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小廟映入眼帘時,史復的眼眶變得有些潮濕。這個偏僻的小廟,之前史復只來過一次。那是在兩年前,由於一直被軟禁在北京趙王府,史復已有許久未聞建文音訊。為此,史復特地找到高燧,言要去吳縣普濟寺一遭。高燧起初不許,但史復卻甚為堅持,高燧猜到史復或許是懷疑自己已經暗中殺了建文,為釋其疑慮,遂不得已答應,命楊慶帶著幾名心腹親兵“護送”史復南下。而這也是這七年間史復唯一一次離開北京。不過渡過長江後,楊慶卻未去普濟寺,而是把史復領到這聚寶山下的小廟處,並在這裡見到了建文。史復不知道建文為何遷居於此,而當時由於趙藩爪牙的監視,他也只能躲在廟外的草叢中,趁著已剃度的建文出廟挑水的機會,遠遠看了一眼,旋就被楊慶催促著離開。如今三年過去,想到即將就要面見建文,史復內心頓時無比激動。好半天,他總算平復了心境,又四處張望一番,確信沒有旁人,才走到廟前,輕輕叩響了門環。

  隨著“吱……”的一聲響,有些破舊的木門被拉開一條小縫,一個僧人探出頭來。只見這僧人年過六旬,眉毛已經花白,下顎卻一根鬍鬚也無,史復見著,當即驚喜地叫道:“王鉞公公!”

  王鉞聞言渾身一震,臉上露出驚恐之色,史復見狀,趕緊將臉上的面紗掀開,露出他那張布滿刀疤的臉,笑道:“是我,程濟!”

  “程先生!”王鉞吃了一驚,道,“原來你還活著!我還以為你在七年前就死了呢!你怎麼會知道我們在這裡?”

  程濟趕緊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皇上在廟裡嗎?”

  王鉞一愣,趕緊把木門打開,將程濟放進廟內,又將廟門關好,方雙手合十道:“大師正在禪房打坐,你隨我來!”說著,便領著他向廟後走去。

  待到禪房門口,王鉞站定,道:“大師每天起床後都要先誦一個時辰的佛經,現在還差半炷香,要不我先進去通報一聲?”

  “不必了!”程濟趕緊擺手道,“怎能打擾皇上清修?我在這裡候著便是!”

  王鉞見狀,點了點頭,也跟著他一起守著。半炷香工夫過去,房門從內打開,已經年過不惑、出家也已二十年的建文皇帝朱允炆走了出來。

  “陛下!”房門剛被推開,程濟便一骨碌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三個響頭,哽咽著道,“臣程濟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程濟?”建文吃了一驚,身子不由自主地倒退一步,待看清史復的醜臉,他方失聲道,“你還活著?七年前漢藩謀反時你沒死?”

  “臣不敢死!”程濟痛哭失聲道,“臣這些年一直惦記陛下,今見陛下平安,縱死亦無恨了!”

  建文見程濟神態,知其失蹤的這些年一定歷經磨難,遂上前將他扶起,溫言道:“你受苦了!”又道,“進屋裡再說!”說完,便領著程濟進入屋內。

  進門後,程濟舉目四顧,見屋中陳設甚為簡陋,只在牆角處置著一張床,床旁一個衣櫃,另在屋中央有一張小木桌,桌上供奉著一尊佛像、像前放著一個木魚。木桌前的地面上擺著一個又舊又破的蒲團,想是建文平日打坐時所用。程濟見得此景,不由又是泣淚道:“陛下是天下之主,卻困居於此陋室,此皆臣之罪過。程濟無能,無力助陛下復辟,請陛下降罪!”說完,又跪下一陣叩首。

  建文苦笑一聲,將程濟扶起,搖搖頭道:“滄桑陵谷!往事已成飛煙。貧僧遁入空門多年,早已看破紅塵,對帝王云云再無一絲念想!你不必自責!”說完,他又默然一陣,才道,“你這些年去哪了?七年前高煦作亂被發,據說漢藩僚屬盡被擒拿,因一直沒你消息,貧僧還以為你也遭了毒手!沒想到今日竟會再見!想來這其間你也吃了不少苦吧?”

  聽建文這麼一問,程濟的淚便如斷線的珍珠般嘩啦啦地直往下落,他一邊抹淚,一邊將這些年的遭遇一一道出:從逃亡時被高燧截獲,到受其脅迫不得不入為其謀劃,及至近日策動趙藩兵變,卻不料中東宮圈套,倉皇逃亡,這諸般情事既驚心動魄、又曲折離奇,程濟足足講了一個時辰,方才大致將經過道完。

  程濟講述時,建文一直默默傾聽,當得知程濟為保護自己,不得已入侍趙府時,他大為感動。待程濟說完,他發出一陣長長的嘆息,動情地道:“這些年委屈你了!”

  “臣之屈辱不足為道!”程濟搖搖頭,又道,“只是陛下行蹤已被趙王掌控,今臣既已脫離趙藩,那他雖一時不敢妄動,但風聲過後,終會來尋陛下晦氣!咱們得及早離開,以防不測!”

  “不錯!”聽了程濟的話,一直在門口侍立的王鉞也上前道,“既然程編修說趙藩有人在暗中監視,那咱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待在這裡了。奴婢去準備一下,今晚便走!”

  建文沒有說話。思慮半晌,他方微微點了點頭,王鉞見狀,遂曲身行了個佛禮,旋退出房門,自去收拾行裝。待王鉞離開,程濟又有些奇怪地問道:“陛下不是在吳縣普濟寺麼?為何搬到金陵城外?現朝廷雖已遷往北京,可金陵畢竟還是留都,朝廷鷹犬不少,萬一被人發覺,頃刻間大禍便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