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第一次遊覽過這座全新的皇宮後,永樂油然生出一種繼往開來的感覺。在他看來,只有這座雄偉的宮城,才能襯托大明天子的至尊身份,才能彰顯天朝上國的無限威儀!從這座依南京舊宮仿建、卻又在規模格局上遠勝前者的北京紫禁城中,永樂還希望向世人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他,永樂皇帝朱棣,通過自己的勵精圖治,已經將華夏帶入一個全新的鼎盛之世!父皇開創的大明王朝,在自己的手中,得以踵事增華、發揚光大!

  永樂十九年元旦,永樂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駕臨奉天殿,在這裡主持大明王朝遷都北京後的第一個大朝儀。寬敞的大殿內,文武百官、宗親貴戚、番邦賀使齊列殿下,山呼之聲繞樑不絕,拜舞之姿齊整莊嚴,永樂俯瞰群臣,豪情萬丈。待禮儀畢,永樂起身,威嚴地道:“自今日始,我大明定都北京!北京背倚燕山,南俯中原,是為王者之所!都於此地,我大明必將天眷永顧,國祚萬年!”

  “誠如是!”太子朱高熾以下,群臣俯首應答。

  永樂滿意地點了點頭,露出一絲笑容道:“遷都事巨,全賴列位臣工勤勉,終得大功告成!今年元宵佳節,宮中將在午門外開鰲山燈會,諸位愛卿可攜家眷往而觀之,以慰辛勞!”

  “臣惶恐!”眾臣又是俯首,繼而道,“謝陛下!”

  永樂又點了點頭,繼而以目示意身旁侍立的江保。江保會意,右手一抬,禮樂之聲隨即響起。永樂走下小丹墀,在臣子們的恭送聲中離殿而去。

  大朝儀結束後,高熾領著一眾宗親前往乾清宮行家禮,而朝臣和番使們則列隊出宮。楊榮、楊士奇和金幼孜三個閣臣結伴返回文淵閣。各自脫去朝服,旋又聚到楊榮值房中。待下人上了茶,楊榮端起便飲了一大口,方對士奇和幼孜笑道:“每年最怕的就是這大朝儀。一站就是一兩個時辰,想喝口水都難!”

  楊士奇邊小口啜著茶,邊笑道:“仆倒不怵久站,只是這北京的天氣實在太冷,先前在殿外丹墀上恭候陛下時,冷風直往脖子裡灌!直到後來進了殿,才慢慢緩過勁兒來!”

  “士奇兄說的是!”金幼孜慢悠悠地道,“其實咱們還算好的,至少後來還能進殿暖和暖和。那些低品的朝臣們最遭罪,從頭到尾都只能在殿外候著。仆剛才出殿時,看見好些個都凍得僵了!”

  楊榮感嘆道:“難怪那麼多人都不願遷都!朝臣大都是南人,現在跑到這苦寒之地,要一下子適應過來還真不容易!”

  士奇接過口道:“年紀大的確實難過,年輕的身強體壯,還是挺得住的!”

  “那也未必!”金幼孜搖搖頭,“遷都前,朝廷選派官員入值南京六部,本以為這不過是個雞肋,卻沒想一大堆人去搶,年輕體壯的都有好些!來北京路上蹇大人還跟仆提起,說南京吏部考功司缺一個主事,結果吏部五個主事,竟有三願意留下,而且都年方不惑!仆就不明白,南京雖好,但畢竟遠離朝堂,又沒太多正經事,待在那裡,仕途受滯怕是免不了的。年長的沒了進取心,留著養老倒也不錯;可這些主事都正值壯年,難道也無心宦途了麼?”

  楊士奇淡淡一笑,搖搖頭道:“他們未必是無心仕途,沒準反倒是想搏上一搏!”

  “搏?”金幼孜奇怪地問道,“此話怎講?”

  楊士奇微微嘆了口氣,道:“他們是看準了太子不願遷都,想等著朝廷會再遷回南京,他們便可近水樓台先得月!”

  楊士奇話一出口,楊榮與金幼孜心中皆是一凜。遷都北京,表面上看是一切順利,但這多半仰仗於永樂的威勢和決心。其實在朝中,不願遷都的大有人在。北京一則氣候苦寒、二則土地貧瘠,而且還離邊塞太近,這種種因素,使得南方籍的朝臣大都不願遷都於此。而在腹誹遷都的人中,來頭最大的就是當朝太子朱高熾。高熾雖曾在北京居住多年,但卻一直鍾情人文薈萃的六朝古都。而且對父皇決心遷都的最大理由——天子戍邊,抵禦強胡,他也打心眼兒里不認可。在他看來,抵禦胡虜自是應當,但沒必要把朝廷也搬到北京。這種做法,雖然可以大大加強朝廷在塞上的力量,但也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一旦胡人突破燕山,立刻就會兵臨北京城下,到那時社稷就危險了!所以,高熾一直堅定地認為,以南京為京師是最正確不過的舉措!以南京為京師,即便胡虜入寇,大明一時不敵,也可以從容調兵遣將,集天下之力將其驅逐出去。

  高熾的看法反應了相當一部分朝廷大臣的心聲。只是永樂在遷都一事上立場甚為堅定。而且一直以來,只要他下定決心的事,就絕不會輕易更改。對皇帝的這種性格,朝臣早就摸得精熟,故都不敢硬頂。而高熾雖是太子,但性格仁弱,對他這位威勢無雙的皇帝老子更是從不敢有絲毫置喙。所以,在遷都被付諸廷議時,雖然也有人提出異議,但永樂一旦表露決心,大家便都噤若寒蟬。這件關乎千秋國運的天下第一大事居然如此輕易地在朝堂上獲得通過,其根源就在於此。

  不過高熾雖然不敢反對永樂,但他畢竟是太子,是未來的大明皇帝。永樂已經年過花甲,說不定哪天就會龍馭上賓。太子登基後,他很有可能又會將都城遷回南京。當然,真有那一天的話,六部堂官肯定會跟著朝廷一起遷徙,但下面那些普通司官則就未必。到那時,南京六部就會重新成為正宗,這些在南京任職的六品主事也有可能在這場變動中受益,升任新朝正牌子六部的從五品員外郎甚至正五品郎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