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真的是老了!若在以前,他老人家豈會如此瞻前顧後?”見永樂如此放心不下,楊榮和金幼孜不禁暗中感嘆。不過為君分憂是臣子本份,金幼孜沉吟片刻,拱手道:“依臣之見,仙人此意,或是請陛下先禮後兵!”

  “哦?此話怎講?”

  “正如勉仁所言,王師北征,實為弔民伐罪之義舉!但仙人既言上天有好生之德,當是指韃虜雖則殘暴,但畢竟為天地間之生靈。若能皈依正道,亦可大度宥之。既如此,陛下不妨先遣使去見阿魯台,曉以利害,命其率部來降。倘其聽從,自是最好;倘若不從,那便是自作孽不可活,陛下再用兵時,仙人亦無話可說!”

  金幼孜巧舌如簧,說得永樂龍顏大悅,當即點頭道:“愛卿言之有理!朕便遵仙人之意,先派內官赴韃靼招降!”

  當天下午,神宮監少監伯力哥便攜著永樂的招降敕旨出城向北,搜尋韃靼汗廷蹤影。而明軍亦在休整數日後,出開平城,按照原定計劃一路北上。走了十來日,伯力哥返回,言韃靼現正往答蘭納木兒河一帶逃竄,但拒絕投降。永樂聞言,冷哼一聲道:“阿魯台不戰不降,一味逃遁。如此這般,怕是離眾叛親離也不遠了!”

  自從前年開始,英國公張輔連續三次隨駕出征,對漠北的形勢已經十分了解,聽了伯力哥之言,當即出班道:“陛下,當下正宜再接再厲,將韃子再驅遠一些。只要再攪了他們今秋遊牧,韃靼的氣數也就差不多了!”

  張輔之言頗合情理,但楊榮和金幼孜聽後卻皺了皺眉頭。這幾天征途勞頓,永樂的身體又出現不支之狀。為了穩定軍心,這位老皇帝一直強撐著,並嚴禁將病情泄露出去,是以眾將均不知情。但楊榮和金幼孜都是天子近臣,他們對內情是一清二楚。出於對永樂病情的擔憂,楊榮小心奏道:“陛下,以眼下之勢,就算不再追擊,韃靼也是日薄西山,不如索性到此為止!”

  “爾這是什麼話?”永樂大搖其頭道,“現在退兵,就給韃子留下了苟延殘喘之機。既已下定決心要剪除此患,自當奮追到底,豈能最後關頭半途而廢?”見楊榮他們面帶憂色,永樂知其心意,遂笑道:“爾等勿憂!此乃朕最後一戰。此戰過後,漠北大靖,朕便可優遊山林,高枕無憂了!”

  楊榮熟知永樂脾氣,見他如此,知再勸亦無用,只得閉上了嘴巴。追擊韃靼之事便這麼定了下來。明軍遂向答蘭納木兒河進發,到六月十七日時,寧陽侯陳懋率領前鋒騎兵抵達答蘭納木兒河畔。抵達目的地後,陳懋迅速四遣哨騎,搜尋韃靼汗廷,但所到之處,惟見荒塵野草,車轍馬跡,亦多漫滅。未久,張輔和成山侯王通亦趕到,幾撥人日夜不停,將答蘭納木兒河流域搜了個遍,但就是未見到韃子蹤影。待永樂率五軍主力趕到後,陳懋等人將情況稟報。永樂聞言沉思半晌,方輕蔑地笑道:“阿魯台亦是梟雄,如今卻連與朕一戰的勇氣都無!答蘭納木兒河已是其最後棲身之所,他這一逃,今秋遊牧算是泡了湯,冬天還不知要死多少牛馬!今冬過後,阿魯台再無實力號令蒙古,漠北又將重回群雄逐鹿,我大明可以高枕無憂了!”

  “陛下,既如此,王師也可以奏凱回朝了!”趁著這個機會,楊榮趕緊進言。這幾日永樂食量不斷縮減,身體也虛弱了許多,隨行的太醫院院使韓公達已幾次找到楊榮,言永樂體氣漸衰,恐是不祥之兆,請他找機會勸永樂班師,回京調養。楊榮了解永樂性格,知道他不達目的絕不會罷休;故其雖有心,但也無可奈何。今天大軍總算抵達答蘭納木兒河,但韃子卻仍無蹤影,楊榮生怕永樂還要追擊,趕緊先請班師。

  “是可以班師了!”永樂點了點頭,但話鋒一轉,又道:“不過焉知阿魯台是不是暫避一時,待王師一走,他又會返回來?這樣吧!大軍且在此駐紮,另命張輔他們率游騎四出,以三百里為界,仔細搜索。若仍無韃子蹤跡,便可確信阿魯台已倉皇遠遁,到時候再班師不遲!”

  楊榮掐指一算,要把方圓三百里搜盡,差不多需四五日時間。不過這期間大營不需再動,正好可以讓永樂靜養一陣。當然,如果真搜到韃靼蹤跡,依照永樂的性子,他肯定又會披掛上陣,這是楊榮最為擔心的。但聖命既出,他也反駁不得,只得一邊點頭答應,一邊祈禱韃靼千萬不要出現。

  明軍便在答蘭納木兒河駐紮下來。期間,張輔他們各率輕騎四方搜尋,永樂則在帳中歇息,偶爾出帳,到河邊漫步一番,倒也悠然自在。到第三日傍晚,張輔等人回營,稟報未發現韃靼蹤影,永樂終於決定明日班師。

  不過就算是班師回朝,永樂沒不打算消停。在前年被明軍痛擊後,朵顏三衛一度老實許多,但不久又故態復萌。此次明軍北征,阿魯台自知不敵,便以寶貨重賄三衛頭人,請他們從旁相助。三衛利令智昏,竟答應下來。明軍進入漠北後,他們不斷偷襲明軍沿途設置的儲糧堡壘,令永樂大光其火。現在既然大軍班師,永樂遂決定親自出馬,再教訓一下這幫忘恩負義的兀良哈人,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厲害!

  聽聞永樂此計,楊榮和金幼孜大吃一驚,當即堅決反對。無奈永樂不聽,反道:“兀良哈不過跳樑小丑,竟敢屢犯王師,若不討之,豈能使漠北各部懾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