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①從沖繩本島北側的與論島至鬼界島,這個以奄美?大島為中心的群島為原琉球王國領地。然而,在1609年島?津氏征服了琉球王國之後,這些島嶼成為了島津的直轄領?地。這件事《中山傳信錄》的作者和林子平都很清楚,但依?然把這些島嶼歸入了琉球三十六島,這是中、琉、日各國學?者的共同認識。硫球的蔡鯤之父著書訂正了《琉球國中山世?鑒》,蔡溫對其父的書又進行了進一步的修訂,寫出了《中?山世譜》(1725年序)。該書首卷上有“琉球輿地名號會記”?和地圖,其中都是將全琉球分為中山及三十六島,把至鬼界島的區域列入琉球。在林子平之前的新井白石在他的《南島?志》(1719年)中也是這樣處理的。當然,釣魚群島不包括?在琉球三十六島之內。?

  ②林子平將台灣的色彩與中國本土的色彩加以區別?的理由,現在還無法正確推斷,但可作一大概的想像。即在?《圖說》的附圖中有一張下文講到的可稱為東亞全圖的地?圖,在那裡林子平將明確屬於日本領土的小笠原群島塗上?了與日本本土及九州南方的島嶼、伊豆群島不同的顏色。以?此類推,他認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但不是本土的屬島。?

  正如小笠原島一樣,雖是日本領土,但因它與九州南島相?同,很難說是本土的屬島,所以被塗上了與本土不同的顏?色。因此上,可能林子平也把台灣塗上了與中國本土及其屬?島不同的顏色吧。?

  ————————————————————————?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林子平是把釣魚群島看作中國領土的,?這是一目了然,毫無疑問的。圖與文章不同,它沒有牽強附會進?行解釋的餘地。《圖說》的附圖中還有一張叫作“三國通覽輿地?路程全圖”,是“為觀察朝鮮、琉球、蝦夷並樺太、堪察加、臘?虎島等數國接壤形勢的小圖”。它是以日本為中心,北至堪察加,?南至小笠原,西至中國,範圍很廣的地圖,可稱得上是東亞全圖。?

  在這樣的一張地圖上,居然清楚地畫有釣魚群島這個芝麻大小的?島嶼——許多比它大得多的島嶼卻沒畫上,並被塗上了與中國本?土相同的顏色。對林子平的《圖說》來講,明確各國的範圍及邊?界是至關重要的,所以釣魚群島可能就成了不能省略的了。?

  林子平在序文里寫道:“此數國之圖小生不敢杜撰……,琉?球原有《中山傳信錄》為證”,可見他的琉球圖是根據《中山傳?信錄》里的地圖繪製的。然而,他不是囫圇吞棗地、毫無分辨地?接受《中山傳信錄》的觀點。林子平研究了《中山傳信錄》及當?時日本人研究琉球的權威著作——新井白石所作的《琉球國事略》?等,同時加上了自己的見解,才寫出了《圖說》並繪製了地圖。?《中山傳信錄》中的圖沒有按國分色,而林子平卻用色彩把它們?分開了。?

  對此,琉球政府的聲明說:“《中山傳信錄》中記載三十六?島之外不是硫球領土。所以,林子平就把在此之外的釣魚群島機?械他用色彩區別開來,把它當做了中國領土。這種資料沒有價?值。”面對這樣的託辭實在讓人哭笑不得,林子平決不是“機械?地”區分,這在圖上一看便知。他把十分明確的中國領土台灣、?澎湖塗成了與中國本土不同的顏色,而把釣魚群島塗上了與中國?本土相同的色彩。由此看來,他並不是將三十六島以外的所有島?嶼都塗成了與中國本土相同的顏色。林子平認真研究了《中山傳?信錄》,並根據上面的久米島是“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的說法?——這句話與我在前一章里的解釋相同,認為這裡就是中國與琉?球的分界點,對在此之前的釣魚群島是中國領土一事深情不疑,?並特意用不同的色彩明確地加以區別。?

  實際上,《中山傳信錄》中對姑米島的註解,與郭汝霖、陳?侃使記的記述相同,久米島以東是琉球的領土,而西面的各個島?嶼是中國領土。用漢語方式表達也是極其自然的。?

  我在《歷史學研究》2月號上寫釣魚島的沿革時,尚未見到?1785年(天明5年)版的《三國通覽圖說》及附圖,那時我用的?是1944年東京生活社出版的《林子平全集》第二卷版本,其附圖?沒有按國家用色彩分開。所以我只能指出在林子平的地圖上釣魚?群島和琉球是有區別的。現在一看原版,這不是將中國領土部分?用色彩清清楚楚地標出來了嗎??

  不僅如此,京都大學附屆圖書館的谷村文庫里,還有兩種?“琉球三省並三十六島之圖”的江戶時代彩色抄本。上面雖然沒?有寫著是抄自“林子平圖”或“《三國通覽圖說》附圖”,但一?看便知是抄自林子平的。其中一種圖(暫稱為甲圖),將《圖說》?的5張附圖放在了一組圖中,被臨摹在結實的日本紙上,筆跡出?自同一人之手。那5張附圖是蝦夷、琉球、朝鮮、小笠原各圖及?前面提到的“觀察數國接壤形勢的小因”。抄本把琉球塗成了茶?紅色,中國本土及釣魚群島等為淡茶色,日本為深綠色,台灣、?澎湖被塗成了黃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