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介的爹謝鶴有感於此,生前也一直想在家鄉建個義莊,好讓族裡讀不起書的孩子像他一樣,有朝一日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可惜,義莊還沒建起,謝鶴就因為意外去世了。

  鎮國大長公主對謝駙馬那是真愛,打著謝鶴遺願的名義,自己出錢出人,最終還是一力促成了此事,讓不少人都在念著她駙馬的好。

  尋山北的謝家也十分感恩,學著范氏義莊的種種規則,良好的運營了起來不說,還一併學來了在牌位前斷官司的傳統。

  謝介沒來江左之前,他爹的牌位就擺在隔壁山頭尋山南老聞家的祠堂里。有事沒事,謝家的人都要去隔壁促進交流,共建美好姻親。等謝介來了江左,他肯定沒辦法說,“去,把我哥文帝的牌位請回來”,他只能自己人工再造一個,但對於他爹就不同了,謝介問都沒問,直接上門就帶走了他爹……的牌位,無人敢攔。這就是權勢的魅力。

  也因此,最近幾年謝家的人就改成了進城來謝府一日游的習慣。

  每每都是些街坊鄰里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聽的謝介腦仁疼。這次也不例外,當時謝介還沒送他表哥的鬼魂走呢,最起碼在他的認知里,他表哥還跟在他的身後。他煞有介事的轉身對著空氣說:“是不是很無聊?”

  表哥也好像長身而立,含笑的站在這裡,無奈又寵溺:【咱們有點耐心好不好?我陪著你。哪怕你心裡確實這麼想,也不能說出來啊,對你的名聲不好。】

  謝介的表哥就是個聖父,對誰都好,對謝介更好,所以謝介才決定打死不當好人,好人註定不會長命。

  表哥不讓他說,他偏要說:“回回都是這一套,你們敢不敢有點新意?”

  兩個族人連連擺手:“不敢,不敢,不敢有新意的。”

  謝介:“……”世人都覺得他的不靠譜是隨了娘家,如今看來,應該是隨爹。

  作者有話要說:

  房攻:這算不算引狼入室?

  謝受:= =

  PS:江左這個名字是我從“江左高門”這個詞裡,扯淡出來的地名,不存在的。就像是尋山南和尋山北一樣,都是我杜撰的,請勿當真,麼麼噠。

  范氏義莊*:真實存在,有點類似於現代的富豪死後裸捐了。當然,范仲淹這個是捐給了宗族,也有其他例子,是直接捐給社會的。基本都發生在宋朝,一個大家都在講究人文關懷的朝代。

  第9章 第九份產業:

  “所以?”宅老等在塌前,沒能明白謝介的意思。這謝家人在謝鶴的牌位前爭執不是常有的事情嗎?和謝介如今的突發奇想有半文錢的關係?

  “他們讓我想到了我爹,而我每年中元節都要去南湖放燈,我爹若泉下有知,肯定都習慣了這一年一次的家書,我今年不親自給他送過去,他肯定會覺得死後的生活不完整,不痛快!”謝介替他爹自說自話的本事早已經登峰造極,達到了爹我合一的境界。

  宅老不疾不徐,應對自如:“您現在走路基本靠扶,說話只能靠抖。您覺得阿郎得多心大,才希望您在這種情況下給他送信?”

  在大啟,“阿郎”是對家裡男主人的稱呼,“郎君”則是對少主人。

  雖然謝鶴這個一家之主已經仙去多年,但只要鎮國大長公主還在,謝家就始終會這麼稱呼下去。哪怕謝介八十了,估計他也還是郎君,或者直接變成公,反正不能是阿郎。

  “你不告訴他我受傷了,他怎麼知道?”謝介胡攪蠻纏。

  “您都說了,阿郎泉下有知。”宅老微微一笑,完全不懼。

  謝介鼓著臉,環著胸,開始生氣。

  宅老看天看地看空氣,就是假裝看不到自家郎君的表情,打死不允。

  謝介長嘆一聲,只能祭出殺手鐧:“我記得我娘說,等天石的法會念經念到了日子,必須要我親自去天寧萬壽請回來?”

