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徐葆光在東渡琉球時,就一心想要澄清以前那些對這條航線?及琉球的地理、歷史、國情等模糊的或錯誤的認識。為了製做各?種圖錄,他還特意帶來了一位中國專家。他一到琉球王城所在地?首里,就立即著手研究王府所藏的文獻資料,並經常與前面介紹?過的程順則和比程小20多歲的蔡溫①一起討論問題。蔡溫是位僅?次於程的年輕學者,也是整個琉球王國時代的最著名的地理學家。?徐葆光先後用了8個多月的時間研究琉球情況。《中山傳信錄》?就是這樣寫成的,所以他的記述可信度極高,出版後不久便傳入?日本,並出現了日文版本。並且,這本書和前面提到的《琉球國?志略》成為日本人在當時至1867年前了解關於琉球情況的最主要?來源。書中引用程順則的《指南廣義》,說明了福州至那霸的航?線。這條航線與以往冊封使的航線相同,都是出福州,向雞籠頭,?經花瓶、彭佳、釣魚各島的北側,從赤尾嶼至姑米山(久米島)。?但徐葆光給姑米山註上了“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幾個字。?
——————————————————————?
①蔡溫曾到福州留學3年,專攻地理、天文和氣象?學,後任王府的執政官。對琉球的產業開發、土木工程?等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出自《琉球史料叢書》第?五章的東恩納寬敦寫的“見解”。)?
——————————————————————?
對於這個註解,以前討論釣魚島問題的台灣學者和日本的奧?原敏雄等都認為是《指南廣義》的作者程順則本人所注。但我看?到的《指南廣義》的原著上,沒有這樣的註解。我認為它是引用?者徐葆光所注。對這個問題的考證姑且不論②,但註解不管是程?順則所注,還是徐葆光後加上的,實質上都是一樣的。因為徐在?琉球逗留期間不必說,就是在他回國後也不斷地與程交換意見.?才寫出了《中山傳信錄》。甚至可以說這部書是倆人共同寫成的。?
——————————————————————?
①這個考證在《歷史學研究》1972年2月號的?
論文中已做了簡要論述。?
——————————————————————?
如果徐葆光將久米島寫成琉球的“西南方界”,那就不正確?了。八重山群島的與那國島位於琉球列島的最西端,而且那裡比?久米島更靠南。所以正確的琉球的西南邊界應該在八重山群島。?《中山傳信錄》的作者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他把八重山群島明確?地說明為“此乃琉球極西南屬界也”。他既然知道卻仍然給久米?島註上“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的註解,說明這個“鎮”字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謂的“鎮”,指的是鎮護國境、村界的鎮,“鎮守”的鎮。?從中國的福州,經釣魚群島進入琉球領地必經久米島。該島是鎮?護硫球國境的島嶼,所以說明上用了“界上鎮山”幾個宇。又因?為這裡位於以沖繩本島為中心的琉球列島的西南方,故寫為“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單純從地理上看,八重山群島位於全琉球?的最西南,所以把它用“此乃琉球極西南屬界也”和久米島區分?開來。總之,中國人徐葆光(或琉球人程順則)用“西南方界上?鎮山”的註解,說明了久米島是往來中國與琉球時的國境。這個?“界”的另一方是中國,與郭汝霖的“赤嶼乃界琉球地方山也”?的“界”是同一意思。
第五章 日本的先知者也明確記載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上述幾章,我只是通過明朝的陳侃、郭汝霖、胡宗憲及清朝?的汪楫、徐葆光、周煌、齊鯤的著作等中國方面的文獻進行了考?證,得知至少從16世紀以來,中國方面就清楚地記載著,中國與?琉球的國境在赤尾嶼與久米島之間。釣魚群島不是琉球的領土,?也不是無主地,而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再通過日本方面的文獻資?料進行印證,會更加清楚這個結論是正確的。所謂的日方文獻資?料就是前面提到過的林子平的《三國通覽圖說》中的附圖。?
《三國通覽圖說》——以下文中簡稱《圖說》——和5頁附?圖,是1785年(天明5年)“秋東都須原屋市兵衛梓”最先出版?的。我在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看到過一本,那個“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島之圖”畫在一張寬54.8厘米、長78.3厘米的紙上。圖中央?題有“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島之圖”,左下方有一行“仙台林子平?圖”的署名小字。這張地圖是彩色印刷的。東北角是日本鹿兒島?灣附近至其南方的“吐葛喇”列島,被塗為灰綠色;自“奇界”?(鬼界)島向南,奄美大島、沖繩本島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原?琉球王國的領地①被塗成了淺灰色;西面的山東省至廣東省的中?國本土塗上了淡紅色;另外,台灣及“澎湖三十六島”被塗成了?黃色②。圖上還印有從福建省的福州到沖繩本島的那霸的南北兩?條航線。南航線上由西向東排列著花瓶嶼、彭佳山、釣魚台、黃?尾山、赤尾山。這些島嶼都徐上了與中國本土一樣的淡紅色。北?航線上各個島嶼就更不用說,顏色也和中國本土的一樣。?
