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老爺子雖然是副相的老泰山,但其實自己並沒有多大的本事,官不大,事挺多。只因為活的比較久,同時代的人都去了,他怎麼說都可以,平日裡便總愛裝個架子,順便篡改歷史。今天他說他曾和已逝的諍臣談古論今,明天就可以吹曾有文壇巨豪和他討教過學問。不過他最愛端的還是四朝元老的架子,就差揚言說是他幫助太祖奪得天下了。

  也許朝中還有不明事理的人會被他的“資歷”詐唬住,但謝介這種深知內幕的就只能用不屑一顧來表達“尊重”。

  四朝元老個鬼哦。太祖去世那年,這貨才勉強考上了個進士的尾巴,那時候剛建國,太祖求才若可,僅明經一科就要了三百八十四個人,他排第三百八十三。除了運氣好點以外,真心沒什麼好拿來說的談資。

  面對謝介的不以為意,高老爺子實在是氣不順,便不僅參了謝介,還特意寫了一封信來,想要以謝鶴舊友的身份,替謝鶴教訓教訓這謝介這個不肖子,開口便是——【黃口小兒】。

  後面的內容,謝介連看都沒看,直接就提筆,仿著他爹的字,唰唰的回了對方五個龍飛鳳舞的大字:“太長,不看,滾!”

  謝介沒什麼優點,除了臉以外,大概就是字寫的好看了。那還是從小被他娘叉腰執鞭、親自監督著,一筆一划拓印著他爹生前的字帖練出來的童子功,連文帝都真心實意的誇過,書法我不如豚兒。

  “想替我老子教訓我?他問過我老子的意見了嗎?”謝介振振有詞,“告訴那老匹夫,別亂攀關係,我爹當年那個圈子的人,根本不屑帶他玩好嗎?趕緊著給我收拾包袱走人!”

  是的,謝介也很生氣,他不準備漲價了,他要趕人!

  謝鶴是謝介的逆鱗,觸之即死。

  更不用說,當初在寫契約的時候,宅老就已經為防後手的寫下了“租金可隨市價隨時增長”的字樣。而且,就以謝介這蠻不講理的性格……他就違約了,能怎樣?賠錢?他有的是錢,三倍夠嗎?不夠五倍都可以。只求走人,再不續租!

  至於那位高老爺子日後要在上朝的路上多花多少時間,下班的路上又要比別人多走多少冤枉路,對不起了您嘞,那並不在謝世子需要考慮的範圍內。

  要麼忍,要麼滾,就是如此簡單。

  “狠”是只能由謝介發揮的範疇。

  謝介沒打算當個好人,也不怕得罪人。因為當年文帝被救下後,一直想要多給謝介些補償,但謝介堅決不要,文帝沒轍,後來便傳到了一道密旨給謝介,與密旨一同送到謝介手上的還有一塊世襲罔替的免死金牌。

  宅老看著大長公主那邊送來的信,朝著應天府的方向遙遙一拜,心中感慨良多。還是殿下了解自家郎君,在租房子這件事上不搞點事情,那就不是謝介了。

  但謝介想搞的事情卻遠不止如此。

  這就還要從謝介父親的老家來人說起了。

  前面說過的,謝介母親的家族打從江左一個水鄉里摸爬滾打出來的莊稼漢,巧的是,他的父親其實也來自江左的一個水鄉。母族所在的地方叫尋山北,是村里唯一一個姓聞的外來戶;父族所在的地方叫尋山南,一個村都姓謝,打斷骨頭連著筋。

  從這直白的地名上也看出來了,謝介他娘和他爹兩家其實挨的很近,只隔著一個小山頭,但鄉音卻已經南轅北轍,彼此誰也聽不懂誰。

  可對外報地名時,他們都是江左人。

  謝介時常沒事瞎琢磨,覺得江左這個地界很邪性,既能孕育出他爹家那樣鍾靈毓秀、芝蘭玉樹的耕讀世家,也能創造出他娘家那樣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彪炳莽夫。

