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永樂面沉如水地拿起手中箋紙,將他放到身旁燭台前,直將它們燒為灰燼,方走到書房門口,推開房門,對侍立在外的馬雲陰鬱地道:“去把紀綱叫來!”

  “阿!”馬雲應了個諾,旋一溜煙兒向殿外跑去,永樂冷冷看著馬雲逐漸消失的背影,鼻子裡噴出一股重重的粗氣……

  五

  解縉的被捕,對高熾不啻於當頭一棒。而接下來形勢的發展更是出其所料。解縉被押解回京後,立刻被打入詔獄,紀綱親自監審,木杖、夾棍、腦箍、攔馬棍、釘指等各種刑具悉數搬出,輪番向解縉身上招呼。可憐解縉一個白面書生,何曾經歷過這等架勢?三兩下便被打得昏死過去。偏偏紀綱受高煦唆使,打定主意要藉此掀起一場大獄,又豈能輕易放手?每每解縉暈厥,便被冷水潑醒,接下來又是一輪新的刑罰,如此過了三天兩夜,解縉終於扛不住,不得已屈打成招。紀綱拿到供詞,立刻進宮面見永樂。永樂得知解縉果然蓄意害己,震怒之下立刻將其定了個斬監候,並按圖索驥,照其供詞鎖拿其他“奸黨”。紀綱得令,大出緹騎,將大理寺丞湯宗、禮部郎中李至剛、宗人府經歷高得暘、中允李貫、贊善王汝玉、編修朱紘、檢討蔣驥、潘畿、蕭引高,東平知州余萬言等解縉“供認”的同黨統統鎖拿入獄。一時間,本因陳瑛伏誅而有所舒緩的朝廷氣氛再度緊張,南京城內風聲鶴唳,太子系文官人人自危,以往與解縉有詩詞書信往來的官員文士則連夜將其付之一炬。

  這一日下午,黃淮、楊榮、楊士奇、金幼孜四人來到春和殿,高熾滿臉愁容地接見了他們。待眾人行禮畢,高熾強擠出一絲笑容道:“能見諸位愛卿無恙,本宮的心總算好受些!”這一次高煦雖然掀起大獄,不過為避免永樂懷疑,他也不敢株連太過,像蹇義、夏元吉還有幾個內閣閣臣,他們雖是太子嫡系,但同時又受永樂信任。要說這些人也參與謀逆,高煦知道父皇是絕無可能相信的,因此雖然有許多支持太子的普通臣僚落馬,倒是這些東宮的核心重臣反而未受波及。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黃淮的心情十分難過。他本來只是想借高煦之手除掉解縉,誰知最後仍把東宮攪了進來。“早知如此,當初就不該鼓動陛下!”回想起當日的情景,黃淮悔得腸子都青了。

  高熾和其他閣臣並不知道黃淮的心思,他們所想的,是如何營救這些落難的大臣。雖說這些大臣都地位不高,但人數卻不少,任由他們被奪職下獄,東宮在朝堂上的聲勢將受到嚴重影響。

  可是,要如何解救呢?如今解縉這幫人都被關押在北鎮撫司的詔獄,凡看押於此者皆是欽定要犯,其之逮捕、刑訊、處決均皇帝一己決斷,不必經過三法司。要想救出這些大臣,只有兩個辦法:首先是打通錦衣衛的路子,在犯人審訊一節上作文章。只要沒有確鑿供詞,永樂也未必會窮追到底。不過有紀綱坐鎮,這條路想都不用想。

  除此之外,還能挽回這些大臣性命的辦法,就只能是向永樂求情了。想到這裡,高熾捏緊拳頭,堅聲道:“明日本宮便去找父皇,向他老人家闡明原委,請他放過這些蒙冤之人!”

  高熾話一出口,幾位閣臣都是一驚。楊榮首先站出來反對道:“太子萬萬不可!此案乃陛下欽定,您貿然前往,又當如何進言?”

  “此事擺明是二弟有意陷害,吾直言便是!”高熾的眸中燃著憤怒的火焰。他本是一個仁厚之人,平日甚少動怒,高煦屢次相逼,他也只是暗中化解,當面仍是一團和氣。但這一次,他確實是出離憤怒,已顧不上和高煦撕破臉皮了。

  “如何直言呢?”金幼孜眉頭緊鎖地道,“大紳業已招供,皇上正在震怒中,殿下言此乃漢王構陷,又無有確鑿證據,皇上會如何看太子?要知道,皇上可不認為解縉是冤枉的!”

  “不錯!”楊士奇也耐心地規勸道,“此事因運糧失期而起,又牽涉我東宮臣屬甚眾,如今皇上嘴上雖不說,但心中卻對殿下或多或少的有了看法。前幾日殿下自薦主持河工一事被駁回,便是皇上疑殿下的明證!值此之際,殿下再為大紳他們求情,又與漢王兄弟鬩牆,這對殿下可是百弊而無一利啊!”

  黃淮耷拉著腦袋道:“陷害大紳,是為了報復先前我等請殺陳瑛,而藉機株連,則又狠挫殿下氣勢,還使皇上對殿下心生疑慮。而到現在,大紳他們則成了魚餌,若殿下不出手相救,則他們必無幸理。可若為其出頭,聖上定然對殿下疑慮更深。漢王這一招環環相扣,狠毒至極啊!”

  黃淮一席話,說得高熾悚然變色,待細細一想,也果然如此。幾個心腹重臣紛紛勸諫,且句句直中要害,高熾權衡利弊之下,滿腔激憤終也消泯無形。“唉……”高熾頹然地倒在椅子上,口中發出一聲無力的長嘆。

  “太子爺,金本兵來了,現正在春和門外候見!”就在眾人憂心忡忡之際,王三兒進來稟報。

  金忠!房門眾人皆是一愣。這幾年金忠一直抱病,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休養,已很少過問朝政,兵部的事也都由另一位尚書方賓打理,他只是徒掛虛名而已。他突然造訪春和殿,大大出乎眾人所料。




章節目錄