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燕王直接在宴會上就傻了,那宴會有多國使臣參加,包括大啟的,燕王卻不顧場合的開始哭鬧不休,不許公主嫁人。

  他皇爺爺還縱容的哄他,不嫁人,不嫁人,公主是要嫁給我們阿果的。

  但公主連他是誰都不知道,嫁的不可謂不歡天喜地。人人都說她是個老姑娘,是個在戰場上與男人同吃同住的凶婆娘,這輩子都嫁不出去了,但她只是不願將就而已,要嫁她只會嫁她喜歡的,遇不到,她寧可不嫁!當然,她還是遇到了,只是剛巧她所喜歡的也是全天下女子喜歡的,但真正幸運的是,她所喜歡的,也深深的喜歡著她。

  等公主知道在隔壁契國有個三歲封王的小王爺,因為她結婚了而哭的不能自已時,也只是笑了笑,當做了一樁童趣。

  誰知道這位燕王是個頗為執著的人,哪怕在十歲那年聽說最美麗的公主給他人生了個兒子,也不肯放棄。並在十二歲得知謝鶴意外去世後,表達了願意等公主三年孝期的美好嚮往。

  已經是長公主的聞天覺得這娃腦子肯定被驢踢過,連和他生氣的力氣都沒有。

  結果三年後,十五歲的燕王真的如約派人到大啟提親了。

  當時在位的還是仁帝,仁帝是個不會生氣的性子,雖然心裡也在嘀咕這燕王到底在想什麼,但也還是把燕王的信直接送給了他女兄,由聞天自己定奪。

  聞天能說啥?聽了差點想打人,她兒子都多大了?對面那個才多大?

  她終於認真對待起了這段莫名其妙的爛桃花,並親自寫了一封信回絕燕王。在信中她只問了他三個問題,你見過我?我了解我嗎?你知道什麼叫感情嗎?想明白了就別鬧了,我是不會嫁給你的,死心吧。

  聞天這信寫的可以說是毫不客氣了,她也不能客氣,生怕這孩子越長越歪。

  果不其然,燕王沉寂了下來。

  大長公主以為他是想通了,至少是被罵的由愛生恨了,但是如今一看,這貨明顯和她想像的不同啊。

  聞天本來還在擔心,萬一燕王提出要見她該怎麼辦,沒想到燕王救援完,反搶劫了一波蠻人後就直接走了,連城都沒入,聞天甚至連他到底長什麼樣都沒有見到。她又覺得自己太自作多情了,指不定這只是她讓房朝辭在敵後放出的謠言起了作用,哪怕契國的新國君昏庸無能,也終於坐不住了,放出了他最引以為傲的弟弟燕王。

  不過,契國沒有趁機把南京也一併打劫了,這確實有些奇怪。

  不管如何吧,鎮國大長公主贏了,贏的突然,贏的驚愕,贏的充滿了玄幻氣息。

  但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把這件事情宣傳出去。

  現代國家有什麼重大事情,可以發新聞,發微博,開記者招待會。古代能做什麼呢?古代可以印邸報,登朝報,以及最重要的——出榜。

  朝廷有專門張貼榜文的粉壁,全國各地,大城小縣都有,但凡有點重要的事情,就一定會通過榜文,布諭天下。大啟很喜歡出榜,不管是有重要官員的職務變動,還是發生了重大的天災人禍(疫病),都要發布榜文,好教天下皆知。老百姓也很喜歡看這個,一縣之內都能有無數粉壁,極大的滿足了大家愛看熱鬧和八卦的心理。

  這一次的榜文,房朝辭早就奉命想好了。要連著大公主打勝仗和聶太后誕下文帝的遺腹雙生子的好消息一次性說完。

  也就是給未來的儲君造勢。

  大長公主還特意囑咐了神宗要快,因為……

  就在榜文貼出去沒幾日,北京大名府就也出了一樁奇事。一個藝高人大膽、天生力大無窮的少年英雄,獨自闖入蠻人左賢王的住所,殺了這個以兇殘著稱的蠻人,最重要的是,他還全身而退了。蠻人震怒,大啟歡呼,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各國各族。

  本來已經算是穩穩落入了蠻人口袋的北京,再一次出現了種種反彈,北方各地也紛紛自發的組織起了反抗的隊伍。星星之火,已經點燃。

  曾經仿佛死了一樣的大地,再一次重換生機。

  謝介想著,她娘之前等的應該就是這個契機吧,她早已算到了大啟不可能被壓制太久,早晚有人會站出來反抗。各地雲集響應,互相影響。蠻人才多少人?大啟的北方又有多少人?不說收拾了他們,至少把他們趕走還是不成問題的。

  如今,伴隨著大長公主守下南京城的提前,整個計劃的因果關係都有了一些鏈條式的變化,更好的變化。

  這些前前後後的事情湊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就是,正是因為文帝的孩子出生了,本已經倒霉到了極點的大啟才有了鹹魚翻身之兆。

  真不愧是文帝的孩子啊,簡直是天命之子,百姓心裡開始這樣堅信,這孩子一定會成長為最偉大的帝王,帶大啟走向輝煌,完成他父皇未能完成的遺願。

  與大啟相對的,就是焦頭爛額的蠻人了。

  在連失兩員大將和南京之後,北夏和契國也提前介入了這場戰事,讓蠻人開始變得有點自顧不暇。

  有不少蠻人都覺得雍畿並不是久居之地,他們應該像過去那樣,搶一波就跑的,否則小心連身後的大本營都被別人端了。

  蠻人和契國也有仇,以前是契國欺負蠻人,後來隨著契國連出兩個昏君,蠻人卻出了一個統一了蠻族各部的胡魯,兩國關係開始有了一個實力上的反轉。

  但這個反轉也不是不可逆的,契國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昔日的霸主地位被搶走。

  兩國之間必有一戰,只不過在胡魯心裡,他對這一戰的預計是在他拿下大啟,至少是控制住大啟的北部,並立了國之後,再把老牌的契國給幹掉。

  如今的契國皇帝和北夏公主即將聯姻,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蠻人也吃不住同時和三個國家硬肛。

  八月十五中秋節,月圓人團圓,大長公主也已經準備好要動身前往江左了。乘勝追擊什麼的,大啟暫時還做不到,不過大長公主的階段性勝利還是很振奮人心的,回京述職是必然。

  接下來是繼續北伐,還是與蠻人和談,都要進一步討論。

  當然,朝臣們還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厲害的大長公主回來,能給他們做主”的詭異心理在。一方面他們看不起女人太過當家作主,一方面又是真的想讓大長公主的強勢起到點作用。

  好比管管她那個不高興要漲租,高興了還要漲租的兒子。

  也好比管管她那個越來越不省心的弟弟。

  朝臣們最近被神宗的想一出是一出鬧的連半夜都睡不好覺了。神宗在大長公主贏了之後,徹底當起了甩手掌柜,大有你們隨意吧,反正國家暫時也穩定下來了,我一定以及肯定要退位了。據說不知道從何時開始,連奏摺都是聶太后在批了。

  這像什麼話?

  有士大夫性子直,當朝質問神宗。這種事情在大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並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會懼怕罵皇帝。這放在歷朝歷代都是不敢想的,可在大啟卻是常態。

  神宗也理直氣壯的頂了回去,自從在大長公主和謝介漲租的事情嘗到甜頭之後,神宗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他也不罰誰,就是和對方對懟,以自己爽為己任:“朕是皇帝你是皇帝?誰批不是批?朕真胡亂批了,你敢答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