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排個鬼!”少女不無譏諷地道,“這位小爺真是打富貴人家出來的,簡直不食人間煙火!凡給朝廷抓去使喚的百姓,不管是做工、運糧還是隨軍出塞,誰能得到丁點兒好處?死了也就死了,又不是軍戶,朝廷才懶得管你哩!”隨即她又向窗外一指,氣呼呼地道,“你自己看看,外頭有多少要飯的?不光這小小的開河站,走遍山東六府十五州八十九縣,有哪個地方不是這般光景?別說咱們這種家裡倒了頂樑柱的,就是沒死人的人家,沒完沒了地做苦工繳重稅,久了任誰也招架不住,除了逃出來,還能怎麼辦?”

  聽到這裡,瞻基狠狠地瞪了一眼金純。此次進入山東後,瞻基便發現沿途流民甚多,待進濟寧城,大街小巷更是擠滿了討飯的乞丐。瞻基為此還問過金純。金純解釋是因為去年大清河決堤的緣故。瞻基當時還有些奇怪:大清河決堤雖則突然,但災情其實並不算太嚴重。如今已經半年過去,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流離失所?只是當時他也沒多想。此刻聽了少女的話,他才有些明白這裡間的真實緣由!

  這時,老人也接過話頭,苦笑道:“現今這大明天下,怕就數俺們山東最遭罪了!老百姓都說,這是因為燕王掃北時,就算俺們山東人跟燕兵打得最凶。待到他老人家坐了龍廷,便用這法子來整治俺們,要報當年的一箭之仇!”

  “一派胡言!”瞻基又出言駁斥。不過比起先前的同一句話,此時的氣勢已弱了許多,聲音也輕得幾乎只有自己能聽見。又沉吟半晌,他猛地一抬頭,對著李謙蹦出兩個字:“重賞!”說完頭也不回,便鐵青著臉起身離席,直接回房而去。李謙從袖中掏出一張一百兩面值的寶鈔,二話不說塞到少女手中,也不顧這老小二人驚愕的眼神,便和金純他們一道離去。

  一進客房,瞻基便“砰”地一聲將門重重關上。李謙他們緊隨而來,見此情景面面相覷,想跟著進去卻又不敢。金純官階最高,臉面自也大些,此時便大著膽子輕推房門,小心翼翼地進入房內,只見瞻基正滿臉陰霾地坐在椅子上。金純走上前,陪著笑臉勸慰道:“殿下勿要太過憂心。這小姑娘沒見識,亂說一氣也是有可能的!”

  “冷暖疾苦,百姓心裡最清楚!這女子雖然言辭犀利了些,但說的話卻是實在,這一點我心裡有數!”

  金忠拿起茶壺倒了杯茶,遞到瞻基手中,道,“即便其所言是真,但也僅指山東一省。山東地接南北,又靠近北京,故徭役相對其他諸省是重一些。但要說天下皆是這般,卻就言過其實了!以全天下論之,百姓的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的。”

  “話不能這麼說!”瞻基搖搖頭道,“山東也是大明之土,其地百姓受苦,同樣是朝廷失職!豈能因其他地方無恙便一帶掩過?何況山東自古便是綠林淵藪,若把老百姓逼得太緊,難保不出亂子。你剛剛才聽了《李逵負荊》,有這梁山泊的先例,咱們能不警醒點麼?”

  金純一時沒有再開口。從瞻基的話中,金純敏銳地發現,這位皇長孫似乎對此事頗為在意,並很有要干涉的意思,這讓他深感不安。

  金純平日裡往春和殿走的也比較勤,此次東宮策立皇太孫,金純也多少知道些內情。此次來山東,臨行前高熾特地召見金純,言談中希望他能輔佐瞻基,將疏浚運河之事平安順利完成。金純對此心領神會。此時瞻基將目光投向山東流民,金純覺得這有可能會使自己的使命橫生變數。

  不過要直接勸阻也不妥。如此不僅於理無據,更重要的是瞻基的性子就和他的皇帝爺爺一樣,一旦心中有了主意,就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要想說服這位皇長孫,只能從其內心入手,讓他權衡利弊之後主動放棄。想到這裡,金純小心言道:“山東之事確有不當,但殿下使命卻不在此!尤其此事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殿下介入,很有可能招致陛下不滿!”

  瞻基本就是絕頂聰明之人,金純“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話一出口,他便明白了其中含義——山東百姓之所以貧苦,說白了和五件事有關——南糧北調、征伐漠北、營建北京、經營努爾干、修造山陵。這前四件都與朝廷開拓振興國策緊密相連。一旦要將山東之困攤到檯面上講,那這些朝廷大政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攻擊,接下來的執行也會受到影響,這實際上就是在和皇祖父的開拓大業唱對台戲!而最後一個修造山陵更是不得了。天壽山山陵里的下匠,有近四成都來自山東,一旦免了他們的的徭役,那山陵工期就會不可避免的推遲。現在皇祖母的梓宮還停放在紫禁城的大善殿內,就等著山陵建好後入土為安。這事要是受影響,自己豈不成了“不孝之孫”?

  “小不忍則亂大謀!眼下正是關鍵時期,殿下切不可為一時衝動,而壞了大事!”金純看出瞻基神色鬆動,趕緊又加了把柴。

  瞻基渾身一震。不錯,自己正卯足了勁去爭皇太孫,這種時候惹皇祖父不痛快,無論如何是不明智的。想到這裡,瞻基終於軟了下來,不過仍強自道:“此次出京前,父親殿下曾命我沿途多探訪民情,體會百姓困苦。今吾既已察得一弊,若無所作為,豈不是有違父親殿下之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