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關於史復的真實身份,王賢並不知情,但史復在趙王府的地位,他卻是一清二楚。看過王賢的供詞後,瞻基心中盤算:要從史復身上挖出趙王謀逆的罪證是不可能的,他並不認為高燧會傻到留什麼白紙黑字給史復。如果僅是空口白牙的指證,那和王賢他們供詞的效力沒有本質不同。沒有確鑿證據,肯定扳不倒堂堂趙王。但是,史復畢竟是在逃的欽犯,在這一點上做些文章,至少可以給高燧安上個包庇欽犯的罪名,讓他灰頭土臉一回還是可以的,如此瞻基也算是出了一口悶氣。念及於此,瞻基點頭道:“可以抓這個史復!”不過他又對貫義道,“但不能大動干戈,爾拿本宮手諭去趙府,只需拿史復一人,其他人絕不可輕動。”

  “是!”布置完這一切,瞻基全身放鬆下來。他又看了看王賢他們的供詞,對貫義和尹慶一笑道:“雖不盡如人意,但收穫也算不小。本宮就不信,屬下謀逆,三叔還能毫髮無損地全身而退!”

  三

  當史復再一次踏上逃亡的道路時,他不由得生出白雲蒼狗之感。不過與七年前亡命時的滿腹遺憾不同,這一次的出逃,史復感受到更多的是掙脫牢籠的快感。多年的爾虞我詐,已使這位鬥士身心俱疲;曾經的矢志不渝,也早已被殘酷的現實無情的擊碎。早在七年前高煦事敗之時,史復便已萬念俱灰,剩下的只想回歸田園,平平淡淡地了此殘生。

  但就是這麼一點子念想,也難言不是奢望。因為史復心中還有牽掛。在上一次逃亡途中,他被高燧截獲,並以建文為要挾,逼他為趙藩出力。七年來,他忍辱負重地藏於趙王府,違心地為朱高燧劃策設謀,為的便是建文的平安。但當認定永樂即將駕崩的那一刻,史復意識到,這種忍辱負重也快到頭了。如果真的江山易主,史復不知道高熾和瞻基會如何對待趙藩,一旦趙王受到生命威脅,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將建文的下落抖出。所以史復勸高燧立刻反擊。

  但即便趙藩得勝,史復也不敢相信高燧。儘管高燧曾答應,若果能登基,必讓建文安然終老。但以史復對高燧的了解,這位心機深沉、陰險狡詐的親王完全不值得信任。在史復看來,就算高燧真的成功問鼎,他多半也不會兌現承諾,反倒極有可能殺死已失去利用價值的自己,以及雖然實際上對朝廷已無任何威脅,但畢竟曾是正牌子大明天子的建文,以徹底根絕後患!

  史復需要自救。一直以來,他不敢離開北京城和趙王府,是因為他知道,千里之外的江南,肯定有趙藩的人在暗中監視建文。一旦自己脫離趙王的視線,那隻要他一聲令下,建文肯定會慘遭毒手。但現在,史復已經顧不得這麼多了。當高燧被狗兒“請”進宮後,史復抓住時機,逃出了趙王府,並立刻離開了北京城。不管趙藩與東宮的較量是何結果,他都需要趕緊南下,搶在趙王的使者或是朝廷的緹騎趕到之前,通知建文趕緊逃命。

  也正因了史復的果斷,不經意間救了他的性命。就在他出京後不久,狗兒領著東廠的番役再次來到趙王府,而目標正是他史復。當找遍全府也沒發現史復下落時,狗兒氣得直跺腳,無奈之下也只能快快回宮復命。

  當然,對於這一幕,埋頭逃亡的史復並不知曉。不過在他風塵僕僕地渡過長江,進入南京城後,卻立刻從街頭巷尾的議論中得知了趙藩兵變的結果。早在史復抵達南京的七天前,飛騎傳遞的邸報便向留都士民公開了這樣一個情況:趙藩承奉楊慶、常山中護衛指揮使王賢等私下密謀,欲毒殺聖上,繼而挾持公卿,偽造遺詔推趙王朱高燧為帝,幸得東宮察覺陰謀,並奏明永樂,擒殺此等宵小。同時,邸報中還明文刊載:趙王高燧對此並不知情,但因下屬謀逆,遭皇上痛斥,令其閉門思過云云。

  得知邸報消息後,史復立刻意識到,自己和趙王上了大當!永樂並沒有死!既然如此,那之前封鎖乾清宮等等奇怪之舉,肯定是有人設局引趙藩上鉤!而這設局者,毫無疑問就是東宮!要不是瞻基連擒三名親趙京衛指揮,要不是東宮在紫禁城裡弄出那麼多玄虛,自己也不會以為大變已至,趙藩也不會狗急跳牆!而邸報中毒殺聖上,挾持公卿,偽造遺詔推趙王登基云云,皆是用來掩蓋東宮設計引誘趙藩上鉤這一下作勾當的表面文章罷了!

  想清楚這前後經過,史復雖不免有些懊惱,但卻並不憤恨。反正他為趙王效力,不過是受其脅迫而已;至於東宮與趙藩誰勝誰負,對這位建文忠臣來說並無不同。甚至現在的局面,對史復來說還是個好消息:永樂沒有死,趙王本人由於“不知情”的緣故,亦安然無恙。如此一來,他朱高燧便不會抖落出建文的下落。史復唯一要擔心的,就是趙王得知自己逃脫,惱羞成怒之下派人南下追殺建文。不過史復判斷,雖然朱高燧沒事,但趙藩僚屬謀反是板上釘釘,接下來的一段日子,廠衛肯定會死死盯住趙王府,這個時候的高燧首先要做的是收斂行跡,不大可能派人南下。想到這裡,史復精神一振,隨即在南京城裡購置了身書生行頭,又找了間客棧住下,第二天天剛剛亮,他悄無聲息地出了聚寶門,沿著米市大街走了一陣,待到南城崗時,他拐向左側一條蜿蜒曲折的小石路,又走了一段,一座簡陋的小廟出現在路旁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