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紀綱挺身而起,稍有些興奮地道,“今晚一過,二位就是功臣。到時候漢王絕不會虧待爾等!”

  “全賴緹帥提攜!”二人齊聲答應。

  計議完畢,眾人分頭去準備。紀綱以各種名目,命皇城外的緹騎當晚全部趕回衙署,到戊正時,錦衣衛衙署里已擠滿了人。紀綱一邊心不在焉地聆聽下屬匯報,一邊焦急地等待著戊正時分的到來。二更一過,窗外傳來更夫的敲鑼聲,紀綱立即起身踱到窗前,向東北方面張望。

  沒有動靜!還是沒有動靜!就在紀綱急得幾乎發狂之際,遠方終於隱隱露出一片火光。紀綱精神一振,立即回過頭,對大堂內的諸多將校道:“不好!好像是皇城走水了!馬上傳本帥軍令,命將士們披甲持械,隨本帥去皇城!”

  “緹帥!”一個不知情的裨將咋咋呼呼地問道,“咱們是去救火,披甲持械做甚?”

  “糊塗!”紀綱怒罵道,“救火是兵馬司的事,咱們得去看住那幫子下賤工匠,免得他們趁亂滋事!”

  挨了怒罵,裨將不敢再吭聲。這時將校中的紀綱心腹們一起道:“謹遵鈞令!”他們這麼一喊,剩下的也只能齊聲附和。旋即,衙署內一陣忙亂。不一會兒,紀綱便一身戎裝,帶著近千名緹騎殺氣騰騰地開出衙署,向東奔去。

  走了一陣,當隊伍行到順承門內大街上時,遠方皇城方向又隱隱傳來一陣喊殺聲,紀綱心中大喜,當即拔出佩劍高叫道:“大勢不妙!工匠們暴動,保護舊宮要緊!將士們隨我來!”說完,便撥馬向北,朝舊宮西華門方向馳去。一眾緹騎早已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攪得渾渾噩噩,聽得紀綱發令,不及多想,只能緊緊跟上。

  一盞茶功夫,緹騎們便來到西華門前。紀綱勒馬一瞧,見西華門大門緊閉,城樓上空無一人,紀綱頓時一愕——按照計劃,李禮這時應該立刻打開宮門,放自己入宮才對!

  又等了一會兒,西華門仍然毫無動靜,這下紀綱心中有些發毛了。他稍一思忖,旋對城頭大聲叫道:“我是紀綱!皇城工匠暴動,本帥率緹騎前來保護陛下,趕緊開門!”

  “嗚哦……”忽然,西華門上火光齊明,無數人頭一下子冒了出來。緊接著,在城樓中央,一個一身戎裝的中年將軍在一群親兵的簇擁下走到垛牆前,紀綱放眼一瞧,不禁大驚失色——來著不是別人,正是行在後府掌印,隆平侯張信!

  張信一臉殺氣,對著宮牆外的緹騎們大聲叫道:“紀綱謀反!本侯奉皇命除逆!爾等緹騎皆朝廷忠良,不可助紂為虐,速速散去,否則殺無赦!”說完,他右手一揚,將一個圓滾滾的東西從城頭上拋了下來。東西落地,滾了一陣,正好到紀綱馬前停住。紀綱借著火光一瞧,正是李禮的頭顱!

  “事泄!”紀綱猶如五雷轟頂,幾乎跌落下馬。這時,跟隨而來的緹騎們也是一陣騷動。紀綱立刻反應過來——自己已沒有退路!只拼死一搏,才能有一絲生機!念及於此,紀綱急中生智,回頭對緹騎們厲聲叫道:“張信唆使工匠作亂,挾持聖上!將士們速隨本帥平叛!功成之後,陛下重重有賞!”

  “紀綱!爾還不悔悟嗎?”這時,城樓上傳來一個清冷的聲音。紀綱一瞧,頓時面如死灰,只見永樂頭戴烏紗折上巾、身穿一件鮮紅的盤領窄袖常服,傲然出現於城樓前。在他兩旁,朱瞻基、方賓、夏元吉、楊榮、金幼孜、鄭亨、柳升等一干王公大臣依次站定,皆滿臉憤怒地望向自己!

  “嗡……”緹騎們頓時大嘩。錦衣衛是天字第一號御林軍,這些緹騎都是從陣亡軍士遺孤或良民家中甄選出來的,對大明天子忠心不二!他們此來,本以為是要進宮護駕,孰料卻被紀綱利用,一轉間卻成了參與謀反的逆賊!永樂話一出口,緹騎們幡然醒悟。頃刻間,西華門前廣場上形勢大變,除了少數紀綱死黨,其餘大都四散而去,還有一些感覺受騙的怒不可遏,立即拔出佩刀沖向紀綱。

  “殺!”這時,後方又傳來一陣喊殺聲,只見薛祿正領著一大群騎兵向廣場奔來,而在他左右的,正是被自己依為心腹,並委以重任的楊真和貫義!

  “完了!”紀綱萬念俱灰。不過求生的本能,仍驅使著他向暫無官軍的北面逃命。但剛走一陣,一群兵馬攔住去路,中間一位戎裝青年怒目圓睜——正是趙王朱高燧!

  “著!”見紀綱衝來,高燧搭弓引箭,一支鳴鏑破空而出,正中紀綱面門!只聽得“啊”的一聲,紀綱一骨碌從馬上滾落下來!

  高燧下馬走到紀綱面前,狠狠地踹了兩腳,見其毫無反應,才回過頭對親兵道:“把他的頭割下來,本王帶去向父皇請功!”

  “是!”親兵們上前,麻利地割下紀綱頭顱,放到一個木匣子中,又用綢布裹好遞給高煦。高煦接過,一躍上馬,意氣風發地道:“走!去見父皇!”

  當高燧抵達遵義門前時,宮門已經洞開,薛祿正領著軍士將抓獲的緹騎捆縛起來。高燧朝薛祿點點頭,隨即進入門內,直奔東殿而去。

  東殿內,永樂高坐堂中,瞻基侍立身旁,其餘大臣則分列左右。高燧拎著匣子上堂,赳赳道:“兒臣已誅紀綱,現將首級奉上!”說完便親自將木匣打開,呈到永樂面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