  天寧萬壽全名是天寧萬壽禪寺,看名字就知道了,這是一家和尚廟,以前的名字沒那麼繞口,還是幾年前謝介表哥來江左的時候,突發奇想給改的,覺得這名字既文藝又禪意。不過就謝介看來,這就是不讓人好好說話的節奏。

  天寧萬壽就在江左城外的南高峰上。

  南高峰又名南山,是個可以將南湖盡收眼底的春日登高好去處。而謝府和行宮所在的鳳凰山的北面就是南湖。也就是說,幾個地方其實基本就扎堆在一處,加上北高峰,四景正好湊夠一桌麻將。路途並不遙遠,謝介去一趟天寧萬壽,就能順便去南湖放燈,肯定不會感覺到舟車勞頓。

  “但您會吐……”

  謝介自從被砸了腦袋,睡了倆月醒來之後,就有了個常吐常新的毛病,比十月懷胎還辛苦。醫官們也說不清楚為什麼,只能安慰謝介,這種事情古已有之,吐著吐著就好了。

  到底能不能吐好謝介不知道,但他吐著吐著就吐習慣了倒是真的。

  擦擦嘴角,忍忍苦味,就又是一條好漢,完全不影響謝介繼續吃喝造孽。

  “這可是我娘的命令,必須得我在正點上親自去取。”謝介咬死了這話不放鬆,“我娘做事肯定有她背後的深意。”

  宅老也懂這個道理,有時候愛之為其計深遠,確實不能因為要躲眼前的小磨難,而迎來日後的大折磨。

  可是,可是,錯過取天石的時間,又能錯過什麼呢?

  謝介不知道答案,也不關心,他只想找個藉口出門:“也許我去拿了天石,我就不藥而愈了呢?”

  宅老心中一向懷揣信仰,在仔細想了一下之後,覺得好像有點道理,便也就同意了。

  送別了想像中吃飽喝足的表哥的第二天,謝介就命人套驢車出了門。

  是的,驢車。

  在大啟,最流行的交通工具不是馬車,而是驢車。理由很簡單,國家缺馬。北方最適合放牧的廣大領土都屬於蠻人,而馬匹又在蠻人嚴禁控制出口的列表上,大啟連軍隊都湊不齊足夠的馬匹,就更不用說平常人的生活了。

  幸而,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馬不行,就用驢嘛。驢雖然沒有馬快,但是比馬穩啊。謝介家裡倒是不缺馬,但以他現在這個身體狀態來說,宅老寧可他出行坐驢車。

  轉日一早,驢車又變成了牛車,充分詮釋了一句“不求速度,只求舒適”。

  宅老生怕謝介不樂意,一上來就大力的介紹著牛車的種種好處:“魏晉多少風流名士都是出門乘坐牛車的?連阿郎生前都曾有此意。車廂寬敞又舒適,行走坐臥,鋪席設幾,隨君開心。窗戶還大,特別方便您看外面的景色。”

  “你怎麼不乾脆讓人抬嬌呢?”謝介挑眉看著眼前這雙轅雙輪的青色牛車,都找不到合適的話來吐槽了。

  “乘肩輿影響不好。”宅老咳了一聲。

  肩輿就是轎子,宅老習慣說老話,謝介卻總在追趕潮流,當下的新詞他哪怕足不出戶也肯定知道。

  乘坐肩輿容易影響不好,這說法也是真的。受到大啟前四任皇帝的影響,大啟一直都很重視人文,重視到甚至會給人一種過於迂腐的印象。好比朝中大臣上朝堅持騎馬,家裡窮的也可以個性一點騎驢,但卻會有志一同的鄙視坐轎,甚至會被人義正言辭的參一本“以民代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