先把這個島叫“要控”,把黃尾?叫“姑巴”(“久場”之音譯),但最近不知為什麼,兩個島名?相互調換了。?
再者,於沖繩本島那霸出生的琉球學博學之士東恩納寬敦,?在他的《南島風土記》(1949年5月序)中寫的也是“釣魚島”?而不是“魚釣島”。該書寫道:“在沖繩漁民中早就流傳著‘友?昆、姑巴甚麻’的島名。據傳‘友昆’是魚島,‘姑巴甚麻’是?蒲葵島之義。因此,我不知道‘友昆’(或‘要控’)是原名,?還是‘姑巴甚麻’是原名。”?
石垣市的地方史學家牧野清的《尖閣列島小史》中寫道;?“八重山的遺老們,現在還把尖閣群島叫作‘依棍姑巴甚麻’,?這是把兩個島名連在一起了。依棍島是釣魚島,姑巴甚麻指的就?是久場島。但他們不一個個分開來叫,而習慣於用這種叫法表明?整個尖閣列島。” (總理府南方同胞援護會機關刊物《沖繩》?56號)?
牧野說,“依棍姑巴甚麻”不是釣魚一島之名,而是釣魚、?黃尾兩島的琉球名,也是所謂“尖閣列島”的總稱。我推測這種?說法是正確的。琉球列島中距釣魚群島最近的是八重山群島的西?表島,它位於釣魚群島南方約90海里處。從沖繩本島到釣魚島有?230海里。有機會去釣魚島附近的,只有那些從中國福州返回那?霸的琉球王國的官吏以及船上的船員,再有就是一些在琉球的漁?民。從地理關係上看,我認為八重山群島的漁民比沖繩群島的漁?民更有可能接近釣魚群島,並知曉它的形狀。所以,我採用了在?八重山生活的研究學者的說法。?
倘若牧野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麼,東恩納把“要控姑巴甚麻”?當做是釣魚島一島之名,就是錯誤的了。並且在1970年的今天,?八重山的遺老們還把“魚釣島”(釣魚島)叫作‘依棍”,把?“久場島”(黃尾嶼)叫作“姑巴甚麻”。這種說法與1900年黑?岩恆所說的,原來釣魚島叫作要控——要控、友昆或依棍,三者?意思相同——黃尾嶼叫姑巴甚麻,但“至近年”,島名互換了。?在情況上有些出入,這個矛盾如何能解釋清呢?看來只有解釋成:?在19世紀的某個時期之前,“釣魚”是“要控”,“黃尾”是?“姑巴”。1900年左右,“釣魚”成了“姑巴”,“黃尾”被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