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建文已猜到程濟會問此事,便將自己的經歷悠悠道來。

  與程濟失去聯絡後,建文與王鉞繼續在普濟寺誦佛念經,但到兩年前,當朝廷遷都北京的消息傳到吳縣,建文本已沉如死水的心頓時又生起了波瀾。

  二十年的蹉跎歲月,早已將建文的復辟雄心消磨得乾乾淨淨,但他內心深處對親人的懷念之情卻一直未散。多年的抑鬱生活,已使建文的身體大不如前,他知道自己或許無法長壽,便想在有生之年再上鐘山,到皇祖父朱元璋和父親朱標的墓前祭掃一次。若在以前,他也只能想想。畢竟金陵是京城,朝廷鷹犬密布不說,官吏中也有許多認識自己的,他只要一露面,便有可能被人認出。不過隨著朝廷遷往北京,建文覺得機會來了。

  遷都之後,朝廷官吏大都去了北京,南京內外蕭索不少,戒備也遠不如當年。建文便想趁此機會溜上鐘山,偷偷祭拜一下祖父和父親。五月初十日是朱元璋的忌辰,建文算準日子,帶上王鉞,離開吳縣普濟寺,來到金陵城外的鐘山腳下。

  鐘山是太祖孝陵所在,建文的父親——懿文太子朱標的陵寢也袝葬於孝陵東側。早在孝陵修建時,建文便時常前往,對鐘山地形十分熟悉。他輕易便繞開了山下孝陵衛駐軍的把守,悄悄登上了鐘山。

  建文雖然上了山,但想進入朱元璋的孝陵那是絕無可能。不過自靖難成功後,永樂拼命抹殺建文的痕跡,連帶著對自己死去的大哥朱標也有意打壓。位於孝陵東側的懿文太子陵守備鬆懈,且年久失修,院牆已坍塌不少。見孝陵守衛森嚴,建文遂放棄了祭掃祖父的想法,只從塌毀的院牆處翻進懿文太子陵內,來到朱標的墳塋前。而就當建文擺好瓜果燭台,準備焚香祭掃時,突然一個故人出現在他眼前——來者不是別人,正是當年自己無比疼愛的小妹妹徐妙錦!

  永樂登基後,徐妙錦心灰意冷,便於聚寶山下修建了座小庵,在此出家修行,這一晃就是二十年。開頭幾年,她還偶爾進城看望大姐徐儀華和大哥徐輝祖,但及至二人相繼去世,她便再也未踏進南京城半步。其間永樂和徐家人多次派人勸她回心轉意,但都被她攆了回去。久而久之,大家也只能由著她去了。徐妙錦雖然出家,但開銷自有徐家照應,故衣食並不短缺,只是日子久了,未免孤寂了些。而她又憤世嫉俗,不願與舊人往來,便只每年在父親徐達、大哥輝祖以及太祖朱元璋忌辰時,到這幾位先人的墓前祭掃一次。今天是朱元璋忌辰,妙錦從孝陵出來,閒來無事,想著朱標墓地就在近前,而自己還是孩提時,朱標對自己也頗為疼愛,於是她便先不忙著下山,出陵門後,沿著山間小道,來到懿文太子墓前。

  本來,妙錦以為朱標之墓肯定是荒無人煙,不料到墳前時,發現有兩個僧人正在虔誠叩首。待二人轉過頭,她驚訝地發現,其中稍微年輕一些的僧人竟是當年不知所蹤的炆哥哥!

  見到徐妙錦,建文也是大為意外。不過短暫的驚異後,二人又不約而同的百感交集。與建文僅是故人重逢的驚喜不同,妙錦對這位炆哥哥的感情更為複雜。當年正是她的暗中幫助,才使燕藩得以擺脫最初的危局。可後來,一直被她認為頂天立地的大姐夫朱棣,卻為自己的靖難大業,卑鄙無恥對她百般利用;而到最後,當燕軍攻破金陵,這位一直口口聲聲要做“周公”的燕王,終於撕下了虛偽的面紗,竊取了建文的皇位,成為大明的天子!回想起往日經歷,徐妙錦在鄙夷永樂虛偽的同時,對自己曾經記恨的炆哥哥也充滿了愧疚。此次兩人重逢,妙錦驚訝過後也將自己當年的行為如實說出,希望得到建文的寬恕。

  建文一直不知道妙錦在靖難之役中扮演的角色,聽得這段陳年往事,他頓時驚訝萬分。不過畢竟時隔多年,昔日的血雨腥風早已散盡;二十載的佛門修行,已將那位滿腔宏願的青年天子變成了一個看破紅塵的中年僧侶。再回憶起當年風雨,建文的內心只剩下無盡的感慨和一絲惆悵。聽完妙錦充滿歉意的敘說,他大度一笑,原諒了這位曾經天真爛漫,卻也被紅塵俗世玩弄得遍體鱗傷、心灰意懶的小妹妹。二人暢談許久,彼此都解開了心結。臨下山時,妙錦興致一起,遂邀他和自己結伴隱居。

  二十年來,建文為避永樂追殺,從不敢與人有任何往來,內心也十分孤寂。此番與妙錦重逢,他也十分快樂;加之年齡漸長,他也有落葉歸根之念,希望能在金陵終老;兼又想著朝廷已經北遷,南京也不再像以前那般是京師重地。這幾層因素結合在一起,建文幾經權衡,終於應妙錦之請,也在聚寶山下建了座小廟,一直隱居至今。

  聽建文娓娓道來,程濟亦嗟嘆不已,再想起二十五年前自己在午門前與徐妙錦的那次爭鬥,程濟也感慨道:“徐四小姐生性純良,只可惜當年受燕賊蒙蔽,犯下大錯!不過後來能幡然悔悟,也算是個好人!比夏元吉、楊榮那干奉迎燕賊的無恥之徒要強得多了!”

  “大師,程編修!”兩人正絮叨間,王鉞又推門進來道,“已快正午了,先用膳吧!”

  建文點頭起身,程濟也趕緊起來,三人一起到伙房旁的餐室將午飯用了,完事後,程濟道:“陛下,今晚三更一過,咱們便走!”

  “趙藩暗哨怎麼辦?”建文想起程濟說過高燧派人在暗中監視自己,有些擔心地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