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

  “那這河道修在何處?”

  “出開河站後,不要再往西繞道,直接一路向北,穿過安山鎮,在壽張城東三十里處的沙灣與大清河匯合。”

  藺芳從包袱中將地圖拿出鋪在桌面上,照著白英所說的路線來回比對幾遍,立時發現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案:這個辦法實際上將這段會通河道東移了五十里,這樣就可以避開梁山、安山周圍綿延起伏的丘陵,從汶河建引水渠至此,中間不會再有山丘攔住通路。不過,新開河道,費用自然會增加,而且汶河水量不足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藺芳看後,搖了搖頭,將心中想法說了,孰料白英微微一笑道:“這有何難?將汶河水全引往新開河道不就可以了麼?”

  “這怕是不成!”藺芳仍然搖頭,但態度已明顯好了許多,先前對白英的不服氣已不見蹤影,“開河口以南的舊河道本也缺乏水源,元時在汶河上建堽城壩,引汶河水入洸河,流至濟寧城下與運河匯流,這才解決了其之缺水窘境。朝廷這次治理會通河,不僅是要疏通河道,還要拓寬加深,這就需要更多水源。但汶河水本就不豐,既照顧了濟寧南邊的舊道,剩下就越發不足,再拿來濟新道,恐怕不敷使用。”

  “嗯!大人說的確實是個麻煩!”白英點頭表示認同,又沉吟一番,道,“不過俺有個法子,不知道使得使不得!”

  “白老先生請講!”瞻基迫不及待地相問。不經意間,他對白英的稱呼也已發生了變化。

  白英笑道:“俺在東平活了幾十年,知道這一帶地勢大體上是西高東低,但裡頭不同地方,也有些差別。據俺所知,開河站往南走五里,有一個地方叫做南旺。那裡地勢較它南北都稍高些。所以俺當免夫時就想,要是運河從南旺過的話,可以在汶河上頭築個壩,先把水引到南旺,再在那裡建些水閘,將它當作水脊。這樣一來,汶河水到南旺後,就可以照著人的意思南北分流,咱們想讓他往北多一些,就開北面閘口,要往南流,就開南面閘口。這不比原先把汶河水全調到洸河要好得多?”

  “我明白了!”藺芳眼光一亮,有些激動地道,“如此一來,南旺到大清河間河道的水源就有了著落!”

  “是的!”白英和藹地笑道,“而且要是怕水源不夠的話,東平城東有條沙河,先前被淤沙堵住了,要是把它重新疏通,再加上濟寧城西馬常泊的水,這濟寧到大清河的漕河水源就有保證了。”

  藺芳聽完,又將地圖看了一邊,忽然一拳頭砸在桌面上,興奮地對瞻基道:“白大爺說得對,南旺我去過,確實是做水脊的好地方。那沙河也確可打通,這次宋大人去沙河,就是考察去了的!”跟瞻基說完,他又一臉感激地望著白英道:“白大爺,您真是活神仙!簡簡單單幾句話,在下立時茅塞頓開!”他越說越激動,隨即站直身子,恭恭敬敬地向白英行了個齊眉大揖!

  “使不得!使不得!”白英趕緊還了一禮,道,“俺這也就是瞎說,究竟能不能成,還得金公子和幾位大人親自看過後才能定。而且這開鑿新河,怕花銷不是小數目!”

  藺芳之前一直緊張費用問題,但在瞻基再三擔保後,這份擔心已經減弱了許多。而且此時他已明白,白英所說是眼下能想到的最佳方案,所以即便有所超支,那也是無可奈何了的。藺芳迅速在腦子裡計算了一下,然後對瞻基略帶歉意的笑笑,道:“少爺,若果如此,朝廷開支大約會比預計超出一百萬貫!”

  “錢不是問題!”瞻基滿不在乎地一揮手,轉而對白英笑眯眯道,“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沒曾想與白老先生萍水一遇,竟能有如此收穫!若此法果得以行,您便為朝廷立下了大功!待到運河貫通之時,朝廷必會有所褒獎!”

  “俺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還稀罕什麼褒獎不褒獎!”白英憨厚的笑道,“俺只是做了一輩子輓夫,不想讓後生們再像俺一樣受這份活罪!真到會通河打通那一天,朝廷免了山東百姓運糧的徭役,俺也就心滿意足了!”

  “白老先生大公無私,真乃高士也!”瞻基由衷地讚嘆。

  “你們淨只說些中聽的!”眾人正興奮間,唐賽兒忽然從連接後院的門後挑簾進來,對著瞻基便道,“朝廷修會通河,是不是又要從山東征民夫了?”

  瞻基一愣,隨即笑道:“那是自然!不過此事若成,山東百姓便能從中得到好處。故出工也是理所當然的!”

  “得不得好處,那還不是皇帝老子一句話?就算不用再當輓夫,說不準兒官府又把別的活兒給攤上!就像前年,朝廷說不用修北京城了,大伙兒還沒高興幾天,結果又被拉去漠北運糧!這回修好了運河後,興許皇帝老子覺得俺們身上的擔子輕了,又重新找個活兒給俺們攤上。要真這樣兒,橫豎都得做苦力,那還不如不修這運河,俺們也能少遭次罪!”說著,她盯著瞻基的臉咄咄道:“你能保證,會通河疏通,朝廷不會再指派俺們干別的活了麼?”

  瞻基被賽兒瞪得有些發虛。的確,自打皇祖父登基以來,朝廷額外攤派給山東的徭役是一樁接著一樁,中間幾乎就沒個閒下來的時候。就算運河貫通,內地的南糧北調不再需用陸輓,但若將來在北疆又有什麼動作,難保不會又從山東徵發民夫。不過仔細思忖後,瞻基仍篤定地答道:“應該不會了!現韃靼已經上表臣服,塞外再無戰事,無需徵發民工;山陵修建也已近大半,完事後便無需再征。要說將來還要額外用到山東百姓的大事,只有營建北京。不過這最快也是幾年後的事了!而且會通河一打通,屆時湖廣的巨木,蘇州的金磚、太湖的花石、江西的陶瓷,都可以直接從水路運抵北京,山東百姓不需在因此受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