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誠然,在陳侃使錄中,只表明了到達久米島之前的赤居、黃?尾、釣魚等島不是琉球的領土,但它們是哪國的領土呢?從這幾?行文字中不能說明什麼,但郭講到赤嶼是琉球地方的界山。這個?“界”是琉球地方與何地的分界呢?郭從中國的福州出航,經過?了花瓶嶼、彭佳山等中國島嶼,又駛過了許多中國人早就知曉的、?冠有中國名稱的一個個島嶼,到達了這個列島的最後一個島嶼—?—赤嶼。郭在此想到如果順風再行一日便可看見琉球領土久米島?了,回首望來程感慨道,這個赤嶼就是與“琉球地方分界”的島?啊。這個“界”肯定是與他離開的、現又遠隔座座小島的那個國?家,即中國的分界。如果把這牽強附會地說成是琉球與無主地的?分界,那他一定是對中國語言的表達方式過於無知了。?

  如此看來,陳侃在到達久米島之後才說這裡是琉球領土。這?也不僅僅是廖廖幾個字,而我們應該抓住他記述整個航程的文脈——從中國領土的福州出航,經過許多中國島嶼,到達久米島,?這樣一來就可以看清,他認為從福州到赤嶼是中國的領土。這對?他及全體中國人來說是不言自明的。所以,他不會想到要特意寫?出來這裡是中國領土,而到了久米島後,正因為他想到了這裡已?不是中國領土,而是琉球領土了,才有意記上一筆。?

  日本政府、日本共產黨、《朝日新聞》等主張釣魚群島本來?就是無主地。他們的推論大概和國土館大學國際法助教奧原敏雄?在《中國》雜誌1971年9月號上發表的“尖閣列島主權與《明報》?的論文”的推理邏輯是一樣的。奧原敏雄這樣寫道:陳、郭兩篇?使錄只說明了久米島往前是琉球的領土,即在到達那裡之前的釣?魚、黃尾、赤尾等不是琉球的領土,而沒有寫出這些島嶼是中國?的領土。“《冊封使錄》是中國人寫的,所以如果他們意識到赤?嶼是中國領土,就應該記述出來。”然而,他們沒有那樣記述,?是因為陳侃和郭汝霖沒有這個意識。因此說,釣魚島是無主地。?

  的確,陳、郭兩位使節“應該能夠”以積極的方式明確記述?赤嶼以西是中國的領土。但經常有這種情況,即使“應該能寫出”?的東西,卻因沒必要就不去寫它。從“應該能寫出”卻不寫來斷?定他們沒有“是中國領土”的意識,進而說那是無主地,這樣的?推理邏輯實在大荒唐。並且,郭汝霖的“界”字的意思除上述曲?解釋之外,可能再沒有什麼其他的解釋方法了吧??

  還有一種文獻可以證明,至少在16世紀釣魚群島就是中國的?領土。那就是幾乎與陳侃、郭汝霖同一時代的胡宗憲編纂的《籌?海圖編》(上有1561年的序文)。胡宗憲是位著名將軍,他與當?時在中國沿海四處作惡的倭寇打過幾百次仗,並把他們趕出了中?國。《籌海圖編》的主要內容是總結作戰經驗,說明防禦侵寇的?戰略戰術和要塞哨所的配置,以及兵器艦船的製造方法。?

  該書卷一《沿海山沙圖》的“福七”至“福八”記載了福建?省羅源縣、寧德縣沿海的各個島嶼。其中有“雞籠山”、“彭加?山“、“釣魚嶼”、“化瓶山”、“黃尾山”、“橄欖山”、?“赤嶼”,由西向東排列著。這些島嶼是現在的什麼島,我還沒?有一一做出考證。但這些島嶼位於福州以南的海面上,從台灣的?基隆海面向東排列著,所以它無疑也包括釣魚群島。?

  這個圖表明,釣魚群島位於福建沿海的中國島嶼中。《籌海?圖編》卷一收錄了整個遭受倭寇襲擾的中國沿海地圖,以西南到?東北為序,但中國領土以外的地區都沒有編入,所以,找不出只?有釣魚群島不是中國領土的根據。?

  1971年12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聲明指?出:“早在明代,這些島嶼就已包括在中國的海上防禦區域內?了。”其根據可能也是這張圖。實際上通過這張圖便可知道釣魚?群島是處在當時中國防禦倭寇的防區內的。對此,日共的“見解”?說什麼:“有尖閣列島‘包括在明朝海上防禦區域內’的說法,?但這與主權問題不是一回事兒。”然而,將非本國領土,而且是?距本國本土最近也有200多海里的小島劃入防禦區,這種事只有?將中國的釣魚群島納入自己“防空識別圈”的日本自衛隊等美國、?日本這些近代、現代的帝國主義才做得出來。可他們卻把這種事?情強加在明朝頭上,說什麼防禦區域與主權不是一回事兒。這不?過是他們為釣魚群島無論如何也不是中國領土的謬論進行狡辯的?一派胡言。

  第四章 清代的記錄也證實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知道能夠證實釣魚群島是中國領土的?記錄,在16世紀中期至少就有三個。關於再早的記錄我尚不知曉,但不管有無記錄,應該肯定中國人在發現釣魚群島、給它命名的?當初,就把這裡認做是自己國家的領土了。其中最大的釣魚島,?緊靠海岸處險峻的山崖林立,島上最大的平地按當時的技術水平?也放不下幾個人。他們不會想到要對這樣一塊彈丸之地予以特別?重視,但從他們特意將其列入沿海防禦圖來看,他們也沒有認為?這裡是無主地。並且在16世紀中期,三個文獻都清楚地將這裡與?別國領土區分開來,這決不是偶然的。那時,中國的東南沿岸受?到倭寇的欺辱,由於與倭寇的緊張關係,中國人在東南沿海的本?國領土與外國領土的區別上不得不十分敏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