  可惜,前者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後者是攻城略地,天下一統。

  縱你有經世之才,也抵不過馬上一槍。但哪怕老聞家後來幾代皇帝都在致力於重視讀書人,可大家還是忘不了他們當年是如何搶來的天下。

  各自家族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是各有好壞吧。

  謝介住在江左城的這兩年,乾的最多的事兒就認親戚玩,特別是他爹這邊的親戚,三天兩頭就要坐著驢車進城一次,還肯定不是一個人。

  他們倒也不是來打秋風,畢竟祖上也是有過塢堡的高門世家,哪怕後來沒落了,但魏晉的風骨猶存,寧可餓死,也不會吃嗟來之食。大概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後來才能培養出謝介他爹那樣的文人。

  毫不誇張的說,謝鶴是整個謝家的驕傲。哪怕謝鶴已經去世多年,是個不會說話的死人,但謝家裡有大事不決時,依舊喜歡來謝鶴的牌位前輪番辯論。

  不是族長,勝似族長。

  在這裡,謝介就覺得很有必要再吹一波他爹了。

  謝介的爹謝鶴,是大啟十分有名的大文豪,書法家,不算太成功的政治家。一身謫仙的氣質,君子的風度,當年高中狀元、打馬遊街的風采,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但自古玉人如英雄,不肯白頭現人間。

  謝鶴正值盛年,就溘然長逝。最諷刺的是,這樣的悲劇色彩,反而再一次推動了謝鶴在大江南北的名氣,據說連蠻人那邊都有哭謝郎去的早的。

  作為謝鶴的遺產之一,謝介同學繼承了他爹的好相貌,也繼承了他爹的一筆好書法,然後,他就再沒有任何像他爹的地方了。經常有謝鶴生前的故交同僚,看著謝介搖頭長嘆,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可惜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

  按理來說,在這種對比著長大的大背景下,年少無知的謝介是不太可能對他的名人爹有任何一丁點的好印象的,但大家都知道的嘛,謝介這個人腦子有坑,思路清奇,頗有點要挑戰世俗底線的意思。別人愛和他嗶嗶他爹,他不會覺得這是他不如他爹,而是會覺得這是有人在故意挑撥他和他爹之間的關係,他們越希望他和他爹關係不好,他就越要喜歡他爹。

  不管謝介這種被害妄想症是怎麼來的吧,反正他每一年的三大祭祖節都會大張旗鼓的祭祀他爹這倒是真的。其孝心,也算是感天動地。

  還因此意外得了個純孝的名聲。

  謝介不怎麼在乎名聲好壞,但他娘鎮國大長公主是在意的,因為這樣才好幫她兒子繼續和皇帝要官要爵。

  說回正題。

  謝氏族人如此愛戴謝鶴,也和謝鶴一手建立的謝氏義莊有關。

  義莊,一個給謝介留下過嚴重心理陰影的名詞。也不知道是哪個倒霉催的人,把義莊這個詞,用作了村里停放棺材的地方,各種靈異鬼怪、兇案現場輪番上演,導致謝介一度把其奉為真理,以為義莊就是個很可怕的地方。

  等後來搬來江左,謝介才知道,義莊在廣義上的意思,是用來賑濟族人的田莊。

  停放棺材什麼的,只是很少數的說法。

  義莊的運作模式很簡單,謝介他爹掏錢,在鄉里購置良田千畝,雇族人農忙,然後用作物收益來反哺族中的孤寡婦孺,維護宗族的正常運營。

  大啟正好是一個重構宗族的時代,義莊因此應運而生。

  在眾多義莊中,最出名的就莫過於范仲淹建立的范氏義莊。這位倡導了先天之憂而又,後天之樂而樂的名臣,在生前就把全部的錢捐給了族裡,建立了義莊,種種規章制度,皆是為幫助族裡贍養寡老、送孤兒上學等服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