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二日後,貴州都司的報捷露布送進了北京城。這一日通政司是左通政李暹當值,他接報大喜,趕緊進宮稟報。待快走到西宮門口,李暹忽然想起,今日一早,皇上便率皇室親族到東苑練武,遂又趕緊打馬向東。

  東苑顧名思義,位於北京皇城東部。在新皇城的規劃中,原燕王府被改稱舊宮,其地則統稱西苑;而紫禁城以東的皇城,則被開闢成騎馬射箭的練武之所,名東苑。永樂八年北徵結束後,北京皇城的工程便已大規模啟動,但截止到現在,作為宮城的紫禁城仍在營建當中,不過東苑不需要大建亭台樓閣,故建設較快,到永樂北巡前已經完工。李暹繞過熱火朝天的紫禁城工地,不一會兒就到達東苑門口。這時,司禮監少監海童迎了上來,李暹從袖中掏出五兩面值的寶鈔,遞到海童手中,道:“煩請公公進去通稟一聲!”

  海童沒有接錢,反而先問道:“李大人此來所為何事?皇太孫特地交待了,皇爺難得輕鬆一次,沒有要緊事的話,就不要打擾!”

  “海公公放心,絕對是大好事!”李暹把錢塞到海童手中,又拿出露布揚了揚,笑道:“思州大捷!鎮遠侯剿平亂匪,這是露布!”

  海童一聽,才將寶鈔收起,笑道:“那不用通稟了,咱家給您帶路,直接去見皇爺!”

  二人一前一後,不一會兒便來到一個臨時搭建的靶場。靶場正前方有一棵兩人抱的柳樹,這時正有一個小火者爬在樹上,拿蘸著墨汁的筆在上面塗色。靶場中央,皇太孫朱瞻基一身戎裝,手持一張長弓,正在呼吸運氣。待李暹走到靶場邊時,柳樹上的小火者已經給一片柳葉上好了色,跳回地面,隨即飛也似的跑開。瞻基深吸口氣,從腰間箭囊中抽出一支鵰翎箭,搭到弓上,隨即瞄準了約莫七八丈外的那棵柳樹。

  李暹本想直接走到靶場後面的永樂御座前稟報,但見大家都全神貫注地看著瞻基,遂也就暫時打住。

  瞻基屏住呼吸,把弓拉到滿弦,將箭頭對準柳樹上那片塗黑的柳葉,待確定準了,口中叫個“著”字,手中利箭飛馳而出,準確地觸到了那片窄小的塗黑柳葉!

  “好箭法!”永樂從御座站起,大聲叫好,兩旁的侍衛也雷鳴般歡呼。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坐在永樂兩側,見父皇這般,遂也都跟著起身叫好,只不過趙王高燧還顯得從容,而高煦則就明顯帶著敷衍了。

  瞻基將弓遞給走上來的內官,回頭走到永樂跟前,謙虛地笑道:“孫兒的箭只觸到柳葉邊兒,當不得皇爺爺誇獎!”

  永樂爽朗地笑道:“這柳葉本就狹長,爾三十步內能觸其邊,已是十分難得!”說著,他又對高煦笑道,“方才爾站的比基兒還近五步,卻連柳葉邊兒都沒挨著,看來你這些年沒有上陣,武藝是荒廢了不少!”

  高煦眼中閃過一絲怒火,但立刻斂去,只是訕訕笑著。永樂不再看他,又扭頭對高燧道:“輪到爾了!爾這些年在行在留守,這弓馬本事應該有長進,看爾比基兒如何?”說著又做手勢讓人拿弓給高燧。

  朱高燧雖已是二十八歲的青年,無奈身形比較瘦小,此時他雖也穿著罩甲,但看上去卻仍顯得威風不足。此時聽到永樂點自己的將,他頓露出一絲難色。

  高燧自忖箭術遠不及瞻基,故不願再出場獻醜,但父皇既已開口,他不上又不行。正沒奈何間,忽然望見李暹在侍衛人群中,遂叫道:“李大人怎麼來了?有事要稟告父皇麼?”

  李暹本欲待高燧射完再上前稟報,此時被高燧一喊,遂就走到場中,跪下對永樂大聲道:“啟稟陛下,鎮遠侯已攻下思州,俘敵三千六百餘,田琛、黃禧二賊業已投降!”說著,便將露布拿出高舉過頂。

  “顧成打勝了?”永樂一聽大喜,頓將高燧射箭的事拋到了九霄雲外。身旁侍候的江保上前,將露布接過,轉呈到永樂手中。永樂打開露布,掃了一眼,隨即遞給瞻基他們幾個,笑道:“顧成真乃當世廉頗!朕原先以為這仗最快也要打到明年,不料才九月不到,就已大功告成了!”

  瞻基立即笑道:“孫兒恭賀皇爺爺!貴州一勝,皇爺爺就騰出了一臂,接下來便可放手教訓馬哈木了!”

  “小兔崽子,反應忒快!”高燧暗罵一句,趕緊也笑容可掬地道:“太孫所言極是!前些日海童出使瓦剌,馬哈木還頗倨傲,這次一定要狠狠揍下這老匹夫!”

  高煦看著滿臉喜色的永樂,心中卻是一陣酸楚。去年貴州生亂,朝廷對是否出兵舉棋不定,最後在瞻基的堅持下,永樂決定討伐。當時聽說是由顧成帶兵進剿,高煦還巴望著思州的險山惡水能累死這個一直支持東宮的老匹夫。孰料他竟這麼快就打了個勝仗!此戰雖不大,但瞻基卻得了個廟算得宜的美名,地位更加穩固。聯想到剛才父皇說自己武藝不如當年的話,高煦覺得全身上下拔涼拔涼的!

  永樂無暇顧及高煦,他精神抖擻地起身道:“傳兵部尚書方賓、戶部尚書夏元吉及楊榮、金幼孜至舊宮涼殿議事!”吩咐完,他又習慣性地要叫上瞻基,不過這時高煦、高燧兄弟均在場,永樂稍一猶豫,遂道:“爾等也一道過去!”

  眾人料到永樂這是要商討時局,遂也趕緊起身。這時江保已將輦駕招了過來,高煦他們依次登輦,在一眾內官侍衛的簇擁下,浩浩蕩蕩向西苑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