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是不討,而是不能由您親自去討!”楊榮心裡直喊,口中卻另有一番說辭,“殺雞焉用牛刀?兀良哈闔族不過三五萬,控弦之士不過萬餘,遠不能與韃靼、瓦剌相比。欲誅此賊,遣一上將即可,何勞陛下親討?”說完,他立即向張輔打眼色。

  張輔此時也已知道永樂身體不佳,見楊榮瞄來,頓會其意,立即上前拱手道:“臣願率兵前往,還請陛下按原道班師!臣保證,待陛下抵達開平日,臣必凱旋而歸。”

  “爾是要去,不過是隨朕一起,而非為帥!”永樂笑著回道。

  “可是……”

  “文弼不用再說!”永樂擺擺手,阻止了張輔,方有些傷感地道,“朕年事以高,此番回朝,恐再無披甲上陣之日!故此次北征,實乃朕之最後一戰!”說到這裡,永樂的聲調又提高了幾拍,有些激動地道:“早在車駕發北京前,朕便已想好,此次出塞,無論如何也要真刀真槍的打上一仗!唯有如此,方對得起朕這一生戎馬!本來,朕是想與阿魯台一決雌雄,但其卻畏縮遠遁。王師糧草有限,朕不能為一己之欲,置三十萬將士安危於不顧,故只能找朵顏三衛練手了!這一次,朕定要將這幫兀良哈崽子殺個片甲不留,如此,朕便再無遺憾!”

  “可是陛下的身體……”

  “朕身體好得很!”永樂立刻打斷了楊榮的話,不容置喙地道,“征討朵顏三衛,朕必親自出馬,此節不必在議!”

  楊榮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終於閉上了嘴巴。永樂生怕有人再跳出來反對,遂拿出乾綱獨斷的架勢,對回師事宜作出了部署:其親率六萬騎兵,以張輔和柳升為副,楊榮、金幼孜為參軍,由東路直奔屈裂河;其餘各部皆由武安侯鄭亨統領,由西路南歸,兩路大軍約在開平會和,再一道入塞。

  七

  部署既定,眾人遂各自回去準備。第二日,三十萬明軍一分為二,各自南返。永樂對這最後一戰極為重視。他拿出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勁頭,帶著騎兵一路疾行,於七月十二日午後直抵屈裂河畔的通津戌。盤踞於此的兀良哈人萬未料到明軍會突然前來,更沒想到竟是大明天子親自領軍,驚慌之下紛紛奪馬亡命,永樂也不追擊,只命將士縱火將其營地焚為灰燼。隨著沖天大火熊熊燃起,永樂高興地對楊榮道:“經此一戰,看他朵顏三衛還敢不敢再兩面三刀!”

  “陛下威武,縱漢武唐宗不及!”楊榮嘴上連聲恭維,眼睛卻飽含焦慮地直盯著永樂的臉。一番征戰下來,永樂本就缺少血色的臉愈發蒼白,豆大的汗珠從他額頭上滴滴下落,讓楊榮揪心不已。待永樂興奮得差不多了,楊榮方上前牽著永樂的馬韁,道:“皇爺,下馬歇一陣吧!”

  “也好!”永樂這才覺得有些累了,遂從馬上翻身躍下,找了塊乾淨地方坐了。這時天色將黑,張輔張羅著將士們紮好營盤,遂來請永樂入帳歇息。永樂走進天子大帳,興致勃勃地跟張輔道:“傳令三軍,將繳獲的牛羊宰了,晚上升起篝火,朕要與將士們一起烤肉喝酒……”永樂正說得起勁,忽然眼前一片漆黑,緊接著雙腿一軟,竟一咕隆栽倒在地!

  “皇上!”張輔、柳升、楊榮、金幼孜均大驚失色,一窩蜂地撲了上來。待再看時,永樂已經面色發青,一雙眸子瞪得老大,但就是無論如何也發不出聲來……

  “快宣太醫……”楊榮急得放聲大喊,站在帳門後的馬雲早已嚇得木在當場,此刻方反應過來,旋驚慌失措地衝出帳外。不一會兒,太醫院院使韓公達領著幾個醫士連滾帶爬地沖了進來。韓公達跑到永樂跟前,連氣都來不及喘,便將手指搭到永樂的右臂上,片刻之後,他面色一變,立即道:“馬公公在帳內侍候,其他人都出去!”

  楊榮他們聞言,不敢多說,只得退到帳外等候。一個時辰過去了,帳內沒有任何動靜。楊榮他們急得團團轉,卻又一籌莫展。就在四人快忍不住時,帳簾被挑開,韓公達一年疲憊地走了出來。

  “陛下怎麼樣了?”楊榮他們趕緊迎上前。韓公達擦了擦汗,道:“眼下應無大礙。”

  “天佑大明!”聽得此言,張輔和楊榮長出了口氣。唯有金幼孜心細,從“眼下”二字中聽出了玄機,趕緊追問道:“陛下的病情不要緊吧?”

  這次韓公達沒有吱聲。半晌,他方面色沉重地道:“怕是不妙!”

  “什麼!”四位大臣臉色均是一變。張輔結結巴巴地問道:“到底怎麼回事?公達你說清楚些!”

  “陛下年事已高,這兩年又連番患病,元氣已近枯竭。按理說,此時便當細心調養,可是……”韓公達嘆了口氣,道,“可是陛下偏又連續三年出征漠北。塞外本就氣候惡劣,他老人家連番奔波勞累,身子豈能支撐得住?今日廝殺,陛下親又自披掛上陣,力用得過猛,這僅存的最後一絲元氣,如今也耗得差不多了……”

  楊榮渾身一震,顫聲道:“你是說……陛下快不行了?”

  韓公達先是點點頭,後又搖頭道:“不過這事也說不準。若是回到京城,細心調養,或有轉機亦未可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