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瞻基這話倒不是隨口強辯。高熾在決心要將瞻基推上太孫寶座後,特地找這個大兒子深談了一次,言語中隱約透露出對永樂治國手段的不盡認同,並希望瞻基趁此次出京的機會多了解民間實情,以對當下的大明有更確切的認識。瞻基深受永樂影響,本對父親的話頗不以為然,但經過剛才那件事後,他的心態頓時發生了一些變化,轉而覺得父親之見也並非全無道理。此時與金純爭論,他又想到這次談話,便隨即提了出來。

  “太子只是命殿下觀風,什麼時候叫殿下插手了?”金純一句話便將瞻基擋了回去,“太子之意,其實只是要殿下看在眼裡。至於作為,那是將來的事,而不是現在,尤其不是在這個節骨眼兒!”金純忽然壓低聲調道,“將來殿下總有能一展抱負的一天,但眼下您能作的,就只是將這會通河給治好,這是您唯一的使命!”

  ……

  金純走後,瞻基滿腹愁腸地依偎在炕上,吃飯時那個少女哀怨的神情在他眼前搖曳晃動,怎麼也揮之不去。儘管已接受了金純的勸諫,但一想到山東百姓流離悲苦,而自己卻袖手旁觀,瞻基心中總有一種說不出的罪惡感。“有沒有又不觸怒皇祖父,又能解流民之困的法子?”一個想法忽然在瞻基心中冒出來。不過他很快意識到,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瞻基仍不死心,依然絞盡腦汁,希望找到這個兩全其美之道。不知過了多久,強烈的困意襲來,他終于堅持不住,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八

  第二日一早,眾人便從開河站出發,順著運河一路北上。由於這次要勘尋河道水源,沿途藺芳不時停下來,觀測水文,丈量地勢,然後又標註到隨身攜帶的地圖當中,這一路下來走得速度極慢。直到三天之後,大家才走到安山閘一帶。藺芳這一路行來,泉流倒是找到幾個,但都不算大,至於適合建引水渠的通路更是一條也沒找到。如今路途過半,他的心情也是越來越沉重。就是一開始頗為樂觀的瞻基,此時也有些擔心起來。

  到安山閘附近時已近傍晚,藺芳看看天色,道:“今天是不成了,還是找個客棧投宿,明天再上堤吧!”

  瞻基笑道:“這荒郊野林的,哪有什麼客棧?前面就有個村子,還是進去找個體面人家寄宿一晚吧!”這幾日一行人都是在土人家中寄宿,因他們幾個正主都是儒生打扮,不像強人,又捨得給錢,故人家都招待得十分殷勤,雖不如旅舍舒適,但也沒遭什麼罪。

  不過這次卻有些麻煩。站在村口看,眼前這村落應有百十來戶人家,但一進去才發現,裡頭竟有將近一半的房子大門緊鎖。瞻基一行本想找個大戶投宿,但把村子逛了一圈,卻都只是平矮的土磚房。這一下眾人犯了難:若趕到壽張縣城,等趕到恐怕都已經關城門了;但在這裡暫歇,就算找到人家願意留宿,可這種四處漏風的土磚房也實在太不堪了些。好在瞻基還算灑脫,當即道:“也罷,咱們前兩日住的都是地主鄉紳的磚房,今天便找個真正的農家寄宿,過過升斗小民的日子!”

  李謙和兩個護衛人微言輕,這種事輪不到他們插口;藺芳一直是風裡來雨里去,所以也無所謂;唯有金純出身富貴人家,又是堂堂三品大員,平日飲食起居十分講究,這幾天跟著瞻基東奔西跑,已經把他折磨得夠嗆,今天走了一整天路,想著要在這種不堪入目的土磚房裡住,不禁暗暗皺眉。不過瞻基已發了話,何況他這個金枝玉葉都不在乎,金純就是有天大的不樂意也只能爛進肚子裡,遂對瞻基道:“方才進村時,我見有一戶人家門口還算潔淨,房子上的茅草也是新的,咱們便去那投宿如何?”

  “甚好!”瞻基笑著應了一句,隨即眾人又往回走。在離村口還有約莫三丈遠處,果然見到一座土磚房,雖然外表看上去有些破敗,但卻不像其他房子那樣髒兮兮,院裡的小壩子也收拾得頗為整潔。瞻基揚起馬鞭,隔著矮牆指向裡頭房門道:“就是它了,李謙,去叫門!”

  院子的木門沒有上鎖,李謙直接進入院內,瞻基等人都在院門外候著,不一會,裡頭傳來一個驚訝的叫聲:“怎麼是你們?”

  瞻基循聲向內一望,不由得也是一愣——站在屋門口的不是別人,竟正是三天前他們在同歸客棧遇見的那個唱戲少女!

  “這可真是巧了!”稍微的錯愕後,瞻基立刻反應過來,隨即走進院內,笑著對少女微微一揖道:“滿堂嬌姐姐,咱們又見面了!”

  少女這時也回過神來。她見瞻基等人一臉風塵,頓有些明白,遂道:“你們這是要借宿嗎?”

  “正是!”瞻基點了點頭,又道,“天色已晚,我等無處棲身,不知姐姐可否容我們在貴宅歇息一宿?”

  “何必這麼文縐縐的?俺這破房子也稱得貴宅?”少女莞爾一笑,又落落大方地道,“你是俺的恩公,住一晚怎會不成?”

  “恩公?”這個稱呼讓瞻基有些意外:就在三天前,少女還視自己若仇人,不想才這麼幾天,就變成了恩公!

  這時,少女的姥爺也走了出來,見是瞻基,也吃了一驚,忙作揖道:“原來是恩公來了!您能借宿,那是俺三生有幸!”說著又數落少女道,“怎麼讓恩公在外頭坐著?趕緊請恩公進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