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榮、金幼孜還有楊士奇都是內閣閣臣,雖然品級不高,但身份超然,均屬天子重臣,朝廷無論是在南京還是北京,他們的地位都不會受到影響。不過三人均參預機要,平日也以天下為己任。對於鼎移燕山究竟利弊幾何,其實他們三人也拿不準。但有一點他們都十分清楚:就是遷都事關重大、牽涉甚廣,來回反覆必將動搖國本。出於這種考慮,他們都對皇上和太子之間的這種分歧感到憂慮。

  不過還是楊榮灑脫,見士奇和幼孜均眉頭緊鎖,他瀟灑地一揮手道:“咱們也都別杞人憂天了!時勢變遷,非可預知。將來之事,將來再議不遲!”

  楊榮之意是假以時日,遷都利弊自會逐步顯現,到時候根據形勢再做判斷。這既是老成持重之見,也是當下唯一可行之法,楊士奇和金幼孜思忖後,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楊榮見狀,又嘿嘿一笑道:“眼下仆只指著燈會。這幾個月忙著遷都,人都累瘦了一圈,到元宵節晚上,仆定要好好樂上一樂!”

  見楊榮打趣,士奇、幼孜噗嗤一笑,屋內氣氛頓時輕鬆不少。接著,三人又寒暄一陣,遂各自回值房署事。

  二

  元宵賞燈,據說始於漢代祭祀太乙,後世賞燈為其遺風。每年這天,天下各大城鎮的士民們便扶老攜幼走上街頭,觀燈賞景、猜謎作詩,享受這難得的閒暇歡樂。宮中的鰲山燈會始於永樂十年。當時正值漠北肅靖、運河貫通,放眼大江南北,儘是一派繁華鼎盛,永樂為藻飾太平,遂下旨在南京皇城的午門之外舉辦鰲山燈會,邀京中官員同往觀之,以為君臣同樂、普天同慶之意。

  本來,按照永樂的原意,鰲山燈會是一年一次,年年不停。不過由於燈會耗費不小,後來朝廷二征漠北,兼又營建北京、建報恩寺塔,戶部用度拮据,為節省開支,這鰲山燈會也就時斷時續,即便舉辦,規模也受到限制。

  現在戶部積蓄依舊不多,但由於北京的工程已經基本告畢,接下來國家度支會有所好轉。而且今年是大明王朝遷都北京的第一年,為慶此盛事,永樂決定重開鰲山燈會,並大肆操辦一回。當他把這意思透給夏元吉後,這位計相雖嫌花費太多,但最後仍點頭答應,並從太倉撥出十萬貫錢,與永樂撥的三萬內帑一起湊夠十三萬貫,作為燈會之用。

  轉眼間便到了元宵節。及至申末,天色漸黑,午門城樓上卻是華燈初上、一片璀璨。遠遠望去,但見星球蓮炬、火噴梨花、飛丹流紫、花團錦簇,宛若天上宮闕、又似水晶世界。

  遵照聖旨,皇室子孫、皇親勳爵、大小九卿衙門堂官、五府都督、內閣輔臣、翰林詞臣以及都察院御史、六科給事中等言官,均上午門城樓陪侍;後宮嬪妃、長公主、公主以及命婦則身著誥服,在端門城樓觀燈。其餘低品京官無資格登樓,便都聚在午門城牆前的臨時看台上。樓上樓下上千號人,一片熙熙攘攘,把個皇城烘托得熱鬧非凡。

  酉時一到,午門前廣場上九聲炮響。一名內官尖聲叫道:“皇上駕到!”旋即,午門城梯處傳來一陣腳步聲,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朱棣身著緋紅色的天子常服,在黃儼、狗兒、江保、馬雲等近侍的簇擁下,精神矍鑠地上得樓來。樓上一眾子孫朝臣立即跪了下去。

  “眾卿平身!”永樂伸手一虛扶,旋坐到早已準備好的龍椅上。眾人這才起身,在御座左右兩側早已安排好的座椅上坐下。

  鰲山燈會是由宮中操辦,具體負責的是司禮監太監黃儼。此時見大家坐好,黃儼遂湊到永樂耳邊,輕聲道:“皇爺,可以開始了嗎?”永樂沒有回頭,只微微頷首。黃儼會意,旋走到樓前欄杆處,中氣十足地朝廣場大聲喊道:“開燈……”

  瞬時,鞭炮齊鳴、鼓樂大作。本來烏黑一片的廣場,頃刻間火樹銀花、星光燦爛。永樂與王公大臣們一起走到欄杆前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廣場中間那座氣勢磅礴的鰲山燈。此燈山高十層,飾以金碧、山上燈如星布,吐翠旋璣,一片璀璨景象。

  鰲山燈的兩旁,是兩條如夢如幻的燈街。無數皮、絹、紗、紙所制之燈,猶如萬千浪花,曲折逶迤的延綿而下,匯聚成兩條光芒四射的玉帶。

  燈會中的燈飾來自大江南北,有閩中珠燈、白下角燈、滇南料絲燈、杭州皮絹燈;燈的花樣也極其繁多,有像生人物,如老子、美人、鍾馗捉鬼、劉海戲蟾;花草之屬,有葡萄、楊梅、柿子;禽蟲一類,有鹿、鶴、魚、蝦、走馬;更有奇巧一些的,如琉璃球、雲母屏、水晶簾、玻璃瓶等。數百種形態迥異風采萬千的花燈,直叫人心曠神怡目眩神迷。

  “父皇!”永樂正倚著欄杆看得起勁,站在他左手旁第二位的趙王朱高燧道:“這裡看不清楚,咱們下樓去吧?”

  永樂一側目,見身旁的王公大臣們皆眼巴巴地望著他。永樂一愣,隨即自失一笑道:“燧兒說得是,既是觀燈,自然要湊近了!”說著,他大手一揮,對眾人道:“諸位愛卿都隨朕下樓!”

  眾人早就被撩得心直痒痒,都想到燈市里逛個夠,只是永樂還在城樓上,他們也只能陪著。永樂金口既開,大家皆是眉開眼笑,遂簇擁著永樂走下城來。

  下樓後,永樂命其餘人等各自賞玩,只帶著高熾、瞻基、高燧以及三位閣臣,在黃儼和狗兒的引領下,直奔正中央的鰲山大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