——————————————————————?
①蔡溫曾到福州留學3年,專攻地理、天文和氣象?學,後任王府的執政官。對琉球的產業開發、土木工程?等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出自《琉球史料叢書》第?五章的東恩納寬敦寫的“見解”。)?
——————————————————————?
對於這個註解,以前討論釣魚島問題的台灣學者和日本的奧?原敏雄等都認為是《指南廣義》的作者程順則本人所注。但我看?到的《指南廣義》的原著上,沒有這樣的註解。我認為它是引用?者徐葆光所注。對這個問題的考證姑且不論②,但註解不管是程?順則所注,還是徐葆光後加上的,實質上都是一樣的。因為徐在?琉球逗留期間不必說,就是在他回國後也不斷地與程交換意見.?才寫出了《中山傳信錄》。甚至可以說這部書是倆人共同寫成的。?
——————————————————————?
①這個考證在《歷史學研究》1972年2月號的?
論文中已做了簡要論述。?
——————————————————————?
如果徐葆光將久米島寫成琉球的“西南方界”,那就不正確?了。八重山群島的與那國島位於琉球列島的最西端,而且那裡比?久米島更靠南。所以正確的琉球的西南邊界應該在八重山群島。?《中山傳信錄》的作者也是知道這一點的,他把八重山群島明確?地說明為“此乃琉球極西南屬界也”。他既然知道卻仍然給久米?島註上“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的註解,說明這個“鎮”字有著?重要的意義。?
所謂的“鎮”,指的是鎮護國境、村界的鎮,“鎮守”的鎮。?從中國的福州,經釣魚群島進入琉球領地必經久米島。該島是鎮?護硫球國境的島嶼,所以說明上用了“界上鎮山”幾個宇。又因?為這裡位於以沖繩本島為中心的琉球列島的西南方,故寫為“琉?球西南方界上鎮山”。單純從地理上看,八重山群島位於全琉球?的最西南,所以把它用“此乃琉球極西南屬界也”和久米島區分?開來。總之,中國人徐葆光(或琉球人程順則)用“西南方界上?鎮山”的註解,說明了久米島是往來中國與琉球時的國境。這個?“界”的另一方是中國,與郭汝霖的“赤嶼乃界琉球地方山也”?的“界”是同一意思。
第五章 日本的先知者也明確記載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上述幾章,我只是通過明朝的陳侃、郭汝霖、胡宗憲及清朝?的汪楫、徐葆光、周煌、齊鯤的著作等中國方面的文獻進行了考?證,得知至少從16世紀以來,中國方面就清楚地記載著,中國與?琉球的國境在赤尾嶼與久米島之間。釣魚群島不是琉球的領土,?也不是無主地,而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再通過日本方面的文獻資?料進行印證,會更加清楚這個結論是正確的。所謂的日方文獻資?料就是前面提到過的林子平的《三國通覽圖說》中的附圖。?
《三國通覽圖說》——以下文中簡稱《圖說》——和5頁附?圖,是1785年(天明5年)“秋東都須原屋市兵衛梓”最先出版?的。我在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看到過一本,那個“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島之圖”畫在一張寬54.8厘米、長78.3厘米的紙上。圖中央?題有“琉球三省及三十六島之圖”,左下方有一行“仙台林子平?圖”的署名小字。這張地圖是彩色印刷的。東北角是日本鹿兒島?灣附近至其南方的“吐葛喇”列島,被塗為灰綠色;自“奇界”?(鬼界)島向南,奄美大島、沖繩本島至宮古、八重山群島的原?琉球王國的領地①被塗成了淺灰色;西面的山東省至廣東省的中?國本土塗上了淡紅色;另外,台灣及“澎湖三十六島”被塗成了?黃色②。圖上還印有從福建省的福州到沖繩本島的那霸的南北兩?條航線。南航線上由西向東排列著花瓶嶼、彭佳山、釣魚台、黃?尾山、赤尾山。這些島嶼都徐上了與中國本土一樣的淡紅色。北?航線上各個島嶼就更不用說,顏色也和中國本土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