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座主燈高達三丈,且自下而上有路可通。在黃儼的引領下,永樂等人順著階梯魚貫向上,一路上,萬千燈籠層層疊疊、流光溢彩,永樂興致盎然地左顧右盼,不知不覺就已登到燈山頂端。

  山頂是一個搭好的平台,從這裡往下看,廣場上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永樂手指下方,笑呵呵地對身旁的高熾道:“都說當下是太平盛世,平日裡還看不出來。今天這燈會一開,盛世風貌頓時盡顯無疑!”

  “此全賴父皇之功!”高熾趕緊拍了一記馬屁。

  永樂志得意滿地點點頭,又手指黃儼笑道:“也多虧爾這奴才辦事得力,才有了今天這般盛景。如此說來,這永樂盛世,亦有爾一份功勞!”

  “皇爺折殺奴婢了!”黃儼口中謙虛,心中卻比吃了蜜還甜。

  永樂笑笑,不再理他。又將周圍人張望一圈,忽然心念一動,嘆道:“可惜廣孝師傅和世忠不在了!他二人去世前,都有跟朕說起,最大遺憾就是看不到這新都盛貌。尤其是世忠,鼎移燕山,他是極力贊成的,臨死前還念念不忘,說將來北京建成,舉行鰲山燈會時,他的魂魄定會前來賞燈!也不知他這時來了沒有!”說完永樂又茫然四顧,似乎在搜尋金忠鬼魂的蹤影。

  姚廣孝和金忠分別在四年前和六年前去世。永樂朝的左班文臣中,他二人一直最受器重,聖眷之隆,遠勝過當下最得寵的楊榮。而且與其他文臣對遷都不置可否甚至心有不願不同,他二人從始至終,都對遷都北京充滿了熱情,這也是永樂這時想到他們的原因。

  永樂突然感傷,眾人心中俱是一沉。瞻基反應快,趕緊笑道:“兩位師傅早已轉世,魂魄怕是來不了了!不過他二位既牽掛新都,沒準就投胎在北京城中,只是皇爺爺不知道罷了!說不定過二十年,他們就金榜題名,再入朝堂侍候您老人家呢!”

  永樂一愣,這才發現自己的感傷有些不合時宜。旋也笑道:“再過二十年,這天下就是爾做主了,要侍候也是侍候爾,朕到那時只怕早躺進長陵了!”

  楊榮見永樂句句不離個“死”字,覺得太不吉利,趕緊把話題岔開,道:“陛下,老待在這上頭也沒甚意思,咱們到下面燈市里逛逛吧!”

  永樂先是點頭,旋又搖搖頭,笑道:“算了,朕一去,周圍一大片的人都得退避。臣工們辛苦一年,難得有這麼個歡快時候,朕就不掃他們興致了!”說著,永樂想想,對楊榮他們幾個閣臣笑道:“上元佳節,爾等飽學之士豈能沒有詩賦?走,回五鳳樓,各把佳作奉上!”說完,便笑著走下燈山,重新返回午門城樓。

  待到御座上重新坐定,永樂朝三個閣臣一笑,道:“三位學士誰先來?”

  早在參加燈會之前,三人便知肯定又要奉旨作詩,因此都已打好腹稿。此刻永樂問起,他們均從容不迫。三人中,楊榮、金幼孜二人長年隨侍永樂,現已升任文淵閣大學士;而楊士奇一直輔佐高熾,與永樂隔得較遠,又在永樂十二年一度下獄,故而官職上稍低一些,現在仍只是翰林院學士,所以他便不吱聲;而金幼孜雖與楊榮官職相同,但聖眷卻稍遜一籌,他也不作聲。楊榮見他二人情狀,知無可推脫,只得乾笑一聲,道:“那臣就先獻醜了!”說完,他佯作構思片刻,旋道:禁苑東風暖,青霄月正中。

  魚龍千隊戲,羅綺萬花從。

  雲嶠祥光麗,星橋寶炬紅。

  太平多樂事,此夕萬方同。

  “恩!”永樂品味片刻,微微頷首道:“華麗端正,堪稱佳作!”說完便將目光投向金幼孜。

  金幼孜捋了捋鬍鬚,婉婉道:

  鰲山高聳架層空,萬燭燒春瑞氣融。

  星動銀河浮菡萏,天垂瓊島綻芙蓉。

  行行彩隊穿華月,曲曲鸞笙度好風。

  自是太平多樂事,君王要與萬方同。

  “金幼孜此作,繪景栩栩如生,與今晚燈會之狀更為貼切!後兩句略一改動,比楊榮的又平添幾分氣勢!”永樂又作了點評。

  現在輪到楊士奇。楊士奇的詩詞文章,不僅在翰林詞臣中,就是放眼天下士林,也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此時見永樂瞄來,他胸有成竹地一笑,旋朗朗道:綵映鰲山近紫霄,王正嘉節屬元宵。

  九衢星斗珠燈燦,一統乾坤玉燭調。

  處處陽和融動植,家家歡樂合笙簫。

  臣民仰戴君恩澤,萬壽齊天祝帝堯。

  “好!”楊士奇一詠完,永樂當即大聲喝彩道:“楊士奇文辭冠絕海內!論雍容典雅,此詩與楊榮、金幼孜之作相仿佛,但詩意卻更為生動。”

  “陛下過譽了!”楊士奇曲身一揖。

  永樂滿意地點了點頭,忽然想到楊士奇現在仍只是個學士,便道:“楊士奇多年輔佐太子,勞苦功高,自今日起晉左春坊大學士,仍兼翰林院學士職!”

  楊士奇沒料到,一首詩竟然把自己的官位又提了一級,心中頓時一喜。不過他仍保持著一貫的寵辱不驚態度,只不慌不忙地跪伏於地,道:“謝陛下!”

  “起來吧!”永樂笑著一虛撫,楊士奇從地上爬起。這時楊榮和金幼孜也笑呵呵地向他道賀。三人作詩時,其他翰林詞臣也相繼上樓,見此情狀,亦都紛紛上前獻藝,五鳳樓上頓時好一陣熱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